嘿,小伙伴们!是不是还在为北京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怎么安排,尤其是那2020年的计算题苦苦摸索?别担心,今天就带你们开启一场“揭秘之旅”,帮你轻松搞定那些让人抓狂的数学题!快把小板凳搬好,准备好笔记,我们冲鸭!
### 计算题的“秘密武器”:理解大于死记硬背
在考试中,那个“计算题”就像个调皮的小朋友,总喜欢跳出来吓你一跳!但其实,只要你搞懂了那些基本公式、逻辑,自然就能笑傲江湖。
你知道吗?很多考点都藏在一些“套路”里面!比如说,基金的收益率计算、费用的什么加减、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只要记住这些“黄金公式”,遇见题目就像遇到老朋友,眉头都不用皱。
举个例子:
**“基金的单位净值变动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如何计算的?”**
这个题,通常考你:单位净值变动百分比 × 投资金额 = 你的收益或者亏损。理解了这公式,脑袋瓜子就不会发懵。
### 2020年考试难点聚焦:计算题那些事儿
1. ** 流动性资产的收益计算**
记得,流动性资产收益率公式就是:
收益 =(期末净值 - 期初净值 + 分红)/期初净值 ×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的公式。虽然说起来简单,但题题变味,留心问细节!
2. ** 投资组合收益**
别忘了,加权平均法是关键:
投资组合收益率 = 各资产比例×各自收益率,然后全部相加。理解了加权,就不用怕稀里糊涂地算来算去了!
3. ** 费用的计算**
管理费、托管费、手续费……每个都得搞清楚怎么算:
比如,管理费是:
资产规模 × 管理费率。简单不?但是题中可能会用不同方式呈现,记得要看清楚题意。
4. ** 回撤和风险指标**
很多人会问:“这个怎么算?”其实,回撤的算法是:
最大回撤 = 最高资产值到随后的最低资产值的跌幅比例。懂了这点,题简单多了。
### 备考秘籍:历年真题和模块串联
不要只看死公式,要多做题、理解题。千万不要被“套路”蒙蔽,试试这么做:
- 把每节课的公式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遍。
- 练习中总结自己常犯的坑,反复巩固。
- 按照章节顺序,做专项练习,比如“收益率”、“费用”、“风险指标”等。
而且,要留意:2020年可能会出一些“新颖”的题,涉及到金融科技、最新政策,别太死板。多涉猎一些对比题、脉络题直到你能“上手”为止。
### 提高效率的“秘籍”分享
1. **口诀记忆法**:比如“收益=(期末净值-期初净值+分红)/期初净值×***”,用顺口溜帮忙记。
2. **做题技巧**:一看题,就立马试着列出公式,然后套进去。跳过拖泥带水的步骤,一气呵成,好比厨房炒菜,快速且香喷喷!
3. **平时躺赢**:别光记公式,要用心分析题意,把每个关键字都标题出来。比如,“按季度”“累计”……这都是套路中的套路。
### 题海战术:怎么用“刷题”变成“打怪”?
所谓“题海战术”不是说你要把题做死,而是找到“牛人”总结的万能题型,然后反复练习,直到“临场如指掌”。比如,模拟题、原题分析视频都很有收获。
讲真,2020年的计算题常常不会出“天马行空”的怪题,套路里的花样就几种。只要你“套路熟悉”,卡点算好,就能瞬间变成“计算机”。
你也可以试试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
“假如我有100万,投资基金,年收益率5%,每年都复利,十年后,我可以收获多少?”——用公式瞬间就能算:
未来值 = 100万 × (1+0.05)^10 ——记得把指数放在心里,别出错。
---
说到这里,你可能在想:这不就是“公式+套路”的事嘛?正是!只要你脑袋装满了套路和公式,考试时遇到问题,直接就找到了“钥匙”。
其实,备考学到最后,最重要的还是多动手——用心算,用心分析,然后把那些公式玩得转转的。相信我,你就是下一位“数学大神”!那么,问题来了:2020年的计算题究竟会出什么花样?会不会突然冒个“奇思妙想”来考你?谁知道呢!试题就像个调皮的捣蛋鬼,等待着你去“抓捕”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