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龙旗科技和小米的关系 〖One〗龙旗科技和小米是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核心模式是龙旗作为小米的ODM(设计制造)供应商,为其研发和生产智能手机...
〖One〗龙旗科技和小米是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核心模式是龙旗作为小米的ODM(设计制造)供应商,为其研发和生产智能手机及智能硬件。 合作领域 龙旗科技帮小米开发了多款红米手机和物联网设备,例如2023年推出的Redmi Note 12系列就由龙旗设计代工。
因为在小米创办的时候,雷军的职位就已经很高了,而且这些年他为公司做的投入和贡献都很多,而且他懂得引入投资稀释股权,所以雷军能够一直占据绝大多数股份。小米的创始人有七位,雷军就是其中一位。这几位创始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但是如果和雷军相比的话,其实还是略微差了一些。
是的,雷军对小米有绝对控制权。雷军是小米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为34%,是小米的最大股东。虽然从持股比例上看,他并未持有超过50%的股份,但小米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雷军所持有的股份拥有更大的投票权。
当时,马云和*都在寻找雷军的投资。小米成立前,雷军在经济上是自由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在财力、能力和人脉方面都与雷军相去甚远。由于其他公司需要资金来建立和运营,当资金不足时,它们需要引入投资来稀释股权。虽然阿里巴巴有很多钱,但由于缺钱,它也需要首先卖掉大部分股票。
雷军持股90%,说明小米公司依旧是雷军掌握着主要权力。作为公司的创始人,雷军掌握着绝大多数股份,完全是合理的事情,但是从雷军持股比例达到90%也能够看出,小米公司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雷军掌握着话语权。
众所周知,小米是由雷军等8个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的,而除了雷军、黎万强、林斌之外,还有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峰和王川,不过遗憾的是,周光平和黄江吉在小米上市前夕出局。
雷军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小米成功的关键是——顺势而为,站在了“台风口”。
〖One〗小米投资逻辑下的创业公司更倾向于实现多赢,但实际情况是独赢与多赢并存,取决于创业者的应对策略。 小米的生态链逻辑与投资策略 小米通过投资控股和贴牌的方式快速扩张产品线,构建自己的生态链。这种策略使得小米能够迅速推出各种符合其战略方向且与MIUI系统匹配的产品。
阿里巴巴并不持有苏宁的股份,反而是苏宁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具体信息如下:苏宁持股阿里巴巴:苏宁持有阿里巴巴约2600万股的普通股股份。苏宁与阿里巴巴合资:在猫宁电商这一合资企业中,苏宁出资1亿元,持有51%的股权;而阿里巴巴中国出资9亿元,持有49%的股权。但这并不涉及阿里巴巴直接持有苏宁的股份。
因为最大的股东可能就是新入股的财团了。不过因为是多家公司组成的财团,所以可能也不会影响到张近东的控制权。这些都需要到交易结束之后才可以知道。不过许多人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阿里为何不接手苏宁易购呢?目前阿里旗下的淘宝持有苏宁易购199%的股份,是仅次于张近东的第二大股东。
阿里巴巴集团不太可能通过借壳方式让苏宁上市。苏宁是江苏的知名品牌,但阿里巴巴成为苏宁易购的主要股东是有可能的。目前,阿里巴巴与苏宁电器集团保持着平均持股状态。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马云和18位创始人共同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该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并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获得支持。
〖One〗多家媒体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大手笔认购小米股票,据悉花费了3000万美元。而阿里巴巴集团马云、腾讯*也都买入了小米的股票,金额也都是大手笔的千万起步。还有知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买进了不少小米股票。
〖Two〗有人怕讲不好这个合理化建议,也没关系,不说也无所谓。我们说的是你去应聘像小米、腾讯、阿里巴巴,万达、国美、苏宁这些中、高级岗位最好要有一个合理化的建议书。
〖Three〗如果非要在阿里巴巴和华为之间二选一的话,我只能选择阿里巴巴了。这是因为华为的通讯有中兴可以替代,华为的手机有小米可以替代,但阿里巴巴,目前还真是无可替代的。
〖Four〗媒体就是把所传达的信息传达到每个人手中。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BAT”这三家公司已经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当中,到达了每个用户。“BAT”获取足够的资本以后,也在不断地向相关的领域扩展。比如说,阿里巴巴巨资入股第一财经,可能会各取所长,最后打造出财经领域的巨头。
〖Five〗不能,因为阿里巴巴是同股不同权,且马云等合伙人拥有半数以上董事提名权,这是列入公司章程的。对软银和雅虎而言,它们持股比例很高,但是投票权少,董事席位也不多,马云和管理层虽然持有少量股份,但仍然控制着阿里巴巴。
〖Six〗以腾讯12+1+1= 14薪的标准薪资来看,仅仅年薪就高达30万。从 offer 看更不乏 18 薪的团队,加上一般3个月的年终奖,对于这样的待遇,大城市生活的压力要小得多。实际上不仅是腾讯,当下互联网行业依然是高薪的代表行业。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华为小米,IT工程师的高薪都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