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黄金周热门旅游地排行
日本旅行公司HIS公布的《2022黄金周旅游预订趋势》中,介绍了《国内旅游预订总数排名》,前五名为:
第一名:冲绳县
第二名:北海道
第三名:大阪府
第四名:长崎县
第五名:东京都
冲绳县继去年之后仍然排名第一。至于今年的旅游趋势,在宫古岛和石垣岛等偏远岛屿住宿,并在豪华酒店住宿,比在冲绳本岛住宿更受欢迎,许多人都在计划带着去冲绳离岛旅行。
宫古岛没有山与河,下雨时没有污泥流入海中,所谓大海绿如蓝,这里有日本最大珊瑚礁--八重干濑,珊瑚礁重重叠叠,这里的珊瑚礁也因此得名。珊瑚礁分布在海中大约1米到20米的的水深处,波浪平静,所以就是一位初学者和儿童也可以在这里挑战潜水。潜入海中, 可以与色彩缤纷的热带鱼为伍,出入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之中。
八重干濑珊瑚礁
黄金周的冲绳在雨季前的平均温度超过20摄氏度,可以在海里游泳。湿度较高,穿着冲绳典型的凉快的衣服,可以悠闲地享受假期。苦瓜、海葡萄等都正处时鲜季节。
第二名是北海道。预订数量正在恢复的北海道,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34%。其独特的自然及其海鲜和山货等美食,使其成为一年四季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由于气候的不同,现在各地樱花已谢,而五月的北海道,漫长的冬天终于结束,春天来临,北海道各地的樱花盛开,让你体验到有别于日本本岛的独特景观。松前公园、函馆公园、法龟寺等都是北海道南部的赏樱胜地,大空町的东藻琴芝樱公园,整个平缓的山丘都被染成粉红色,令人感到别有天地。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将迎来芝樱盛开的时节,在10公顷广阔的地域上,芝樱遍地盛开的景象如霞如梦,美不胜收。
五棱郭公园也是北海道樱花胜地。古老的城堡五棱郭保留下来并在周围建立了公园,不仅包括五棱郭星形城堡,也包括周边区域。以吉野樱为中心的约1,600棵樱花盛开,从五棱郭城堡上面眺望樱花盛开,五棱郭的粉紅色星形边界让你叹为观止。
在东藻琴芝樱公园举行的樱花节
第三名:大阪府。大阪之游标准路线是游览日本环球影城(USJ)、道顿堀/难波漫步和美食、海游馆/大阪城等名胜景点观光。此外,由于从大阪出发约30分钟即可到达神户和京都,因此可以三都漫游,穿梭于悠久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现实之间。
第四名长崎县。有住在壹岐、对马、五岛列岛的4天小团体游,享受岛上独有的美食和风景黄金周。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去九十九岛,乘坐九十九岛游船饱览美景。
也可以观赏九十九岛湾大型水族馆,其中展示了大约 120 种、 13,000 只水生动物等,九十九岛动植物园森闪闪在距离九十九岛珍珠海洋游览区驾车约5分钟的地方。拥有日本最大级天顶水槽的企鹅馆,同时展示狮子、对马山猫等动物以及植物,是您可以和可爱的动物交流的地方!黄金周时节,西日本最大规模的玫瑰花园的美景也是令人流连忘返。
第五名东京都。各处吸引人的景色,在东京的人都知晓。
又一家!11月29日,钛白粉巨头龙佰集团(002601.SZ)公告,为抓住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
11月30日,龙佰集团大幅高开6.7%,随后震荡,收涨3.94%,成交金额11.79亿元,公司目前市值665.9亿元。
不断加码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需求端正在逐步扩大。而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主材之一,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石墨负极材料因其较低的成本和优异的综合性能,决定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占比逐年提升。
龙佰集团认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品的战略布局,有利于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公司融入新能源材料生产制造供应链,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今年以来,龙佰集团通过新建项目、合作、收购等方式进军新能源,包括锂电负极、正极等领域。
比如,龙佰集团收购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利用中炭新材料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石墨负极行业,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
8月12日晚,龙佰集团一连抛出4份投资计划公告,拟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电池材料级磷酸铁以及氯化法钛白粉扩能项目,计划总投资额54亿元,资金来源均为自有及自筹资金。
具体来看,龙佰集团子公司河南龙佰新材料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投资额为20亿元;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投资额为12亿元;子公司河南中炭新材料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投资额为15亿元。
钛白粉企业为何“扎堆”锂电池?
事实上,不光是龙佰集团,其他钛白粉公司,亦纷纷选择扎堆锂电阵营。
2021年年初,中核钛白拟投资121.08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10万吨、二期20万吨、三期20万吨,拟在3年内建设完成。6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磷酸铁锂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公示及土地使用权的办理,手续完备后将择机开工建设。
包括安纳达,公司已有磷酸铁3万吨产能,在建磷酸铁产能7万吨,预计今年投产2万吨,2022年再投产5万吨。
钛白粉属于传统化工行业,为何“组团”介入锂电产业链?
主要是因为,钛白粉处于磷酸铁锂的上游,钛白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出一种叫硫酸亚铁的废弃物,硫酸亚铁可通过与磷酸(或磷酸盐)制取磷酸铁,最终可得到工业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所以钛白粉行业切入磷酸铁锂的产业链,可以说顺理成章。钛白粉副产品的经济效益有望放大,所以行业的估值逻辑发生了质的变化。2021年年初以来,中核钛白,安纳达,天原股份等股价均大幅上涨。其中,中核钛白最大涨幅超200%。
受益涨价潮,知名基金经理重仓
龙佰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是一家大型无机精细化工集团,原本的主营产品是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和硫酸等,公司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钛白粉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06亿元,同比增长53.97%;实现净利润38.31亿元,同比增长96.48%。
虽说公司已是锂电新贵,但锂电产能还未充分释放,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因素还是钛白粉的涨价。
2021 年,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快速上行的宏观形势下,以及厂家库存低位、刚需旺盛、成本高企的行业大背景下,钛白粉厂家频繁发函涨价。根据卓创资讯统计,龙佰集团金红石型钛白粉 BLR-601第三季度均价21600元/吨,较年初 16500元/吨上涨 30.9%,跟去年同期价格上涨60.6%。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由于三季度为行业传统淡季,均价环比涨幅较二季度略有收缩。行业库存自 8 月以来持续去化,该机构认为第四季度钛白粉价格将再次上行,带动公司业绩弹性。
值得一提的是,龙佰集团一直是“顶流”基金经理刘格崧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数据显示,三季度刘格崧继续对公司进行增持。其中,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基金和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分别持有5958万股和4146万股,持仓总市值达28.25亿元。
从建仓时机看,该基金暂时处于“被套”之中。不过刘格崧仍表示,坚定看好供给在中国,需求在全球的制造业,其中就包括钛白粉赛道。
结语——
龙佰集团质地优秀,属于典型的化工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毛利率常年保持在40%左右,也彰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上游化工企业纷纷涉足锂电产业链,作为钛白粉的龙头,龙佰集团自然做起锂电池的正负极,也算是顺势而为。随着产能的逐步落地,业绩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30日,龙佰集团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上市的申请,准备登陆港股市场。
河南商报
十一黄金周结束了,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借着门票降价的“东风”,不少人都选择走出去,感受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
在这么多出游者中,郑州人也脱颖而出,成了最爱玩、爱买、爱任性的那拨人。
爱玩
出境游出游力郑州排名全国第15名
近日,携程旅游对平台上百万量级的跟团游、自由行等度假产品大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全国8000多家携程旗下门店报名的情况,发布了《2018国庆国内旅游大数据报告》。
哪些地方市民更爱旅游?《报告》发布了2018年国庆黄金周国内出游力排行榜,前20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武汉、杭州、天津、南京、西安、深圳、郑州、长沙、济南、合肥、无锡、贵阳、昆明、青岛和厦门。其中,郑州位于出游力排行榜第12名。
另外,二、三线城市旅游消费热情快速增长,郑州则以219%的涨幅位列全国第6名。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节假日出境游,那么,十一长假出境旅游,哪些省市的出游力更强?
“出境游出游力排行榜”前20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南京、杭州、武汉、天津、昆明、西安、长沙、沈阳、郑州、济南、合肥、哈尔滨。其中,郑州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位列全国第15名。
爱买
郑州人出境游人均花费7298元
爱玩的郑州人消费能力如何呢?
根据携程目前预订国庆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的人均花费看,“消费力前20强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天津、济南、昆明、杭州、南京、厦门、青岛、广州、太原、合肥、西安、重庆、贵阳、郑州、成都、武汉和长沙。郑州成为河南省唯一进入“消费力前20强城市”,位列全国第17名,人均消费为2326元。
而“出境旅游消费力排行榜”显示,人均消费较高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青岛、大连、苏州、沈阳、哈尔滨、昆明、成都、重庆、福州、郑州、长春、西安、厦门。其中,郑州人的消费能力位居全国第15名,出境人均花费为7298元。
二、三线城市消费力明显提升,省会城市和青岛、大连、厦门等沿海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大连7809元、苏州7663元、沈阳7588元、成都7400元、福州7320元、郑州7298元、西安6980元、厦门6876元,都比去年国庆明显提升。
爱品质
为避开高峰期客流部分游客选择错峰出游
郑州人爱玩、爱买,更爱“任性”。
十一长假结束,不少人已经调整好自己状态,开始正常工作。然而,还有一群人,当大家都在旅途上的时候,他们在“单位蹲”或者“家里蹲”;当大家都返回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出发了,这群人就是错峰出游的人。
郑州市民刘先生就选择了错峰出游,7天长假的前4天,刘先生主动申请在单位加班。长假的第五天,刘先生踏上了去往成都的高铁,开始了自己的“豪华加长版”假期。
对于自己的选择,刘先生说源于之前十一长假出游的糟糕体验,“去年十一,我是假期第一天出游的,到哪儿都是排队,到处都是人。假期酒店住宿还特别贵,价钱是平时的两三倍。”
今年十一,刘先生的错峰出游给他带来了极佳的旅游体验。刘先生称,自己10月5日出发时,交通很顺畅,去往景区游玩时,人相比高峰期也少了许多,“去成都大熊猫基地,可以任性地看熊猫,不用随着人流走。去成都的很多网红餐厅,也不用排太长时间的队,简直不要太爽。”
不只是刘先生选择错峰出游,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18“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为了避开高峰期客流以及考虑到旅游产品性价比,部分游客将出游日期延后,选择在10月5日~7日之间出行,出游人次占比也达到24%。
编辑 李旭 辑录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下发的通知,2021年五一劳动节的放假安排是,5月1日至5日放假。
可以连续休息五天,看上去很美,好像多了一个黄金周,但实际放假日只有国家法定的一天,即五一国际劳动节。其余四天假中,有两天适逢周六周日,原本就是休息日;另有两天是分别从本来就是休息日的4月25日(星期日)和5月8日(星期六)借得。更有网民认为,算上5月4日青年节28岁以下青年原本就该有的半天假,五一假实际上只有半天。
每逢节日,将原本为一天(元旦、清明、劳动、端午、中秋)和三天(国庆和春节)的法定假日,从节日前后的周末借来休息日,凑为连续三天、五天、七天甚至八天的小长假和长假,这一做法行之有年。
新中国假日制度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假日制度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至1978 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国务院的前身)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了当下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
据该办法,我国全体公民每年有四个节日,即元旦(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十一国庆节(放假2天)。另外,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的四十余年,我国实行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 星期日公休一天。所以, 劳动者每年的法定休息日为59天。但自1967年至1977年,因时代条件特殊,广大民众的春节假日事实上被取消了十一年。
第二阶段:1978至2007 年。改革开放后,1978至1998年的二十年间, 春节等节假日又恢复正常。1979年1月,部分省区宣布恢复春节放假。1980年起全国恢复旧制, 即重新施行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自199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4小时。第二年3月修订后于5月1日起实施的这一规定将每周工作44小时改为每周工作40小时,即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这是“双休日”的由来。
1999年9月,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将五一劳动节放假一天的旧例延长为放假三天(增加两天), 将国庆节放假两天延长为三天(增加一天)。这个办法还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这样,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日总数由七天延长至十天。加上52个双休日(总计104天),全年法定休息日为114天。
虽然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每年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都只有三天法定假日, 但在实施过程中,是由国务院办公厅提前(前一年的11月或12月)下发通知,通过上移下借前后周末某日,形成每年三个、每个七天(多至八天)的全国性长假。1999年国庆、2000年的春节和劳动节三个假期,均以调休方式凑为七天长假,“黄金周”这一概念初步成型。
2000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首度在国家文件中使用了“假日旅游‘黄金周’”这一提法。这份文件总结已实施的三个长假期间的国内旅游状况,建议当年国庆节期间的放假日期确定为10月1日至7日(包括调整的两个双休日)。
2000年国庆长假,史上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庆黄金周正式启动。
第三阶段:2007年之后。
2007年12月14日,第二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发布(均为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假日制度比较大的变化是,将劳动节的法定休息日由三天减为一天,同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节日,各休息一天。这样,法定节日总数增加了一天,为11天,但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
2013年12月,第三次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并实施,此前规定的春节假为除夕、初一、初二休息,被恢复为该办法1999年修订时规定的初一、初二、初三休息。
目前,我国形成了52个双休日加 11天法定节日共计115天的节假日制度安排。
“假日旅游黄金周”经济的虚实及弊端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2009年发表的研究认为,上述假日制度演变第一阶段的特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突出政治, 除春节外, 整个法定节假日都是政治性的, 民俗的节日都被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
第二阶段明显反映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点。每周单休日改成双休日, 旨在一方面减少由于人浮于事造成的可变成本的额外支出,另一方面让民众有更多休闲时间去消费。199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是年增加全国性假日的主要考量之一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刺激消费, 特别是通过促进国内旅游,拉动国内经济。
第三阶段实施的新假日制度则有两大优点:首先,包含了五个长周末和两个黄金周, 再辅之以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使广大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有更多时间选择,有利于提高出行质量, 有利于商场、饭店、车船公司的日常经营安排, 也有利于景区资源保护;其次, 将部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999年,第一个国庆长假,七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假日旅游的经济魅力初步展示。
但据时任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的旅游经济学家魏小安后来回忆,当时“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仅仅觉得很轻松”。到第二年春节,“又忙于民工流、学生流,对假期调整也没有太深感受”,“直到2000年的五一,才产生(假日旅游——引者注)‘井喷’的现象。”
数据显示,2000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一成;旅游花费约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六分之一。2000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数达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这就是所谓“井喷”。2000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
2019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
粗略勾勒,自1999年国庆假日期间第一个事实上的黄金周落地,至2019年国庆黄金周,二十年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实现了差不多27倍和45倍的剧增。这背后是二十年间国家经济实力的飞速壮大和民众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善。
2020年国庆黄金周,受当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国内旅游人数恢复至上一年同期的79.0%;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上一年同期的69.9%。2021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1.00亿元,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8.6%。
一般认为,黄金周制度的实施,契合了民众需求,赋予了民众更多休憩机会,由此形成的假日经济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黄金周落地之初民众出游行情的井喷似乎也证明,这项制度确实有助于刺激旅游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但长期数据似乎不支持这一看法。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的上述研究即认为,黄金周制度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黄金周对旅游业收入的正效应被夸大或被误解了。因为旅游业和统计部门只强调了每年黄金周的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多少, 而没有注意或有意掩盖了全年旅游收入同比增加了多少, 更没有对比实行黄金周之后与实行黄金周之前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
该课题组指出,自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的七年中,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与实行黄金周前的11年相比, 并没有明显变化, 前后二十年间(1986至2006年)的复合增长率均为22.59%。“这表明, 黄金周的所谓正效应完全是一种虚幻。”
应该说,这一批评是切中要害的。除此之外,一些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包括但不限于:黄金周期间,全国性集中爆发的旅游热潮造成交通拥挤、住宿紧张、景区超载、服务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 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也影响到旅游地的环境质量。
学者指出而公众不易察觉的隐性负面效应则包括: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导致金融、证券、期货、进出口贸易以及会展和入境旅游收入的大幅度减少。
黄金周制度存废之争
新世纪以来,黄金周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病在大众和旅游学界那里均引发强烈反向。一些学者提出废除黄金周、用带薪休假制度取代黄金周制度、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等改革建议。
这些建议最终促成《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第二次修订以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发布。新的放假办法采纳了一些学者的献策,如上文所述,最大变化是废除了五一黄金周,但保留了国庆和春节两个黄金周,同时将三个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黄金周存废之争似乎暂时有了结论。
关于假日安排改革的效果,有学者利用106个全国重要景区连续四年(2005至2008年)五一和国庆两个黄金周期间的监测数据研究发现,五一黄金周被缩短为三天后,景区荷载率与往年相比并无变化,被抑制的远程旅游需求在国庆黄金周释放出来,造成2008年国庆黄金周景区荷载率达到新的高峰值。这样,通过缩短五一大长假、增加三个小长假以平抑国庆黄金周长假出游高峰的预期目标没有达到。因此可以认为,新休假制度在解决集中出游问题上与原黄金周制度相比并无优越性可言。
简言之,民众利用长假集中进行长距离出游的客观需求是固有且巨大的,取消五一黄金周等于这一部分的固有需求无法满足。理所当然,上述研究认为:“恢复‘五一’长假有利于缓解国庆、春节长假的集中出游造成的压力。”学界这一类意见应该是同时反映了部分民众的呼声,比较有代表性。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居民消费者对五一黄金周的态度比较富有启示意味。一项在2007年11月至 12间对上海、杭州和苏州重要旅游景点处六百余位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取消五一黄金周确实打乱了一些居民固有的生活习惯和休息模式,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但大部分居民对实施五个小长假持积极态度;居民普遍赞成带薪休假制度。
但不只不应恢复五一黄金周,要求废除黄金周制度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学界。旅游经济学家魏小安即认为,从历史上看,黄金周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评估,已经弊大于利”,从而“现在的黄金周制度应该取消”。
一个重要理由是:“从整个社会运行来说,黄金周相当于整个经济生活中断了,经济体系停止了。不能只看旅游收入,黄金周期间中国的外贸损失多少,制造业损失多少,中国这么大的世界经济体,停摆7到10天,对世界是什么影响?2015年,全国67.7万亿GDP,一个黄金周的停止,相当于减少1.3到1.8万亿。”
这样,至少在旅游学界内部,关于黄金周的存废,即有 “保黄派”与“反黄派”之争,多年来这两派人争执不休。
但事实上,考虑到现阶段国情,废除或者缩短国庆黄金周和春节黄金周,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所以黄金周制度存废之争,多半成了要不要恢复五一黄金周之争。
黄金周制度改革的进路
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之后,社会各界关于恢复五一黄金周假期的呼声不断。
2019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向大会建议,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恢复到三天,拼接上双休日,组成一个五天小长假。3月15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就此表示:还需深入研究。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 2019年劳动节假期原定仅为一天,没有调休。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新的通知,将这年劳动节假期调整为5月1日至4日放假。2020年及今年,连续两年间,五一劳动节假期都通过调休而成为五天长假。
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显示,决策层部分听到并顺应了民间要求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但正如***网新闻官方微信账号“***网评”发表的一则评论所认为的那样:
“对有些人而言,这种‘凑’出来的长假愈发有‘鸡肋’之感,出去旅游人山人海,身心俱疲;在家休息,连续休息数日前后还要再通过加班‘还回去’,还不如正常上班、放假。”
怎么办?这篇评论认为:“关键之策在于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给人们更多出行的自由和空间,使旅游、休假更加自主和均衡……”。
2019年5月间进行的一项面向千余北京市民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居民对带薪休假天数有更多的需求,72. 08%的有业群体期望每年带薪休假天数大于十天。相关研究建议,在增加带薪休假天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黄金周,增加自由安排休假方式,避免集中出行导致的假期质量下降。
无论如何,进一步改革原则是明确的。有论者认为,一句话:“让假日回归休闲”。这包括三个方面:让民众自由地选择旅游的时间;让民众自由地选择旅游目的地;让民众旅游的方式休闲起来。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显然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早已指出:黄金周作为一种休闲或者休假的制度安排, 从来不能也不应该作为刺激消费的工具。
必须重申,人更是目的,不是工具。
参考资料(只列出期刊论文):
王琪延、高旺:《居民休假制度满意度和期望休假安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物价》,2020年第9期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消除黄金周幻觉, 立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学刊》2009年第12 期
薛刚:《让假日回归休闲》,《旅游学刊》2009年第12期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中国假日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李飞:《新休假制度对“黄金周\"旅游客流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来自国家假日办重点监测景区的证据》,《旅游学刊》2009年第6期
汪德根、陈田、刘昌雪、潘婷婷:《发达地区居民对节假日调整影响休闲旅游的感知分析——以上海、杭州和苏州为例》,《地理研究》2009年第5期
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旅游月刊》2006年第11 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黄金周旅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黄金周旅游、股票0026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