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救市(养老基金)央行救市12家地产公司

2022-08-17 19:10:41 基金 yurongpawn

央行救市



本文目录一览:




1


这两天央行给大家展示了什么是央行速度。


上周一,国通部门公布了一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总的来说数据不太好看。


GDP增长了4.8%,不及预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2020年7月以来的*负增长。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比上年同期略高0.1个百分点。


尽管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的发言人在回应相关经济数据时说,虽然短期经济运行存在一定压力,但开局平稳。可是随后又很微妙的表示,也要看到局部情况不容乐观。


究竟有多不乐观呢?


就在数据公布几小时后,央行就联合外汇局出台了23条金融举措。



主要针对三个方面,一是受困企业,二是经济内循环,第三外贸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提房地产,却有6条都和房地产相关。而这6条可以说是条条重磅,前所未有。


1、针对房企的——


明确提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房企提供充足流动性。


简单说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让房企拿到钱。


再看下面一条——


明确提到金融机构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不搞“一刀切”。


简单说就是不要给房企使绊子,该放的贷款就放。


再看下一条,


明确提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并且要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的参与风险项目收并购,不要挑肥拣瘦,能收的就收,要快收。


你是不是觉得针对房企的金融政策尺度就够大了。接下来再看看,


针对个人的——


首先提出,


对重点地区和受困人群,金融机构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区分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特别提到对其存续个人住房等贷款,要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方式,包括延后时间、延长期限以及延迟还本等。


除了个人存量贷款,更大的尺度是在增量贷款。明确的提出,


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群体,金融机构要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


我们知道,之前做经营性贷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营业执照的要求,现在没有了。


可以预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即使没有房子,也无需抵押,没有经营场所,也无需营业执照就可以获得经营类信用贷款。


这可以说是针对个人的信贷大放水了。


你是不是*针对房企、针对个人的信贷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了。


再看针对地方政府的——


明确提出各地要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确定辖区内商业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直白一点就是,要求各地不要太死板,就是降低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要支持和鼓励购房者买房。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



2


周一,刚刚联合外汇局发布金融救市政策。


周三,央行又联合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


这一次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谈论如何支持房地产行业。


如何支持呢?就是周一的内容又重新强调了一遍。


对个人,要降首付,降利率,对房企就是打开融资渠道,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


从央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当下的内外部局势确实不容乐观。


先看外部,周日日元就崩了。周三,人民币也大幅贬值。


还有就是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美元加息,中美息差的倒挂,可以说外部给我们降息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了。


再看内部,3月份多个城市轮番封控,如深圳、东莞、泉州、天津、青岛、南昌、吉林省、上海、苏州、广州、西安等等。


目前上海、苏州、吉林省、西安仍在努力抗疫中。总的来说,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很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周一经济数据公布之后,鹤总就立刻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开了电话会议,专门聊产业链、聊供应链稳定。


在会上,直接提出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然后就直接给钱,两千亿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一千亿再贷款,定向支持物流。可见供应链问题之严重,解决难度之大,解决之急迫。


而这个时候,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在70多个城市出台了救市政策,100个城市给房贷降息之后,依然出现了历史性全线下跌。


不仅如此,目前在房地产行业里面的三个主要角色都很不好过。


房企,没钱,躺平。


直接导致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停工,引发全国性的烂尾风波,已经造成社会的不安定情绪,民怨沸腾。


地方政府更着急。


地卖不出,深陷债务泥潭,甚至影响到地方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正常的工资都无法发放。



普通老百姓更难。


收入受影响,对未来信心不足,不敢也没钱买房。


说来说去都是没钱给闹的。


所以这也是一季度的数据出来之后,央行这么着急的原因。


周一联合外汇局发布23条金融举措,周三又联合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座谈会, 接下来大概率还会找证监会、住建局等部门。


毕竟央行有钱也需要各部门协同才能把钱放出去,所以接下来将是多部门协同作战统一救市行动。


可以预判的是:


1、5月M2会再次突破10,印钱的速度更快了,钱更不经花了。


2、房贷利率会再次下调,各地首付比例会普遍降低。


比如在一二线部分城市,二套首付仍然高达60%到80%,有些城市依然在“二手房成交参考价”限制下,二手房的首付比例很高。这些情况很快就会改变。


3、可以设想一下,如果5月经济恢复还是不及预期,央行还会做什么?


大概率央行会出面制定类似2015年那种全国统一购房信贷政策,首付20%将重出江湖。


那时候就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要不要为国接盘,去买房了?


不买,货币贬值的洪流中,你越来越穷。年初不买房,一年又白忙,十年不买房,半辈子都白忙。


买,30年巨额贷款,本辈子亚历山大,但将来好歹还能留套养老房。




养老基金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6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规定,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拟先行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为中低波动且含权益资产的基金产品,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纳入更多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其他类型公募基金。相关产品名录每季度进行更新,动态调整优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更好服务个人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

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已成立养老目标基金178只,总规模1068亿元,其中,目标日期基金165亿元,目标风险基金903亿元,持有人户数超过302万,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截至2021年底,成立满一年的养老目标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1.3%,高于10年国债收益率8个百分点以上。


看点一:个人养老金基金“含权起步” 动态调整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确立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基础制度框架。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明确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投资基金的制度安排,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证监会研究起草了《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坚持稳中求进,个人养老金基金“含权起步”、动态调整、稳步扩展。

按照《意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要求,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拟先行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为中低波动且含权益资产的基金产品,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证监会将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纳入更多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其他类型公募基金。相关产品名录每季度进行更新,动态调整优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更好服务个人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

近期,证监会发布《关于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开发创设力度,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基金产品”,预期未来将有更多含权益属性且具备中低波动特征的基金产品创新。

2018年3月,立足国情、借鉴境外养老基金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证监会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是长期性,养老目标基金设置持有期,鼓励长期持有、长期投资和长期考核;

二是以资产配置为主要投资策略,通过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降低组合波动,追求中长期稳健收益;

三是重视发挥权益投资对资产增值的作用,并具有中低波动特征,契合制度建设初期参加人的养老投资需求;四是提供养老投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投资者可以根据年龄、预期寿命、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老目标基金。

看点二:产品设计体现“养老”属性和向投资者让利

根据《暂行规定》,产品设计体现“养老”属性和向投资者让利。

一方面,为鼓励参加人长期投资行为,个人养老金基金设置专门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费率优惠、免收申购费等销售费用、豁免大额申购等限制、采取红利再投资的收益分配方式。


另一方面,在参加人领取阶段,为鼓励长期、分期领取行为,基金管理人可以针对投资策略、收益分配、赎回机制、基金转换等方面做特别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分红、定期支付、定额赎回等。

看点三:这些机构可开展业务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具备较强的个人投资者服务、合规专业及稳健运营能力。鉴于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业务较传统基金销售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专业性和长期性,《暂行规定》从经营指标、公司治理、合规内控等方面对参与基金销售机构提出了针对性要求,需满足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其中强调个人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同时,允许基金管理人及其销售子公司办理该管理人募集的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相关业务。销售机构名录每季度更新,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增长和销售机构的销售保有量增长,符合条件的销售机构将持续增加。

看点四:强调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和资产安全运行

《暂行规定》明确要注重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和资产安全运行。


一是强调信息提示。投资人*投资时,基金销售机构应充分提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基金投资业务相关特殊要求(如账户长期封闭、非满足条件不得领取资金等),并由投资人进行确认;基金销售机构对完成账户开立但30个工作日内未进行基金投资的投资人,应当及时予以提示。

二是强调适当性管理。根据投资人年龄、退休日期、收入水平和风险偏好等情况向投资人推介基金。

三是强调封闭安全运行。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确保基金份额赎回等款项转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四是注重养老投教。要求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开展养老金融教育,普及养老投资理念,加强投资人对养老政策的理解。

看点五:基金销售一站式服务,便利投资人参与

《暂行规定》强调基金销售一站式服务,便利投资人参与。要求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客户端等设置养老专区,提供业务咨询、信息查询、养老投教等“一站式”服务,协助投资人在商业银行开立或指定资金账户、在人社部信息平台开立信息账户。

同时,授权基金行业平台服务基金行业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支持。《暂行规定》*明确证监会授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建设并运营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信息平台,基金行业平台与人社部信息平台、开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业务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销售机构等机构建立系统连接,为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提供支持并实施管理,基金行业平台业务规则于同日公开征求意见。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10倍牛股闪崩17%!眼科赛道为何巨震丨“一日双响”!两名央行系统官员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金融反腐仍在路上丨大爆发!格力电器盘中暴涨9%,茅台重回2000元大关!丨全美禁售!事涉5000亿烟草巨头丨深圳昨日新增1+4!封控、管控区中考指引来了丨泽连斯基:历史时刻!啥情况?丨辽宁丹东: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丨突发!刘强东套现60亿,意欲何为?女富豪5.6亿海外买房,或有京东背景?丨“测试车坠楼”,两名试车员死亡,蔚来回应





央行救市12家地产公司

 乐居新媒体讯 今日股市一片绿油油,失守3000点,股民心都碎一地。

  1

  地产超百股集体下挫

  据数据显示,截止到收盘,两市超4500股飘绿,超360只个股跌停,近千股跌超9%,今日成交约8969亿。

  此外,沪指跌5.13%,深成指跌6.08%,创业板指跌5.56%。

  房地产板块也惨兮兮,个股涨跌方面,上涨的4家,分别是天地源、中交地产、南国置业、ST基础;下跌的有104家,大名城、泰禾集团、新华联、渝开发等均跌停,跌幅达10%;平盘的一家。


  而实际上,进入3月份以来,地产股持续下跌是常态,今日是地产股集体下挫也是意料之中。


今日超百只地产股下跌!

  2

  官方表态救助房企

  这波行情,和房地产目前行业的不景气有莫大关系。

  虽然今日央行降准已经执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但对于市场的影响不会马上见效。

  据中证报报道,网传金融监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向主要5大AMC和18家银行提供了12家房企的清单,针对其资产收并购等工作拟有6项政策指导。

  (1)可以收2021年年底以前资产用途是土地价款的、可以收金融机构暂未纳入不良的贷款、可以收集团2021年年底之前的关联方应收账款。

  (2)以上业务开展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保证按揭发放。

  (3)以上业务资本金按照50%计量,同时全力支持开发贷,资金务必封闭管理。

  (4)与关联方合作收购,不纳入重大关联交易。

  (5)对这12家房企的四证不全项目并购、涉及并购贷款置换土地出让金项目等合规性要求有所放松。

  (6)存量逾期补充增信后展期。并且指出,此批清单为首批企业,清单有效期2022年4月-2023年4月,后续会动态调整。

  传被救助的12家房企分别是,世茂集团、中梁控股、绿地控股、中南建设、奥园地产、恒大集团、融创中国、荣盛发展、阳光城、融信中国、佳兆业、广州富力。

  这只是第一批,后面可能还会陆续增加救助名单。

  金融机构为让房企项目不停工保交楼,活下去,都在积极缓解房企的资金需求,而全国超百城都在以降首付、提高公积金贷款、发放购房补贴等各种政策救市维稳,不断提振房地产行业信心。

  3

  保持理性 不要倒在黎明前

  救市力度不断加码,你对市场信心大吗?

  有网友表示,一个月前把股票清仓的钱拿去买房,然后他并不开心,因为根本不知道股市和房市,哪个是底,哪个是顶。

  更有股民苦笑道:“最近打开股票APP,每次一看就少几千,怀疑查询是不是需要手续费。”

  悲观情绪蔓延,也有专家喊话,让你别倒下。

  4月25日,任泽平发文称,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不要倒在黎明前。他表示,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对于好公司好股票越跌越乐观,越涨越悲观,底部乐观,顶部悲观。投资是反人性的,所以注定是少数人的成功。投资根本上是认知的变现,要做好投资先从改变认知开始。




央行救市2022

1月20日晚8点左右新华社播发了1月1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的新闻通稿。


针对2022年的经济基调,官方发声了!


2022年,楼市必须稳!


通稿中有这样的表述:


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不确定因素增多,要努力爬坡过坎,稳字当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跨周期调节,明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出更多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加强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的实招硬招,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抓住重点关键词:稳


稳就是一切。


在同一天,“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新闻通稿也发布了,其中关于楼市的表述:


1、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潜力,同步推动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3、健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


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意味深长。


把2件事情结合在一起,基本也确定了2022年楼市的走向了。

2022年,楼市必稳,且逐步回暖。

并且还是属于刚需和改善入手的关键1年!




前段时间,2021年的经济数据出炉,8.1%的增速,实属不易。


但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


下半年增速比上半年下滑明显,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下半年楼市加码调控,各地成交冰冻,房价下跌。


而房地产和建筑业,就占了中国GDP的近14%。


去年三季度的GDP统计结果,不管是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还是金融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都实现了同比上涨。


唯有房地产业GDP同比下滑1.6%,建筑业同比下滑1.8%。



到了第四季度,下滑就更加明显了,房地产业GDP同比下滑2.9%,建筑业同比下滑2.1%。



这就是为什么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的核心原因。


2022年想要稳经济,稳增长,势必也要稳楼市。


何况,稳楼市还有更重要的原因:稳就业。


目前直接靠房地产行业吃饭的人接近有7000万人,如果算上这7000万人背后的家庭,间接影响的人口可能达到2-3亿人。


所以房地产行业不能倒。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但是想彻底剥离根本不现实,我们本身处在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严格说,这不叫依赖,而是需要。


我们简单判断经济依赖房地产是不对的,所有的问题随着要在发展中解决,而不是靠人为强势剔除。


何况哪怕是美国,虽然两国对房地产统计方式不一样,美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比我们国家高。


当然,房住不炒的基调一定是不会变的。


但在大基调下,因城施策,满足刚需和改善需求,这些动作都是被认可和支持的。


所以才有“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的说法。

也才有放贷加速、银行加点下调、以及2022年刚开年就降息的做法。



此外,“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的背后,其实还有一层,那就是消费。


购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消费支出,更需要信心的提振。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当前的经济局势中,是这么表述的:“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需求收缩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消费动力不足,大家不愿意消费了,原因就是预期信心不足。


疫情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自己的工作也不知道会不会随时失去,收入也无法保障持续增长。


正因为如此,2021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超过200万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超过900万人,2022年的考研报考人数超过450万。

而站在楼市角度,不敢买的忧虑就是:房价会不会持续下降,晚点买更划算。


所以,扭转预期,鼓励大家消费,也是2022年提振经济的重点。


于是乎,增强信心的举措来了!



首先,货币宽松来了!


开年,房贷利率直接降!


12月初,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2万亿的资金。


到了1月17日就是MLF中标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BP,直指1月20日的LPR利率降息。


果然,1月20日,1年期LPR利率下降10个BP,影响大家房贷的5年期LPR利率也下降5%。


挤牙膏式的逐渐下降,符合调控预期,而大胡子李老师的预测,2月和3月大概率还会有一次5年期LPR利率再次下调。


降准+降息的背后,都是对2022年经济稳增长的决心。


不仅如此,在1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也明确提及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我们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所以,开年马上来一波猛的,房贷利率直接降了!


看得出,央妈急了。


确实,开年释放信心非常重要,也基本给全年走向定调。


不仅LPR利率下调,早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核心城市房贷利率就已经开始从高位回落。


广州更是在开年直接再次下降,首套回落到5.65%,二套回落5.85%;


苏州的房贷利率更是突破历史5年的低位,从*6%,回落到4.65%,直接来个悬崖式下调。


不仅利率下调,放贷速度也明显加快,苏州最快2天就放贷。

所以才有年尾走出翘尾行情的城市,比如北京、成都、广州等等。


而这也符合此前表态: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


不仅如此,此次表态还有2个关键:



1、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去年大家担心的房企暴雷,已经陆续出台解决方案,现在再发定心丸!


2、健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


这意味着今年可能还会有公积金提取缴存的一些新变化,事实上已经有城市放松了公积金贷款限制,也提高了贷款额度,房贷成本有望更低!


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大力利好刚需,鼓励消费。


前面啪啦一大堆,怕大家没抓到重点,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1、在稳增长的情况下,2022年楼市调控不会有再度加码,反而还会有进一步的利好,预计降准、降息还会有,甚至有可能有调控的松动。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宽松货币是主流,放水之下,依然还是持有优质资产的关键一年,尤其对于刚需和改善,今年楼市政策利好都会倾斜给到这批人。


首套也好,置换也好,一定要把握这个非常难得的时机。


2、疫情在今年预计也会有个收官之战,专家也表示今年会是最后一个寒冬。


疫情结束,经济相信会有明显复苏,经济好转,利好楼市,到时候又会是资产活跃的一年。


3、住房是消费,买房就是*的内需,稳增长,提信心,2022年是关键1年。


楼市暗黑期度过,又是提前布局核心城市房产的关键时刻了。


今年不是持币观望的一年,而是*出击,才能享受这轮货币宽松和政策带来的红利。


毕竟水来了,还是得拿点真材实料的东西来接,否则只看它宽松,只看它放水,只能做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雷已经打响,预计又会是一个丰收之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央行救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央行救市、养老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