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排名(002109)华创证券最新事件

2022-08-18 7:24:14 股票 yurongpawn

华创证券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根据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经营业绩排名,2020年,46家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总额为246.24亿元,同比增长12.92%。其中,前10家券商资管的净收入均超过10亿元,累计净收入为149.84亿元,占全行业总额的六成。券商资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资管拥有投研能力、销售渠道及全业务链的相对优势,但资管子行业的激烈竞争与产品同质化现象,成为券商资管角逐大资管行业面临的难题。

10家券商资管净收入均超过10亿元

数据显示,2020年,15家券商资管的净收入均超过5亿元。其中,10家券商资管的净收入均超过10亿元,累计净收入为149.84亿元。

其中,东方证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3.65亿元,连续4年居行业第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东方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将抓住市场投资风格机构化的机遇,稳固行业位置,发挥品牌辐射效应,积极开展集团协同,带动其他业务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

第二名是中信证券,2020年实现资管净收入19.39亿元。中信证券也是前十名券商中增幅最大的一家券商,相较于2019年的资管净收入11.74亿元,增长了65.19%。

华泰证券以19.07亿元位居第三,与处于第四名的国泰君安拉开较大的差距,国泰君安2020年的资管业务收入为15.69亿元。

光大证券和海通证券2020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3.55亿元和13.25亿元。

2020年资管业务净收入超过10亿元的还有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财通证券、中金公司。

也有不少券商2020年的资管业务收入不足1亿元,如宏信证券、信达证券、长城国瑞、川财证券、财信证券等。

15家券商排名下降

虽然行业资管业务收入前十名较为稳定,但中小券商的竞争却愈加激烈。从有可比数据的40家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情况来看,各家排名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20家券商的排名有显著提升,5家维持2019年的排名情况不变,15家券商的名次有下降。

其中上升名次最多的是华安证券。该公司2019年的资管业务收入为1.2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为3.44亿元,同比增长了185.83%,行业排名也从第35名上升至第20名,上升了15个名次。

华安证券此前在年报中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从资产端、资金端和产品端多点突破,取得了业务净收入增速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主动管理产品数量和规模翻倍的经营成果。

华创证券2020年的资管业务收入排名也较2019年上升了10个名次,该部分收入从2019年的1.43亿元上升至3.24亿元;浙商证券和中航证券的2020年资管业务收入排名均较2019年上升了7个名次。

从名次下降情况来看,德邦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排名下降幅度最大,从2019年的2.42亿元降至1.17亿元,行业排名下降9个名次。

方正证券的2020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排名下降了7个名次;东兴证券和兴业证券的2020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排名分别下降了6个名次和5个名次。

头部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较快

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落地及配套细则的颁布实施,券商资管规模持续压降,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收缩明显,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华宝证券表示,券商资管如何根据自身禀赋、依据自身特长进行产品创新,形成差异化发展,不仅是券商资管在财富管理大时代突围之路,而且是转型主动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头部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较快。

信达证券认为,资管新规净值化管理要求下,券商资管总规模下降,各大资管及其资管子公司发力主动管理,公募业务是加速规模增长的重要版图,公募业务将为券商资管规模爆发式增长创造可能性。




002109

挖贝网4月6日,兴化股份(002109)近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0万元—1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1.36%—2,215.76%;基本每股收益0.0950元/股—0.1235元/股。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市场需求旺盛,整体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挖贝网资料显示,兴化股份主营业务为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品种有合成氨、甲醇、DMF、甲胺。




华创证券最新事件

近日,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判决书显示,上诉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创公司)与被上诉人吴xx因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2020)粤0304民初1047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上诉人吴xx一审诉求:

1、华创公司支付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工资240000元;

2、华创公司支付拖欠项目承揽提成1200000元。

一审华创诉求:

1、华创公司无须支付吴xx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期间工资119705.97元;

2、华创公司无须支付吴xx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50264元;

3、本案诉讼费用由吴xx承担。

事实与理由:

被上诉人因离职不成而形成的旷工事实明显,多项证据足以说明。

2017年12月1日起,被上诉人负责的"保千里公司债"、"一体公司债"等项目爆发债务兑付危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立案调查,被上诉人为躲避调查即不断提出离职。2018年2月26日,被上诉人更是向公司相关负责人℡☎联系:信及口头提出辞职(已公证)。

2018年3月27日,因为担心没有上班而公司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被上诉人又向公司相关负责人℡☎联系:信发出请求和询问(已公证)。

2018年3月19日、4月12日,上诉人两次向被上诉人发出邮件要求提交旷工的情况说明(已公证)。

2018年3-7月每个月形成的考勤邮件均清楚显示被上诉人旷工的事实(已公证)。所以,即使被上诉人不确认上诉人提交的考勤记录,但上述如此之多的证据却同时指向这一旷工事实,被上诉人旷工已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一审判决由于片面、孤立地采信被上诉人对某个证据的质证意见,彻底抛弃了其他证据的证明力,以致形成错判,该判决依法应予以纠正。

被上诉人答辩:

一、一审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在一审时已经充分辩论,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1、上诉人没有证据证明吴xx旷工,相反,公司提供的考勤记录不真实,违反常理,公司无法提供真实完整的考勤记录,而且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保存考勤记录两年。公司提交的2015年1月20日至2018年9月17日的考勤查询记录仅显示,吴x在此期间存在3条记录,不能真实反映吴x的出勤情况,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2、上诉人给吴x交社保至2018年7月,说明吴x与上诉人在此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上诉理应支付吴x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期间的工资211843.9元。

3、上诉人违法解除与吴x的劳动合同,应该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50264元。综上,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二审判决结果:

一、撤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2020)粤0304民初10471号民事判决;

二、上诉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无需向被上诉人吴xx支付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7月30日期间的工资211843.9元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50264元;

三、驳回吴xx的诉讼请求。本案一审受理费10元,二审受理费10元,由被上诉人吴xx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八卦多一点:

2018年8月1日,华创证券以吴xx2018年3月至7月累计旷工108日为由,短信通知解除劳动关系。同年9月,吴xx正式申请劳动仲裁,之后双方对簿公堂。

华创证券出示了一批证据,包括保千债募集说明书(主承销商华创证券)、一体债募集说明书(主承销商华创证券)、保千债无法按时付息的公告、《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叶海钢、吴宏铭、葛源、沈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在这场纠纷中,华创证券因吴xx负责的债券项目,而遭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吴xx的诉讼请求,并不支持其薪资追讨诉求。

如今二审判了,这算是一个终结了吗?




华创证券排名2022

财联社(深圳,

据Choice数据,过去的2021年,有91家证券公司开展了境内上市公司的研报业务,共计发布研报数量119,147份。

2021年研报数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中金公司(8723篇),中信证券(5600篇),华泰证券(5068篇),天风证券(4619篇),国泰君安(4609篇),申万宏源(4607篇)、广发证券(4388篇)、兴业证券(4231篇)、海通证券(4209篇)、国盛证券(3959篇),行业内共有16家券商研究所的年报数量超过3000篇。

最高产、最刻苦、最饱和的卖方研究

统计显示,分析师数量排名第一中金公司,其研报数量与研究公司总数皆排名第一,当属2021年“最高产”券商。

从分析师人均研上市公司数量来看,西南证券数据最高,在过去一年研究公司总数455家,共产出研报2735份,人均59份研报,人均研究公司17家;排第二的证券的分析师仅9名,人均研究上市公司16家。

人均研究公司数量排前十的券商还有光大证券(13家)、国元证券(12家)、首创证券(12家)、安信证券(11家)、西部证券(11家)、东北证券(10家)、华金证券(10家)、方正证券(10家)。

由研报总数和分析师的数量大致估算券商人均研报产出水平,2021年有15家券商的分析师人均撰写研报数在40篇以上,其中光大证券的分析师人均研报数量排名第一,46人的研究团队里平均每人撰写59篇报告,合计年度报告数2735篇,可谓工作量“最饱和”券商的业界担当。

排名前十的其他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58篇)、天风证券(57篇)、西南证券(48篇)、国信证券(48篇)、华创证券(47篇)、广发证券(46篇)、西部证券(46篇)、华泰证券(45篇)、中金公司(44篇)。人均篇数伯仲之间。

哪些行业最受卖方研究调研青睐

分行业来看,获机构调研最多的分别是医药生物获(66家)、交运设备(63家)、电子设备(62家)、电气设备(62家)、信息技术(60家)、文化传媒(59家)、食品饮料(59家)、机械设备(55家)、金融(54家)。

“医药行业是一个大行业,又是近两年的最大热门行业,机构持仓本身大,赚钱机会多,派点肯定高。”根据业内人士的介绍,这个行业排名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也体现了行业派点的高低。对分析师而言,研究行业选择会基于个人兴趣,但也更基于公司及市场的需要。

头部券商来看,中金公司近期在各方面的布局都受到业界强烈关注,目前中金公司研究所在协会登记备案的分析师多达223人,其分析师数量、研报数、研究公司总数皆为全行业第一,成为证券业“第一大研究所”,而在2020年初,中金公司研究所的执业分析师还只有126人,居行业第三。

分析中金在过去一年里调研的852家公司,调研最多的行业是汽车零部件,研报覆盖37篇,占全行业覆盖的4.3%,其次是行业应用软件(25篇),电子设备制造(24篇),房地产开发(20篇)、食品综合(18篇)、其他专用机械(17篇)、股份制与城商行(17篇)、电子元件(17篇)、环保(14篇)、电池材料(14篇)。

全行业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已有多位业内人士表达对中金公司未来行业地位的看好。

热点行业,哪些卖方研报数量拨头筹

2021年,全市场发布研报并署名的分析师(或团队)共3261位,从所有机构的研报总数来看,全行业研报数量排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5863篇)、医药生物(5716篇)、电子设备(5567篇)。

在信息技术行业,研报数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天风证券(414篇)、中信证券(362篇)、民生证券(265篇)、国信证券(247篇)、华西证券(224篇)、华安证券(199篇)、东吴证券(164篇)、国元证券(147篇)、安信证券(138篇)、东方证券(124篇)。

来自天风证券的缪欣君也是2021年信息技术撰写研报数量最多分析师,达到220篇,冠以信息技术行业“劳模”当之无愧。该分析师曾就职于国泰君安,其“只输时间,不输空间”的研报广为流传,其研报以公告点评和事件点评为主。

行业第二名是来自中信证券的杨泽原,作为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其对数字化转型与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均有深入研究,除了公告点评外,该分析师是行业前十里少有擅长深度研究的。深度研报数量或能在一定程度考量其研值水平。

华安证券尹沿技以143篇研报排名第三,不仅获得2021年度Choice最佳分析师,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计算机行业第一名,更是华安证券研究总监、研究所所长兼TMT首席分析师。

在电子设备行业,研报数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401篇)、中金公司(311篇)、天风证券(295篇)、国盛证券(275篇)、方正证券(264篇)、开源证券(234篇)、民生证券(224篇)、国信证券(218篇)、安信证券(173篇)、华西证券(173篇)。

该行业撰写的研报数量最多分析师依然出自于天风证券,潘暕以261的数量夺得第一。潘暕作为天风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善于分析前沿行业信息,挖掘行业细分机会。团队在2021年金牛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分析师团队奖”电子组奖。

行业第二名是来自中信证券的徐涛,作为中信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2021年度署名研报257篇,其深耕电子行业研究多年,善于把握行业动态,对企业季报点评也常有深刻观点。

来自国盛证券的郑震湘以233篇研报排名第三,专注于半导体芯片领域研究。

在医药生物行业,研报数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国盛证券(365篇)、西南证券(344篇)、中金公司(304篇)、中信证券(276篇)、光大证券(272篇)、国金证券(263篇)、东吴证券(263篇)、浙商证券(247篇)、天风证券(237篇)、安信证券(227篇)。

国盛证券所长助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金洋以335篇研报的数量拨得行业头筹,2019年至2021年,张金洋连续三年获评新财富“医药生物”最佳分析师。其研报以行业周报及季报点评为主。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所长助理、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杜向阳2021年度署名研报333篇,与国盛证券团队仅2篇差距。研报类型以行业周报,年报点评为主,对创新药等领域有深刻研究。

来自中金公司的邹朋以266篇研报数量位居第三,其擅长基于公司业绩情况分析公司价值,研报偏向于公司年报、季报点评。

研报数量创纪录背后,是研究人员的辛苦付出

截止2022年4月6日,有91家券商从事卖方研究,全行业共有3492名分析师注册在职,头部的券商分析师近200名,也有券商如第一创业只有2位分析师在职。

分析师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对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行业走势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研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分析报告,帮助他们对股票合理定价,消除信息不对称,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标的,优化资本市场的配置资源,以获得机构“派点”,达到赚取分仓佣金的目的。

随着公私募基金、保险、QFII等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券商分仓的佣金规模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以公募为例,2021年券商基金佣金分仓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信证券、长江证券与广发证券,收入分别为6.67亿元、5.06亿元和4.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89%、88.05%和66.25%。分仓佣金排名前十中的变化最大的是中金公司,行业排名从去年的第15名上升至今年第9名。中金公司分仓佣金收入达到3.45亿元,同比增长131.22%。

在研究领域方面,各券商各有侧重,都在尝试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差异性的服务。

卖方分析师推荐股票的行为不仅影响着巨额资金的流动方向,也影响着散户投资者的判断。

一份研究报告的发出,背后是分析师及团队异于常人的付出。对分析师而言,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得到客户认可是一切的基础。而研究的价值一般体现在广度、深度、前瞻性上。这通常意味着分析师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

而在服务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大家都在研究着相同的标的,时效性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师只能通过拼时间来保证时效性,“一年365天每天都在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到十二点以上。”勤奋、吃苦耐劳确实是这个行业必备的品质。不间断的工作,生理和心理都会面临巨大压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创证券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创证券排名、00210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