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a股增持名单 在2024年9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大股东增持较多的A股公司包括赛轮轮胎、金开新能、三峡能源、嘉友国际、高测股份...
在2024年9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大股东增持较多的A股公司包括赛轮轮胎、金开新能、三峡能源、嘉友国际、高测股份、小商品城、唐山港、德昌股份、可川科技、亚泰集团、拱东医疗、外高桥、安通控股、安阳钢铁、科思科技、兴发集团、凌钢股份、方大特钢、同济科技、美湖股份等。
上市公司回购条件:需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第八条规定的条件,且未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上市公司需披露回购方案。主要股东增持条件:主要股东原则上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需具备债务履行能力,且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行为。增持的上市公司同样不得为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主要股东增持需披露增持计划。
大股东增持股票需要公告。具体规定如下: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根据证监会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大股东,在增持股票后,需要在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向证监会、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同时通知上市公司并发布公告。
可以增持,但必须遵守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窗口期限制。根据现行规定,大股东在半年报披露前30天内属于敏感期(窗口期),原则上不允许买卖股票。
大股东增持与减持的规定如下:增持规定: 时间限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大股东,在增持股票后,需遵守六个月的锁定期,即买入后六个月内不得卖出。时间以买卖交易的最后一笔开始计算。
年大股东增持新规解读如下:政策背景与目的 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维护其稳定运行,并提振市场信心,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该政策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以支持其进行股票回购和增持,进而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相关工具进行市值管理。
概念新增背景 浪潮信息(000977)在2025年6月24日新增了“回购增持再贷款概念”。这一新增概念是基于公司在2025年6月23日发布的公告内容。回购计划详情 回购资金总额: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
年5月26日,湖北宜化新增“回购增持再贷款概念”。入选理由为2025年5月23日公告,其控股股东宜化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在2亿 - 4亿元。资金来源含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贷款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额度不超6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概念”的出现与宜化集团此次增持计划紧密相关。
〖One〗公司战略调整影响持股变动。当公司有重大战略举措时,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常随之改变。比如公司决定开拓新市场,加大在新兴业务领域的投入,一些看好该战略的股东可能会增持股份,期望分享未来增长红利。相反,若公司收缩业务,如出售部分亏损业务板块,部分股东可能认为公司前景受限,从而减持股份。 市场行情起关键作用。
〖Two〗前十持股增减%:通过计算当前合计持股与上期合计持股的差值,再除以上期合计持股,最后乘以***,得到的百分比值,用于表示前10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的增减情况。计算方法 获取数据:首先,需要从相关数据源(如大智慧系统)中获取当前季度和上一个季度的前10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数据。
〖Three〗前十大股东持股减少50%意味着这些大股东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了一半。分析如下:股东持股数变化的影响:股东持股数的减少通常反映了股东人数的减少或者某些股东减持了股份。
〖Four〗有些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可能相对较高,能达到甚至超过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对公司的决策有着主导性的影响力。而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则依次递减,可能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不等。
〖Five〗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本增减情况:核心点:通过比较第一大股东股本与上年度股本的变化,可以判断其对公司未来的信心程度。增持表明信心充足,减持则可能意味着看淡公司前景。统计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股东数量:核心点:持有公司总股本超过5%的股东需向市场公告,需关注是否存在恶意收购的“野蛮人”。
〖Six〗持股数量减少:相反,如果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数量减少,这可能表明大股东对该股票的信心不足,认为其后期可能下跌。这种减持行为可能会引起市场恐慌,导致股价下跌。市场信心的体现:大股东的持股变化往往能反映他们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
〖One〗大股东增持与减持的规定如下:增持规定: 时间限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大股东,在增持股票后,需遵守六个月的锁定期,即买入后六个月内不得卖出。时间以买卖交易的最后一笔开始计算。
〖Two〗如果持有上市公司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大股东增持可选择12个月内自由增持不超过2%股份,可先实施增持行为,增持完成后再向中国证监会报送豁免申请文件。若增持比例超过2%,应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要约收购比例不低于5%。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大股东减持应当依照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
〖Three〗全流通股大股东可以减持。具体情况如下:民营企业:在创业板等市场上,全流通后的民营企业大股东可以减持股票,且没有具体的约束条件,理论上甚至可以卖光自己手中的股票,从而不再是公司股东。
公司高管或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这类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增持后,通常有一年锁定期,即增持的股票在一年内不能卖出。公司高管在一年锁定期后再次买入:如果高管在一年锁定期结束后再次通过大宗交易买入股票,那么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不能卖出这些新增持的股票。普通股东:这类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买入的股票没有锁定期,随时可以卖出。
若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出让股票,然后公司大股东受让,则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六个月锁定期,在此期间不得交易,即六个月后方可卖出。
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增持后锁定的时间通常为6个月。大宗交易作为一种股市中的大额交易方式,其背后的锁定规则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稳定。当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增持时,这一行为往往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为了防止大股东利用大宗交易进行短期内的操纵或套利,监管机构通常会规定一定的锁定期。
如果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出让股票,然后公司大股东受让,那么买卖将会根据相关法律执行六个月的锁定期,在锁定期不可以交易,也就是6个月后可以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