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前面两篇文章当中,我们聊到了定投的优势和基金选择以及定投间隔如何去选择问题,戳这里回顾: 定投基金怎么选? 定投间隔怎么选?
今天继续,聊一聊我所理解的定投的*技巧!开门见山,直接说结论:
1.保证充足的现金流(至少一年)
2.止盈不止损,越跌越投。
3.盈利再投资,滚动进行。
就这三条,是不是很简单?能做到,你的定投过程就会非常愉快,来吧仔细说说:
1.保证充足的现金流。
我们都知道,定投通过把筹码分散的形式平铺在下跌和震荡的过程当中,等待行情到来。其好处就是可以平抑波动,不受涨跌影响,最核心的就是有源源不断的子弹,这样才能保证你在下跌和震荡的时候一直持续下去。
投两三个月没钱了,那不叫定投,充其量叫分批次买入。
一般来说,必须做好一年以上的准备。来讲,我定投某只基金,绘制至少留出一年的仓位。
钱不够咋办?
降低定投额或定投频率。原本每天投100,现在改成50,可以延长定投时间!原本日定投,改成两日定投,也可延长,总之,记住一年及以上的现金流核心。
如果是工资定投怎么弄呢?
可以参考这个公式:
月定投额:(月工资-月开支)/2
用闲钱的一半来投资,剩下的去做储蓄或者保险等等。
2.止盈不止损,越跌越投。
(目前适合定投的一些方向)
这条的前提是,你得布局有前景的方向,而且有上涨潜力的方向,实在不知道搞什么,就挑沪深300、创业板、科创50这种长期向好的宽基,再配上第一条,有充足的现金流,盈利其实就是时间就一点,但是值得!
定投就是为了弱势吸筹准备的,如果害怕,那就趁早别定投了,远离市场等行情好起来再投资吧。
强势行情里适合大手笔,一次多买,然后持有。
弱势行情里适合分批次,多次少买,逐步吸筹。
不要搞反了。
3.盈利再投资,滚动进行。
A股是什么尿性大家都知道,行情来的时候冲的贼快,但是往往会坐大过山车。
简单来说,你不做止盈,长期就是赚了再亏,持续无脑定投的收益率是很低的!
所以,必须做止盈!就像上图,而且是建立在迎来一轮强势之后的止盈。
比如现在你开始定投,后半年市场回暖,你就卖了,那就太可惜了,好不容易熬过的底部阶段,涨一点儿就拿不住可不行。
强势行情必然有均线多头排列、成交量温和释放、一段时间连续创新高等等指标,止盈时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给大家参考,比如锚定一根均线,跌破离场;或者找到预期收益率,达到减仓;又或者控制回撤,用固定的回撤点位来做止盈。
止盈出来的资金,又可以用于新的定投,不管是重选方向,还是重新做计划,都要让资金动起来。
这些我们在之后的文章当中会慢慢讲到,今天不聊太多,大家能够消化就好,就这三条原则,供大家参考,有问题我们评论区聊,我会根据大家的问题再出文章!
原题:商誉减值对后续利润增速、ROE变化路径影响的逻辑推演
文:国信策略组 燕翔、战迪、许茹纯、朱成成
近期上市公司由于“商誉减持”问题而造成的业绩大幅下滑频繁出现,本文讨论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几点规则要点,并在次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商誉减持后,文中我们使用了大量案例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于企业后续盈利增速以及ROE的影响和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几点规则讨论
上市公司的巨量商誉是从哪里来的
没有合并就没有商誉。商誉只产生于企业合并过程,体现财务报表上,它是合并方支付的对价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根据会计准则,该项经济利益可能由于购买的可辨认资产的协同作用而形成,这些资产在单个考虑时并不符合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标准(暨如果没有合并,则不构成企业资产),而合并时的购买方在购买企业时为之作出支出。
从“商誉”到“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至少每年年底进行“减值测试”,如需减值,则构成利润表上的“资产减值损失”。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所以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但不应当大于企业所确定的报告分部。
商誉减值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产生什么影响
利润表上减少当期利润,资产负债表上减少非流动资产、总资产、净资产。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商誉减值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不属于,因此商誉减值既影响实际利润,也影响扣非利润。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因并购重组产生的商誉,其减值与企业的其他长期资产(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性质相同,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应作为企业的经常性损益。
商誉的减值一旦发生后续不得转回
大家都知道通过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和转回,企业可以进行一定的盈利管理,但商誉的减值一旦发生后续不得转回,换言之企业可以通过商誉减值降低当期利润,但不能后续通过转回商誉减值再增加利润了。
商誉最纠结之处:永无止境的减值压力
即使并购对象超预期完成业绩,即使实现的业绩已经远超商誉本身,商誉依然放在那里,未来有减值压力。根据目前的会计准则,并购对象业绩好,商誉不能动(不能摊销),就一直放在哪里,但只要预期并购对象未来业绩不佳,就需要进行减值。因此即使并购对象超预期完成业绩承诺,即使实现的利润金额已经远超商誉,未来商誉依然需要减值测试。
商誉为什么要采用减值而不是摊销的会计处理
二级市场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商誉不能用“摊销”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可以相对平滑地解决商誉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避免一次性大波动造成的剧烈冲击。从一个非会计专业学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会计准则之所以对商誉选择“减值”而非“摊销”的处理方式,一定尤其合理性,或者换句话说,用“摊销”的方式弊端可能更多。我国以前的就会计准则对商誉是要求摊销的,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对商誉不再要求摊销,改为计提减值的会计处理。
二、商誉减值对企业财务指标影响的逻辑推演
逻辑推演的几个前提假设
本节讨论商誉减值一旦发生后,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主要是净利润增速和ROE)后续的影响及演变路径。
虽然商誉减值在会计处理上被要求是做“经常性损益”而不是“非经常性损益”,但减值终究是减值,减值都是一次性(或者少数几次性的),而不是每年都必定会发生的。
在讨论商誉减值发生后,上市公司盈利指标的变化路径时,我们必须明确讨论问题的前提假设,这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假设是对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
如前所述,当企业判断并购对象未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下降时,需要做商誉减值,所以商誉减值一方面是财务报表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的信号。
但这里的一个微妙之处是商誉减值一旦发生不能转回,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企业可能仅仅因为短期盈利下滑而做商誉减值(也可能是盈余管理),而实际“可持续盈利能力”没有变化,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因此,这里我们对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做出三种假设:
第一,“短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均未变化,企业进行“商誉减值”。(照理说是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的,这里我们仅作为一种推演)
第二,“短期盈利能力”下滑,企业进行“商誉减值”,“可持续盈利能力”没有变化。
第三,“短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下滑,企业进行“商誉减值”。
案例一:“短期盈利能力”、“可持续盈利能力”均未变
我们假设:
(1)企业的期初净资产是100,商誉余额是50,暨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高达50%。
(2)企业的期初净利润是10,假设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增速不变,假设这个不变的净利润增速是20%。
基准情形:企业不进行任何商誉减值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这里净利润(报表)表示企业财务报表所列式的净利润,净利润(持续)表示在可持续盈利能力假设下,不考虑商誉减值影响下的利润情况)
情形1:均匀减值,假设从t=2开始,每年减值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2:递增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10,20,2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3:递减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25,15,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几种情形对比及结论
第一,从净利润增速角度来看,商誉减值对当期净利润增速有巨大负面冲击,同时会引起净利润增速在商誉减值前后出现巨幅波动。冲击边际影响*的时点在“单期商誉减值额”*的财务期间。
第二,从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角度看,不做商誉减值时ROE变化较为平稳,进行商誉减值会使得公司ROE有一个先将后升的过程,从随着趋势的推移,商誉减值会趋势性提高企业ROE。
案例二:“短期盈利能力”下滑、“可持续盈利能力”未变
我们假设:
(1)企业的期初净资产是100,商誉余额是50,暨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高达50%。
(2)企业的期初净利润是10,假设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增速不变,假设这个不变的净利润增速是20%。
(3)假设“短期盈利能力”下滑,暨在t=2、t=3、t=4三期时间内,净利润增速为0%,随后恢复到20%的净利润增速
基准情形:企业不进行任何商誉减值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1:均匀减值,假设从t=2开始,每年减值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2:递增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10,20,2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3:递减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25,15,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几种情形对比及结论
第一,从净利润增速情况看,相比案例一(短期和长期盈利能力均不变),当前情况下净利润增速波动会因为商誉减持而增大。由于是基于短期盈利下滑做出的减持处理(可能是误判),后续净利润增速会有大幅上行。
第二,从ROE角度看,结论与案例一基本相同,暨商誉减值会使得企业未来长期ROE提高,同时由于短期盈利下滑,商誉减持是的ROE波动加大,低点更低。
案例三:“短期盈利能力”、“可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下滑
我们假设:
(1)企业的期初净资产是100,商誉余额是50,暨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高达50%。
(2)企业的期初净利润是10,假设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增速不变,假设这个不变的净利润增速是20%。
(3)假设“短期盈利能力”、“可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下滑,暨从t=2期开始,净利润增速由20%持续下降至10%。
基准情形:企业不进行任何商誉减值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1:均匀减值,假设从t=2开始,每年减值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2:递增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10,20,2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情形3:递减减值,假设从t=2开始,减值25,15,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变化路径
几种情形对比及结论
第一,从净利润增速角度看,商誉减值会使得净利润增速波动加大,在持续盈利能力下行的假设下,当商誉减持全部完成后,公司业绩增速会有一个脉冲式上升。
第二,从ROE角度看,由于持续盈利能力下行,企业ROE会趋势性下滑,但相比不做商誉减持,进行商誉减持可以提高企业的ROE,这点与案例一和案例二相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海外市场剧烈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有朋友问,现阶段是市场比较便宜的阶段,估值表里「绿化率」很高,不少品种低估,目前开始定投的话,金额怎么确定合适呢?
下面跟大家分享下,几种定投的方法。
文章的最后也会介绍,在实际投资中,哪种方法更适合我们,以及具体该怎么操作。
定期定额的定投
定期定额的定投方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定投。
比如说「每个月1号投入1000元」,就是这种。
▼优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方便。
▼缺点
但缺点是,因为通货膨胀等原因,长期来看,这种定投方式买到的基金份额会越来越少。
比如说,放在零几年的时候,一个月定投500元,对很多人都算是很高了。但放在现在,工资数字提高了,每个月定投500元就不太够。
由于定期定额的定投,有这样的缺陷,我们可以用「定期不定额」的方式,来期望获得更好的收益。
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核心思路通常是:越下跌,买入越多。
具体的定投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比如:
• 智能定投: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定投方法;
• 价值平均策略: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定投方法;
• 估值定投策略: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
智能定投
大家在一些平台买基金,设置定投规则时,可能会看到类似「智能定投」的选项。
如果勾选上的话,自动定投的金额,就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定投方式,多数情况,参考的是均线。
所谓的均线,就是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绘制出的曲线。
比如「500日均线」,就是最近50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
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也就是说:
• 如果当前的价格,高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那就会少投一些。并且高的幅度越大,定投的金额会减少得更多;
• 如果当前的价格,低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那就会多投一些。并且低的幅度越大,定投的金额会增加得更多。
▼优点
因为在上涨后减少了定投金额,在下跌后增加了定投金额,这种方法本身是有效果的。
▼缺点
不过,这种方式,适合的品种有限。
多数平台,定投参考的通常是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主要宽基指数的历史数据。
如果是其他指数,走势跟沪深300、中证500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就会产生误差。
价值平均策略
价值平均策略,也就是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
简单来说,就是给手里的指数基金,设定一个市值增长速度。
这个增长速度,可以设定为每个月增长多少元,也可以设定为每个月增加百分之多少。
比如说,设定的目标是:「保证我手里的基金市值,每个月增长1000元」。
第一个月,我们买入1000元的基金。
第二个月,市场下跌,基金账户里只有950元了。
按计划,第二个月需要持有2000元的基金。所以,我们就不能定投1000元,而是需要定投1050元。
第三个月,市场上涨,基金账户里成了2100元。
按计划,第三个月需要持有3000元的基金。所以,我们这个月就只需要定投900元了。
▼优点
这种定投方法,比较适合为某个目标积累财富。
比如说,10年后我们要200万元来买房,那就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定一个定投方案。
▼缺点
不过也有一个缺点:如果遇到股市下跌,需要在短期内拿出一大笔钱来补仓。
比如说投入了100万,下个月目标是101万。
但是短期里股市出现了30%的下跌,那持有的市值就变成了70万。
下个月如果还想达成101万的目标,就需要一次性拿出31万。
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太现实。
所以,实际投资中,用这种方式定投的时候,往往会设定一个*的每次补仓额度。
比如说需要补1万元以上的时候,就最多只补1万元了。
估值定投策略
通常来说,当估值越低的时候,基金的投资价值会更高。
比如市场处于4星级-5星级,是比较不错的阶段。
估值定投策略,会基于估值,来实现定期不定额的定投。
• 首先,基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在价格低于价值,也就是低估的时候进行定投。
• 进而,配合估值,越是低估,定投的时候买入越多,进一步提升收益。
▼优点
这种方法是螺丝钉一直在长期实践的。
一方面,买的便宜,越低估买入越多,长期收益更好。
另一方面,在低估值定投,也大大降低了波动,更容易坚持。
▼缺点
不过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我们学习并掌握基金的投资价值。有一定的学习门槛。
但只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学习和实践,上手之后定投的效果不错。
所以,估值定投策略,会帮助我们,越低估投入越多,进一步提升投资的长期收益。
我们使用哪种方式
目前咱们组合,采用估值定投策略,也就是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这种方式。
具体怎么实现呢?
以主动优选投顾组合为例,在每周二的定投发车文章里,螺丝钉会给出发车的参考数字。
采用的就是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策略。估值越低,金额越多。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按照一定比例来定投。
比如,假设每周可以拿出1000元左右来定投,就可以按照参考金额的10%来投资。
这样就可以复制定期不定额的效果,也省去了自己计算金额的过程。
更加省心省力~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有小伙伴问,基金定投怎么做赚更多?按月还是按周投,那种方式更好?在这里,小麦看了一篇文章,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们这里先把答案抛出来:从本质上讲按月或者按周定投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我们更建议按月定投。
既然题主会选择基金定投作为自己购买基金或者理财的一种方式,相信应该做过不少功课。基金定投不但能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锁定投资收益,也能平摊投资成本减少资金压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固定投资金额,这将直接关系到你的本金压力以及最终的盈亏。
既然投资周期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为什么更建议按月投资呢?
首先,出入账结算点。基金定投一个*的特点是能够设置投资时间,实现自动扣款。那么我们将投资时间设置在每月发工资之后最为理想。一方面发完工资后账户余额充足,不容易出现扣款失败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方便我们对每月账单结算,并通过定投实现强制储蓄。
其次,减少交易频次,降低交易关注度。基金定投的核心是长期投资,对于长期投资来说其优势在于可以抵御各种波动造成的影响。如果我们将定投时间设置为按周进行,投资者极有可能每周甚至隔几天就去关注下基金的净值变化、市场的涨跌。频繁的关注会让心态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违背长期投资逻辑的交易而影响最终收益。
如果选择按月扣款,可以大大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也许在一个月内市场已经波动好几次了,但当你关注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无论是投资周期还是投资金额,这些数据设置都是大同小异,基本每个平台都能实现,那还有没有更加人性化、更符合投资规律且操作简单的定投方式么?
当然有了,大家可以打开招商银行App在基金定投中选择“聪明定投”,这在原本定投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均线设置。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选择每月以1000元为基数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时,聪明定投会增加一个均线选项。假设选择的是120天均线,当沪深300指数远远高于均线时,就说明潜在风险在加大,会主动减少每次定投的金额。
同样,当指数远远低于均线时,说明投资机会在变大,聪明定投会逐步加大投资额,而在偏离均线不远时则继续按照1000元的初定资金进行约定投资。
这种设定能帮大家智能化的实现“大涨少追买,大跌多投入”的投资模式,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收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定投技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定投技巧、商誉减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