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空姐、机长,你脑子里是不是瞬间BGM响起,画面感拉满?笔挺的制服、优雅的步伐、飞向诗和远方的神秘感,简直就是打工人心中的YYDS!那么,作为国内航空业的巨头之一,海航控股的薪资待遇,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这份光环?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看看在海航上班,兜里到底能揣多少米,是真香现场还是大型“围城”?
别急,这事儿可不是“一刀切”那么简单,不同岗位那可是天差地别,堪比“同一个公司,不同的世界”。咱们得分类讨论,不然就是耍流氓。首先登场的,必须是金字塔尖的王者,传说中的天选打工人——飞行员!机长和副驾驶的薪酬,绝对是海航薪资体系里的“顶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年薪百万对经验丰富的机长来说,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当然,这背后是拿生命和健康在“搬砖”,责任重大,压力山大。他们的工资构成也相当复杂,基本工资只是毛毛雨,大头全在飞行小时费、过夜费、各种补贴上。简单来说,飞得越多,赚得越多,肝得越猛,钱包越鼓,主打一个“用生命在燃烧”。不同的机型,比如飞宽体机的(像787、A330这种大家伙)和飞窄体机的(比如737),收入差距也不小。所以,当你在朋友圈看到飞行员晒全球定位时,别光羡慕,那都是一小时一小时熬出来的KPI啊!
接下来,就轮到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些在万米高空推着小车车,笑容甜过初恋的空乘小哥哥小姐姐们。空乘的薪资,江湖传闻版本众多,有说月入两三万的,也有说刚够糊口的。其实吧,都对,也都不全对。空乘的薪资结构和飞行员类似,也是“基本工资 + 小时费 + 各种补贴”的组合套餐。刚入职的“小萌新”,基本工资可能就那么几千块,也就够个日常开销。真正拉开差距的,还是那个神奇的“小时费”。飞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飞的多和飞的少,到手的银子能差出一大截。普通乘务员、两舱乘务员、乘务长,等级不同,小时费也不同。综合下来,一个勤劳的普通乘务员,月入一万到一万五是比较常见的区间。当然,这还没算上过夜补贴、交通补贴等杂七杂八的福利。不过,这里必须划个重点,海航经历了前几年的那场“大风大浪”,薪酬体系也跟着坐了趟过山车。很多老员工都会怀念那个“黄金时代”,现在嘛,只能说更加“脚踏实地”了,大家对薪资的预期也变得更为“人间清醒”。
说完了天上的,咱们再聊聊地上的。海航的地勤、安检、机务维修、市场、行政等岗位,他们就像一场华丽演出的幕后工作人员,同样不可或缺。这些岗位的薪资水平,相对来说就比较“接地气”了。基本上会参考所在城市的平均薪酬水平。比如,一位在海口或者北京的地勤人员,其薪资构成主要是基本工资加绩效奖金,可能还有一些倒班补贴。总的来说,不会像飞行员那样令人瞠目结舌,但对于想进入航空业、寻求一份稳定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机务维修这类技术岗,技术越牛,经验越老,就越吃香,薪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毕竟,每一架飞机的安全起落,都离不开他们在地面上的辛勤付出和精湛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海航作为一家曾经疯狂扩张的企业,其薪酬体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分公司之间都存在差异。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十几年前“遍地是黄金”的老帖子,笑笑就好,别当真。自从进入重整阶段后,整个公司的薪酬策略都趋于保守和务实,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挂钩。这意味着,混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想拿高薪,就得拿出实打实的业绩和能力。对于新入职的应届生或者管培生来说,起薪可能在行业内不具备绝对的碾压优势,但海航这个平台提供的成长空间和履历价值,是很多人更看重的东西。毕竟,在这么大一个体系里“打怪升级”,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所以,海航控股的薪资到底香不香?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岗位和你对“香”的定义。如果你是顶尖的飞行人才,那它大概率是“米其林三星”级别的盛宴;如果你是美丽的空乘,那它可能是一份精致的下午茶,看起来很美,吃饱与否看个人食量;如果你是勤恳的地面岗位员工,那它就是一份营养均衡的家常菜,踏实、安稳。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不适合。这份工作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倒不完的时差,是服务行业的辛酸,是常年不规律的作息。你看到的环球旅行,可能是别人筋疲力尽的过夜航班。你羡慕的高薪,可能是别人牺牲了无数个与家人团聚的节日换来的。话说回来,飞机上发的那个小面包,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比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