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前不久一篇名为《100名中国存瑞士银行7.8万亿?都是写什么人》的文章火爆了全网,内容大致描述了瑞士银行主动披露有100名中国籍客户开立了银行账户,总存款折合人民币为7.8万亿元。
100位富豪,总存款7.8万亿元人民币,每人平均在瑞士银行存了780亿元,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这样的文章足够吸引眼球,一时之间还冲上了热搜。
那么事情到底是否真的是这样呢?先来简单介绍下瑞士银行。
全球富人的“私人银行”
瑞士银行一般指瑞银集团,这家银行致力于为遍布全球的富裕人士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对象说得很明白了,针对全球的富裕人士,口袋里没几个钢镚都没资格在瑞士银行开户。
富豪们之所以愿意把钱存在瑞士银行是因为其拥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瑞士银行承诺不管客户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只要存进瑞士银行,哪怕各国政府想要调取个人账户资料也得经过客户本人的同意,除非能够提供足够的犯罪证据。
这条规定其实是一个悖论,银行账户信息本身就是最好的犯罪证据,各国司法机关为了取得足够的证据才要查看银行账户,如果已经有证据了也就用不着来银行查账了。
可瑞士银行凭借着瑞士中立国的身份敢于对各国司法机关说“不”,富豪们正是看中了这点才愿意将巨额资金存入瑞士银行的账户。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100名顶级富豪在瑞士开立账户并存入大量资金是很有可能的,“瑞士银行”的招牌提高了网文的可信度。
顺便提一句,瑞士银行近年来的名声已大不如前,瑞士在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做出与中立国身份不符的举动,公开选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瑞士银行甚至直接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及俄罗斯富豪们的个人资产。
与此同时,美国不断给瑞士施压,要求瑞士银行打破“绝不泄露客户资料”的承诺,迫使瑞士与美国达成了实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协议,瑞士银行同意将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交给美国税务部门。
工商银行全部个人存款为12.5万亿元
中国富豪在瑞士银行开立账户并存款并不让人意外,关键是存款总额是否夸大。
其实我刚看到7.8万亿元存款总额时就已经觉得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消息了,也就只能唬弄没怎么接触过金融行业的普通人。
全球规模最大、被人戏称为“宇宙行”的工商银行全部存款为26.4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为12.5万亿元,仅比传闻中的100位瑞士银行中国客户多了60%。
要知道别说和全球第一的工商银行比存款总量了,瑞士银行的存款总额和排在全球第十的英国巴克莱银行比都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有多假。
总资产和存款总额傻傻分不清楚
瑞士银行有没有发布过与中国富豪有关的内容呢?还真有。
2018年的时候瑞士银行发布了《2018年亿万富翁报告》,其中提到中国有373名亿万富翁,这些人的总资产为1.12万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正好是7.8万亿元人民币。
这下破案了,网文属于张冠李戴、混淆是非,将当年报告里的数据添油加醋后拼成了新的博人眼球的观点,其中至少存在三处很明显的错误。
1.《报告》中提到的是373名中国亿万富翁,最近的文章里“缩减”成了100人,之所以选择100可能是中国人对100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2.《报告》中提到的是“总资产”而非“存款总额”。
这一点需要着重讲讲。
很多人将资产与存款划上等号,实际上越有钱的人其存款占据资产的比例越低。
在上海拥有一套价值500万元以上房子的家庭比比皆是,房子属于资产不属于存款;在上海拥有500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就不多了,连1%都不到。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恒大集团因缺少现金,面对近2万亿元的负债岌岌可危,但你可能不清楚恒大的总资产高达2.38万亿元,总资产那么高还会出问题?
恒大确实出问题了,原因是2.38万亿元总资产中只有1600多亿元货币资金。
富豪们的主要财富形式并非存款而是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
以马化腾为例,其持有上市公司腾讯控股8.38%的股份,按照腾讯目前3万亿港元的市值推算这部分股权价值2514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在2177亿元左右。
马化腾的实时身价在2700亿元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腾讯的股份是小马哥财富大头,占比超过80%,别说让马化腾拿出2700亿元存款了,就是700亿元都拿不出来。
因此,存款、现金只占资产的极小部分,网文将7.8万亿元资产混为了7.8万亿元存款,犯了十分低级的错误。
3.退一步来说,哪怕国内真的有100人拥有7.8万亿存款,《报告》里可没说这些钱都存在瑞士银行这一家商业银行里,而网文中的讲法是所有存款均存在瑞士银行里。
当然,在已经有前两个错误的情况下第三个错误点提与不提显得没那么重要。
老百姓对于富豪们的收入、资产颇感兴趣,无法窥探到他们的真实财富让大家的好奇心更重,尤其是在阴谋论“泛滥成灾”的当下,一个夸张点的数字就能引爆网络。
不过,有些假消息实在太假了,大家还是应该稍℡☎联系:辨识一番,而不是以讹传讹。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分享最好的鼓励!
04月25日讯 工银瑞信主题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主题策略混合,代码481015)04月24日净值上涨2.5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1190元,累计净值为2.1190元。
工银主题策略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10.64%,今年以来收益58.37%,近一月收益13.01%,近一年收益9.17%,近三年收益10.42%。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黄安乐,自2011年11月2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9.8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温氏股份(持仓比例8.26%)、正邦科技(持仓比例6.93%)、先导智能(持仓比例6.88%)、天邦股份(持仓比例6.47%)、隆基股份(持仓比例4.83%)、用友网络(持仓比例4.70%)、牧原股份(持仓比例4.69%)、通威股份(持仓比例4.50%)、阳光电源(持仓比例4.27%)、科大讯飞(持仓比例4.0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季度,基于对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长较为谨慎的预期,本基金在行业配置方面选择了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畜禽养殖等几个板块进行了配置;另外,前期持有的部分重仓股,我们认为已经调整至较为有吸引力的价格水平,应该持有等待其估值修复。本报告期,本基金减持了必须消费品,以及考虑到补贴问题的影响,减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继续持有锂电池设备;此外,我们判断部分重仓股的估值修复到合理位置,此类持仓在一季度的中后期也进行了减持;增持较多的则是猪养殖板块以及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由于市场预期变化较大,本基金的业绩表现在后期有一定幅度的回撤,总体来看,年初的配置取得了一定的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1.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2.74%。
近日,网上热传《100名中国人存瑞士银行7.8万亿?都是些什么人》,引发网民的关注。文章称:瑞士银行公布消息,100位中国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合计7.8万亿,则平均存款为:78000亿/100=780亿人民币。
网传消息截图
网民热议:
@泥土味的调调:瑞银的总存款额是5000多亿吧,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就算我记忆有错误,但是瑞银存款额度好像没有达到万亿的级别啊。
@小勒豆_:这稍℡☎联系:有点常识,也不会信。
@我的ID是旋风:公布财产,这些谣言就不攻而破。
这是真的吗?
福建辟谣查证,网传消息不实!
网传消息中的“瑞士银行”其实是指瑞银集团(UBS)。据相关资料介绍:它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被《欧洲货币》从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
瑞银集团相关介绍截图
8月16日,新浪℡☎联系:博社区管理中心判定“100名中国人存瑞士银行7.8万亿”不实,并将该网传信息标记为不实信息。
新浪℡☎联系:博社区管理中心页面截图
“100位中国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合计7.8万亿”谣言从何而来?
据媒体报道:2018年10月,瑞银(UBS)联合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2018年亿万富翁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亿万富翁总财富增长19%,至8.9万亿美元。截至2017年的数据,中国共有373名亿万富豪。这些富豪们大多来自科技以及零售行业,并拥有1.12万亿美元的资产(当时折合人民币约7.8万亿元)。
媒体报道截图
谣言分析:
人民币约7.8万亿元是2017年时中国373名富豪所有资产,不仅仅是瑞银存款。把所有资产说成只有瑞银存款,显然是不恰当的。且把“373名”换成“100名”,这博眼球的意味更浓了。可见谣言就是这样以讹传讹制造出来的。
福建辟谣提醒:
请广大网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务必以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为准,增强主动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自觉性,不要随意在网上发布、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
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林锦星
关于瑞士银行,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版本各异的故事
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在祖先遗物中找到一张200年前手写的瑞士银行1万美元存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太去瑞士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询问,支行立即上报瑞士总行,总行马上派人核对底账,查到该笔存款确实存在,而且是最早的存单之一。总行行长飞到美国找到老太太,召集媒体举办了兑现仪式,给老太兑现50万美元,并奖励100万美元,总行行长表示银行收回这张存单后,将把它装裱起来作为最早的存单放在该银行的展馆,对老太太说:“存在我们瑞士银行,只要地球还在,您的资金永远不会丢失。
这个故事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瑞士银行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是资金安全、为客户绝对保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来说这个故事的漏洞吧。
第一,美元成为全球广泛流通和任何的货币主要是在二战后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至少也要追溯到一战前后美国加强与欧洲联系的时候,200年也就是1818年,欧洲人见没见过美元都得考证一下,因为那时候瑞士银行收不收美元业务都还是一回事,而且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之前,西班牙银圆都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尤其是一美元,想象一下,美国人可能都不使用美元,却搬着美元漂洋过海的去瑞士去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第二,瑞士银行(UBS瑞士联合银行)是1912年由温特图尔银行和托根贝格银行合并组成的,前者成立于1862年,后者成立于1863年,200年前,这钱存在哪?
所以,这个故事,可能只能算是个段子。
当然这个故事之所以这么多人相信,和瑞士银行的诚信度,尤其是安全性和为客户保密的口碑是分不开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来说为客户保密,这是炳双刃剑,在为普通客户保密的同时,也为各国贪腐份子和犯罪分子提供了”避难所“,在很长时间里,瑞士银行都拒绝向外界透露客户信息,直到2014年,包括瑞士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同意接受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新标准,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意味着延续300年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终结,因为瑞士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有条件的交出被调查的嫌疑人的账户信息。
如果说保护隐私是小事,那么安全性就是瑞士银行诚信的标杆,你是不是觉得把钱存在瑞士银行不会被私吞或者莫名其妙的消失?那么下面的事实可能会颠覆你的想象。
由于瑞士中立国的属性,以及瑞士银行良好的信誉,二战时期大批富裕的犹太人把身家存在瑞士银行,但很多人由于受到迫害没能活着去取钱,这些钱就沉淀在瑞士银行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国际犹太人组织纷纷发表声明,严厉指责瑞士各个银行利用瑞士《银行保密法》藏匿和盗用二战期间期间犹太人存放在这些银行里的巨额存款,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1998年,瑞士最大的两家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和瑞士信贷集团与国际犹太人组织达成相关协议,由瑞士各个银行共同出资12.5亿美元建立基金,用于赔付逝去犹太人存款账户户主继承人,这才使这场争端暂时得以平息,但是犹太人组织和舆论认为,这12.5亿美元和犹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比起来是”九牛一毛“。
瑞士银行频频“公开”客户资产情况
瑞士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瑞士银行中存放的属于俄罗斯客户的资产价值在1500亿至2000亿瑞郎。
其实这已经不是瑞士银行第一次主动公布客户数据了,大概2019年8月,一篇《瑞士银行公布消息,100位中国人存款合计7.8万亿!》的文章在网上疯传,一时间议论纷纷。
可真像是什么呢?
在2018年10月,普华永道和瑞银集团在普华永道官网发布了一份报告《2018年亿万富豪报告—愿景家和中国世纪》,根据这份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更准确的说是大中华区)共有373名亿万富豪。这些富豪拥有1.12万亿美元的资产,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7.8万亿元。
也就是说,7.8万亿资产这个数据,是373名富豪而非100名贪官,7.8万亿也不是所谓“100位中国人的存款”,而是373名亿万富豪拥有的资产总和。
可以说,瑞士每一次公布客户资产信息,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以讹传讹,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印象中那个为客户绝对保密的瑞士银行吗?
其实,所谓绝对保密早就不存在了。
2014年,包括瑞士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同意接受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新标准,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这意味着延续300年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2019年8月15日,瑞士在国际的压力下加入CRS正式交换程序,向33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主管当局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
2022年2月底,瑞士加入欧盟对俄罗斯的第一轮制裁,规定被列入黑名单的俄罗斯客户不能再从其瑞士账户提款,此外还规定,瑞士各银行必须在6月前将俄罗斯人的确切资产情况上报瑞士经济部,在瑞士有超过10万瑞郎资产的俄罗斯人必须主动申报。
所以,你以为的瑞士银行,可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瑞士银行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瑞士银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瑞士银行、48101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爵士在香港是什么地位1、港的那些被英女王封的爵士,都是英...
本文摘要:美团创始人王兴的父亲王兴的父亲是王苗,一位身材并不高大的...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本文摘要:废旧手机回收价格表烂旧手机回收价格如下:上门回收旧手机:...
东方明珠底下的别墅什么来头1、别墅位于东方明珠底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