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任泽平团队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2021年中国GDP增长领先全球,占全球18%以上,相当于美国约77.0%
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名义增长12.8%,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超18%和23%。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同期,美国GDP同比5.7%、德国2.8%、英国7.5%、日本1.7%。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5.9%,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美国2021年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00-2021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9.1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
中国有望在十年左右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且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国潮兴起,本土消费品市占率大幅提高、中国符号走向国际舞台、科技品牌出海;中国城镇化率(64.7%)距离发达国家仍有10几个百分点的潜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2021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中美独角兽数量全球领先。
但也同时面临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软着陆;应对老龄化少子化;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地缘局势动荡;全球通胀超预期上升,等。
二、人均GDP1.26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80976元,名义同比增长8.0%;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为8024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5446美元),较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
以美元计价,我国2021年人均GDP 1.26万美元,人均GNI 1.24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446美元。中国提前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按世界银行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NI门槛为1.27万美元;但距离人均GDP 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经济体门槛仍有很大差距。
三、从经济结构看,房地产市场遇冷,高端制造业高增,全球*消费市场孕育新国潮、新能源、美好生活等机遇
产业方面,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39.4%和5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38.4%和54.9%,较上年变化-3.7、-4.9和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高。
最终需求方面,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和20.9%,较上年变化72.2、-67.8和-4.4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5.3、1.1和1.7个百分点。
从三驾马车来看,2021年出口一枝独秀,消费受疫情、居民收入、就业等因素影响尚未完全恢复,投资低迷。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4.9%,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乏力,制造业投资亮眼。1)2021年房地产投资同比5.0%。房地产投资同比前高后低,主因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等调控措施密集出台;部分城市商品房销售大降,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2)基建(含水电燃气)投资同比0.4%,较2020年降低3个百分点。2021年逆周期调节必要性减弱、隐性债务监管趋严以及地方财政吃紧,基建投资下滑。3)制造业投资同比13.5%,较2020年回升15.7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个百分点,主因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增。同时,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0%,较2020年上升1个百分点。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复合增长3.9%。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是全球*消费市场,孕育大量投资机会。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市场和规模效应(欧洲约7.4亿人,美国约3.3亿人,日本约1.3亿,我国拥有全球*的统一市场);从住行向服务消费升级,买健康快乐的品质美好生活;三四线互联网红利促进新一轮在线购物热潮;新国潮成为年轻人的潮流选择;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银发经济。
四、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新基建开始挑大梁
2021年生产逐步恢复,传统行业增速回升,高技术行业快速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较上年回升6.8个百分点。其中,传统行业增速逐步恢复,纺织服装、体育娱乐用品、皮革、木材和家具制造业增速分别为8.5%、14.9%、8.6%、10.4%和12.2%,较上年同期变动17.5、20.9、20.3、11.3和16.6个百分点。
同时,新产业维持快速增长。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2.9%,增速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32.4%;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产量达367.7万辆、3594.3亿块,分别较上年增长152.5%、37.5%。全年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和22.2%,分别快于高于制造业整体投资3.5和8.7个百分点。
中国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2021年全年成功完成52次宇航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等任务相继实施,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羲和号探日卫星成功发射运行。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成功研制,我国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海斗一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2021年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44%,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287家;全年授予专利权460.1万件,比上年增长26.4%;有效专利1542.1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270.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全年商标注册773.9万件,比上年增长34.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0%。
“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参考《中国新基建研究报告2022》2022年2月,《是该启动“新”一轮基建了》2020年1月)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的话,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
1)科技新基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
2)民生新基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重大民生领域;
3)制度新基建,包括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制度改革领域。
五、财政政策前紧后松,货币政策开启宽松窗口
回顾2021年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经济一季度见顶,随后边际放缓、增速前高后低,财政政策前紧后松。2021年初,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地方政府的稳增长压力较小、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严控地方隐性债务,以及地方财政紧张程度加剧。项目层面,政府开始减少非必要基建计划;资金层面,加强对专项债的发行要求和资金绩效监管。整体专项债发行和基建投资下滑,1-6月地方政府共计新增专项债10143亿元,仅为已下达债务限额的27.8%,发行进度低于2019年同期的64.5%和2020年同期的59.5%。730政治局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后,发改委促使地方加快报送项目,专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各省批量开工重大项目。叠加财税体制优化,减税降费等纾困政策和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降低中小企业压力和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全年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
2021年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回顾2021年货币政策:1-2月,实体经济逐步恢复,央行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维持逆回购低量操作,资金净回笼,流动性边际收紧。3-6月,430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流动性拐点之下,社融增速见顶回落,维持“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格局。7-9月,房地产市场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冲击实体经济,总量政策释放稳货币信号,货币政策慢转弯,社融持续回落。10月之后,财政发力、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降准降息,总量政策转向宽松,以126降准为标志,货币政策正式步入宽松阶段,社融触底小幅回升。
六、政策助力,就业和市场主体稳步发展
就业形势稳定。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虽整体就业形势稳定,但关注结构性问题。2021年12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3%,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4%。2021年高校应届生人数达909万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在。
民营经济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的税收,60%左右的GDP,70%左右的技术成果及其转让,80%的就业及90%的企业数量。从人才层面看,中小微企业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中小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领英调研,随着疫情转缓,中小企业职位发布回弹力度高于大型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公司规模小、工作稳定性差、福利待遇不足等原因,人才流动率高,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仍然普遍。从市场主体数量看,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新天地。未来政策仍需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减税降费支持中小企业仍是新一轮稳增长的发力点之一。
七、城镇化率提升迅速,空间依然较大,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阶段
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较2020年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较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仍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过去四十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快速增至9.1亿,净增加7.4亿,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64.7%,提高46.8个百分点,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格局,成就了过去中国重化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消费升级等的飞速发展。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高于55.3%的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5.2%,但明显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中国城镇化还有约20个百分点的空间。
未来二十多年中国将新增约1.9亿城镇人口,主要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虽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但速度逐渐放缓。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发展展望2018》,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70.6%,2050年达约80%。结合我们根据当前生育趋势对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峰值将在2042年左右达到约10.4亿人的峰值,将比2021年再增加1.3亿,其中80%将集聚在19大城市群,其中多数又将集聚在大都市圈。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基础设施、地产、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八、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自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央层面,双碳政策密集行动,带动国内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3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即顶层设计指导意见加各行业、各领域分别的政策措施;5月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11月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地方层面,2021年3月起各省先后出台“十四五”规划涉及可再生能源、碳交易、碳排放和环境治理等内容;截至2022年2月中旬已有7省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11省明确2022年将制定、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
持续的绿色经济相关政策促使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和污染物减排、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2.7%,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5.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2021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较2020年上升1.2个百分点。2021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2022年1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
九、出口高增,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一枝独秀,再次突破历史记录,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中国因高效的防疫政策持续引领全球供给,对外贸易量增质升;美欧等消费大国在货币财政刺激下进入复苏周期,引领全球需求;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疫情、经济低迷、物价高企的压力,经济修复乏力。中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0%,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2%;其中出口3.3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9.9%;进口2.69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1%。
对外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利用外资金额进一步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持续深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持续缩减带动外商投资,2021年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202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494亿元,增长14.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743亿元,增长29.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469亿元,增长17.1%,快于整体。持续推进自贸区建设,2021年1月与新西兰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12月积极推进与新加坡的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积极申请并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持续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占全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上升到17.9%;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7亿美元,占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7.9%。
对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深化全面改革,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创新活力不断释放。2021年6月国务院召开会议强调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完成七成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水平。
十、民生、社保、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2年民生、科技、资源、环境等取得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力度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社会保障力度加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实际增长10.8%,快于整体。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较2020年末增加2454万人、554万人、293万人。
教育、文化、医疗、体育服务不断改善。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分别达到3217个、3671个、3317个;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103.1万个、957万张、112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8万个、47万张、55万人。2021年末全国体育场地397.1万个,较2020年末增加25.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
十一、2022年中国经济: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
2022年是经济运行从衰退转向复苏的关键时点。五大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世界经济的关键词是中美双周期,中国宏观政策的关键词是稳增长和宽货币,新经济的核心是新基建,老经济的核心是房地产软着陆。
中美经济错位。2021年全球经济主旋律是复苏与通胀,在疫情常态化假定下,2022年全球经济或将转向滞胀。全球经济见顶,但分化仍在延续。中国经济有望从衰退转向复苏,欧美经济或从过热转入滞胀,新兴经济体始终未能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2022年面临更大的压力。2021年11月美国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中国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大致领先美国三个季度,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在抗击疫情以及复工复产领先美国三个季度。
中国经济“政策底”已现,新一轮稳增长启动。2021年三季度经济加速放缓,中央重提“六稳”“六保”,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未来稳增长是国内经济以及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主线。预计2022年上半年延续下行,下半年有望触底复苏,主要带动力量来自政府专项债前置拉动基建尤其新基建投资回升、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拉动房地产软着陆尤其国有房企率先受益、减税降费支持中小企业、新能源数字经济新动能逆势高速增长等。
宽货币、宽信用窗口开启。政策已经释放清晰信号,货币信用组合大概率向“宽货币、宽信用”格局演变。在高质量发展下,出于跨周期、“房住不炒”等考虑,宽信用发力点在新基建、制造业、保障房和房地产软着陆,力度较为温和,政策托底但不会“大水漫灌”。宽信用的*解在于短期有助于稳增长长期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交集,新基建、高端制造、新消费、促进就业、碳减排等将成为宽信用的优先选项。
稳增长主要的抓手是新基建。房地产老基建和重化工时代逐渐落幕,万亿级碳减排支持工具,未来20年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将代替过去的房地产、重化工业和传统行业成为新的三大支柱。近两年中国高新技术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将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
在发展新经济、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的同时,要让传统行业尤其是房地产相关行业实现软着陆。2021年下半年经济*的下行压力来自传统的房地产链条,2021年5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大降,部分房企现金流断裂,土地大面积流拍,进而拖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上下游建筑建材家电。当前经济平衡整体比较脆弱,需要一定经济增速和时间来化解风险,政策需要适当调整防止房地产硬着陆引发金融危机,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产税。
风险提示:政策对冲力度不及预期,海外疫情仍有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地缘局势超预期,美联储缩债加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等。
商务活动请联系:zphgshangwu@163.com
工银上证央企50ETF(510060)
加入自选基金吧 -- ---- -- |
| 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交易安全有保障 |
2022年1月17日,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正式出炉:国内生产总值超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1-4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按两年平均算,分别增长4.9%、5.5%、4.9%、5.2%。
图源:网络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对此评价:“经济较快增长”“运行总体平稳”。他表示,这一增速高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以上的预期目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在这份经济答卷中,“单位GDP能耗下降2.7%”,成为报告中的一抹亮色。初步测算,2021年,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25.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宁吉喆总结说。
为何这一指标下降让人欣喜?
单位GDP能耗又叫万元GDP能耗,就是每产生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掉的能源,单位GDP耗能的单位是:万吨标准煤/亿元。
之所以关注这一指标,在于单位GDP能耗实则是衡量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的标尺。单位GDP能耗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单位GDP能耗也间接反映出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内容。
借用单位GDP能耗,可以计算出社会节能总量或者能源超耗量,总结出各项节能措施所取得的成果,起到检验节能降耗成效的作用。
宁吉喆介绍,绿色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45.6%、42.1%。
我们不妨再把时间的卷轴展开。
根据2020年12月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12.7亿吨标准煤。2012年—2019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7%中涌现出哪些绿色新动能?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变革。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陆续出台……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22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成立,绿色低碳技术开启升温模式。越来越多的传统高耗能企业布局绿色转型赛道,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企业将是否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上游供应商的重要参考标准……低碳理念犹如一股强劲新风,迅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
图源:国网浙江电力
绿色制造步伐加快。2021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增强,2021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增长1.7倍。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有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高质量发展将怎样更上一层楼?
图源:***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居民生活、交通等领域用能持续增长,能源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态势;其次,节能潜力挖掘难度增大,成本低、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工程已普遍应用实施,一些*技术投资大、应用少,企业节能潜力收窄;此外,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高,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再加上用能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的终端利用效率又较低,能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
为了达到“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生态环境领域也将持续发力。
生态环境部近日召开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这其中,包括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重点盯住审批把关不严、监管不力、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等多项措施。
随着我国不断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转方式、调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图片来自网络
东方网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在会上通报,近年来,上海扎实推进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试点示范。自2007年成立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以来,上海连续三个“五年”都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目标,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约为0.31吨标准煤,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排名第二。
同时,本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截至目前,上海已成功创建首批8个低碳发展示范区和两批共20个低碳社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低碳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地碳市场方面,上海碳市场已稳定运行七年,钢铁、电力、化工、航空、水运、建筑等27个行业300余家企业纳入履约管理,是全国*连续七年实现企业履约清缴率***的试点地区。全国碳市场方面,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6月将正式启动交易。首个履约周期率先将电力行业纳入,本市共涉及20余家企业。
图片由上海市政协提供
座谈会上,赵国靖、杨守业、吴军、陈玲、陈振楼、姚捷、粟莹等7名委员围绕夯实上海绿色发展基底、加快推进碳减排工作、鼓励支持低碳环保技术研究、引导绿色金融和碳排交易健康发展、建立碳中和引领示范区等协商建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万元gdp能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万元gdp能耗、51006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