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河南广电-映象网
大象新闻·映象网
3月2日,大象新闻
(《大河安澜》剧照)
河南获得2022年度资助的项目分别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的豫剧《大河安澜》、郑州市豫剧院的豫剧《黄河儿女》入选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通许县人民文化馆的小戏曲《半条棉被》入选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越调《山花烂漫》入选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河南豫剧院的《豫剧常派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河南省美术馆的《用艺术点亮乡村:河南省乡村振兴农民美术人才培养》、周口师范学院的《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玉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入选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刘建国(修武县人民文化馆)的中国画《红旗渠》、袁汝波(河南大学)的中国画《朱仙镇木版年画》、郭黎莅(河南省美术馆)的油画《黄河浪涛》、张江波(信阳师范学院)的油画《城市快车》、杨波(河南大学)的油画《意向江南》、解少勃(郑州大学)的雕塑《常香玉》入选美术创作项目;赵轩(中国画创作)、邢素引(中国画创作)、韩非言(油画创作)、张睿(工艺美术创作)入选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
(《大河安澜》剧照)
自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来,河南一直高度重视艺术基金工作。为加强河南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在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办公室,每年面向省内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单位、文化企业、高校、文联各协会、社会文化团体和艺术工作者组织召开申报工作培训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发动,并为申报主体提供专业支持与全程辅导,有力推动了河南省艺术基金工作的开展。
据悉,2022年度河南申报项目成功提交数量为504项,位列全国申报排名第6位。8年来,河南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96项,获得资助总金额约1.3亿多元,入选项目和受资助资金均位居全国前列,为河南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ID:jrtt
7月15日丨兴蓉环境(000598.SZ)公布,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成都市“南拓”战略发展的重要区域,在人口增长、经济实力及生态价值提升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投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成都天投实业有限公司(“天投实业”)拟与公司就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业务开展合作,双方同意签订《四川天府新区成环水务有限公司出资人协议书》并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其中公司持股比例为51%,天投实业持股比例为49%。
此次合作双方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净水业务,加快推进设施运维集约化、规模化,推动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此次投资可促进公司进一步参与成都市域范围内的水务市场整合,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及知名度;未来具体项目落地实施,将有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增厚业绩,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对合资公司的首期出资使用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实施本次投资,将使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新增一家控股子公司。
如果说官办美术馆像在平静湖面上行驶的大船,那么民营美术馆更像是海浪中搏击的小舟。前者有源源不断的、相对稳定的财政拨款,后者的命运完全系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创始人的个人意志。
这是“企业家与美术馆”系列的第三期。前两期分别是《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为何富豪还热衷艺术收藏》,以及《无论是陈东升还是戴志康,企业家建美术馆是不是玩物丧志》?
我试图呈现一位美术馆界“老兵”的工作感受。借助他的视角,我们能够走到美术馆后台,近距离观察企业家与美术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受 访 | 沈其斌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理事会理事长
撰 文 | 孙行之
责 编 | 施 杨
证大集团遭遇重创,但喜玛拉雅美术馆还在。或许到了这个时候,才是考验一家美术馆生命力的时候:在资金来源上,在声望上,它能否脱离“母体”独立存活?绝大部分民营馆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沈其斌领导下的喜玛拉雅显得有些特殊。
与此相关的另一件事是:据业内估计,中国90%民营美术馆馆长任期不超过4年,而沈其斌与戴志康合作10多年。沈其斌曾短暂离开美术馆,但在2019年戴志康自首后,他接任了美术馆法人。
“戴总对我有恩,我要报答他,怎么报答,不是喊口号,用我的存在来报答”,他知道,外界能够感受到美术馆的存在。而这座美术馆是否能够继续存在,对曾对它寄予厚望的戴志康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喜玛拉雅是中国成立最早、也曾最有口碑的美术馆之一。但如今,它显得有些萧疏,全无当年在艺术界引领一时的盛景。展厅正在办一个名为“磁场”的展览,书店也在营业。穿过表达手法前卫的装置作品,我进入一个满溢樟木香气的“老房子”。“老房子”由采集自一栋徽州老房子的木雕拼接而成,刻工精细,古意盎然。沈其斌提着一个半旧保温瓶,脚蹬一双老布鞋,穿着黑色对襟唐装,缓缓走上二楼。
沈其斌是当代艺术策展人,三座美术馆的创始馆长。其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第一座官办专业现代美术馆。喜玛拉雅美术馆则是早期民办美术馆中的标杆。2年前,他又在青岛参与创办了黄盒子美术馆。这样一个当了近20年美术馆馆长的人,如何看待企业家与美术馆的关系?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
人骨子里都有“光宗耀祖”的想法
CBR:2005年,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前身证大现代艺术馆开馆了,这算是中国很早的一家民营美术馆。据说,戴志康原本只是计划在证大开发的大拇指广场做个画廊,是你劝说他搞美术馆。你当时提出这个计划是怎么考虑的?
沈其斌:17年前,也就是2004年,我还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当馆长,戴总来拜访我。当时上海现当代美术馆还不多,多伦比较受关注。他当时说,他想在大拇指广场做一个画廊,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每年预算200万。他说,搞房产开发,不能只有商业,他希望把大拇指广场当作一个“家”来经营。
我说,如果仅仅做一个画廊,我不感兴趣。上海已经有很多画廊,我认为画廊还是一个很简单的交易行为,而且能到画廊买画的人其实很少,做画廊并不是一个有公共性的事情,和周围的居民发生不了联系。我当时对他说,如果你真的想做文化上的事,我可以做方案,但面积不是200平方,而是2000平方,预算也不是每年200万,而是1000万。
其实,在此之前,《东方早报》发过一个关于我的专访。我当时就提出一个判断:美术馆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我判断,整个社会财富增加,中产阶层数量增加,这两个增加达到一个临界点时,社会就会有一个财富转型。这种转型,蕴含着大量的机会。西方社会是一面镜子,能够反观我们的未来。西方的财富阶层发展到一定阶段,家族就会用基金会的方式来做美术馆,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从宏观上说,中国社会只要开了一个口子,大量的财富就会转入这个领域。
CBR:戴志康当时是什么反应?
沈其斌:戴总有一点犹豫,他说要考虑一阵子,后来他还是答应了。
我认为,说服他的是很重要的两点:
第一是,我给他做了一本书,《戴志康文集》。我一直认为戴总是个有文化情怀的人,也是有“家国情怀”的人。我要和他合作,必须对他这个人有透彻的了解。所以,我对他所做事情,讲过的话,写过的文章做了系统的梳理。这本书让他有些惊讶。但的确如此,文化人要和企业家合作,就必须对这个企业家的方方面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再来出招。
第二,我对他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经济起起伏伏,政治风云变幻,这些东西很容易会被时间淹没,但文化艺术的精神不会被淹没。美第奇家族有3个世纪的辉煌,但历史记住他们的还是他们曾经推动了“文艺复兴”,而至于做没做过教皇,并不重要。如果真的要做文化,只做画廊是不够的,要真正对社会发挥一些功用,能够和这个社区的老百姓发生一些联系,对时代产生一点影响的事,才值得你去做。
CBR:美术馆需要长时间、大笔资金投入。最初你和戴志康还不熟识,从一个企业家,一个地产商的身份来说,你觉得这两点足够打动他吗?
沈其斌:作为一个人本身,我想骨子里,每个人内心都有“光宗耀祖”,或者“人过留名”的想法,这是人性中很本能的东西。就戴总作为一个地产商来说,也需要文化项目。比如,大拇指广场,有了“大拇指”这个雕塑,整个广场就有了一种调性,有了一个品牌,对整个项目是增值的。比如纽约的MoMA,日本的森美术馆和巴黎的蓬皮杜美术馆,只要美术馆在,房地产价格就比周围其他地方高很多。
所以,你看中国的民营美术馆早期基本都是房产商做的,比如华侨城、今日美术馆、宝龙美术馆和喜玛拉雅美术馆。龙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虽然和地产商没关系,但也是作为整个地块开放的一部分。美术馆是能够为周围商业区域提供无形资产的。
CBR: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中国民营美术馆的馆长中,任期超过4年的不足10%。企业家和美术馆馆长的合作很容易夭折。你与戴志康合作了十多年,基础是什么?
沈其斌:关于我们合作的事情,故事很多,可以写两本书了。他第一次拜访我的时候,我就能感到,他在艺术这件事上,其实比较率真,并不需要我给他经济上的回报,对我也比较尊重。其实在他拜访我之前,我就关注他了。当时有一位银行朋友说要把他介绍给我,说我们气质很相像。戴总出事后,证大集团的高管不是被关,就是四散各处,我是*逆袭的。中国传统文人讲究一个“义”字。人嘛,总要在畏难的时候才能看出来品质。
CBR:你在多伦现代美术馆和喜玛拉雅都当过馆长,前者是官办美术馆,后者是民营美术馆,角色上有什么差异?
沈其斌:政府的美术馆管理更严格,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自由,“紧箍咒”比较多。在证大集团,我的自由度就很大,做展览,我有自己的学术支持团队,不要集团的任何审批。当然这都是基于戴总对我的信任。我们最初也约法三章,学术上的事情必须是我说了算,假如集团来干预,我这个馆长就不做了。我的任务就是,在预算范围内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CBR:你提到的那份给创始人的“亮丽答卷”应该有哪些具体指标?
沈其斌:有很多维度,观展人流、媒体露出、网上的好评、行业内的评价等。这些看上去都是“虚”的,但实际上很重要。当年有一句话,“北有今日,南有证大”,当时我们的美术馆是行业标杆。
CBR:你认为后来喜玛拉雅美术馆后来的知名度,为创始人切实带来了什么?
沈其斌:说实话,戴总在地产行业其实做的并不是特别大,但在艺术文化领域,没人不知道戴总。他去国外参加会议,因为《纽约时报》对喜玛拉雅也有过报道,所以他在国外企业界也是很受礼遇的。我们去三星美术馆、日本的森美术馆,这都是亚洲*的私人美术馆,他们的老板亲自出来接待我们。他还得到了法兰西骑士勋章,这也与他在文化艺术上的作为有关系。
馆长成了“乙方”,美术馆就完了
CBR:国内有些美术馆由创始人的家族成员担任馆长;有些则请来类似于职业经理人式的馆长,把美术馆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来运作,设定盈利指标,美术馆馆长相当于一个部门经理;还有一些馆长相对独立,有话语权。对美术馆馆长的角色定位,你是怎么看的?
沈其斌:未来,美术馆的蓬勃是必然的。办一家美术馆对企业家来说也是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价值。但专业的事要给专业的人做,这是办好美术馆的前提。如MoMA、古根海姆的馆长任期都很长,甚至是终身制的,因为美术馆价值的显现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
美术馆的创始人可以作为名誉馆长,但不应该是业务馆长。这一点戴总给了我很大空间,美术馆的事情主要是听我的。我也知道有些地方不是这样。对不起,这样的地方我受不了。能力强的馆长,能够“搞定”老板,美术馆就能做好。但其实很少有馆长能够搞定老板,因为老板大都强势而且精明。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馆长像走马灯一样变换。很多美术馆馆长在资本面前,只能做孙子,这也是很可悲的。说实话,房子有了,美术馆造起来了,但是有学术意识又有运营能力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我在青岛创建了黄盒子美术馆,运营也是我说了算,不然我就变成了一个花瓶,有什么意思呢?比如我是喜玛拉雅的馆长,那我就是副总裁级的,证大年会的时候,上台发言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戴总,另一个就是我。假如我变成了乙方,那美术馆就真的完蛋了。
CBR:能够做到这一点,你有什么策略?
沈其斌:首先是学术能力要过硬,其次是要懂运营。你要知道老板的诉求是什么,一切都要以美术馆出发。从这一点来说,老板也是要业绩的,这个业绩不是钱,是荣誉、面子、曝光度和人流。有些美术馆,挂名美术馆,其实是纯做生意的画廊,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之列。
CBR:关于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如何生存,现在讨论也很多。有人说,对于民营馆来说,资金是高悬在头上的一把剑。企业一旦遇到问题,美术馆就面临断粮。你有什么解决之道吗?
沈其斌:这就涉及到美术馆如何永续发展的问题。
首先,要永续发展,就要建立基金会制度。美术馆在创立之初是个人的,但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一定会是一个公共容器,是社会的。美术馆必须具备开放性。这个观点,我和戴总说过,他也接受。但在目前的中国,还不行,面临各种各样政策的、现实的问题。中国的民营美术馆目前还处于“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状态。在西方,大都会、MoMA等等有名的美术馆都是依靠基金会制度来解决运营问题。当然也不急,我们的民营美术馆还刚刚开始,我认为将来总能达到这个程度。
我正在领导喜玛拉雅美术馆往这个方向走,最近3年,我都没有拿到集团一分钱,但美术馆还在。我认为,中国的私人美术馆什么时候办地像西方的私立大学一样,就成功了。大学校长不光有学术水准,最为关键的还是他们有强大的募资能力。否则企业和个人就要一直掏钱,50年、100年都要掏下去。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要走下去,必须两条腿走路,第一是要建立基金会制度,有一个资金蓄水池;第二就是要自己运营。虽然美术馆定性上是“非盈利结构”,以前的观念是“不允许盈利”,但现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美术馆盈利之后,这笔钱还是可以被用于运营的。
CBR:那眼下,喜玛拉雅美术馆怎么办?
沈其斌:在一线城市,我们这样的美术馆完全可以独立生存。第一,好的展览,能够带来好的票房,现在IP展是很有市场的,比如我们以前做的敦煌展,一个展览就有2000万收入。衍生品也是,之前和“海贼王”联合作展,3个月票房收入1000万,衍生品收入1000万。一个成功的商业展理论上是这样,票房和衍生品收入差不多高。理想状态下,一个好的美术馆也应该有好的餐厅、好的书店。喜玛拉雅美术馆有点特殊,这栋大楼的餐饮和咖啡馆都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能够恢复,我还是非常有信心可以自负盈亏活下去。
从3年前开始,集团就没有再给美术馆1分钱,但我已经摸索到一些自负盈亏的可能性了。
CBR: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沈其斌:一方面,美术馆是纯学术的。另一方面,我要做一个文化公司,来赚钱。
CBR:公司包括哪些业务呢?
沈其斌:艺术品销售,类似画廊的职能,但是比画廊更为宽泛。我会做艺术品交易和艺术品经纪,还会做艺术品工程和艺术投资。我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解决美术馆运营和生存的问题。
******
企业家对美术馆所抱持的心态,未必如他们对外宣传的那样。这一切都落在为他们打理美术馆的馆长眼中。沈其斌不否认戴志康对美术馆的态度夹杂着功利的部分,但他认为,戴志康是一个愿意为情怀一掷千金的人。只是,随着生意起落,这种情怀也在变色。
调查过程中,我也接触过其他一些美术馆馆长。他们眼中的创始人可能更像是经营一项业务那样在对待美术馆:在做每一项决策前,都*地计算过回报率,这种回报不是经济上的,而首先是名誉上的,其次是政治资本和商业人脉上的。
作者:艺术市场通讯
摘要: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基金会成立,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分法也不计其数。在这里,我们不以公募、私募、企业的基金会性质来划分,而是以不同的属性带大家一起来看不同类型的艺术基金会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基金会成立,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分法也不计其数。在这里,我们不以公募、私募、企业的基金会性质来划分,而是以不同的属性带大家一起来看不同类型的艺术基金会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什么是艺术基金会
要了解艺术基金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基金会。在我国,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而艺术基金会就是以发展、推动艺术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质的艺术组织。
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
艺术基金会的宗旨是致力于公益事业,体现社会与公共关怀,推动艺术的传承、创新、研究和跨文化的交流,支持和促进艺术的创新与公共文化认知之间的平衡,建立艺术创造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艺术基金会的重要作用是扶持和资助,其衡量一个项目的标准是可持续性,以及影响整个业态未来发展的潜力,其日后的收益并不在基金会的考量范围之内。所以艺术基金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展览、艺术研究、艺术保护、艺术收藏等方面的资金、技术提供支持。
在所有的国际艺术基金会当中,美国的艺术基金体系已相当成熟。在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富人都拥有自己的基金会,在这四分之三中又有很多的基金会针对艺术进行扶持,推动和发展。这其中有不少是由老一辈富豪成立的,如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Foundation)、鲁斯基金会(Luce Foundation)。美国政府不会直接资助或管理艺术机构(博物馆、画廊、剧场等);相反,允许民众通过艺术基金会,自主经营艺术机构。除了盈利性画廊,美国几乎所有的艺术机构都由艺术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卡耐基基金会创始人 戴尔·卡耐基
相比之下,中国在艺术基金会的运作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基金会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87年,中国基金会的起步。基金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关于基金会的运作管理尚无相关法规;第二阶段:1988-1996年,处于三重监管阶段。198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出台,确立了三重监管制度,严格限制基金会发展;第三阶段:1997-2003年,处于清理、整顿阶段。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始对基金会进行清理、整顿,基金会发展处于停顿状态;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在基金会的快速发展中,艺术基金会也开始不断增多,但对比美国的艺术基金会,中国在实际运作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艺术基金会的意义
在当代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较少来自官方的主导和管理,更多地是依靠民间力量,艺术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成功投资艺术品市场以来,建立基金会运作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已成为海外艺术圈内的主流选择。美、英、法等地各种艺术基金已相当成熟、规范,很多艺术基金历时数十年,有相对稳定的投资、策略和收藏方向,对于艺术创作、艺术拍卖和艺术保存都有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艺术基金会对艺术创作、研究、教育的赞助都是为更好地传播而做的铺垫。并且艺术基金会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如迪亚艺术基金会,由德裔艺术经纪人海纳·弗雷德里希、收藏家菲利帕·曼尼和海伦·温克勒创立,以其艺术收藏的深度而闻名。迪亚基金会会收藏每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之作,并且将保存完整的项目资料。“迪亚”(Dia)一词取自希腊语,意为“穿越”,寓意基金会作为杰出艺术项目的推动者与赞助人。迪亚基金会收藏作品的想象力和规模超越了传统博物馆或画廊的范畴,除在切尔西和比肯的两个展示空间定期举办展览外,还会赞助和维护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大型项目,如詹姆斯·特瑞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用死火山口改建的天文和光景观测中心—诺顿火山口计划;以及沃尔特·德·玛利亚在墨西哥平原的闪电原野计划——用400余根避雷针组成的接近两平方公里的巨大地景艺术。
除了以培养艺术家为核心目的的艺术基金以外,许多艺术基金更助力于对整个艺术行业的发展推动。如古根海姆家族基金会,其宗旨为“鼓励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增强公众在艺术领域的鉴赏力”,同时基金会被“赋予建立一到多间博物馆的使命”。1988年,托马斯•克伦斯担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他认为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国际领域的流通。在他的管理下,博物馆进行了扩张,并推出了“全球古根海姆”的理念,在世界各地开办古根海姆博物馆分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如今在纽约、*、柏林和毕尔巴鄂均有分馆,并计划进驻阿布扎比和香港。
总体而言,艺术基金会促进了整个艺术行业的繁荣、有序发展。它涉及到艺术生产、汇集和传播过程,它通过对艺术创作项目的支持为世界输出培养更多的*艺术家;收藏来自各个时代各种文化背景的艺术;又主动对外传播,为当代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里,艺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频繁,艺术基金会的文化艺术传播广度已经超越了国界,对人类共同产生影响,也将承担更加严肃的社会责任。
都有哪些类型的艺术基金会
每一个艺术基金会的成立都有着不同原因也起着不同的作用,目前在社会上基金会大致有几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基金会,二是政府相关基金会,三是企业基金会,四是由私人收藏或画廊演变而成的基金会、五是艺术家基金会,六是家族基金会,七是品牌基金会。
综合性基金会具有多重社会目标,当然也包括对艺术项目的支持。比利时的巴杜安国王基金会是为纪念巴杜安一世国王统治比利时二十五周年而创建。它主要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尤以人道主义为重,项目多由政府或机构委托。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可以用于直接支持艺术教育活动。
与政府保持紧密关联的艺术基金会中,有一些专门致力于当代艺术发展,比如:卢森堡约翰公爵现代艺术馆基金会,欧洲重要的卢森堡现代艺术馆就是该基金会创立的。摩纳哥阿尔伯特二世王子基金会每年颁发“国际当代艺术奖”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奖项。
企业基金会主要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它往往通过建立艺术收藏、建立美术馆、组织展览或出版、设立奖项或竞赛、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推广其艺术方针。例如在巴黎的盖兰基金会,核心活动是组织“国际当代艺术大奖”的评选;里斯本的凯夏银行文化基金会核心活动是围绕当代艺术创作组织展览、音乐会、舞台演出、芭蕾以及相关讲座活动。
盖蒂中心
由私人收藏或画廊演变而成的基金会,其目的在扩大原有的艺术收藏、体现其价值,同时延续并拓展创始人以个人名义开启的艺术方针。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二十世纪的艺术收藏。1956年建立的里斯本的古尔本肯基金会,陈列该收藏的古典及现代藏品,同时也维护葡萄牙的当代艺术创作。科隆的路德维希美术馆、巴塞尔的拜勒基金会、皮诺基金会都基于此创办,致力于收藏国际当代艺术。
艺术家基金会是由艺术家或其继承人创建的基金会。它们以维护与传承创建者的艺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其中影响*的是安迪·沃霍尔基金会。沃霍尔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除了给家人留一点,大多捐给以他的名义成立的基金会。开始阶段基金会主要致力于沃霍尔本人作品的整理、研究、出版和展览,建立了只展出他作品的沃霍尔美术馆。后来给艺术展览和研究机构予以赞助。安迪·沃霍尔基金会成为当代美国推广实验性的当代艺术的重要机构。另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基金会是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它是以波洛克的艺术遗产建立的。这个基金会只赞助绘画,是美国的画家赖以支撑的主要经济来源。
老牌的家族基金会是美国艺术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比较*的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盖帝基金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等。这些家族基金会有的直接成立规模庞大的美术馆,比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就运营着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盖帝基金会也拥有位于加州的盖帝美术馆,古根海姆基金会在纽约和毕尔波、柏林、立陶宛维尔纽斯、阿布扎比先后成立了古根海姆美术馆。这些基金会还会成立一些专门的分支或专项来支持艺术事业,比如,ACC(亚洲文化协会),在台北和香港都设有分部,艺术家蔡国强、策展人栗宪庭等曾经受它邀请去美国驻地工作或交流访问。盖帝基金会还拥有极高规格的学术研究、收藏与修复机构,同时有巨额资金去赞助支持全世界和美国本土的艺术。
品牌基金会是由品牌所创建的基金会。品牌基金会与企业基金会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知名度,推动艺术的发展。路易·威登品牌是品牌基金会的翘楚。以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意为宗旨的LV 创意基金会是大家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而Prada 基金会,更不走寻常路,宣称基金会和Prada 时装互不相干。但因为Prada 基金会常年举办颇有特色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活动,由此带来的看似无关无用的影响力,当然会给Prada 时装带来潜移默化的品牌提升。
LV艺术基金会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艺术基金会都是艺术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它们提供了主要的传播途径,这里包括基金会背景的各种级别的美术馆、画廊和一些艺术机构;通过展览、收藏的方式进行第一层面的传播,通过出版书籍、媒体发布、研讨会议、艺术教育等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传播,促进全社会对艺术在美学、历史、文化、社会以及经济各个层面上深刻广泛的认识。
艺术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政策,政府的税收不同,导致不同国家不同种类的艺术基金会的发展也并不相同。从基金会的种类上看,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品牌艺术基金会。近些年国际时尚界与艺坛跨界交流大放异彩,差不多所有*品牌皆透过赞助、委托创作或成立艺术基金会等策略,与艺术圈子建立起伙伴关系。LV、Prada、卡地亚等国际知名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基金会,并且发展势头大好,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此外,家族艺术基金会也发展的较为稳定,主要是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从地区上看,西方的艺术基金会发展要比中国的稳定,当然这和西方艺术基金会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西方国家在艺术基金会上会有优待的税收以及相关政策。美国盖蒂基金会执行长狄波拉·玛洛也坦言,之所以美国的基金会得以繁荣发展,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的税收制度鼓励个人、家庭和公司将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捐赠人可以将其年收入的50%免税捐给公募基金会,而私募基金会的免税比例为30%。捐赠人可被委任为理事,并参与制定基金会的政策。法国基金会中心的比阿特丽斯·迪·杜佛尔女士表示,法国政府会给予基金会一些减免税的待遇,额度从60%增加到75%。企业出资可获得60%的减税待遇,个人出资可获得66%至75%的减税待遇。来自台湾的郑雅丽女士是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的代表介绍,台湾的银行对艺术非常支持,也有相关的免税政策。而在中国的艺术基金会还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无论哪种类型的基金会都面临着很大的筹款压力。其中税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还没有一个艺术类的基金会有全额捐赠免税的优惠待遇,这对基金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的艺术基金会普遍规模不大,对于艺术的资助能力有限。所以目前在中国,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活动仍然依赖于政府财政拔款。并且政府没有相关的优待政策去推动艺术基金会的发展,从而使目前中国艺术基金会的发展困难重重。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政策是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各级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都设有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并积极推动原有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如美术出版社、表演院团等的转企改制,这使得原先以中国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的中国非赢利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机构和财政的真空地带。文化产业可以获得政府引导奖金的支持,但政府对非赢利艺术事业的赞助却极为有限。从上面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处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艺术赞助体制还有待时日,这为中国艺术基金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尽管当前中国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结构还没有具备建立艺术基金会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但是,由于艺术基金会是非营利运作和专家决策,具有无法代替和估量的第三种文化创生力量,即在政府的公用利益和市场的盈利企图之外,完全根据艺术事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去启动基础性项目,实施艺术中的功利(一时没有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项目,弥补尚未被社会意识所关注、却有专业价值的项目,紧急处理和垫付临时重大项目的关键启动经费(如吴作人基金会资助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申办工作),培养人才,资助艺术创作,鼓励探索性艺术活动,发掘并富有远见地开拓专业性艺术发展方向等等。虽然艺术基金会这个行业目前对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还不能起到足够的作用,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发展的可能性是指向未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是有前途的。
结语
艺术基金会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统筹地位也客观影响着当代艺术思潮的走向。从发展的角度看,艺术基金会是文化艺术生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系统,促进了当今文化艺术层面的繁荣发展。
本文章来自中国美术报APP
中国美术报网址:http://www.zgmsbweb.com/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艺术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艺术基金、00059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