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家觉得国内车企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应该怎么发展的,以及大家觉得国内车企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应该怎么发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蓄势待发
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脉络与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政策的出台高度相关,从早期作为部分条款出现在上游行业的产业规划当中,到现在发展指导和行业监管愈发完善。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蓄势待发。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再生及梯次利用两项资质企业数量少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从2018年至今共公示了三批具备合格资质的企业名单,三批共计47家企业,代表我国目前具有工信部认定的具备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仅有47家(其中名单企业有部分重合,实际数量为45家)。其中获得再生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为16家,获得梯次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为20家,拥有两种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仅有9家。
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随着动力锂电池退役潮来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但是目前在动力电池短缺情况下,各类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的价格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面对较高的经济效益,部分退役电池流入各类小作坊,对正轨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促使退役电池流入正轨渠道,我国在动力锂电池回收方面主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共享共建回收服务体系和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等。其他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线上交易等。
全国回收网点布局已初见规模
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整合并在网站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信息情况,每季度更新一次。截止2022年1月11日,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共有14899个。其中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汽车企业的官方回收渠道,一般为品牌4S店和部分经销平台的合作网点,品牌包括吉利、比亚迪、北汽等。第二类为汽车企业下属或者专业的拆车公司。第三类是具备《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危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各种资质的新能源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网点数量分别为1504个、1088个和1080个,占比为10.09%,7.3%和7.25%。从回收企业来看,广汽、吉利和一汽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企业,网点数量分别为1675个、1364个和993个,占比为11.24%,9.15%和6.66%。
注:上述企业数据合计统计所有旗下子品牌、控股子公司数据。
—— 件下并不具备性价比。
(2018年5月,江苏首家锂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投入运营)
拆解回收是将电池进行彻底分解并资源化回收利用。对动力电池进行放电和拆解后,提炼出的原材料(特别是对钴、镍、锰、锂)等贵重元素的回收,实现电池材料的循环利用,看起来相对“有利可图”。
但实际回收起来,这种方式的经济效益也没有想象中的高。有研究报告测算,目前1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成本在8500元左右,而通过一系列工序提纯金属之后,所得市场价值仅9000元左右,基本没什么利润可言。
而三元锂电方面,因为有钴、镍、锰等金属,回收的效益会比磷酸铁锂更高,但因为钴有毒性,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引起爆炸,因此对回收企业的设备、人员也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变相增加了回收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而目前市面上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依然盈利困难。
下一个风口,全球加速布局
尽管在技术层面又难以突破的困难,但是行业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依旧保持乐观。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日前发布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市场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22.7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8%。起点研究更为激进,预计中国2021年动力锂电回收市场将达到105亿元。
“未来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会非常巨大,我们更愿意自己回收并建立自身的回收能力和体系。”大众集团技术规划主管托马斯·蒂耶说。大众集团近日表示,计划在其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启动电池回收试点项目,自2020年起,该厂每年将回收约1200吨废旧车用锂电池。
显而易见,废旧电池的回收也有助于降低大众集团对原材料的依赖。
根据大众集团的预估,目前电池组的原材料回收利用率为53%,而上述试点项目可将其提升到72%。大众集团相信,未来10年内,该集团能将电池组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提升到97%。
事实上,汽车制造商、电池厂商等在电池回收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丰田、比亚迪、日产、戴姆勒、宝马、大众、雷诺、通用等主流车企已经对动力电池及材料回收开始摸索。
欧盟、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从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以中国为例,2018年工信部联合七部委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新规,今年2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预示着动力电池回收即将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但是,多位专家指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乱象丛生,小黑作坊活跃。一方面,政府应鼓励规范性企业进入,降低行业“门槛”;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尚不清晰,企业难以盈利,建议政府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扶植。
今天关于《大家觉得国内车企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应该怎么发展》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