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这首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卜算子·咏梅》,这句诗写的是梅花朴实无华,在寒冬中孤傲挺立开放,对百花的嫉妒毫不在乎。在基金市场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梅花”,平时无人问津,但会突然有一日收益率爆棚,引爆眼球,这种现象就是基金折算。
一、什么是基金折算
在介绍基金折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名词:净值、份额、分级基金。
为了方便理解,好比我们开了一家饭店,需要买点豆腐做菜,这里就把买基金比作买一块豆腐,豆腐的单价就是单位净值,上称称量的重量就是份额,单价×重量,就是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
分级基金就相当于饭店让两名采购员去买豆腐,他们约定好,采购员A把钱借给采购员B,由采购员B去市场采购豆腐交到饭店,饭店结算的钱,采购员B只需把固定的跑腿费给采购员A就行,置于其他的提成或者罚款,都由采购员B自己承担。
这样的做法,让采购员A坐享其成,获得固定的收益;而采购员B在只有一半经费的情况下,办了所有的事,可能获得双倍的提成,也可能受到双倍的处罚,赏罚都是翻倍的;对于饭店来说,只是提供了促成二者合作的平台,饭店付出固定的钱,拿到相应的豆腐,对饭店没有什么影响。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采购员B可能越做越好,抛弃合作关系;也可能越做越艰难,入不敷出。饭店为了维持二者的合作关系,避免一家独大影响到饭店进货的成本,就需要做出一些平衡调整。通过“折算”,重新调整两名采购员手里的采购资金,保持他们手中的资源是1:1的比例,这其实也就和我们即将介绍的基金折算是类似道理。
学术一点讲,母基金在内场按1:1的比例平分份额,将其分为低风险低收益率的分级A,和高风险高收益率的分级B,然后A把钱借给B去炒股,B按时付给A利息,这样的话,A的收益率比较固定,B因为两倍杠杆,盈利或亏损都会翻倍,但B不论盈亏都要付给A固定的利息。
“基金份额折算是指在基金资产净值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一定比例调整基金份额总额,使得基金单位净值相应降低。(百度百科)”
调整后,持有人持有的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比例不变,实际上对持有人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二、基金折算的分类
基金折算可以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这两大类。
1、定期折算
“是分级基金按照约定的利率水平,在约定时间对分级A的持有者发放收益的过程。在定期折算中,分级A的净值重新归为1,净值高于1的部分按照当时母基金的净值转换为母基金份额派发给分级A的投资者,B类份额和净值不做调整。(百度百科)”
如上文所示,定期折算是以一个固定的周期进行基金折算,一般只涉及到分级A,分级B多数情况不参与折算。通过数字解释一下上面的文字,比如我们持有100万份分级A,净值为1元,约定收益率是6%,那么到定期折算日,分级A的净值就应该是1.06元,我们一共获得本息106万元,通过折算,我们依然持有100万份净值为1元的分级A,作为利息的6万元划归母基金,如果母基金净值为1.5元,那我们就获得了4万份的母基金份额。
2、不定期折算
“不定期折算分为向上折算(简称为上折)和向下折算(简称为下折)。
(1)向上折算就是当母基金净值达到某个设定的水平(例如1.500或者2.000)时,将分级A和B的净值重新归为1,净值超出1的部分各自分别转换为母基金份额的过程。上折实际上是一个杠杆回拨的过程。
(2)向下折算就是当B类净值低于某个水平(通常为0.25)时,将分级A和B的净值重新归为1,分级B的份额按照某个比例(在净值水平为0.25时比例为1/4)进行缩减,分级A中与B对应的份额保持不变,其他份额(在净值水平为0.25时比例为3/4)转换为母基金份额的过程。(百度百科)”
正如其名,不定期折算没有固定的折算日期,一般是触发了某种规则,才会启动折算流程。
不定期折算时,分级A、分级B、母基金这三类的净值都会回归1元,区别在于上折的触发是母基金,下折的触发是分级B。
我们以下折为例,用数字解读一下下折。这里我们还是持有分级A、分级B、母基金各100万份,它们的净值分别为1.1元、0.2元、0.8元,分级B净值过低触发下折,触发之前我们的持仓成本价:
分级A:100×1.1=110(万元)
分级B:100×0.2=20(万元)
母基金:100×0.8=80(万元)
下折以后三类的净值都回归1元,这时再转换成持有的份额分别是:
分级A:110÷1=110(万份)
分级B:20÷1=20(万份)
母基金:80÷1=80(万份)
这里要强调一下,我们持有分级A的110万份中,有20万份是根据分级B来的,因为它们的对应份额保持不变,剩下的90万份是转化成母基金份额,也就是分级A:20(分级B)+90(母基金)=110(万份)。
三、基金折算的现象和影响
作为基金投资者,对我来说基金折算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大起大落,从而引起的持有收益率短期暴涨暴跌,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基金会暂定申购和赎回,等待折算结束后,才会重新开启申购和赎回。
基金折算主要是为了平衡杠杆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其中上折是为了保持杠杆的平衡,下折是为了保护分级A投资者的利益,但折算实际上对已经发生了的盈亏没有实质性影响。
最后要提醒大家,基金折算是一种正常现象,分级基金需要通过折算进行自身结构的调整,新手小白们不要因为短期的调整表现,而发生恐慌,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杠杆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李先生有梦想
近期相关文章:
积基树本|基金的介绍、分类及购买方法
积基树本|基金的常用名词
积基树本|细说基金分红
积基树本|细说基金巨额赎回
本文由李先生有梦想分享,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A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11日讯 广发聚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广发聚丰混合A,代码270005)11月10日净值下跌2.2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4626元,累计净值为7.4475元。
广发聚丰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82.44%,今年以来收益59.81%,近一月收益-0.96%,近一年收益60.83%,近三年收益39.00%。
广发聚丰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8次,累计分红金额8.5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邱璟旻,自2018年02月0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7.1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金域医学(持仓比例9.34%)、深信服(持仓比例9.21%)、博腾股份(持仓比例8.33%)、华测检测(持仓比例7.44%)、人福医药(持仓比例6.54%)、广电计量(持仓比例4.51%)、重庆啤酒(持仓比例4.49%)、龙马环卫(持仓比例3.89%)、奥飞数据(持仓比例3.52%)、天味食品(持仓比例3.4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三季度,市场呈现整体上涨的趋势,沪深300上涨10.17%,创业板指上涨5.60%,前期扩大的估值差有所收敛。节奏是先涨后跌,7月份权重股带动指数上涨,9月份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国大选不确定性的影响,指数回调幅度较大。
当前,市场对于疫情的认知已经比较清楚,海外经济活动重启,新增确诊数量显著增加,截至9月底已超过3000万例,但是致死率下降至不到3%,大概率将会形成“群体免疫”。国内的防控措施非常到位,除境外输入之外,国内零星散发较少。可喜的是,疫苗研发进度较快,截至9月底,全球共有超过180项新冠疫苗研发项目正在有序开展中,其中40项已获批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国内也有4个项目进入三期临床并上市在即。这让投资者看到了人类最终战胜疫情的希望。但同时,考虑到新冠病毒的特殊性,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也是必要的,这将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认知,本基金对于未来既不悲观也不乐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整体持仓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因为赎回规模较大,带来了较多的被动交易,从结果来看,增持了智能制造、环保、农业等行业,减持了传媒等行业,调整了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的持仓品种。
本基金风格以成长股为主,以“做时间的朋友”和“可持续增长”为主要投资逻辑,从“长期主义”角度出发,优选行业,精选个股。
今年以来,白酒股表现抢眼,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25日,成分股以白酒股为主的中证白酒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0.13%。
在所跟踪指数强势带动下,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基金(161725)触发上折。
很多基民就问,上折是怎么回事,是好还是坏呀!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说下分级基金的折算。
要说清楚这一点,先要了解分级基金。
什么是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又被称为“结构型基金”、“可分离交易基金”,是指在一只基金内部通过结构化的设计或安排,将普通基金份额拆分为具有不同预期收益与风险的两类(级)或多类(级)份额并可分离上市交易的一种基金产品。分级基金通常分为低风险收益端(优先份额)和高风险收益端(进取份额)两类份额,也就是分级A类和分级B类。
一般而言分级基金中绝大部分都是指数基金,而分级基金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母基金、A类、B类。
大部分的母基金还是一个指数基金,他的表现与其跟踪的指数表现仍旧是一致的,母基金一般有两种:
1、上交所上市的代码5开头的,这种基金可以进行申购赎回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2、深交所上市的代码1开头的,这种基金只能申购赎回,但是不能再耳机市场上进行交易
A类基金
即优先类份额,为低风险收益,A类的收益方式可以简单视为A类借钱给B类去炒股,B类每年支付利息给A类,由于这个特点所以可以视A类为浮动的利息债券,这个利息的组成为: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固定值
B类基金
即进取类份额,为高风险收益,一般来说,A类份额比B类份额的比例越低,越有利于B类份额,因为B类份额可以借入更多的资金。不过同时B类份额的风险也上升,因为此时杠杆倍数增加了。
分级基金的折算
目前,分级基金的折算主要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
一、定期折算
定折就是定期折算,分级A到了每年约定的定期折算日,会将约定的利息以母基金份额的形式发放给基金持有人,同时对基金的净值进行除权,就是将基金的净值降低到1元,之后再又开始从1元往上涨。
其实这个就和分红差不多,当基金净值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基金本身也达到了折算的条件,按照约定的日期便开始折算。
基金定投折算以后基金净值下跌了,但基金的份额增加了,所以总体来说基金最后的总持有份额是没有变化的。
举个例子:假设某分级基金 A 类份额与 B 类份额的份额配比为 1:1,A 类份额在该计息周期的约定收益率为5.8%。某投资人在折算基准日持有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各 10,000 份,折算前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 1.292 元,1.059 元、1.525元,则折算后三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及投资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具体折算步骤
1) A 类份额折算后净值=折算基准日 A 类份额净值-A 类份额约定收益=1.059-0.058=1.001
2) 基础份额折算后净值=(A 类份额折算后净值+B 类份额净值)/2=(1.001+1.525)/2=1.263
基础份额折算后份数=基础份额折算前净值*基础份额折算前份数/基础份额折算后净值
=1.292*10000/1.263=10229
3) A 类份额折算后份数=约定收益*A 类份额折算前份数/基础份额折算后净值
=0.058*10000/1.263=459
4) B 类份额折算前后净值与份数保持不变。
二、不定期折算
不定期折算又称到点折算,是分级基金保障进取份额活力和限制优先份额风险的一项条款。
不定期折算可分为向上折算和向下折算。
1、上折
上折也就是向上折算,是不定期折算的一种形式。当分级基金母基的净值上涨至某个价格,分级基金将进行上折,通常这个净值我们可以在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中看到。
分级基金的上折主要是发生在牛市中,当牛市来临,母基金的净值和分级B类的净值都会大幅上涨,但是分级B类的净值上涨会导致杠杆率下降,所以为了使分级B类保持合理的杠杆率,基金公司就会通过上折来恢复这个杠杆率。
上折之后A类和B类的净值都会恢复到1,这时候杠杆率也会恢复到初始杠杆率。
目前通行的股票型分级基金向上折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A 份额、B 份额和基础份额净值均折算为 1,第二种是 A 份额、B 份额和基础份额净值均折算为 A 份额参考净值。下面分情形举例说明。
1) A份额、B 份额和基础份额净值均折算为 1 的情形
假设某分级基金 A 类份额与 B 类份额的份额配比为 1:1,某投资人在折算基准日持有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各 10,000 份,折算前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 1.50 元,1.028 元、1.972元,则折算后三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及投资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具体折算步骤
a)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50 元的基础份额折算为15,000 份单位净值为 1.000 元的基础份额。
b)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028 元的 A 类份额折算为 10,000份单位净值为 1.000 元的 A 类份额和 280 份净值为1.000 元的基础份额。
c)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972 元的 B 类份额折算为 10,000份单位净值为 1.000 元的 B 类份额和 9720 份净值为1.000 元的基础份额。
2) A份额、B 份额和基础份额净值均折算为 A 份额参考净值的情形
假设某分级基金 A 类份额与 B 类份额的份额配比为 1:1,某投资人在折算基准日持有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各 10,000 份,折算前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 1.50 元,1.028 元、1.972
元,则折算后三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及投资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具体折算步骤
a)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50 元的基础份额折算为14,591 份单位净值为 1.028 元的基础份额。
b)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028 元的 A 类份额折算后份额数及参考净值不变。
c) 10,000 份单位净值为 1.972 元的 B 类份额折算为 10,000份单位净值为 1.028 元的 B 类份额和 9183 份净值为1.028 元的基础份额。
2、下折
下折也是不定期折算的一种形式,下折是当B份额的净值下跌到某个价格时,分级基金将进行向下折算。
分级基金的下折主要发生在熊市中,因为分级B类是借钱炒股,而且B类每年还需要支付利息给A类基金,所以在熊市中母基金和分级B的净值大幅下跌,为了保护A类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当分级B类净值下跌至一定程度就会进行下折。
下折之后同样A类和B类的净值都会恢复到1,但不同的是A类投资者会获得母基金的份额,而B类投资者的份额则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减。
当分级基金发生下折之后我们就真的亏损了,所以如果我们听到别人投资基金长期下来亏损了70%~90%很大可能就是投资与分级基金B。
假设某分级基金 A 类份额与 B 类份额的份额配比为 1:1,某投资人在折算基准日持有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各 10,000 份,折算前基础份额、A 类份额、B 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 0.661 元,1.076 元、0.246元,则折算后三类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及投资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具体折算步骤
1) 折算后 B 类份额的净值由基准日参考净值 0.246 元调整为 1.000 元。
折算后 B 类份额数=折算前 B 类份额净值*折算前 B 类份额数/折算后 B 类份额净值
=0.246 元*10,000 份/1.000 元=2460 份
2) 折算后 A 类份额的净值同样调整为1.000 元,并且折算出 2460 份 A 类份额,与折算后的 B 类份额恢复至1:1 的配比,这部分 A 类份额的净值合计为 2460 元,剩余部分的净值合计为:1.076*10,000-2460=8300 元。
3) 基础份额由净值 0.661 元,10,000 份调整净值 1.000 元,6610 份。
4) A 类份额剩余 8300 元按每份 1.000 元转换为 8300 份基础份额。
坚持不易,给个鼓励,求点“关注”,谢谢!
北京8月25日讯今晚8点,由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五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基金投资有技巧这些‘干货’少不了”。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详细介绍究竟该如何投资基金。
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手中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如何让资金保值增值成为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两年,在股市走牛的背景下,证券市场投资基金展现出良好的赚钱效应,但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基金并不十分了解,也不知道怎样去挑选基金,所以在面对牛市行情时大多处于跟风购买基金甚至是走入误区的状态。
代宏坤指出,投资者面对的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基金面值是1元才叫便宜。其介绍,基金的面值叫做单位净值,它是由基金的净资产除以这个基金的份额算出的,也就是投资者看到的基金价格,有一块钱,也有三块、四块甚至七八块钱的,但这个单位净值实际上与贵或便宜没有关系。
代宏坤还举例称:“如果投资1万块钱,你买一块钱的基金,能获得比较多的份额,如果你买三、四块钱面值的基金,折算下来买到的基金份额就相对较少了,但总的投资金额还是1万元。”对于这笔投资的效果,则要看基金经理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综合决定。后面涨了1%,实际上是投资的这1万元涨了1%,和买入时是按一元还是三元买入没有差别,所以代宏坤建议投资者不要把净值价格作为主要的投资因素考虑。
第二个误区是有的投资者认为买新基金和打新股一样,大概率都能赚钱。但代宏坤表示,打新股在特定市场条件下赚钱的概率会比较大,但买基金实际上是通过募集,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去投资股票,这些股票不管是新基金去买还是老基金去买,价格都是一样的,所以新基金不一定能够赚钱。
第三个误区就是认为新基金可能比老基金好。代宏坤称,决定一只基金业绩表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股市走势、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甚至是运气。有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新基金和老基金,而且新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完全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两只基金就几乎没有差别。有的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新基金和老基金的策略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会有很大差别。或者新基金是由一个新基金经理管理,这就要重新评估。
代宏坤总结到,上面几个误区其实都不是投资基金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之下,一只基金是否适合投资者、基金经理过去的投资业绩怎么样、投资策略是不是比较成熟、市场未来走向等才是投资者更需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代宏坤还针对节目中播放的短片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一个短片中,投资者根据听来的消息和同事赚钱的经历盲目购买基金,代宏坤指出,这个案例揭示出很多问题,首先是这个投资者没有考虑清楚购买的因素,比如同事买的基金是否适合自己?别人什么时间买的,自己现在去买能不能赚钱?别人什么时候会卖掉等等,以听消息去买基金很可能市场已经火热,这种时候蕴藏的投资价值其实是下降的,大家都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第二点就是容易追涨杀跌。投资者会发现赚钱的时候比较少,亏钱的时候反而亏了一大笔钱,这是因为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不断上涨的时候,受情绪的控制容易不断追加资金,这种做法就导致基金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持有的份额越来越多,一旦市场出现急速下跌,投资者受情绪的影响出现恐慌,就可能会不理性的卖出,或者叫杀跌,这时候因为前面积累了很大的份额,一旦卖出亏损就非常大了,所以投资者要尽量克服这种操作。
第三点就是频繁的申赎。有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太短,或者遇到追涨杀跌的恐惧,这种频繁申赎的操作就更明显,频繁申赎的一个问题首先是成本非常高,申购的时候有手续费,另外,赎回费是根据持有时间不同则比例不同,如果是七天之内赎回,那将会非常高,达到1.5%,即便持有30天以上可能也有0.5%,其实是比投资股票要高很多。所以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其实是成本把利润完全抵消掉了。
最后一点就是投资者特别会去买一些热门的基金,因为热门基金最受关注,特别是像医药基金等行业主题性的基金,因为它只投单一的一个行业,所以它在市场涨的时候涨的最多,包括像现在的新能源芯片这样的,但是它的短期风险也最大,因为它集中度非常高,涨的时候涨得快,跌的时候也会跌的很快,投资者还是要回避这些。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折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折算、270005基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