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基金池旨在介绍优秀的主动偏股基金,尽量把握这些基金的特征,后期的业绩表现一方面看基金经理未来的操作,另一方面也要看市场给不给面子,所以在时机方面还需要大家自己考虑。
信达澳银精华配置(610002)
基金经理冯明远,19年中规模1.58亿。他最出名的产品是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001410),在新能源投资上很有一套,17年末接手信达澳银精华配置,在管理上并没有完全复制001410那一套,视野更加开阔,没有主题投资的限制,发挥空间更大,从业绩来看表现也是很不错的。冯明远的持仓越来越分散,19年2季末,十大重仓股的仓位加起来才27.66%,可以说是极度分散了,选股上偏重TMT,有成长性的公司。
大成优选(160916)
基金经理戴军,19年中规模16.53亿。稳定超额收益是这只基金最大的特色,某种程度上跟刘旭的大成高新技术比较像,可惜虽然有稳定的超额收益,但是幅度不突出,所以并不太受到市场关注,不过机构还是默默买了不少的,持有人占比近6成(2018-12-31)。这只基金的换手率也是比较低的。
交银持续成长(005001)
基金经理何帅,19年中规模17.59亿。何帅是比较典型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跟大白马基本不沾边,虽然交银核心阿尔法和交银优势行业名气更大,但是持续成长更能诠释他的投资策略,他也是依靠精选个股获取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看重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能力,可能绝对估值不低,但是前景会比较。何帅也很注重及时兑现盈利,调出涨幅比较大的个股。
兴全精选(163411)
基金经理陈宇,19年中基金规模8.89亿。陈宇目前只管理这一只产品,而且规模并不大,陈宇是兴全基金自己培养的年轻基金经理,也是新一代里目前表现最好的一位。兴全精选的行业配置相对分散,持股集中度一般,应该是精选个股风格的产品,仓位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换手率比较高。
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001694)
基金经理崔莹,19年中规模4.92亿。崔莹也是一位成长风格很突出的基金经理,走的也是精选个股获取超额收益路线。基金经理现阶段重点关注的是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要注意的是崔莹的业绩一向不太稳定。
泓德臻远回报(005395)
基金经理邬传雁,19年中基金规模4.03亿。邬传雁是保险资管出身,风格也是趋于稳健的,偏好成长股,深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他的配置相对分散,换手率较低,对于重仓股的研究较为深入,属于将个股研究做得极致的基金经理。
中庚小盘价值(007130)
基金经理丘栋荣,19年中规模29.76亿。被誉为“机构的真爱”的丘栋荣凭借汇丰晋信大盘成名,转投中庚基金后,发行了三只产品,定位都有所不同,中庚小盘价值是一只比较颠覆大众对其认知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甚至是中证1000,这只基金重点投资的是中小盘股,不过丘栋荣依旧坚持自己原来的投资策略,基于PB-ROE,行业配置相对分散,精选估值较低有较好成长性的个股。这只产品申购费并无折扣,成立初期业绩却不好看,让很多慕名而来的投资者比较失望。
博时裕益(000219)
基金经理周心鹏,规模只有5.88亿。周心鹏是非常坚定投资成长股的,他的观点近似于丘栋荣,认为中小盘是有相对价值的,他同样也是跑到中证1000去掘金了,过去一两年,他的业绩也因此相对而言没有以前那么出色,不过他的选股实力还是值得信赖的,在中证1000里选股都能扛住,也是挺不容易的。
更多基金投资干货,欢迎关注基民柠檬!
02月18日讯 新华鑫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新华鑫动力灵活配置混合C,代码002084)02月17日净值上涨2.8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750元,累计净值为1.1750元。
新华鑫动力灵活配置混合C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7.50%,今年以来收益12.33%,近一月收益6.53%,近一年收益58.78%,近三年收益17.38%。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永明,自2017年02月1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7.38%。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立讯精密(持仓比例7.57%)、中航沈飞(持仓比例7.37%)、万科A(持仓比例6.67%)、兴业银行(持仓比例6.16%)、国联股份(持仓比例5.89%)、三一重工(持仓比例5.30%)、新和成(持仓比例4.82%)、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64%)、五粮液(持仓比例3.45%)、牧原股份(持仓比例3.2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四季度A股市场在内外部利好因素驱动下震荡向上,外资持续入市,两融余额处于高位,市场情绪不断好转。虽然各大股指全线上涨,但结构性分化仍较为显著,以电子半导体为主的科技创新企业估值显著提升,大金融、周期类则稳步上行。
四季度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以稳定为导向的政策基调,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灵活适度”,确定宽松基调。低估值的A股市场不仅吸引力国内各类资金,同时也吸引了外资持续流入。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基金A类份额净值为1.05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76%,同期比较基准的增长率为4.77%;本基金C类份额净值为1.04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81%,同期比较基准的增长率为4.7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巴菲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的投资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
格雷厄姆,我们熟悉了,深度价值投资鼻祖,巴菲特的老师。
费雪又是谁呢?
他写过一本书《怎样选择成长股》。(费雪也被翻译成“费舍”)
是的,费雪是成长股投资的鼻祖。
所谓成长股,就是高成长的股票,业绩每年能增长个百分之几十。
比如前几年的互联网,和当下的新能源车、光伏。
过去几年,A股也是成长风格强者恒强,吊打价值风格。
2019年以来,
国证成长指数涨了124.8%,国证价值指数涨了26.5%。
今年,成长风格依然跑赢价值风格。
国证成长指数今年涨了4.1%,国证价值指数则跌了2.5%。
成长已经连续3年吊打价值。
01
什么是积极成长?
接着说成长,
以当前的行业景气度来看,A股成长板块主要有四大行业:白酒、医药、科技和新能源。
白酒、医药,遍地大白马,股票基本面好,还有一定的成长性,对应的是成长价值。(成长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盘点,戳这里)
https://mp.weixin.qq.com/s/VpfNLrzxxdkCxM4JWUG9sA
科技、新能源,赚钱能力没白马股强,但胜在成长空间更大,对应的就是积极成长。
重仓科技、新能源的基金经理就是“积极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
PS,
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单吊一个行业,
比如蔡团长的诺安成长,单吊科技股,
今年新崛起的几个新能源基金经理,施成、姚志鹏、崔宸龙等也重仓新能源股票。
这些基金虽然更加“成长”,但还是归入到行业主题基金比较合适。
所以,懒猫选的都是那些风格偏成长,重仓科技、新能源,但又不押注的基金经理。
这是他们今年以来的表现,
冯明远,今年及时将仓位从科技切换到了新能源,涨得最多,涨了44.31%。
李晓星,收益好也是因为买了新能源。
杜猛、陈皓、崔莹也买了不少新能源。
比如陈皓,二季度重仓华友钴业、通威股份、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这几只股票二季度分别涨了66.5%、32.97%、38.32%、66%。
两只医药股,复星医药、仁和药业也贡献了不少涨幅。
胡宜斌,倒是没买新能源,不过每个季度都抓住了几只大牛股,表现也不错,今年以来涨了33.46%。
一季度,胡宜斌重仓的首旅酒店、宝钢股份、中青旅分别涨了28.42%、35.8%、24.76%。
二季度,胡宜斌重仓的华润微、士兰微、北京君正、歌尔股份分别涨了63.25%、132.66%、65.75%、58.02%。
三季度,市场大跌,但胡宜斌重仓的北方华创、恒华科技、北京君正分别涨了31.88%、73.17%、27.33%,抵消了其他股票的下跌。
这是几位基金经理的季度收益,
二季度,不管是新能源还是芯片都涨得很好,他们收益也主要集中在二季度。
02
基金经理介绍
接下来,为大家简单盘下这12位“积极成长”风格基金经理。
1、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
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是冯明远的代表基金,也是他管理的第一只基金。
2016年10月,冯明远开始管理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管理以来涨了403.17%,平均每年涨36.44%。
冯明远的能力圈在科技股上,他是浙大工学硕士毕业,毕业后研究的也主要是科技行业。
他说,他喜欢从科技企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入手,区分出“快成长、慢成长、在衰退”的企业,然后选出那些跑的“又快又远”的好企业。
对了,冯明远还特别勤奋,不是在调研、就是在去调研的路上,熟悉的股票非常多,持仓也非常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只有22.42%,第一大重仓股占比不超过5%。
今年以来,新能源强者恒强,冯明远也果断移了不少仓位到新能源上,赚了不少钱。
2、李晓星·银华心怡
据小道消息,李晓星的女儿就叫“心怡”,银华心怡就是以他女儿名字命名的一只基金。
2018年7月,银华心怡成立,李晓星是首位基金经理,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75.2%,平均每年涨46.06%。
投资中,李晓星喜欢那些景气度高的行业。他认为A股炒作范围还是比较浓厚的,景气度高的行业更容易上涨。
确定好行业后,他会选择那些业绩增长快,同时业绩增速和估值也相匹配的公司。
持仓上,李晓星今年买了科技股(大华股份、汇川技术),但也买了不少新能源股(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三峡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科达利)。
3、胡宜斌·华安媒体互联网
胡宜斌是2015年11月开始管理华安媒体互联网的,这是他管理的第一只基金。
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93.46%,平均每年涨19.31%。
胡宜斌也是科技行业出身,当上基金经理前在软件公司工作过几年,
当上基金经理后,他就立志要做一个“旗帜鲜明的成长股选手”。
不过,胡宜斌生不逢时,2015年11月当上基金经理后,创业板一路下跌,连跌3年,跌了将近60%。
由此,胡宜斌养成了谨慎的投资性格,看重安全边际,从企业盈利出发,左侧交易,去布局一些别人没看到的机会。
持仓上,胡宜斌买的主要是科技股,也买了一些疫情受损股,比如首旅酒店(酒店)、中青旅(旅游)、宋城演艺(旅游)、芒果超媒(传媒)、中国电影(传媒)。
4、杜猛·上投摩根新兴动力
2011年7月,杜猛开始管理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这也是他的第一只基金。
管理以来基金涨了638.92%,平均每年涨21.04%。
在杜猛看来,买股票对应的是买公司,买公司对应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权益投资核心逻辑是买的公司的成长。
计算机、消费电子、5G、新能源,这些过去几年的高成长板块他都深度参与过。
持仓上,杜猛买了科技股,但也买了不少新能源个股,比如亿纬锂能(锂电池)、通威股份(光伏)、华友钴业(钴矿)、富临精工(锂电池正极材料)等。
5、陈皓·易方达科翔
陈皓和张坤、萧楠是同一天当上基金经理的,不过他们两个主攻消费,陈皓主攻科技。
2014年5月,陈皓开始管理易方达科翔,管理以来涨了592.86%,平均每年涨28.81%。
需要说明的是,陈皓并没有那么强的进攻性,他追求的是在安全边际下追求企业的成长收益。
持仓上,三季度他重仓的主要是白酒、医药、科技,行业配置还算均衡。
不过,往前翻翻,二季度他重仓新能源、底子还是以成长为主。
6、崔莹·华安逆向策略
华安逆向策略也是崔莹管理的第一只基金。
2015年6月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04.13%,平均每年涨18.54%。
关于投资,崔莹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专注在成长股这条赛道,以TMT、医药、消费、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在投资上,我比较关注公司目前所处在什么阶段。对于一个成长股选手来说,选到处在生命周期向上阶段的公司,可能比用便宜的价格去买更重要。对于估值这个指标,我理解是它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一个好公司如果估值太低,我也会比较警惕” 。
持仓上,崔莹重仓的主要是新能源、科技,医药也买了一些。
7、郑希·易方达信息产业
2016年9月,郑希开始管理易方达信息产业。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04.4%,平均每年涨23.57%。
郑希是TMT背景出身,买的也是科技股。不过他的投资风格没那么激进,有人用“不求极致、以稳致胜”描述他的风格。
他持仓比较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只有31.48%,第一大重仓股仓位也就5.59%。
8、李德辉·上投摩根科技前沿
2016年11月,李德辉开始管理基金,上投摩根科技前言就他的第一只基金。
管理以来这只基金涨了237.31%,平均每年涨26.82%。
李德辉是TMT背景出身,管理的基金也主要买成长股。
和其他科技股基金经理不同,李德辉风险偏好较低,也有一定的周期思维,预感到市场不好时,他会降低仓位。
2018年,股票仓位从92.26%降至60.3%。
去年一季度疫情时,去年7月份股市冲高震荡后,还有今年春节前后抱团股泡沫时,他都有降低仓位的操作。
持仓上,李德辉买的主要是新能源,宁德时代(锂电池)、天华超净(防静电技术,锂电池概念)、亿纬锂能(锂电池)、天赐材料(锂电池材料)、华友钴业(钴矿)、通威股份(光伏)。
9、刘格菘·广发创新升级
刘格菘就大名鼎鼎了,2019年冠军基金经理,包揽当年公募收益TOP3。
2017年7月,刘格菘开始管理广发创新升级。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28.34%,平均每年涨30.31%。
刘格菘就比较激进了,2015年买市场热炒的小盘成长股,2019年押注科技股,成为冠军基金经理。
2020年,又踩对新能源的节奏,收益也不错。
2021年,一只高呼看好高端制造。
典型的激进成长风格。
持仓上,刘格菘三季度重仓新能源,也买了一些化工和科技股。
10、黄兴亮·万家行业优选
2019年3月,黄兴亮开始管理万家行业优选。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97.65%,平均每年涨46.97%。
黄兴亮,大学时学的是理工科、当研究员时,看的是TMT行业,当上基金经理后,买的也主要是科技股。
典型的“积极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成长路径。
持仓上,黄兴亮喜欢集中持仓,前十大重仓股仓位有75.19%,单只重仓股仓位也在9%左右。
11、孙伟·民生加银策略精选A
2014年7月,孙伟开始管理民生加银策略精选,这也是他的第一只基金。
管理以来基金涨了539.66%,平均每年涨28.13%。
孙伟也是科技背景出身,还写过代码。管基金后,买的主要是自己熟悉的科技股,
不过对于一些消费大白马,比如贵州茅台、中国中免,他也不排除。
他的投资体系是“科技为主,消费为辅”,而且买的都是行业龙头股。
三季度,孙伟主要买了新能源(宁德时代、永太科技、恩捷股份)、科技(宝信软件、韦尔股份)、医药(通策医疗、药明康德)等。
12、李元博·富国科技创新
李元博是2019年5月开始管理富国科技创新的,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39.69%,平均每年涨39%。
李元博是成长风格,比价看重企业的成长性。
他说:“中期看好的公司,它有至少50%以上的预期空间,我会去买;如果说能够看远期的这些好的标的,远期空间一般来说都是在一倍左右。”
同时,他也看中企业基本面,喜欢ROE在10%-20%之间的股票。ROE低于10%,意味着企业竞争力一般般。ROE超过20%的股票,稀少,追逐的人又多,估值高,长期拿着收益也一般。
实际投资中,李元博买的主要是科技成长方向的一些股票,比如亨通光电(光纤)、中兴通 通讯设备)、移远通信(无线通信模组)、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6月2日,凯辉基金正式宣布旗下人民币成长基金二期完成首次关账,该基金目标规模为30亿元,目前首关规模超过16亿元,该基金落地苏州太仓。至此,凯辉累计基金管理规模超过50亿欧元。
在LP构成方面,凯辉人民币一期基金的国内主流投资人苏州基金、泰康保险、厦门建发、安诚资本、泉州金控等都对二期基金进行了复投。除了这些一期基金的历史投资人,二期基金还吸引了凯辉欧元基金的老投资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集团(Valeo)、全球航运巨头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的加码。
“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投资人的持续信任与支持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坚定了凯辉团队看多中国以及全球化投资布局的决心。”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对表示。
“凯辉一期人民币成长基金投资了一批优质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即使在今年如此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我们一期投资的企业总体仍然实现了近50%的同比增长。”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在今天凯辉发布的一封“家书”中提到。
在具体投向上,此次的二期成长基金将继续专注大消费、大工业和大健康三个方向,结合凯辉的全球化和产业资源优势进行投资。所投项目将侧重于成长、成熟期企业,并兼顾部分具有凯辉基金独特资源优势的早期和并购类项目。
另外,不久前的5月24日,凯辉基金还刚宣布设立凯辉全球医疗基金,该基金管理规模为5亿欧元(超35亿人民币),将专注于投资融合医疗健康、生命科学和科技的领域。
15年,超50亿欧元
凯辉基金在2006年由蔡明泼创办,他也是第一个在法国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中国人。据了解,蔡明泼的个人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20岁时前往法国留学,从里昂高等商学院毕业后,24岁的蔡明泼成为法国SEB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
秉承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蔡明泼于1999年创办了Stonest石材公司并使其在短短3年内成为法国最大的石材企业。后来在中欧读书期间,蔡明泼萌生了从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变的念头,由此创办了凯辉基金。
2010年,蔡明泼邀请刚刚结束在中欧课程学习的段兰春,加入凯辉基金。当时的段兰春对蔡明泼从外企高管到卖石材再到转型做投资人的经历十分不解,蔡明泼一本正经地解释称,“我看到的只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家踏上舞台并将目光看向全球;与此同时,法国有许多在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也瞄准了中国市场。但是经验和人才的稀缺,两地政商环境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差异,还有距离和文化上的鸿沟,使各自的国际化尝试都难以推进。
“我觉得我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蔡明泼说,“我在中法之间30年,无论在哪一行,本质上其实一直在帮企业做跨境和国际化合作发展。”
在蔡明泼看来,私募股权是做国际化很好的工具,因为当成为企业的股东后,大家利益就变得一致。只要用好私募股权的工具,就能让更多法国产品技术进入中国,也能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建立国际合作和布局。
段兰春被蔡明泼的简单、真诚所打动,选择了加入凯辉。多年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凯辉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打法。从中法两地开始,到开拓美国、德国、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市场,凯辉在陪伴企业的全球化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全球化布局。
凯辉的资金管理规模也从2010年段兰春加入时的几千万欧元,扩大到今天的超50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凯辉基金背后有超过20家世界500强作为机构的产业投资人,并且截止目前,凯辉基金仍是法雷奥与道达尔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的唯一一家投资机构。在所投项目方面,其先后投资并挖掘了拼多多、Chime、Glovo、Momenta、元气森林、Fiture、京东物流、德尔玛、爱回收、美年大健康等项目。
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投资
凯辉的人民币基金业务探索开始于2017年,当时,为了陪伴法雷奥、道达尔、达飞航运、法液空等工业企业探寻中国市场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凯辉基金开始了专注于中国市场的人民币基金的步伐,先后设立了汽车基金、智慧新能源基金和人民币成长基金一期。
据了解,凯辉在中国市场主要关注消费、工业、能源、医疗、科技相关领域的企业。所投企业包括元气森林、wonderlab、谷雨、积塔半导体、捷氢科技、菲鹏生物、港通医疗、康鹏科技、派真生物、蜂巢能源、全应科技、欣旺达、博创联动等。
此次人民币二级基金的设立,体现出凯辉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谈及当前内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对投资市场带来的影响,段兰春认为,一方面,当前市场确实会有一些调整,但并不会影响整个国家持续向前的节奏,尤其是以中国市场的广度、深度和体量而言,凯辉对未来仍保有非常强的信心。
“另一方面,相较于勤劳、勤奋,我更愿意强调中国人的上进心,这种上进心是刻在所有中国人DNA里的。只要这种根源不变,我们国家就永远会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段兰春说。
在她看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其实是非常好的时机来打磨自己的内功、加强自己的组织力、积累自己的认知,无论是凯辉的LP、被投企业还是凯辉团队自身,都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个阶段的挑战和发展。
据了解,凯辉从两年前就开始苦练内功,进行组织战略升级,机构引入腾讯高管杨国安、前米其林大中华区CEO伟书杰等重量级人士,为投资团队和被投企业提供支持。目前,凯辉对组织、对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一是成立凯辉CAP平台并组建团队,二是完成凯辉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赋能,三是增强凯辉生态合作,四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成长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成长基金、002084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