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优势基金(400001)亚太优势基金分红

2022-09-09 7:25:20 股票 yurongpawn

亚太优势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许楠楠/文

近年来,“固收+”基金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青睐,正在迎来发展大潮。

爆款之后,本周、下周均有5只固收+基金发售。

于此同时,今年股债市场大幅波动,“固收+”策略基金受到青睐,但业绩分化也不断加剧,年内首尾业绩相差超60个百分点。

“‘固收+’的优势不是体现在一段时间投资收益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南方基金对财经网金融如是表示。并指出,“固收+”产品首先考虑如何控制下行风险。风险和收益匹配至关重要。绝对收益类产品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控制下行风险。

“固收+”基金延续火爆

自去年以来,“固收+”基金显然已经成为基金市场的网红产品。

财经网金融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以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为代表的“固收+”规模超1.9万亿元。其中,今年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数量达356只,募集规模超5100亿。这也创出历史纪录,也超越过去3年固收+基金发行规模总和。

日前,12月2日,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一日售罄、全天认购规模超千亿。次日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并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引人注意的是,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成为历史第5只首募规模超“千亿”的爆款,另外4只分别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睿远均衡价值三年、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和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而睿远基金更是独占两席,也是第一只首募规模超“千亿”的固收+基金。

事实上,今年“固收+”和ETF成为基金公司争抢布局的两大赛道。其中“固收+”基金爆款较往年也增多明显,今年已经诞生了6只百亿级别的“固收+”产品,另有20只发行规模超50亿元。

头部机构加码新发固收+

公开数据显示,年内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新发规模超过千亿。

具体来看,广发基金今年以来新成立了47只基金,其中11只为固收+基金。其中,广发恒享一年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过百亿元,广发均衡增长、广发稳睿六个月持有、广发恒昌一年持有、广发集益一年持有和广发恒鑫一年持有这5只基金发行规模超40亿元。

易方达今年以来新成立了41只基金,今年也大力布局了“固收+”基金,已经成立12˙只,其中,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易方达悦夏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过百亿。另有易方达悦弘一年持有、易方达悦信一年持有、易方达悦丰一年持有、易方达悦盈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超40亿元。

南方基金今年已成立11只“固收+”基金。其中,南方宝恒、南方宝顺、南方宁悦一年持有、南方宝升发行规模超40亿元。

本周,中欧丰利A/C、汇丰晋信慧悦、南方宝裕A/C、东方红招瑞甄选18个月持有A/C已先后发行,天弘新享一年定开将于本周五开始募集。下周将有5只固收+基金等待发行。

wind数据截图

业内人士指出,“固收+”对基金经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目前A股市场股债均有丰富经验的属于比较少数。

目前,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对固收+产品需求都越来越旺盛。而头部公募也再加大对“固收+”团队专业团队支持和输出。

例如,南方基金从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去年成立了混合资产投资部。易方达基金多只固收+产品业绩亦可圈可点,且均由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多资产投资总监张清华管理。

日前,“千亿爆款”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睿远基金副总经理、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饶刚,曾先后在富国、东方红资管两大公司任职。具有22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投资经验13年,专注于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1年“固收+”基金冠军的华商基金固收团队,既有“大咖级老将”张永志,又有迅速成长起来的“黑马新秀”厉骞、胡中原等。

而下周待发行的华商稳健添利一年持有将有老将张永志担纲。中欧招益稳健一年持有、招商稳旺也均由老将担纲。

控制最大回撤成考核首选

据悉,“固收+”基金是以优质债券为底仓,获得持续稳健收益,同时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新股申购等多策略来增强收益的一种产品。

从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在大起大伏的环境下以48.653%的年内回报领涨年内“固收+”基金。紧随其后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C、前海开源可转债、广发可转债A/E/C年内收益均超40%。

而兴全可转债基金,2004年5月成立至今,该基金以-6.88%的最大回撤和1130%的总回报,是市场上唯一一只的“十年十倍”的固收+产品。目前2072只固收+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仅有8只基金总汇报超300%,最大回撤仅2只超10%。

财经网金融通过多方了解,固收+基金评价核心并非收益高低,以回撤为代表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稳健添利一年持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对于固收+的投资首先是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一个角度,确定一个股票和债券大致的投资比例。在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确定之后,对于债券方面的投资,关注的是对债券市场影响偏长期的一些宏观指标和货币政策取向。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选择的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优先选择行业估值合理,符合当前宏观形势和产业政策的相关行业。在行业选择之后,尽量少做行业的轮动,主要是在行业内部基于个股的估值情况,做一些个股的轮动。

南方基金则指出,要做好绝对收益产品的管理,基金经理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经受住诱惑,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400001

老兵申万宏源全力备战“升级版”新三板,定位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2021年9月2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与创新层、基础层一起组成“升级版”新三板。申万宏源作为国内最早投身新三板市场建设的主办券商之一,十余年来持续建设,初心不改。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拥有成建制新三板业务团队的头部券商,申万宏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说伴随了整个三板市场的发展史。

从老三板到新三板,创造市场最多的“第一”

2001年,申万宏源证券前身申银万国证券成立了代办股份转让部门,该部门专门配合资本市场监管方为解决原STAQ、NET两网系统挂牌公司的股份流通问题,开展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并参与了老三板市场相关制度的建设。在2001年原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承做了老三板市场的第一个项目大自然(400001),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承做A股退市公司到老三板挂牌的证券公司。老三板成立时,公司参与了老三板相关的章程、制度、规则,为老三板的建立和制度设计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新三板成立后,申银万国业务团队凭借强大的实力,几乎包揽了三板市场所有新业务的第一单:

“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06年1月,世纪瑞尔,首家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股票代码:300150(原430001);

“第一批”新三板定向发行企业——2006年12月,中科软,新三板首批定向发行企业,股票代码:603927(原430002);

“第一家”新三板转板企业——2009年8月,久其软件,首家新三板转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2279(原430007);

“第一家”覆盖新三板研究机构——2010年,设置首家覆盖新三板的研究机构;

“第一笔”券商新三板股权投资——2012年10月,公司旗下申银万国投资子公司对新三板企业股权投资;

“第一只”新三板基金——2012年12月,国内第一只新三板基金;

“第一个”新三板企业估值体系——2013年9月,公司研究所发布新三板估值体系。

强化业务协同联动,积极构建新三板业务全产业链

2015年,原申银万国证券和原宏源证券合并成立申万宏源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场外市场总部承继了新三板业务,2020年申万宏源加大战略布局,将场外市场总部更名为普惠金融总部,强化大投行业务协同,进一步理顺内部新三板产业链服务机制,继续在新三板市场耕耘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申万宏源证券高度重视新三板业务的发展,将新三板业务列为公司的战略业务和特色业务,坚定看好新三板市场并坚持投入,逐渐形成了覆盖推荐挂牌、持续督导、发行融资、研究、直投及做市的新三板产业链,拥有市场上最全的投资三板客户群体,包括主流PE、VC、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券商资管及直投、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信托计划、上市公司资源、以及下沉至全国300多家证券营业部的数量庞大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比如在做市业务上,公司是2014年8月首批展开做市业务的做市商,公司将新三板做市业务定位为资本中介业务的载体平台、新三板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和投资交易体系的践行者,凭借合理的估值定价能力,强有力的流动性提供能力和对新三板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拥有专业的做市交易团队,先后斩获了全市场首单对做市商的定增股票,成交了全市场首单做市成交股票,目前,团队已为累计341家企业提供做市服务,目前存续项目162家。参与首批做市79家,行业排名第一;主办做市39家,行业排名第一。公司做市业务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充分认可,股转公司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连续五年为第一档,2020年被股转公司评为年度唯一的最佳做市商。

截至目前,申万宏源累计共督导新三板挂牌企业607家,督导企业家数连续9年在新三板市场排名第一;累计推荐挂牌企业800余家,位于新三板行业第一;累计为挂牌企业提供定向发行800余次,发行次数位于新三板行业第一;累计为挂牌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共339亿元,融资金额位于新三板行业第一。2020年新三板精选层开市以来,申万宏源完成6单精选层挂牌及发行,募集资金13.42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从新三板到北交所:坚守和创新一直在路上

证监会2019年对新三板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后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层企业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同时设立精选层,在精选层挂牌一定期限,且符合交易所上市条件和相关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转板上市。目前国家着眼未来发展全局,做出了成立北交所的重要战略部署,使得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北交所的设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是解决了新三板成熟企业最后上市的问题,不再需要额外的转板机制,现有精选层企业可以直接成为上市公司;

二是会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先来挂牌、发展成熟、最后上市;

三是拥有了公开透明的Pre-IPO企业池,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业务也将迎来春天。

这是为中小企业真正的全链条、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未来,申万宏源将一直坚守和深耕新三板,继续把服务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服务国家“专精特新”战略要求,作为投行业务的重要使命,不断完善推荐挂牌、定向发行、并购重组、上市保荐、做市交易、行业研究、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力争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亚太优势基金分红

今天,想聊聊我投资基金的一些感想。

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在说投资基金的话题,主题无非就是长线好还是短线好。而且公募基金每当在股市好的时候就发行一批,也给没时间盯盘看股市的投资人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我对股市了解较早,对基金投资也有一定了解,从2004年到现在投资了7到8只基金,从一开始自由购买到2008年股市最好时候的配比购入,都有。去年和今年也相继买了几只。后来也通过股市买了几只ETF基金。综合看收益还是不错的,其中三只收益可观,有三只一般,好歹是在配比的时候买的,金额不大。我大概给大家说一下其中几只的情况:

1、 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型基金。我在2004年3月成立的时候就买了,一直持有,期间现金分红共计每10份16.58元,目前最新净值2.52元,累计净值4.178元,持有时间18.5年,平均收益为17%。

2、 易方达新丝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15年5月成立买入,目前最新净值2.001元,持有7.5年,平均收益13%.

3、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2007年8月成立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2007年10月成立,两只基金均是在配售时候买入,量不到2万元,净值刚刚上了1元,等于投资最失败的两个,还有一个目前净值1.1元左右,在今年均做了赎回处理,更换了新的基金.

别的就先不说了,通过自己的投资,有以下几点感想:

1、混合型基金比较稳定,投资面较宽,不像专业型基金受限。专业型基金在风来的时候长的很快,甚至一年就翻番的很多,如去年年初的新能源等基金,但是回撤的时候幅度也比较大。

2、如果追求短期收益那就可以买一些ETF基金,变现快,或者买一些符合国家政策的表现好的板块基金。

3、如果短期内不需要资金,建议选择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在近年来表现较好的基金进行投资。因为基金经理不断变动,原来表现好的不等于现在的经理强。

4、散户朋友可以选择定期投资,每月等额买入一到两只基金。当然基金要选对,我目前也持有两只华夏红利混合和广发聚瑞混合,已经有几年了,收益也不错。少量定额投资就等于每月定期存入银行一样,但是收益要比存在银行高。我认识一位银行的朋友,他就搞定投,平均收益15%左右。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做好资金规划,股市、基金及银行理财、存款要制定合理比列,根据你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才能把你的收益最大化,抵消物价上涨的货币贬值程度。今天就这些,改天再聊别的。

欢迎大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亚太优势基金377016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一个投资开始前,人们都会比较谨慎,担心掉到坑里;但是真的掉进坑后,又会变得比较麻木,自我安慰,明知掉在坑里还不愿意出来。

有人已经掉进一个基金的坑,长达12年了,还不想出来,到底为什么呢?

01,沉没成本让人麻醉

花了1000元,在网上定好一个餐厅,但是到了之后,发现人满为患,完全没有你想象的浪漫气氛,女朋友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怎么办?

吃,估计影响心情。走,岂不是白白花了1000元?

不管你走不走,这1000你已经花了,这个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经济学提出沉没成本的概念,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被沉没成本影响我们现在的选择。

但是,现实中,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买基金,某人2007年花了10万块钱买入一只基金,跌得最狠的时候不足4万,现在涨回来一点,到了7万多。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02,那只“王者”级的基金

我这里说的基金,是真实存在的,还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评测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

这是一只07年10月份成立的QDII基金,简单的说就是国内的基金公司,帮助投资者购买国外的股票。它是咱们中国发行的第1批QDII基金。

这个基金在成立之初,万众瞩目,认购远超预期金额,最后这个基金是从300亿规模起步的。

回头查看,这只基金十余年的净值变化,最高价格就是成立那一天,在那之后的12年再也没回本。

最初的300亿资金,没有能赚钱的。

很多朋友不熟悉海外市场,会不会认为海外市场表现本身就这么差,所以这个基金表现这么差呢?

这个基金主要投资于韩国,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地的股市。

这些市场,共同特点是08年都曾经深跌,到如今,早已恢复甚至创出了新高点。

表现最亮眼的是印度,早已远远超过07年。

香港和韩国也不差,最差的新加坡也已经回到了07的最高位。

为什么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到现在还差20%多呢,难以理解。

基金成立之初300亿的规模,这十余年来规模一直在下降,到目前仅余45亿,说明不少人抛开了沉没成本的羁绊,早就已经赎回了。

03,买海外基金的正确方法

因为这只基金从来没回到面值一元以上,所以赎回的投资者全都是亏损离场的,这值得吗?

假如赎回后,买入富兰克林美国机会基金,或者富兰克林印度基金,可能更容易回本。

过去5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6,000点上涨到目前的将近27,000点,印度孟买指数从两万点涨到目前的4万元。

假如不赎回,选择一直持有,也许再过10年都没办法回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一定要明白基金公司的小算盘。

现在还持有这个基金的投资者,应该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等到回本,就坚定赎回。

基金公司也很清楚投资者的这种想法,所以基金公司没有动力,把这个基金的净值做上去。

如果哪天基金的净值重回一元,大部分投资者都赎回离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损失了每年都可以拿到的管理费。

所以,才出现市场在涨,基金不涨的现象。

简单的说吧,这个基金既不可能有分红,十几年也回不到最初的净值,还不如早点赎回,转换其他的基金。

掉进这样的坑,还是早点出来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亚太优势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亚太优势基金、400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