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火力发电占全国电力的比重是68.88%。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其中火电118957万千瓦。2020年,我国火力发电量高达47095.9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的比例为70.5%。
火电占全国电力的比重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
火力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
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它辅助处理设备。
火力发电占全国比例的70.5%。
去年前11个月,我国的水力发电量达到了11378.2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约为17%;风力发电量达到3731亿千瓦时,占比约为5.6%;核能发电量约为3309.7亿千瓦时,占比接近5%。
2019年全国电力相关情况:
1、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
2、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
3、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
4、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
2019年,我国火力发电占全国电力的比重是68.88%。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其中火电118957万千瓦。2020年,我国火力发电量高达47095.9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的比例为70.5%。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中国电力供应的逐步宽松以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重视,中国开始加大力度调整火力发电行业的结构。“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关小”步伐,到“十一五”末期,要关掉4000万千瓦小火电,使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十一五”期间的火电电源建设,将体现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合理布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整体效益将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效益还将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弊端
1、烟气污染
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污染气体不断增长,使中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全国每年产生140万吨。
2、粉尘污染
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
3、资源消耗
发电的汽轮机通常选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一座1000MW火力发电厂每日的耗水量约为 十万吨。全国每年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火力发电污染严重,电力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排放产业之一。
中国的电力90%来自火电和水电,其中火电占72%,水电占18%,未来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火电,这是大趋势,三峡新能源长期持有。
对于中国来说,电力资源的稳定关系着人们生活的稳定,而且如今清洁能源的使用,对于我们环境保护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况且我们幅员辽阔,各类资源丰富,不同的地方适合不同的发电方式,比如西北戈壁、沙漠就适合太阳能发电,南方水系发达就适合水力发电,还有风力发电等等。
2021上半年中国发电类型占比排行如下:
1、火力发电:2.82万亿千瓦时
2、水力发电:4826亿千瓦时
3、风力发电:2819亿千瓦时
4、核能发电:1950亿千瓦时
5、太阳能发电:858亿千瓦时
70%左右的电力来自于火电,17%来自水电,风电与核电各占5%,光伏只占3%。
中国电力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而且主要是煤炭发电,天然气发电占比很小,而风电和光伏发电加起来有超过24%的装机量,但发电量加起来只占总电量的9%多一点,整体贡献还比较小。
另外,核电以2%的装机量贡献5%的发电量,水电以17%的装机量贡献18%的发电量。这样的电力生产结构决定了电力消费结构的非清洁性,也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和关键因素。
其他发电形式
1、潮汐发电。
因为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产生了叫做“潮汐”的东西。在海湾或者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口,水库把海水围起来。在涨潮时,把海水以势能方式储蓄,等到退潮时把海水以势能的方式放出,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
2、核电站
核电站的原料是铀,铀在一个大的“锅炉”也就是反应堆中发生裂变,产生了大量的热量。泵机把冷却液输到这个大“锅炉”中,冷却液加热后被输送到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就是把热水产生蒸汽。然后冷却液继续通过泵机输送到锅炉中。这个叫做一回路。
有一回路就有二回路啦,一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之后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