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70亿口罩订单告吹,金发科技(600143.SH)引起了市场极大关注。8月10日,上交所对金发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前期合同订立的具体情况,包括商谈、签订合同的过程及合同主要条款。
同时,监管函还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是否于合同签订前进行了充分必要的尽职调查,是否对合同对方的信用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了有效核实,以及至今未披露交易对方的主要考虑和原因。截至午盘,金发科技股价大跌7.31%,报16.11元。
扩展资料
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签订了合同:
记者上午致电金发科技询问订单相关事宜时,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关于公告所称的口罩订单,公司肯定是签订了合同。若没有签订合同,也不会乱发公告的。”
而当记者再次询问:“是否是因为客户没有支付40%前期款项导致订单无法履行”时,上述金发科技负责人称:“可以这么理解吧”。该人士还透露,该笔订单中的甲方比较强势,“至于会不会因此寻求法律援助,后期公司正在观察中”。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金发科技70亿口罩订单告吹 另有“隐情”?
该股7月27日放巨量突破后便开始一路打压洗盘甚至打到5日线下一直到昨天,8月9日,10日,11日这三天量能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换手率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前天探到个支撑位8元点,从量上看这个位置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便可轻松由庄家做K线,今天庄家低开少量资金便可调整到5日线上,是在修补K线图的做法,根据近期大盘的短线机会,庄家应该有一波5日线上的小幅反弹
1929年纽约大崩盘,主要原因是投机导致股市泡沫严重。由于经济向好股市不断走高,爆发了全民炒股的狂潮,而大多数股民都是炒短线,并非为了长期投资。在疯狂的投机热潮刺激下,纽约股市一涨再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们都未曾想到,泡沫终究有破灭的一天。当时股市的行情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为抵押,进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机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证金,而缺乏资金的投机者就只能抛售更多的股票来弥补,其结果就是股价进一步下跌。 1929年9、10月间,投机者的信心开始下降,股市崩盘开始于10月24日星期四的抛售狂潮,到10月29日,股市彻底崩溃。
瑞康医药股票还能涨,连续14个交易日的调整,瑞康医药回调了-31%,基本上吃掉了5连板的中的4个涨停板。短期将迎来技术性反弹,突破前高可能性很大。
目前市场大环境不是很好,强势赛道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涨幅释放,未来的调整压力变大,医药板块低市盈率和市净值将成为市场的稳定基石,避险资金的进入,会迎来一波市值回归。
从瑞康医药看,近期调整凶险充分,一但反弹确定后,回调也会加速。并且形成反转向上趋势,目前是布局建仓的好时机,下跌空间非常有限(还有一个涨停板的补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一旦快速反弹,超短线就丢失了机会),以三个月到半年为单位才可能来一波拉升,在一个跌停的可能性,机构主力也会强力护盘。
目前主力资金也在评估仓位,不排除还会有次技术性的大杀深蹲,但可能性极小,如果真这样,后期市场将有走大牛股的可能。横盘盘整就是吸筹,出货的概率太小了,该走的都走了,这个低点出货,不现实不合理。
瑞康医药股票
8月9日收盘,瑞康医药(002589)下跌2.05%,换手率3.78%,成交量43.33万手。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拜登为什么要签订《芯片法》,签订后美国芯片股为何下跌?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为法律,美国在封杀中国芯片方面彻底摊牌了。这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铁证。
该法案长达1000多页,法案最关键内容就是划拨527亿美元用于芯片美国制造。其中390亿美元用于激励计划,110亿美元用于研发以及劳动力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将为美国国内的芯片工厂提供25%的投资税收优惠,估计成本为240亿美元,还有大约2000亿美元用于科研。
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表示,该法案签署,目的就是围堵遏制中国,是对华科技军备竞赛。尽管华盛顿对华鹰派试图借此法案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精准打击”,但几乎没有国际主流媒体预测美国能够打赢这场自私蛮横的芯片战,中国每年几千亿美元的芯片进口这个大蛋糕谁都舍不得丢掉。因此,芯片股并不看好该法案,持续下跌是市场的有效反应。
前段时间,韩国外交部长应邀到访中国,重点谈到了芯片问题。中国公开反对所谓“芯片四方联盟”,韩国在这方面响应也不积极,与中国签订了相关双边协议。美国只是想把台积电打垮或者产业转移到美国,其所谓的四方联盟是松散的,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芯片的消费端现在肉眼可见的疲软,而新进产能还在源源不断地冲进市场,于是供需平衡就发生了不利于芯片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芯片生产厂商因为芯片价格往下掉,利润率都在掉下来,当然体现在股票价格上那就是股票价格同样掉下来了。至此,主因就是芯片供大于求了,造成芯片股的价格下跌。至于美国的《芯片法》恰好点背儿,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来了而已,吃了瓜落了。
至于美国为什么推出《芯片法》,口头上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美国芯片安全。具体原因就是想要迫使芯片产业链向美国迁移。但这是相当长远的影响,对股票的影响虽然有,但没有芯片供需的影响大,所以本次股票价格破洞,主因还是芯片供需的问题。
面对美国高科技封锁,中国向来都是不怕事。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传统,何况我们在高科技方面也积蓄了力量,给足了经费。压力之下必有回响。中国目前在高科技特别是芯片领域将另辟蹊径,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不跟美国那一套玩。厚积薄发,只要给中芯国际等一众芯片公司一些时间,到时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光刻机都有可能实现突破。到时候,美国所谓的芯片就是白菜价了。
没有中国办不成的事,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宇宙飞船,这些年的迅猛发展都是美国倒逼的结果。作为中国人不能妄自菲薄,说丧气话。可以预见,美国签署的该法案终将是一纸空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上海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联农股份有限公司(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5年1月3日实行T+1交易制度;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1996年1月22日,上证指数最低至514.16点,民间认为宏观调控即将结束。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上证指数从516.46点涨至1258.69点,涨幅143.71%。
关键词:5·18井喷、央行降息。
第四次大跌: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上证指数从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
1997年5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上调至5‟,当天形成大牛市顶峰,此后股指下跌500点,跌幅达到30%。
1997年5月22日,严禁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入市,股市开始进入长达两年的调整。
1999年5月19日,受美国股市网络股盛行影响,机构以《***》社论为背景,展开了大幅单边逼空行情,上证指数从18日的1059.87点涨至6月30日1756.18点,涨幅65.70%,科技股初步实现井喷行情。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市场禁入、***社论。
第五次大跌:1999年6月至2000年1月,上证指数从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2%。
1999年5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增资到10亿。
1999年9月9日,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12月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次年反弹行情再度启动,2000年2月深市诞生亿安科技等百元股神话。
关键词:扩容、产业资本入市。
第六次大跌: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26日国有股减持公司浮出水面,上证指数从14日最高2245.43点下跌至2002年1月22日的1348.79点,跌幅39.93%。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 2003年4月,“非典”流行。
2004年1月,南方证券因违规经营,成为2004年首个被接管的券商,其后有6家问题券商先后被托管,证券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6月6日,沪指见底998.23点。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拉开序幕。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退市制度、非典、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
第七次大跌: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9月18日,上证指数从6124.04点跌至今1802.33点,历时11个月,最大跌幅70.57%。
2007年10月9日,国庆节长假过后第二天,中国神华上市,其董事长声称69.30元的收盘价市场定位偏低,导致“601板块”全线飙升,中国神华连续三天涨停,市场演绎“中国神话”,“蓝筹泡沫”大肆膨胀,上证指数10月16日见顶6124.04点。
2007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网上发行,冻结资金3.3万亿元,募集资金达668亿元,创历史单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的最高纪录,红筹股集中回归拉开序幕;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登陆上交所,当天上证指数跌2.48%,市场面临估值危机。
2007年11月28日,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户;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全球。
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首次将我国持续十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调整为“从紧”,并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股市拉开调整序幕。
2008年1月,新春来临之际,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雪灾。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巨额增发再融资计划,当天上证指数大跌5.14%,次日暴跌7.22%,跌破5000点整数关。
2008年2月21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证实巨额增发再融资传闻,上证指数连续下跌五天逼近4000点整数关。
2008年3月5日,中国平安再融资1200亿元现场表决通过,上证指数持续走低。
2008年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范“大小非”限售解禁股减持,市场恐慌加剧,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整数关。
2008年4月24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调整为1‟,沪深股市当天爆发“4·24井喷行情”,两地股指分别大涨9%以上,出现千股涨停美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69226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惨重。
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期间,有公募基金砸盘出货导致上证指数5月20日暴跌4.48%,虽然受到了证监会的点名批评,但无形中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和大小非减持步伐。
2008年6月5日,证监会发审委审议通过了中国建筑120亿股IPO申请,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走出历史上罕见的“十连阴”。
2008年8月8日,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受中国南车等新股扩容影响,上证指数当天大跌4.47%,次日暴跌5.21%,跌破政策维稳构筑的七月箱体。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受牵连,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最低见1802.33点。
2008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宣布股票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仍然为1‟;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增持工行、中行、建行股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支持央企回购上市公司股票。受此三大实质性救市利好刺激,次日沪深两地市场A股、B股、权证、基金全线涨停,开盘后一小时两地股指处于准涨停状态;周一两地再度放量大涨,一轮中级反弹行情呼之欲出„„
关键词:蓝筹泡沫、次贷危机、货币政策、扩容、大小非、金融危机、三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