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项目的业务实施主体,三峡集团再一次开疆拓土,耗资16亿入股天津创业环保。
据创业环保发布的公告显示, 二者将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环保市场,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项目”。
2019年以来,三峡集团已先后买入十数家公司及子公司股权,包括:纳川股份、兴蓉环境、洪城水业、武汉控股、国祯环保、福能股份、旺能环境、启迪环境核心水务子公司浦华水务、川投能源、广州发展、国投电力,北控水务集团、上海环境集团等等,
2020年,三峡集团频频“扫货”:
2月,三峡集团增持北控水务1015.6万股,持股比例为9.06%;
3月,三峡资本增持福能股份;截止3月底,三峡系合计增持前者2397.87万股,进一步巩固二股东之位;
同月,三峡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长江环保集团以4.12亿受让纳川股份10.02%股份,坐稳二股东之位;
4月,据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长江环保集团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上海环境股份463万股。而在未来3年内,三峡系还将以自有资金增持上市公司1%至2%股份;
5月,拟与滨化股份共同发起设立水木氢源基金;
7月,兴蓉环境再次获得三峡资本及长江环保集团增持,至此三峡系合计持有兴蓉环境10%的股份;
三峡集团如此招兵买马,果然不愧是大集团,就是两个字:有钱、豪横!
三峡集团这种大笔投资,入股多个公司,真的是号令江湖,守护长江。但是这些投资就够了么?
不够!
据发改委要求,自2020年,三峡集团规划每年投入“长江大保护”项目规模300到500亿元,同时将带动 社会 资金3000到5000亿元。按照这个规模,当前的投入和布局还远远没有达到。未来围绕“长江大保护”必定还有更多的动作。按照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的最新提法,“三峡集团要在水资源相关产业大显身手,两翼齐飞,不仅要做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而且要做最大的生态环保集团。”
三峡集团接下来还要怎么买买买,我们拭目以待。
推动长江大保护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构筑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文/徐栋章 能源情报
三峡新能源上市后,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元。此后连续上涨,至今市值已接近1500亿。
北京国企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国资委作为北控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一家是新能源发展的明星央企,一家是北京典型国企。两家联手,意在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其意义已经超出简单的资本运作之外,强化在执行政策方面的能力。
有媒体报道猜测,三峡集团或将控股北控,从而冲击世界500强。不过,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确消息。两家资产合计接近1.4万亿,超过500强的门槛。
三峡集团是深耕清洁能源的央企。三峡集团依托三峡工程,引领水电建设,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努力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致力于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国际投资业务聚焦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周边国家市场、南美洲非洲水资源富集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展开并购和新建项目。截至2018年底,三峡集团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总量超过1700万千瓦,在国际市场形成有影响力的三峡品牌。
新能源业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6月,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6月三峡新能源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2020年底,三峡集团可控、在建和权益装机达1.4亿千瓦;资产规模接近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0.78%,保持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在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13年获评A级。三峡集团的装机、资产规模都紧随五大发电集团,而且其发电装机都是清洁能源。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
199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业主,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7年12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历经近30年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三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作为三峡开发的主体,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批复三峡集团战略发展定位: 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 同时要求发挥好“六大作用”,即: 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 社会 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归结起来,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产业升级、走出去和国企改革中都要发挥作用。
北京控股也不简单,是北京最大的国企。其业务涉及城市运营的方方面面。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1月成立,由原京泰实业集团、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气集团联合组建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北控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 好“为 社会 责任使命,紧抓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契合国家战略需要,重点投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致力于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城市一体化综合服务。
北控提供城市运行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城市燃气、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发电、环卫、危废处理、城市热力,智慧管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海绵化项目,地下水污染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等,形成一个城市运行的矩阵。
其业务覆盖全国 400余个城市,海外业务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北控集团拥有各级控股、参股企业 700 余家,旗下有 11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香港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底,北控集团总资产达3204亿元,北控系上市公司总市值 2336亿元,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第 202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 强”第 79 位。
北控在水处理、生态修复方面很早就开始 探索 。这种经验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
北控和三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后,已有合作。
2019年11月,三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由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定位为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未来达到1000亿规模。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绿色环保及能源革命创新技术等领域,全力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现和谐长江、 健康 长江、清洁长江、美丽长江、安全长江的目标。
北控在能源方面,既有公用事业的燃气、水务、热力等传统业务,也布局清洁能源,北控清洁能源已在香港上市。不过其装机规模相比三峡而言,微不足道。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部分,保护长江,绿化长江、气化长江等提法已经多年。不过长江上的加注站、岸电建设还是稍慢,这一块两家可以联合拓展。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开启了央企和地方实力国企合作的新道路:为了执行新战略的强强联合。当然,三峡入股北控,还有政策执行的迹象值得细细品味。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社
拥有钙钛矿上市公司的有:万润股份:公司2020年实现总营收29.18亿,同比增长1.67%;实现毛利润13.10亿,毛利率44.88%;每股经营现金流0.6145元。隆基股份:公司在钙钛矿电池等多方面的电池路线拥有技术储备。公司2020年实现总营收545.8亿,同比增长65.92%;实现毛利润134.4亿,毛利率24.62%;每股经营现金流2.9203元。金信诺:拥有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部分相关合作专利。公司2020年实现总营收19.61亿,同比增长-26.76%;实现毛利润3.087亿,毛利率15.74%;每股经营现金流0.8599元。
拓展资料:
1、托日新能:根据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13.61亿元。钙钛矿技术的研发涉及组分选择与配比、设备与工艺准备、材料封装、现场应用、外电路设计等多个方面,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仍在深入研究中和开发钙钛矿技术,并将研发成果投入量产。杭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6亿元,同比增长36.37%;毛利率为23.34%。 2020年1月30日,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浙江国芯拟增资中能光电。本次增资后,浙江国信有望持有中能光电10%的股权。目标公司主要从事薄膜光电器件钙钛矿/OPV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2、景山轻机:根据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35.54%;毛利率为20.05%。在钙钛矿电池方面,公司在透明电极层和电子传输层的量产设备方面具备成熟的供应能力,hjt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处于开发阶段。纤维纳米,2021年2月,光纤光电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钙钛矿量产模块顺利通过了基于IEC61215标准的稳定性紧固测试,并获得了泰尔实验室和德国VDE技术协会联合颁发的钙钛矿模块稳定性认证证书。
3、该认证的内容是对紫外线、湿热和光衰的严格耐老化测试。其中,抗紫外线老化试验总量为100kwh,相当于IEC61215标准的6.5倍;耐湿热老化试验3000h,相当于IEC61215标准的3倍。两个测试组件的功率衰减均小于 5%。在为钙钛矿模块量身定制的更严格的加热光老化测试中,在70℃的老化温度和标准太阳光连续照射1000h后,模块功率基本保持在初始值。此前,2020年7月,衢州钙钛矿光纤光电生产基地建成,规划产能5GW。据2021年1月消息,先纳光电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额3.6亿元,由三峡资本领投,北京能源集团、衢州金控、三峡招银等投资方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钙钛矿光伏100MW产线扩建、叠层产品升级、应用产品研发和生产。
4、协鑫2021年3月,启辉通讯微信公众号显示,近日,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XXX宣布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凯辉能源基金领投。2017年起,协鑫光电开始了40*60cm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研发和试产。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超过这个规模,并实现了 15.3% 的认证效率。这也是全球首次获得大面积钙钛矿模块的商用认证。与学术机构的效率认证相比,商业认证更加严谨和严谨。为了验证稳定性,协鑫光电在水面、屋顶和郊区进行了大量测试。最长的户外测试已近一年,组件效率没有下降。
5、协鑫光电依托现有世界领先的10MW中试生产线,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目前,协鑫光电正在昆山高新区建设全球首条100MW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产品尺寸1*2m,达到晶体硅组件尺寸。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协鑫光电将完成钙钛矿的量产工艺开发。届时钙钛矿光伏组件的效率将达到18%以上,成本将低于晶硅组件的70%,使用寿命将达到25年以上。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不是央企。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东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70%)、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国新国同(浙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0%),通过股东可以看出不属于央企,但是属于央企控股。
【拓展资料】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3月20日在海淀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金才玖,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的企业有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睿汇海纳科技产业基金(有限合伙)、中威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雄安浦华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峡鑫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2019年6月,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创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东方三峡(成都)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基金。
2021年11月,三峡资本及长江环保集团二次举牌上海环境,持股达10%。2021年11月,三峡资本及长江环保集团二次举牌上海环境,持股达10%。
“央企”一般是指“中央企业”。中央企业为“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除了广义和狭义定义的中央企业外,对于个别中央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这些中央企业归国务院直属管理,属于正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