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美股盘前走弱,阿里巴巴跌12%,这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恐慌,那这种中概股股市大跌对于公司经验有何影响,我简单说说:
一、中概股企业股票可能被暂停交易
因为近期的市场环境,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针对中概股个股的负面消息,所以这也会对中概股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公司股票被暂停交易。如果有一些公司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或者获得融资,就可能会选择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来融资,这也就给这些公司带来了一些风险,同时也会给企业自身造成一定损失。如果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就会有很多公司选择将其股票转为垃圾股或者其他股票交易。这种情况下肯定会给这些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公司股票被暂停交易就意味着公司无法正常向市场提供资金、进行正常的融资等等行为,而这样就会使公司业务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公司经济发展状况。
二、中概股公司在境外进行上市融资的难度会增加
对于中概股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融资能力,要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对于公司来说,融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是像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这些全球知名的公司,他们融资都是通过香港 IPO,那么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也会受到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的影响,而香港证监会针对这些企业还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如果公司在香港上市出现下跌,很有可能会影响公司整体的估值。如果公司未来想要在香港融资成功,就需要通过股票市场融资。
三、在中国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今年以来,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几乎都面临着做空的风险,这不仅包括中概股,也包括美国其他中概股等。因为,虽然有美国资本市场上众多知名投行给予中概股估值,但是这些投行的资金来源都是一些国家主权或者政府支持来的,因此这些中概股公司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就比如近日做空机构发布声明,指责一些中国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导致中概股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比如在去年11月下旬发布首份财报后,美股上市公司纷纷下调了对中概股公司的评级;再比如近日媒体曝光了一起美国做空中概股事件等等。这些做空机构对中概股公司进行做空报告。而这些报告则使得许多中概股公司成为了做空机构眼中的“香饽饽”而存在很大风险,因此中概股公司很可能会因为被做空而损失惨重。除了这些可能受到做空机构打击以外,还有可能会遭受美国证监会的处罚或者其他行政处罚,因此有不少中概股公司被罚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
四、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价格的预期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国外投资者肯定是希望能够有一只股票能够长期稳定地被投资,不希望一只股票股价暴跌。当某只股票股价下跌时,国外投资者就会考虑买入它,当股价下跌时,他们就会降低对中概股的投资预期。当他们减少对中概股的投资会使他们对中概股上市以后的投资预期发生改变,因为在中概股上市以后,很多投资者都会选择购买中概股作为投资标的。这会使很多外国投资者觉得非常惊讶。他们认为中概股上市以后股价大跌的话,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们“收割”的对象。
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公司的退股问题,有些公司可能也需要提前准备好到其他市场上市。
对于那些已经被列入到“欲摘牌”名单的中概股来说,虽然这些公司本身的经营没有问题,但这些公司没有办法向美股证监会提交相应的审查资料,所以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会被列入到这个名单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在美股上市的公司其实没有必要心存幻想,这些公司需要用现实的态度来看待今后的行情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很多中概股公司可能会选择主动离开美股市场。
“欲摘牌”名单已经达到了159家。
对那些在美股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来说,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应的审查资料的话,这些公司便会被列入到“欲摘牌”名单。在此之后,相关公司会自动从美股退市,这也意味着很多投资人会选择提前卖出相应公司的股票,很多中概股公司的市值也出现了相应缩水的现象。
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到其他市场上市的准备。
以我个人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中概股公司都适合在美股上市,所以这些公司需要提前做好到其他市场上市的准备。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一定运营实力的公司来说,即便没有办法从美股市场获得相应的融资渠道,这些公司也可以选择在A股或港股上市。因为美股市场对中概股并不友好,所以中概股公司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预期,没有必要必须待在美股市场。
除此之外,中概股公司需要调整自己的运营方式,在没有办法得到资本价值的情况下,中概股公司更需要合理控制好自己的运营成本,尽可能通过技术突破的方式来实现业务突破。
互联网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01
中概股继续暴跌
3月11日,对全体投资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投资人来说,都是一段难以抹灭的记忆。
滴滴暴跌44%,雾芯 科技 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电商暴跌39.5%,贝壳暴跌23.9%,爱奇艺暴跌近22%。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创纪录单日-10%。
3月14日,中概股在港股的表现再次刷新下限,阿里巴巴(09988.HK)跌超10%,股价续刷新低。美团(03690.HK)跌超15%,腾讯控股(00700.HK)跌超7%。
整个恒生 科技 指数一天之内被拉下将近10个点, 9天跌掉一个茅台, 历史 罕见。
此情形只能用股灾来形容。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大跌。
从2021年开始,中概股总体跌势惨烈,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诠释了什么叫做 “大跌不言底” 。
而且这种以国家为单位的股票下跌,近二三十年只出现两个, 一个是中概股,另一个是俄罗斯的海外上市股。
一年多的时间,不少个股累计跌幅惊人。
图源:格隆汇
272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2021年以来合计有244只股票股价出现下跌,占比约九成。
这里面又有178股累计跌幅超过50%!占比约为三分之二。
其中31股累计跌幅超过90%,股价几乎跌空! 拼多多、贝壳、滴滴出行、爱奇艺2021年以来累计跌幅均已超过80%。好未来、雾芯 科技 、新东方、新蛋、金山云、涂鸦智能跌去90%以上。
市值累计跌去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10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这一年来,中概股的市值缩水了俄罗斯一年的GDP,约等于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GDP的10%以上,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财富的建立需要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积累,但摧毁财富只需一朝一夕。
面对集体普跌,哪怕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也不能幸免。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时间里:收入从525亿,增长到7172亿,增长13.7倍;净利润从234亿,增长到1432亿,增长6.2倍。
但股价却在7年半的时间里跌回原点。
02
阿里巴巴与比特币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也许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你买的比特币,我买的阿里巴巴股票。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 股价93美元;比特币当天是408美元。
七年多过去,2022年3月14日, 阿里巴巴是86美元;比特币是39000美元。
人们常说,每个人离财富自由只有三只十倍股的距离。其实不尽然,也许你离财富自由,只差了在合适的时候买入比特币。
买入阿里巴巴,财富不增长,反而缩水8%;买入比特币,七年暴涨百倍,立马实现财富自由。
比特币为什么能涨这么厉害?很大概率,是因为他们正好站在了资本炒作的风口上。
从近期原因看。疫情原因,全球大放水,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与日俱增。我们都知道,黄金是非常能抗通胀的硬通货,原因无他,稀缺而已。黄金每年产量就那么多,而且总量不会增加,只有超新星爆炸才会产生黄金。
巧了, 比特币的数量也是有上限的 ,挖比特币最多只能挖出来2100万枚,而且要等到2140年才能全部挖完。也就是说比特币的数量比黄金还要少,所以基于同样的道理,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下,比特币的稀缺优势充分体现。
可仅仅因为总量稀缺,是无法解释比特币面世十来年一路暴涨,一路走牛的行情的,原因几何?
其实,比特币真正的底层逻辑在于, 它是个很好的投机品,非常适合炒作价格。
首先,比特币天生带有“货币革命”的基因,它的出现可以看成一个货币实验,也就是把货币里面的国家属性给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
从实物货币—纸质货币,下一个货币形式大概率会是虚拟货币,“货币革命”有多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不言而喻。
如此便赋予比特币无限可能性和想象力。
其次,比特币是个完美的投机品 。总量有限,高度控盘,知名度高,天生的通缩性等等。 再贱的东西,就算是一坨狗屎,一条内裤,只要有足够的热度,足够的资金进出,也能给他炒到天价。
站在风口,趋势赋能,总量稀缺,投机属性拉满,比特币自然能十倍、百倍、千倍增长。
03
阿里巴巴为什么“拉胯”?
在这种泥沙俱下的大环境系统性风险面前,个人、个体公司再多的折腾,也是螳臂当车。
比特币能涨上天,是顺应了大势。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也是同样的逻辑——大势不再眷顾他们。
许多人以为中概股是在“杀估值”,这个预判是错误的,中概股实际上是在“杀逻辑”。
除开疫情、经济下行、互联网存量见顶、国内共同富裕掀起反垄断浪潮等等因素外,拨开迷雾看本质,导致中概股一路下跌,直至股价近乎跌空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风险。
本质是中美关系在未来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中美对抗的超高市场风险(被清算、退市)。
做好一件事,需要八方合力;搞坏一件事,只需一方拆台。
川普在任内推出了一个《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它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遵守PCAOB的审计标准,需要提供审计底稿,这东西很敏感,我国证监会是不同意的。
根据《法案》细则,从2021年年报开始算起,只要不配合,就要被纳入“预摘牌名单”。
今年是第1次,如果连续3次被纳入名单,理论上美国证监会SEC很快会将公司从交易所退市。
这几天,一共有5家中国公司在披露完Q4业绩后第一次被纳入了“预摘牌名单”,这说明《法案》真的正式落地了。
他们算是给中概股进入名单开了个头,后续陆续会有大量中概股被纳入名单,上三次,就退市。
所以,中概股一跌再跌。
再换个通俗易懂的讲法:
假如你是俄罗斯人,你在乌克兰有个超市,那么现在两国交战,你的超市会怎么样,是不是命运都被捏在乌克兰手里了,就是人家乌克兰民众去你超市玩“零元购”,你也有苦说不出。
中概股现在就相当于这个超市,命运都在美国人手里。
是去,是留,一切主动权,在美方;只要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可以把你的上市公司在美国全部退市。
如果你是中概股的股东,你会怎么办?
只有立马把手里的中国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恐慌式出逃自然带来市场恐慌,一旦信心崩塌,股价跌成什么样都不奇怪。
股市本身就是个信心市场!
中美脱钩加速,两个合作逐渐淡化,竞争关系日趋明显。中概股被制裁是美国的必然选择,大部分中概股在未来三年内有很高的概率将要退市,那么这些企业必然要寻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最近a股又在准备全面注册制,接海外上市中概股回家的制度障碍即将被扫清。
不管是股市,还是其他什么投资, 买的是未来,卖的是现在。
当现实风险累积,未来不再可期,中概股的下跌实际已是意料之中。
美国中概股会集体大跌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很多中概股很有可能从美国退市。中概股的股票本来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在投资中概股的股票的时候都会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因为这些企业确实也是发展空间很大的企业。但是最近中概股的股票确实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美国证监会又下狠手,阿里巴巴被列入欲摘牌风险名单,这对中概股公司的影响很大,不仅名义上受损,而且实质上也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各种限制。
一、美证监会又下狠手!阿里巴巴被列入“预摘牌”风险名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又叫做美国的证监会,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再次下狠手,阿里巴巴直接就被列入了预摘牌的名单,这也就意味着在短期间内不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那么阿里巴巴是很有可能在美国股市退市的。按照目前被列入其中的名单,其实阿里巴巴只是众多被列入预摘牌风险名单中的一个,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这已经足以让人看到其中的风险。
二、 中概股影响很大
按照目前对中概股公司的影响来说,从积极一点的角度出发,这其实对中概股公司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被列入预摘牌风险名单的中概股公司本来就挺多的,不仅阿里巴巴被列入其中,此前波奇宠物等上市公司就已经名列其中。从消极一点的角度出发,这对中概股公司的影响还真的挺大,毕竟目前不仅名义上中概股公司已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在实际上也会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刁难,将这些公司列入名单本身就是对公司的限制,自然负面影响也就很大,同时也会限制业务发展。
三、总结
按照目前比较恶劣的商业环境来说,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其他的中概股公司,这时候都应该做好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不仅要尽量地将资产分散开,而且还得按照当地的法律和我国的法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做好自身合规建设的前提下,这些措施对于中概股公司来说影响总体还是不大的。
5日讯,美三大股指期货周二盘前集体上涨,中概股盘前普涨。行情显示,道指期货上涨56点,至25870点,涨幅为0.22%;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6.25点,涨幅为0.22%,至2797.75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21.00点,涨幅为0.29%,至7166.75点。
在经济数据方面,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9点45分(北京时间晚上22:45)将公布服务业PMI数据,东部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23:00)公布新房销售数据以及下午2点(北京时间6日凌晨3:00)公布联邦预算数据等。
iPhone又降价!3月5日,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显示,部分Apple产品降价促销,降幅最高达2000元。
澳洲联储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澳元濒临险境还将迎GDP考验
北京时间3月5日11:30,澳洲联储公布3月份利率决议,决定把关键利率维持在1.5%,符合所有31位受访经济学家的预估。据悉,这是澳洲联储连续第28次会议将关键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1.5%不变。
美国股票回购自2008年以来首次超过资本支出
花旗集团汇编的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去年可能回购了逾8,000亿美元的股票,超过了它们投资新建或升级厂房和设备的总额。
一直坚持看涨大宗商品的高盛 现在开始改变立场了
包括Jeffrey Currie在内的高盛分析师在周一(3月4日)的报告中写道,原材料价格不再被严重低估,进一步的上涨将需要数据来支撑,包括需求进一步改善和供应趋紧。然而,根据该行数据,全球经济的复苏强于预期可能推动大宗商品指数,并且仍有一些工业金属提供相对较好的价值。
敲黑板!贝莱德:未来几个月 请关注这五大投资主题
贝莱德ETF投资策略主管Christopher Dhanraj表示,2019年以来金融市场表现良好,不过市场对全球增长放缓、经济和企业盈利前景以及全球紧张局势仍有不少顾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可以考虑把风险曝露调整为防守型的。
为人民币加油!人民币储备占比或升至5% 美元却在降!国际化加速!
众所周知,自从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以来,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也在迅速上升。
微博四季度营收4.819亿美元,超过预期,同比增28%;净利润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新浪四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4%至5.730亿美元;新浪应占净利润为164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22美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577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80美分。
携程网四季度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22%,超过预期;净亏损为1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50亿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净利润5.1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50亿元。
虎牙直播四季度营收15.049亿元,同比增长103.1%;净利润9960万元,同比增长1900.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达1.669亿元,同比增长486.8%。
欢聚时代四季度营收46.409亿元,同比增长28.0%;净利润6.840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404亿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8.36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321亿元。
世纪互联四季度营收9.019亿元,同比增长17.8%,环比增长3.7%;净亏损1.14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986亿元,上一季度净亏损2,963万元。
赛富时一季度业绩指引不及预期。赛富时盘后公布的四季度业绩显示,其收入同比增长26%至36亿美元;净利润为3.62亿美元,合每股46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70美分。分析师对收入及每股收益的预期分别为35.6亿美元和55美分。不过,赛富时预计一季度收入36.7至36.8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36.9亿美元;预计每股收益为60至61美分,不及预期的63美分。
塔吉特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塔吉特盘前公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塔吉特四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7%至1.53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52美元;营收为229.8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29.2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增长5.3%,超过市场预期的增长5.0%。塔吉特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在1.32至1.52美元之间,市场预期为1.43美元;同店销售增长率预计为中低个位数,市场预期为3.5%。
沃达丰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换债券以融资40亿欧元,计划分两批发行债券,分别不晚于2021年3月和2022年3月到期。
据36氪报道,GAP旧金山时间3月4日宣布,已从金宝贝集团(Gymboree Group Inc。)手中收购高级儿童时装品牌珍妮和杰克(Janie and Jack),价格约3500万美元。目前,珍妮和杰克品牌在美国经营着100多家零售店,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优质服装。加入盖璞集团后,珍妮和杰克品牌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