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查尔斯.道是道琼斯公司(华尔街日报也是这个公司出版的)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世纪末创立了道琼斯工业指数(股市趋势分析中的经典理论“道氏理论”也是他首先提出的)。1885年2月16日,查尔斯.道开始发布一份由12只实力雄厚、交投活跃的股票(10只铁路股和2只工业股)构成的日平均指数。四年后,他又开始发布一份由20只股票(18只铁路股和2只工业股)组成的日平均指数。由于工业公司与制造公司的重要性慢慢超过了铁路股,道琼斯公司在1896年5月26日创建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该指数最初包含了12只股票。该公司又于1896年10月26日将创建于1889年的老指数重新改造并重新命名为铁路股平均指数。1916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增至20只股票,1928年进一步扩大到30只,并一直持续到现在。铁路股平均指数在1970年再次更名为交通运输业平均指数,同一个世纪前一样,仍然由20只股票组成。
道琼斯平均指数最初只是成份股价格的简单加总,再除以指数中股票的数量。然而,如果指数中的公司发生变动或股票分割,为防止指数出现中断,除数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一种价格加权指数,先将成份股的价格加总然后再除以指数中的公司数量。因此,无论公司规模多大,道琼斯平均指数中高价股成比例的变动对指数的影响将大于低价股成比例的变动。由于公司股价对指数的影响与公司的规模无关,价格加权指数并不常见。这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这样的市值加权指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市值加权指数中,每家公司在指数中的权重与股价的市值成比例。
——标准普尔500指数——
尽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立于1885年,但它显然不属于股票综合指数,因为该指数最多才包含了30只成份股。下面介绍目前公认的美国市场大盘基准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统计公司成立于1906年,该公司从1908年开始发布第一只基于成份股市值加权的股票价格指数,取代了道琼斯指数所用的价格加权方法。如今,市值加权法已被公认为衡量股票市场整体表现的最好方法,也是构建市场基准时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创设于1923年,并于1926年成为涵盖90只股票的标准普尔综合指数。1957年3月4日,该指数扩展至500只股票,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并沿用至今。当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值约占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市值的90%。这500只股票包含了425只工业股、20只铁路股、50只公共事业股。在1988年标准普尔公司放弃了这一标准,正如该公司说的那样,一个指数应当包含“经济中各个领先行业中的500家龙头企业”。
自创建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不断根据市值、盈利水平及流动性等标准对指数进行更新,加入新公司,并等量剔除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公司。1957-2012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新增公司数量为1159家,平均每年增加20家。平均来算,新公司的市值约占指数市值的5%左右。1976年是指数新增公司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标准普尔指数中纳入了60只新股票,包括15家银行股与10家保险股。此前该指数中唯一一只金融股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股票,原因在于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股票在场外交易中交易,而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于1971年出现之前,公司无法使用价格的实时数据计算指数。当科技股泡沫在2000年见顶时,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加入了49家新公司,自该指数在1976年将纳斯达克股票纳入以来,这也是股票新增数量最多的一年。2003年,新增股票数量降至历史最低点:只有8只股票(这些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
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统计,如果投资者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家原始成份股公司的股票组成一个投资组合,而从不购买在其后50年中增加的1000多只股票,则他的收益将超过这一动态更新的指数。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相比上面两个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为它的家长纳斯达克交易所而更具传奇色彩。
1971年2月8日,股票交易方式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化。在这一天,一个名为纳斯达克(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的字母缩写)的自动报价系统开始为2400家主要的股票场外交易商提供最新的买入与卖出报价。此前,这些场外股票的报价由自营买卖商或有自营盘的经纪公司提交。纳斯达克市场将全国500家做市商的交易终端连接在一个集中控制计算机系统上。纳斯达克市场改变了股票报价的传播方式,增强了股票交易对投资者和交易者的吸引力。其刚成立时,企业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显然比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更有面子。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股票一般是新上市的小公司,或是那些不满足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然而,许多年轻的科技公司发现这个计算机化的纳斯达克交易系统才是它们的归宿。
美股市场上,存在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这三大指数,其中道琼斯指数相当于a股市场上的上证指数,纳斯达克相当于a股市场上的创业板指数,因此,美股大盘指数是指道琼斯指数。
;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其金融市场发展起步较早,投资机制也更完善。和中国一样,美国的股票市场自然也存在它们的“大盘指数”。那么,美国综合指数有哪些?这三个指数的特征是什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个解答。
在美国金融市场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三大综合指数和我国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是具有同等地位的。相当于美国的大盘指数。
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电子交易的股票市场。是以科技技术类公司为主要编制对象,其中股票为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如苹果、谷歌等公司。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都很大。
2、标准普尔500指数
是由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其成分股是500家在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其的成分股主要有四个行业的股票,不论是广泛度还是编制方法都较好,反映出美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状况。
3、道·琼斯工业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开始编制的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支指数。
顾名思义,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以工业股作为主要编制对象的指数,其中包括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不过也因为只有30支,体现出其广泛性不够的缺陷。
以上关于美国综合指数有哪些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美股三大指数分别指的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很多人在参与美股投资时,都会参考这三个指数。
股市指数的含义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目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还是比较错综复杂的,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当中,最频繁遇见的当属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它说明的是在沪深市场中交易活跃,且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情况。
另外,“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就是它某个行业的一个整体状况。比如“沪深300医药”就是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几只医药行业股票组成,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怎么样。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指数所选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义,因此有了指数,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还能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美国三大股指分别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其中,道琼斯指数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股票价格指数,是整体市场表现的指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纳斯达克指数涵盖了生化科技的方方面面,是全世界科技股的重要指数。标普500指数是对美国500强上市公司的整体衡量,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兴衰。
美国三大股指的影响
美国三大股指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在很多情况下,它的波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国的金融市场。
首先,美股总市值基数很大。其在全球股市的份额也超过40%,影响力从数据可见一斑。
第二,现在的全球货币是美元,是美国发行的货币。因此,美国可以控制其货币,以应对美国金融市场在各个阶段的挑战,从而巩固美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