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双双迎来暴涨!截至发稿前,恒指指数涨幅为4.02%,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5.20%!
消息面,10月3日,传出香港正积极推进在「港股通」内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的消息,颇受市场关注。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透露,正拟备法例修订,豁免市场庄家进行特定交易原本须缴纳的股票买卖印花税,目标年内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获得立法会通过后,港交所将就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行政规则咨询市场意见,期望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此消息传出之后,港交所表示,欢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有关豁免市场庄家就双币股票进行特定交易涉及的股票买卖印花税的立法建议,预期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港交所准备推出的双币柜台庄家计划的吸引力,支持香港双币计价股票的发展。
鼓励香港上市企业增设人民币柜台,以及在港股通交易中研究引入人民币柜台,将促进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持续发展,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力,增加香港市场的广度和国际吸引力。
有望明年上半年推双币股庄家机制
许正宇直言,目前人民币柜台流动性较低,同一证券的港元及人民币柜台间存在价差,影响投资者参与人民币柜台意欲,故提议设立相关庄家机制,透过在现时流动性较低的人民币柜台提供持续报价及响应报价,便利投资者在所需价格进行买卖。同时,市场庄家可在同一股票的双币柜台之间进行套戥交易(注:即套利交易),致使双币股票价格长期趋向一致,相信有关配套将有助提升人民币股票的流动性,避免产品因流动性不足导致价差拉宽和价格过于波动。
他又提到,现时股票印花税占证券交易费用逾九成,是市场庄家进行庄家活动及套戥交易的主要成本,豁免印花税可为庄家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亦让市场庄家可用较低交易成本完成套戥交易,提升缩窄双币柜台价差的效果。
他还补充:“在香港推广人民币股票的发行及交易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一阶段发展,满足全球投资者对配置人民币资产日益增加的需求,进一步巩固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枢纽的地位。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早前表示,将支持研究允许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我们对上市发行人的正面回应感到鼓舞,会继续协助他们设立人民币交易柜台,并与有关内地机构积极推展下一步的落实工作。”
最后,许正宇表示“继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今日支持政府就鼓励在香港发行及交易人民币股票以及优化有关交易机制推出的措施,多家上市发行人也表示支持有关建议,并将积极探索在其发行股份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的可行性。我衷心感谢立法会议员和上市发行人的积极回应。”
多家上市公司表态支持,首批试点企业超10家
拟推双币股庄家机制消息传出之后不久,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回应,纷纷表示支持。
腾讯控股(00700.HK)表示,认同有关建议或有助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和价格效益,待相关双币柜台机制,以及交易和结算规则得到落实后,公司有意探索在港新增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的可能性,以丰富投资者参与公司股票交易的渠道。
美团(03690.HK)认为,有关安排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银香港(02388.HK)指,有关安排有助推动人民币证券发行和交易,提升投资者参与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的意欲,可深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中国平安(02318.HK)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我们关注到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以及优化港币人民币双币股票在香港发行和交易机制的相关建议,公司表示欢迎与支持。作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我们认为有关建议有助于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性和市场活跃度,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股票发行和交易,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未来,中国平安也将积极探索在港新增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的可能性,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香港金融市场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华润啤酒(000291.HK)表示,通过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公司将有机会增加自港股通及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流动性。公司将密切关注政府有关政策发展动向,并考虑在相关方案及机制准备就绪后适时落实推行。
此外,港交所(00388.HK)还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港交所也正积极考虑为自己的股票增设人民币柜台,从而支持港币和人民币双币交易,将适时公布推出人民币计价股票的安排及有关庄家计划的详情。
市场消息指出,首批试点极有可能涵盖以下其中的15间上市公司,包括:
新世界发展(00017.HK)、华润啤酒(000291.HK)、腾讯控股(00700.HK)、香港交易所(00388.HK)、小米集团(01810.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银香港(02388.HK)、网易(09999.HK)、京东集团(09618.HK)、京东物流(02618.HK)、京东健康(06618.HK)、联想控股(03396.HK)、联想集团(00992.HK)、中国平安(02318.HK)、阿里巴巴(09988.HK)、美团(03690.HK)、安踏体育(02020.HK)、新鸿基地产(00016.HK)。
实际上,今日港股大反弹,除了推双币股庄家机制驱动外,或许与美债收益率连续降温,给股市释放一个积极信号及喘息的机会有关!
10月4日周二,随着市场对持续暴力加息的预期降温了,欧美国债收益率均连续两日下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最深下行9个基点至3.56%,失守3.60%关口,回吐9月22日以来过半涨幅。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一度跌11个基点并短暂失守4%,同创一周半新低。关键美债收益率曲线保持逾49个基点的深度倒挂,突显市场对衰退将至的担忧。
随着美元收益率的回落,欧美股市出现久违的大反弹。10月4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道指涨825点,涨幅为2.8%;标普500指数涨3.06%,纳指涨3.34%。欧洲股市收盘全线大涨,德国DAX指数涨3.78%,报12670.48点;法国CAC40指数涨4.24%,报6039.6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2.57%,报7086.46点。
今天赚钱了吗
2.3万关注 4.4万讨论
进入小组
赞
直播中
656人参与
港股午盘突然走强,A股能否迎来转机?
股掌门教技术
点击观看
恒生指数
HK HSI
17581.60
+0.90%
+自选
中国平安
HK 02318
42.000
+1.57%
+自选
中银香港
HK 02388
24.450
+0.62%
+自选
美团-W
不是,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具有较高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的特征,其风险和预期收益均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股权类期货包括以下
(1)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整个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即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变量的期货交易。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基础变量特征决定了它的独特的交易规则。股价指数期货的交易单位等于基础的数值与交易所规定的每点价值之乘积。股价指数期货报价时直接报出基础指数数值,最小变动价位通常也以一定的指数点来表示。由于股价指数本身并没有任何实物存在形式,因此股价指数是以现金结算方式来结束交易的。在现金结算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日仍未平仓的合约将于到期日得到自动冲销,买卖双方根据最后结算价与前一天结算价之差计算出盈亏金额,通过借记或贷记保证金帐户而结清交易部位。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为适应人们控制股市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之所以能规避股票交易中的风险,主要是因为股价指数的变动代表了整个股市价格变动的方向和水平,而大多数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与股价指数同方向的。因此,在股票现货市场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市场进行相反的操作,并通过β系数进行调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股票市场面临的系统风险。
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首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此后全球股价指数品种不断涌现,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基准指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系列、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系列、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道 - 琼斯指数期货系列、伦敦国际金融期权期货交易的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100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系列、新加坡期货交易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中国香港交易所的恒生指数期货、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的台湾股票指数期货等等。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计划于2007年内推出以泸、深300指数为基础资产的首个中国内地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并与2006年10月开始了仿真交易。此前,新加坡交易所(SGX)于2006年9月5日抢先推出以新华富时50指数为基础变量的全球首个中国A股指数期货,两家交易所将面临一场争夺市场份额和定价权的激烈竞争。
(2)单只股票期货。单只股票期货是以单只股票作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买卖双方约定,以约定价格在合约到期买卖规定数量的股票。事实上,股票期货均实行现金交割,买卖双方只需要按规定的合约乘数乘以价差,盈亏以现金方式进行交割。单个股票期货交易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较早开设股票期货交易的有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布达佩斯股票交易所、香港期货交易所(现已合并为香港交易所)、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以及悉尼期货交易所交易所等5家交易所,但成交量不大,市场影响力较小。2009年9月14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合宣布废除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禁令的协议,此举动单个股票期货交易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全球不断有交易所陆续推出单只股票期货交易。
为防止操纵市场行为,并不是所有上市交易的股票均有期货交易,交易所通常会选取流通盘较大、交易比较活跃的股票推出相应的期货合约,并且对投资者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以香港交易所为例,只有42只上市股票有期货交易。
(3)股票组合的期货。股票组合期货是金融期货中最新的一类,是以标准化的股票组合为基础资产的金融期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基于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期货最具代表性。有3只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期货在CME上市交易。
1、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下属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公布成份股调整。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50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动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2、恒生指数期货,鉴于香港股市日益受到注目,其相关对冲工具的需求亦不断上升,香港期货交易所早于一九八六年五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随后于一九九三年三月亦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于一九九七年度,恒生指数期货的成交量达世界第六位。
该股市指数期货合约是根据恒生指数及其四项分类指数:地产、公用事业、金融及工商而定。合约分为四个月份,即当前月、下一月、以及后两个季月,当前为4月,则合约分为4月恒指、5月恒指、6月恒指、9月恒指,4月合约现金交割之后。
则合约变化为5月合约、6月合约、9月合约、12月合约,之后循环反复。合约价值则等于合约的现行结算价格乘以五十港币。当月合约交割日为每月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结算日则为每月的最后交易日。
扩展资料:
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主要特点
不管是经验丰富还是一般的投资者,可同样透过买卖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就三十三支指数成份股作出投资。由于本地投资者及国际投资者均视恒生指数为量度本港股市及投资组合表现的指标,因此投资者一直沿用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作买卖和风险管理。
高成本效益
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能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买卖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只须缴付按金,而按金只占合约面值的一部份,令对冲活动更合乎成本效益。
交易费用低廉
每一张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相等于一篮子高市值的股票,而每次交易只收取一次佣金,所以交易成本比较买入或沽出该组成份股的交易成本为低廉。
结算公司履约保证
正如其他在期交所买卖的期货及期权合约一样,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现正由期交所全资拥有的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结算公司)登记,结算及提供履约保证。
由于结算公司作为所有未平仓合约的对手,因此结算所参与者之间将毋须承受对手风险。这保证不会推及至结算所参与者对其客户的财务责任。因此投资者须小心及慎重选用经纪进行买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恒生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恒生指数期货
沪港通和深港通有什么区别
在股票市场中,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定义不同、互联互通的双方不同、标的不同等等。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而深港通指的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属于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虽然,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港股通是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深市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深市的成长股是沪港通和港股市场的补充。深港通与沪港通对比,深港通的标的就不局限于AH股同时上市,而还包含深市成份股,由于深市成份股与沪市有很大区别,这会使香港市场的投资范围扩大。
港股,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在港股市场中,散户就是唐僧肉,任由庄家大户戏弄,散户不应该炒港股。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港股有太多的对散户不利的地方:
一、赌味很浓
港股市场中,主要是外资机构为主导地位。这些机构都很坏,都在引诱散户进行***。他们就是做庄家,电视,或是财经频道也在卖广告位。引散户买期货,牛熊证,认股证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香港的庄家大户所操控的股票之上,买方轻则输时间价值,重则输身家。每天的成交额当中,竟然有20%的比例是属于这种***性质的交易。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他们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设计那些衍生品来卖,他们卖衍生品的股票都必须是价格由它们控制的股票。散户买升,它们就联合起来把价格压下去,散户买跌,它们就联合起来把价格抬上去,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了,散户的钱就自然而然地滚到他们的帐户中。
二、参与者少,成交少,股价很容易被操控。
港股的定价权,大数股票的定价权都属于外资投行之类的人。而依我看,每个股票都有庄家,并且港股的庄家比大陆的都要狠,垃圾股可以炒上天,传统的价值股也可以压到地板价。价格很乱,根本就是乱得让人无所适从。每年都会发现一堆突然间闪崩港股股票,为何闪崩?无非就是造假之类的。股票太容易被人操控,究竟股票会不会涨,完全可以脱离,只由庄家说了算。涨的时候可以上天,跌的时候也可以下地。在香港很容易地看到一些常年都是3-5倍PE的股票,也可以看到0.2倍PB的股票,也有一些1000倍PE,几十倍PB的股票,总之,他们都认为“合理”,有人看完那些“指导价”会说“2倍PE的估值,是认为它2年之后会倒闭吗?”,其实,他们就是利用媒体来操控股价而已。这一种现象在香港很普遍,美国股票由于参与者多,还不太明显。但香港的股票的参与者太少,这一种现象就太明显了。因此,10多年前,我就感叹,那个30元的江西铜业,为何能够跌到3.5元?然后又从3.5元涨到近30元呢?这些,根本上就是操控。并且是由极少数人进行的操控。
三、港股存在滥发的现象
港股是注册制,很多垃圾企业都以高价发行。以前还好一些,最近十年以来,更加是越来越滥发了。什么亏损企业也上市,负资产也上市,不同投票权也上市。总之,就是越来越多的骗钱的,连盈利都困难的公司都来上市。以前的上市公司是静静地骗股东的钱,现在是上市公司就是明摆着抢钱。3000个左右的港股,每年都有股票提出“私有化退市”,然后每年都新上市一大批,私有化退市的肯定是股价跌得很惨才退市,例如10元发行,涨到100元,然后跌到1元。私有化退市后,将来,还有可能又重新发行来上市。
还有很多港股的公司,喜欢分拆上市,同一个大股东,分拆其中一个业务出来,就成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重新圈钱来用。因此可以看到3000个港股股票,有很多个关联起来的,他们发行完一个新的上市公司,过N年之后就会继续发行一家新的,如此循环下去,发行了个新的公司之后,旧的那个上市公司就会越来越破旧,越来越少人买卖,价格会一降再降,沦为一个壳。
除了拆分之后,就是不断地发新股融资,定向增发之类的。总之,就是有一些财团,不断地发新股来融资。只融资,不分红。
四、香港的交易费用贵
香港有双向0.13%的印花税,佣金也很高,连银行转进转出都有可能收入,分红也收费,不仅分红也收费,除权之后还有45天左右才能收到现金。港股通甚至是扣税20%-28%,离谱。总之,香港的交易费用很贵,每天政府和银行都从里面克扣不少企业的利润,因此,这些费用都会拖累股票的实际回报。
五、港股的管理方
港股的管理方,越来越烂,像是恒生指数的编型,就专门把一些泡沫股纳进去,推高PE,后来想,这些管理方之所以这样做,我猜他们是存在利益输送,纳入指数之类的是会有对应的基金来接盘的,而在此之前,部分庄家大户把股价推高,此时纳入指数,指数基金接盘,他们就卖出撤退,完美。有时觉得,他们就是根本性的乱来,根本就不会理会盈利,PE之类的,就是市场上热炒什么,他们就把什么弄进指数。因此,最近十年的香港的指数涨幅是远远低于很多年前的涨幅。
六、港股要求的信披对上市公司有利,对投资者不利。
港股,是没有要求发布季报的,只要求半年报和年报。这很让人郁闷,A股和美股都是按季发布信息,美股更是按季发业绩和分红。反观港股,似乎很多交易规则,都是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不利于投资者,因此让人觉得,这比A股还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现象让人觉得,对投资者来说,很不公平。
七、对手是谁?
每当想到,作为一个散户,参与港股,你的对手不是其他散户,而是那些拥有发声权利的大机构,他们不仅拥有资金实力,而且非常不要脸,也不用靠股市的涨幅来赚钱。他们就是拿着别人的钱,以资金和媒体优势,来操控股价。无论信或不信,都肯定有散户被他们收割,他们不要脸的地方,是可以操控一些股票,让它几年的时候内处于泡沫状态而不爆;也可以操控一些股票,以5倍以下的PE维护数年的时间之久。长久让去,会让一个正常人失去理性。例如5倍PE的股票,它可以一年之后,压低到4倍PE,再之后压低到3倍PE,再压低到2倍PE……直到把散户都磨死,全部投降之后,它才让股价上涨。反正他们也不等钱用,至于要磨多少个月,多少年把散户磨死,就是未知之数了。因此,在它们的存在,港股中会有很多僵尸股票,这些股票没有人理,没有人提,没有人炒,都是庄家控制在手上的遥控骰子。
一想到,参与港股,对手就是这些庄家,赢面实在是太低了。曾经持有过一个港股整整5年,最后以大幅亏损离场,而在我持有的第4年开始,该公司的同行已经开始大幅上涨了,就是偏偏这个股票不涨还倒跌,后来经过不断的推敲,猜测就是这个公司的散户较多,庄家无意拉升。后来,就在我卖出之后,它在3个月内涨了1倍多,然后再之后的几个月,再涨1倍。
再后来,我持有中海油883,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其他石油股都涨,就它不涨,归根到底,还是那一句话,就是人人都认为中海油比中石油的盈利能力强,散户都喜欢买中海油而不买中石油,最后,散户太多,庄家也认为中海油好控制过中石油,所以石油股中,就偏偏发行中海油的衍生品,而不发行中石油的衍生品,散户都认购这些中海油的衍生品,99.95%的散户认为会涨,庄家就偏偏把股价控制住,就不让它涨,这样一来,所有的散户都认为中海油低估,觉得它会涨,甚至是买它的衍生品来看涨,就是这样,庄家把价格控得死死的,它就是不涨,最后融资买入中海油的人,通过衍生品来看涨中海油的人,死了一遍又一遍,中海油还是没有上涨,这些庄家大户又赢了,散户又输了。
因此,我觉得,要在港股中盈利,实在是太难了,还是不要炒港股好了, 无论这些公司看上去有多便宜,或是有多贵,技术图形都多完美,都不应该买港股,这些对方都实在太狡猾了,我们根本没办法与之对抗。在盈利机制上看,港股的机构和散户就不是处于对等面。
……就写这么多。港股,真的不是人炒的。
将来A股可能会发展成港股那个样子,就是优质,赚钱的公司都上市了,钱也圈了,他们的任务完成,剩下来上市的都是垃圾公司一大堆。要么就是要让原来的上市公司亏钱让利给新公司盈利,要么就是让亏损的新公司继续亏损……总之,钱就那么多,不搞到部分公司破产,那其他公司怎么能活得好?
因此,可以想象得出,将来A股,就是现在港股的样子,边缘化股票会被操控,龙头企业未必会涨,因为国内企业都是不长大会亏死,长大了会被搞死。一批批上,一批批倒,如此循环下去。不会产生可口可乐之类的垄断龙头。龙头企业的利润会有天花板,其他公司都难盈利,最后继续不死不活。唯一获利的是发行方,券商,政府。散户难以获利。
看下面几个港股中的妖股。为何它们涨10倍又跌90%,又涨几倍?炒完一个壳,又换一个壳来炒?炒完一个题材又换一个题材来炒?炒完之后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