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22年将迎来一波大熊市。
中国股市将迎来一波大的熊市,时间将超过一年。我们回头看创业板块指数,已经连续涨了将近4年左右,一轮牛市已经结束,熊市初期刚刚开始。
从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来看,已经严重偏高,即使最大的蓝筹股,贵州茅台市盈率也达到将近40倍。
苹果市值一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是它的市盈率也就20倍。而中国股市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市盈率均超过百倍。
可见中国股市上市公司估值严重高估,将迎来一波大的调整。
美国的特斯拉随着业绩的增长,2022年其市盈率将会控制在50倍左右。
拓展资料
纵观中国股市,一大部分明星股优质股市盈率均超过80倍。
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2021年中国经济GDP增长达到8%,可见在2022年,国家央行将会实行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货币将会有收紧的可能性。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股市已经上涨乏力,形成三重顶的形态,就像一个大锅盖一样,黑云压顶,股市加速下跌近在眼前。
中小散户应该回避股市,空仓为主。个人预测,中国股市创业板块大概有30%的下跌空间,上证指数有15%~20%的下跌空间,3000点附近有所支撑。
3.16。
2022年股票最低点位出现在2022年的3月16日这一天,2022年3月16日,这一天的股票点位创新低。
2022年股市持续低迷状态。
2021年的股市完美收官了,过去的一年,官方统计数据是股民人均赚五万元,尽管我是被平均的人,但还是小有利润,大部分人能赚钱的市场,应该叫牛市场了,但还有不少的人在亏钱,这又有点不像牛市,以前的牛市可以说是全面的涨,只是涨的时间不同,涨的多少不同,总结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来,2022年新的一年会怎么走呢?我以为:2021年就是榜样,指数会上一个台阶,但不是大涨,题材很关键,会围绕绿色能源,碳中和,新能源 汽车 ,芯片+大 科技 ,元宇宙,防疫,工业母机,数字货币,大数据等轮动炒作,把握政策的基本面,踏准节奏,跟踪热点,当热点一旦形成,要果断买进,还要设定盈利目标,比如10%~20%,不恋战,锁定利润。
2022年就实行主板注册制了,这会让连年亏损的公司,财务造假的公司遂步退市,每年退市会上百家,但会有更多的高成长,高风险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企业上市,也会有20%的现有上市公司会成为癌股,不涨也不跌,也退不了市,这会成为股市的新常态。
踏好节奏,跟踪热点,是2022年炒股赚钱的最佳手段。
2022年股灾会持续多久四次。
(1)1992年5月—1992年11月 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2)1993年2月—1994年7月 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3)2007年11月—2008月10月 上证指数6124点跌至1664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2.8%
(4)2015年6 月—2016年1月 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2638点,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达49.05%
2021年——2022年应该就是一轮大牛市的周期,再配合上社科院蓝皮书预判在2021年——2025年内会到5000点。
我们都知道,从1994年起,每隔7年都有一次股灾,即大牛市见顶。1994年、2001年和2008奥运年的6124点,大家都是印象深刻。2015年算起,下一次即是2022年。
按照这个规律,2022年会出现大牛市的顶部,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灾。也就意味着,2022年之前,大概率就是牛市行情。毫无疑问,股市是有周期性的,但我们能发现,整体来说,大趋势就是往上的,历史新高的股市大牛市,也许正在路上了。
2007年最高点是6124,2015最高点是5178,而2021年最高点是3730多。2018年底以来,本轮牛市趋势,已经有两年半了,从最低2440到现在,其实涨幅也有50%多,算是慢牛,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主力底部以来,布局基本完成,没有主升浪,难以出货。其实股市就是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牛熊交替。所以说,本轮牛市,并没有结束,月线多头趋势,非常明显,一般而言会再创历史新高,时间大概就是2022年。
A股大概会是每8年有一轮大牛市,之前是1999年、2007年和2015年,每次相隔8年,按推算下一次应该是2023年左右,所谓“都说”2022年股市会是大牛市,其实言之尚早。
凡是大牛市都会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个是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充沛流动性,这样市场上不缺钱,股市可以受货币推动上行。2020年确实出现了这个条件,但是因为特殊原因,所以出现了结构性行情,很明显的是,央行对释放流动性呈非常审慎的态度,经济一有企稳趋势,央行就考虑收缩货币,去年6月份后疫情受到控制,央行就不再降息了,12月的社会融资已经拐头向下。
另一个条件是经济有向好的迹象,这个条件决定了股市走牛的持续性。2015年因为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市场流动性充沛,股市开始了一轮走牛趋势,但因为经济并未根本转好,所以这次牛市猛烈而短暂,上升快下跌也快呈悬崖状。
最近看到不少人再说:国家不会放任股市下跌,股价大跌会造成老百姓财富的损失,从而减低大家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稳定,不利于 社会 和谐。A股是政策导向性市场,只要管理层认为现在市场不能走熊,就会不断释放政策性利好,包括:降准、降息甚至降印花税等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韭菜心态,是普通投资者亏损后的自我安慰之词。它就像一剂麻醉药,让自己心里麻痹,不至于太难受。在股市下跌后,有些人找理由安慰,还有些人发泄情绪:美国加息、俄乌开战,不论多么荒谬的理由都能说出口。
事实上,这些人都没有看清楚股市的本质是什么。要理解股市,必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股市是国家开设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这是我(业余观察者)给股市下的定义,不专业,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
首先,在这个定义里面大家关心的肯定是“国家”二字,国家是一个习惯性的说法,但不是一个准确的术语,在中国,“国家”实际上是等同于“政府”。政府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实体概念,核心范畴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 股市是中央政府开设融资平台 ,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了。
其次,“ 融资平台 ”意味着股市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这是股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其他的比如国家收取印花税、社保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证券公司收取手续费或者融资融券,都是一些附带功能。其他参与者,例如 公募、私募、保险、外资和普通投资者 ,都是资金的贡献者。但是这里有个中国特色的现象,就是普通投资者特别多(很多人将普通投资者称为“散户”,这个说法一开始就带有歧视性,有些嫌贫爱富的意味)。相对于巨无霸的外资(北上资金)、公募、私募、保险(包括社保和野蛮人敲门的保险公司),普通投资者(现在包括股民和基民)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永远都是大机构的对手方,永远都是最终的被屠杀者,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如果不认清这个现实,绝对不会盈利。很多普通投资者(号称韭菜)一边亏钱,一边自信满满,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
另外一点,就是政府作为经济实体也需要盈利。那么政府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就是各种税费,税费从何而来?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对于个人征收的直接税比较少,但是通过企业征收的间接税就特别多。因此,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企业。换言之,大大小小的企业主是政府的客户。股市的发展也是为了企业服务,主要原因是这两年为了解决地方债和企业债问题,防止大幅度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偏紧,叠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资质差)没有办法得到金融渠道的各种资金,只有通过股市上市融资来解决企业的问题。上市的企业有多少资质好,能有多少发展起来,谁也不清楚。所以通过股市的风险投资渠道获取资金。虽然2022年开年第1个月股市大跌,但央行这两天发布了一份报告(可以去央行官网查看),事实上股市的任务很好地完成了,各个方面都受益了,唯一亏损的只有股民和基民(无可奈何)。
根据2021年股市与楼市的大趋势来看,2022年有钱肯定是选择投资股市,而不应该投资房子的,今年股市赚钱效应一定会比楼市好。
要知道股市与楼市是跷跷板,股市行情走高好,楼市行情就走差;反之楼市行情走好,股市行情就走差。这两大市场背后都是由资金推动的,只要市场热钱在哪里,那个市场就会好起来。
拓展资料:
一、比如当市场热钱被楼市吸引,股市就缺乏资金,股市涨不起来;同理市场热钱被股市吸引,楼市没有资金房价走跌。 而自从2019年开始,随着股市结束熊市,转为牛市后,国内房价就遇冷了,楼市已经到了瓶颈,股市还处于牛市底部,牛市路还很长,这个时候选择投资股市是正确的选择。
二、根据今天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以及全国房价的走势来看,今年全国房价出现分化,涨跌互现的走势。房价上涨的唯独一些一二线城市,北上广深等房价小幅上涨,而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小幅下跌,但跌幅也不大。同比2020年全国房价数据来看,今年全国房价还是比较平稳,维持在高位进行震荡,房价起伏不大,这种走势预计还会维持几年。 所以按照今年的楼市行情,以及各大城市房价的波动,今年确实不适合投资房子。今年投资房子的风险大于机会,投资的好可能有几个点的涨幅,投资不好恐怕会亏本。 _
三、闭着眼睛买房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起不复返了,未来的房价真正还会上涨的就是各大城市的“核心资产”,意思就是指各大城市新城区的房子,升值空间大,老城区的房价总体走下滑的道路。
四、总之今年不适合投资房子的最大原因是楼市还不稳定,还处于调整状态,类似牛市之后的房价,其他很多城市的房价会下跌松动,唯独一些优质资产才会缓慢上升。 说白了现在的楼市是牛市见顶后,又没有进入熊市,而是维持高位盘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去投资房子是不是在博傻。
五、2022年选择投资股市是正确的,是明智的,最简单的一句话,楼市是处于牛市好点,也可以认定为牛市后的走势,而股市还处于牛市初期,牛市的路还很长,今年股市会继续走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