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6月29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1号,法定代表人为余剑锋。经营范围包括核燃料、核材料、铀产品以及相关核技术的生产、专营。
核军用产品、核电、同位素、核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核设施建设、经营;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铀矿勘查、开采、冶炼;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99年7月1日。
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三江”)由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特种越野车及底盘研发生产主要单位。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06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法定代表人为谭瑞松。经营范围包括经营国务院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军用航空器及发动机、制导武器、军用燃气轮机。
武器装备配套系统与产品的研究、设计、研制、试验、生产、销售、维修、保障及服务等业务;金融、租赁、通用航空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与施工、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的投资与管理;民用航空器及发动机、机载设备与系统、燃气轮机、汽车和摩托车及发动机(含零部件)
5、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13家,资产总额8400亿元,员工34.7万人,拥有中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中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4、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1日成立,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法定代表人雷凡培。
5、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前身是1963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船舶工业从第三机械工业部分出来成立的第六机械工业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央企有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97家央企。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制度和机制创新。
央企间多个专业化重组取得突破。央企在煤电领域的整合、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农化板块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国资委将推进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及海工等领域的整合。央企集团为顺应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
中国联通把握数字化转型市场机遇,整合联通系统集成、联通云数据、联通大数据、联通物联网和联通智慧安全科技等板块组建了联通数科。中国铁建则在产融结合领域发力,整合了铁建财务、诚合保险、中铁金租、铁建资产板块组建中铁建资本控股集团。
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国家出资设立,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中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央企的介绍
中央企业,为“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4大央企是华润集团、光大集团、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
1、华润集团
华润的前身是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联和进出口公司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1953年华润公司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总代理。在这一时期,华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对港出口,为内地进口重要物资,保证香港市场供应,贸易额曾占全国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1983年华润集团成立后,因应外贸体制改革的形势,企业逐渐从综合性贸易公司转型为以实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
2000年以来,经过两次“再造华润”,华润奠定了目前的业务格局和经营规模,现已发展成为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下设25个业务单元,一家直属机构,实体企业近2,000家,在职员工37.1万人。
华润集团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五百强第69位。所属企业中有8家在港上市,其中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2、光大集团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横跨金融与实业、香港与内地,机构与业务遍布海内外,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环保、旅游、健康、高科技等特色实业,具有综合金融、产融合作、陆港两地特色优势的国有大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2015-2021年连续七年蝉联世界500强。
3、中信集团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成立以来,公司充分发挥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
2002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体制改革,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2011年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并发起设立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股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
中信集团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2021年中信集团连续第13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15位。
中信股份(SEHK:00267)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达港币97,408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权益为港币6,743亿元。
4、招商局集团
招商局集团(简称“招商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位于香港,是在香港成立运营最早的中资企业之一。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百年央企、综合央企、驻港央企
2020年,招商局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8,137亿元、同比增长13.9%,利润总额1,751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1,371亿元、同比增长8.3%,截至2020年底总资产达到10.3万亿元,其中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
招商局集团成为连续17年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央企和连续五个任期“业绩优秀企业”。2021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招商局和旗下招商银行再次入围,招商局成为拥有两个世界500强公司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