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属行业紧随时代特征
大牛股诞生的背后,是行业轮转、产业更迭与时代变迁。
90年代属于初市场经济确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制造时代开启。长时间的短缺经济使得商品百货需求大增,第一轮牛市中,爱使股份和飞乐股份为代表商贸、轻工类行业领涨。
2、起步市值普遍在20亿以下
小市值,大空间,大牛股起步阶段市值普遍小于20亿。小市值公司弹性空间大。统计发现,大牛股在牛市起步阶段市值较A股整体偏低,而在牛市高点偏高。
3、业绩增速明显
牛股背后往往对应着业绩高增长。统计发现,大牛股上涨有着坚实基本面的支撑。盈利高增长为股价持续上升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A股五轮牛市中,大牛股复合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4、起步阶段估值并不便宜
从估值水平看,大牛股在起步阶段也并不便宜。五轮牛市起步阶段,大牛股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50.40倍、16.88倍、22.09倍、18.98倍、27.18倍,从估值看,大牛股与其他股票无明显差异。因此,“便宜股才会大涨”的结论是错误的。
5、普遍有并购动作
很多大牛股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并购扩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股
参考资料来源:***-盘点2014年十大牛股:次新股集体称王
卡塔尔豪掷2200亿美元举办的“世界杯”毫无疑问是上周最热门的话题,全世界球迷为之狂欢。
对于2022卡塔尔世界杯,中国队虽然未能出现在赛场上,“中国身影”却以另一种方式出现,而且闪耀全球!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新能源材料及装备、移动通讯服务、轨道交通、环保升级等,满满都是“中国智造”元素。网上有人调侃,本届卡塔尔世界杯,除了中国男足没去,其它能去的都去了。
上周的A股市场,为卡塔尔世界杯做出重大建设贡献的“中字头”企业无疑是最热门的板块,以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为首的基建个股持续火热,带领大盘冲上3100点。除此之外,在“金融16条”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板块也迎来回暖,万科A、保利发展等优质房地个股在上周五创下了近期的新高。与此同时,有两家私募押中上周牛股榜。
十大牛股:国企改革概念股大爆发,两股收获四连板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11月21日-11月25日沪深两市累计上涨的个股有1411只,其中累计涨幅超10%的有114只,累计涨幅超20%有23只,累计涨幅超30%有12只。
从行业上来看,上周涨幅居前的个股分别分布在文化传媒、商贸零售、轻工制造、建筑、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等行业。
如果剔除2022年上市的新股和次新股,以下是11月21日-11月25日的十大牛股:

中国科传上周连收4个涨停板,位居牛股榜第一,该股走强的逻辑主要是国企改革概念。据悉,该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科学出版社,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图书出版业务、期刊业务、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和知识服务业务等。
在基本面上,2021年,中国科传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出版业务占比51.02%,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占比46.85%,其他(行业)占比0.58%。
财务方面,中国科传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05亿元,同比减少2.59%;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减少5.09%。
中成股份在上周同样收获四连板,累计涨幅43.18%,该股走强逻辑也是国企改革概念,中成股份是国投旗下公司,是中成集团在境内的唯一上市平台,据悉公司主营为工程建设以及各类成套设备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在业绩方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归母净利润-2002万元,上年同期为-2519.4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高乐股份上周累计涨幅41.57%,位居牛股榜第三,该股持续走强主要为收购重组影响,公司实控人将迎来变更。据悉,11月22日,高乐股份发布收购报告书摘要、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等公告,连亏三年的高乐股份即将迎来 “养猪大户”华统集团的入主,公司的实控人也将变更为华统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牛股榜单中,有两只牛股分别被两家私募机构押中。Choice数据显示,冠丰资产旗下“冠丰同心2号”持有中铁装配,持仓市值为1526.29万元。中铁装配自10月份以来截止11月25日反弹超40%。
华金领创旗下“珠海华金创盈二号(有限合伙)”持有前沿生物,持仓市值为3237.5%。前沿生物自10月份以来截止11月25日反弹超70%。
来到2021年最后一天,惯例又是盘点年内大牛股的日子。
回顾2021年的A股市场,关键词有包括赛道上的锂电、光伏、储能、氢能源;也有题材上的碳中和、新冠病毒防治、ST、元宇宙等。
那么,现在就来梳理一下年内的十大牛股。
01
湖北宜化
年度涨幅:565.94%
上涨催化:锂电池+磷化工
2021是新能源全面狂飙的一年,其中尤以锂电池中的磷酸铁锂表现最为突出。随着比亚迪、特阿斯拉等龙头厂商的加码,磷酸铁锂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份额连续数月超过三元。
而有着天然矿产优势的磷化工企业也开始纷纷外延布局磷酸铁锂。湖北宜化在湖北宜昌、四川两地拥有年产130万吨磷矿的采矿权。公司目前与宁德时代子公司签署了材料供给协议。
另外,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市场开启一轮全面大牛市。以化工品、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创 历史 新高,让沉寂多年的化工行业翻身。
业绩上看,截止三季度,湖北宜化净利润达到14亿,而去年净利仅突破1亿。在业绩驱使下,湖北宜化年内累计涨幅高达578%,最大涨幅更是超过12倍。
02
联创股份
年度涨幅:488.93%
上涨催化:锂电池+氟化工+PVDF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好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对电解液良好的亲和性,主要作为粘结剂、隔膜和隔膜涂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且由于被严格限产,PVDF上游供给极为稀缺。
据方正证券研报显示,锂电用PVDF此前用量仅数千吨级,随着新能源车快速放量,预计锂电用PVDF年复合增速超50%。
产能上看,联创股份PVDF今年规划产能为1.1万吨/年,其中3000吨产能于21年8月进入试生产运营阶段;另外联创表示,PVDF的再后期的6000/年PVDF及配套11000吨/年R142b计划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投产。
03
森特股份
年度涨幅:477.03%
上涨催化: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作为光伏分支,BIPV可以说是今年最强的分支之一,而其先驱正是森特股份。
今年3月4日,隆基股份披露协议,受让森特股份合计27.25%股份,成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东,以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前布局BIPV市场;6月25日,隆基股份与森特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进军建筑光伏一体化市场。
据隆基高管此前预测,今年隆基股份目标实现BIPV的出货量400MW左右的目标,希望在2024年BIPV业务实现100亿元营收目标。
04
江特电机
年度涨幅:456.57%
上涨催化:锂电池+ST摘帽
作为全年主流题材,碳酸锂价格年内一直都在涨价的路上,目前电池级碳酸锂每吨已经突破24万元。
江特电机拥有两条锂云母制备碳酸锂产线共计年产能1.5万吨、一条利用锂辉石制备碳酸锂年产能1.5万吨的产线、一条利用锂辉石年产能1万吨氢氧化锂产线及0.5万吨碳酸锂产线(建设中)。
碳酸锂价格走强为公司业绩带来了正面提振,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44.66%;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1066.33%。
05
九安医疗
年度涨幅:440.35%
上涨催化:新冠检测
年末终极妖股。
进入四季度,新冠变异病毒Omicron再度席卷全球。公司在互动平台上不断“吹风”:所产iHealth试剂盒,在Amazon美国销量排名前两位。且预计明年年初月产能可以达到2亿人份。
虽然被交易所多次问询,但在年末小盘股炒作背景下,公司上演三波涨停浪潮,最大涨幅超7倍。
06
*ST德新
年度涨幅:439.45%
上涨催化:ST+重组
今年也是ST股大年,在重组预期之下,不少ST板块出现大量牛股,*ST德新更是其中佼佼者。
2020年,*ST德新披露收购方案,拟以现金近7亿元收购东莞致宏精密***股权;今年3月底,标的资产过户完成。
公告显示,致宏精密主营自动化精密零部件生产,为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提供自动裁切高密模具、高精密模切刀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据悉,致宏精密模具业务是优质锂电池电芯成型必备的工序,处于锂电池裁切精密模具领域的领先行列,成功开发了比亚迪刀片电池切刀,成为比亚迪该类设备的独家供应商。同时,公司还拓展了拓展的宁德新能源作为其新客户。
07
藏格矿业
年度涨幅:411.86%
上涨催化:锂电池
依然属于锂电池板块。公司主营氯化钾和碳酸锂的生产和销售。目前,藏格矿业拥有察尔汗盐湖开采面积724.3493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系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青海省30家重点企业之一。
业绩上,藏格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76.9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藏格矿业营业收入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和3.79亿元,同比增幅为235.18%和303.16%。
08
*ST赫美
年度涨幅:387.74%
上涨催化:ST+重组
今年2月1日,*ST赫美预重整程序启动。12月1日,*ST赫美发布公告,称与重整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根据公告信息,榕光实业、自然人王雨霏、富源金来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出资受让*ST赫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股票。
同时,*ST赫美的数家子公司也进行了重整。4月28日,公司披露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ST赫美子公司惠州浩宁达 科技 、深圳赫美商业启动预重整程序。
09
凤凰光学
年度涨幅:351.01%
上涨催化:军工+重组
10月,凤凰光学发布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
凤凰光学拟置出光学器材资产,同时购入半导体外延材料等资产。
资料显示,国盛电子及普兴电子目前已形成了系列化大批量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外延材料供应商之一。客户资源,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世界先进、士兰℡☎联系:、华℡☎联系:电子、燕东℡☎联系:电子、华润℡☎联系:、扬杰 科技 、美国恩智浦、韩国MagnaChip、日本东芝等国内外主要厂商。
10
京城股份
涨幅:349.77%
上涨催化:氢燃料电池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叠加冬奥会力推,年末走势愈发强劲。
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旗下天海工业储氢瓶有装车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目前已陆续开始交货;同时,35MPa、70MPa氢气瓶氢系统均已量产。另外,京城股份还表示,此次冬奥会上的140辆氢燃料大巴车所配八氢组氢系统正是由其提供。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历史上大牛股有哪些共同特征
一 有品牌魅力
品牌公司越来越成为市场的长线机会。今年市场表现出色的股票如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中集集团、五粮液、天士力、云南白药等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都有提价行为,但其市场销量并没有下降,有的销量甚至还大幅度提高,市场对其认同度也不断提高。
因此,深万科、双汇发展、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佛山照明等品牌公司,已经成为基金和QFII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 具国际竞争力
guazi
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比如中集集团、中兴通讯、振华港机等一批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是其股价走强的基本原因。而特变电工作为世界变压器第三大生产商,在2004年中标美国最大的水电公司———洛杉矶水电部的变压器项目后,连美国杜邦公司也主动与其结盟;福耀玻璃是全球第六大玻璃制造商;美克股份在应诉美国家具反倾销案中,成为惟一一家享有“零税率”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可圈可点。
三 管理团队优秀
管理团队既是公司管理最重要的变量因素之一,也能带给证券市场新的机会。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就是提升公司成长性最好的因素之一。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增长背后,就是一些优秀管理团队前瞻性决策的结果。比如,宝钢与煤炭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就是在煤炭业并不特别好的时候进行的;中海发展也是在航运业不景气时置办的船只;烟台万华市场的垄断性也体现了其决策者的先知先觉。因此,了解公司的管理团队,清楚公司的战略动向,就可以发现市场的投资机会。
2.大牛股有什么特征
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图表往往是对基本面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因此,在投资分析中,它也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笔者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历史上的超级大牛股,都有着共同的、极为明显的三大技术特征。
一、在建仓期内有着一个或多个比较丰厚的成交量堆;
二、持续、持久的建仓吸纳周期:长的可达二、三年;
三、最终归顺并向上发散的中长期均线系统:日均线可参考30、60、120、240,结合周均线效果更好;
注意: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假如少了其中一个,牛股威力将大打折扣。
3.历史上的大牛股有什么共性
1、所属行业紧随时代特征
大牛股诞生的背后,是行业轮转、产业更迭与时代变迁。
90年代属于初市场经济确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制造时代开启。长时间的短缺经济使得商品百货需求大增,第一轮牛市中,爱使股份和飞乐股份为代表商贸、轻工类行业领涨。
2、起步市值普遍在20亿以下
小市值,大空间,大牛股起步阶段市值普遍小于20亿。小市值公司弹性空间大。统计发现,大牛股在牛市起步阶段市值较A股整体偏低,而在牛市高点偏高。
3、业绩增速明显
牛股背后往往对应着业绩高增长。统计发现,大牛股上涨有着坚实基本面的支撑。盈利高增长为股价持续上升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A股五轮牛市中,大牛股复合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4、起步阶段估值并不便宜
从估值水平看,大牛股在起步阶段也并不便宜。五轮牛市起步阶段,大牛股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50.40倍、16.88倍、22.09倍、18.98倍、27.18倍,从估值看,大牛股与其他股票无明显差异。因此,“便宜股才会大涨”的结论是错误的。
5、普遍有并购动作
很多大牛股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并购扩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牛股
参考资料来源:***-盘点2014年十大牛股:次新股集体称王
4..历史上大牛股有哪些共同特征
一 有品牌魅力 品牌公司越来越成为市场的长线机会。
今年市场表现出色的股票如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中集集团、五粮液、天士力、云南白药等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都有提价行为,但其市场销量并没有下降,有的销量甚至还大幅度提高,市场对其认同度也不断提高。 因此,深万科、双汇发展、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佛山照明等品牌公司,已经成为基金和QFII重点关注的对象。
与动辄千亿级、万亿级市值的民营巨头相比,央企在2007年的一波行情之后,在市场上表现得一直不温不火。
眼下,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在基建、军工、能源等重要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中字头”股票持续拉升。
这些国之重器,已经走上了快速估值修复之路。
【被低估的央企】
“截止到2021年6月份,我国中央企业的净利润,正式突破1万亿元,达到了恐怖的10232.1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
同比2020年,2021年央企收入增长了133.3%,同比2019年增长了45.4%。中央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同期水平,而且创下了 历史 上同期最好的水平。
同时,据有关统计,目前央企上市资产占比已经稳定在60%以上。A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总数超过300家,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接近10%,总市值则约占A股总市值的20%。
然而,央企此前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表现却非常一般。
以PE或PB去估值衡量,央企在A股中的估值排名低于营收和市值百分比排名十个点以上,这也使得央企在A股总市值的占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当前,央企控股上市企业的估值仅在中位数附近,以基建、银行为代表的央企更是处于 历史 的低点。银行股近两个月跌幅超过18%,超过八成的A股银行股属于破净状态。
央企被低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央企在融资中对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很低,仅靠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基本就能满足资金需求,只把发行股票当作一种补充,很少通过回购等方式主动维护股价。
其次,央企主要是实业类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企业的实业运行而非规模增长是央企的首要追求。在数据指标上,企业性质也决定了央企管理者对营收、利润等实体经营数据更关心。
第三,央企大多处于能源、金融、基建等成熟行业,具有良好的安全边际。市值的大幅波动并不利于企业形象的维护,因此,这些央企缺乏自发的市值管理目标,更加偏爱股价的稳定。
不过,伴随着国资委提出加强央企市值管理要求,股价逻辑要变了。
【市值管理新考核】
今年3月,国资委下发了《通知》,提出央企要全面梳理上市公司投资者沟通工作情况,及时召开业绩说明会,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上市公司情况,并强调“原则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参加”。
市值管理的要求是伴随着国企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的进程推进的。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提到,要确保2021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如果把目光投向2007年,那一轮央企走出的大行情,正是伴随央企重组和央企整体上市这两个在资本市场领域的政策春风所起。
当时,这个国家层面的大动作一出,市场便给予了热烈的反馈,中船民品复盘九个交易日上涨106%,涉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整体上市的风帆股份年内翻倍。中化国际、白云机场、电广传媒、经纬纺机、中成股份、中核 科技 、中技贸易等央企控股上市企业均表现强势,央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迎来了大爆发。
回头看这一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需要重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公司市值指标的重要性上升。
市场同样做出了反应。
中国船舶集团控股的中国船舶、中国海防、中国重工等央企和军工概念股上涨趋势明显;由中远海控旗下的中远海控、中远海发、中远海特等航运股票成为近期热门股票;而航天彩虹、中航电子、中国电建、中化国际、中国中冶等央企控股的上市企业同样表现强势,年内股价整体涨幅超过了30%。
当前,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到央企整体的67%和88%。2020年中央企业一年当中实施混改超过了900项,引入 社会 资本超过2000亿元。
央企对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有望在估值修复的过程中,完成市值规模的快速扩张。
【中坚力量】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如今也不容忽视。
首先,营收盈利能力出色的央企,在顺周期板块轮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身处基建、制造、能源等领域基本面良好大型央企,借力顺周期,在板块轮换的过程中以多年以来低估值的优势,完成股价的逆势上涨。
其次,央企的实体业务能够沿着高确定性的政策主线,紧紧跟随着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部署和安排。
与民营企业相比, 央企的经营活动和投资布局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在政策和监管方面通常不太会发生重大的临时性变化。 一方面,这些企业通常在重要领域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其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相关,享有着政策的利好。
例如,国资委明确提出央企要高质量实施好“十四五”规划,针对物流平台、制造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减排降碳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指导,而央企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政策指导传递出的信号。
第三,大型央企市值体量大,表现稳健,许多公募基金与海外投资机构的目光已经锁定在了能力突出的央企股票。
以央企控股公司主导,近期热门的军工行业为例,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军工持股总市值1132.12亿元,创 历史 新高。其中,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军工股持仓总市值为80.64亿元,持仓占比为1.87%。二季度加速配置,军工行业持仓规模环比增加26.72%,持仓比例3.85%,超配0.79%,多只个股获得外资加仓。
央企在实业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仅2020年,从新冠灭活疫苗研制到嫦娥五号登月任务完成,从北斗系统顺利开通到天问一号成功发射,这些大国重器真正起到了顶梁柱作用。
随着央企融资效率升级,股东投资回报的跃升和国家发展的提速,这些央企正在完成实体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同步。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A股的央企大时代已经来了!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