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在手机中,找到并打开“涨乐财富通”APP,如下图所示。
2、然后在打开的软件主页面中,点击“行情”页面,点击右上角“搜索图标”,如下图所示。
3、接着在搜索框中输入“上证”,然后点击“上证指数”,如下图所示。
4、这样就能看到“上证指数”的相关信息了,如下图所示就完成了。
盘面观察
周一,A股三大股指早盘分化,但午后集体回落走低。两市合计成交额12036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买入3.95亿元。盘面观察:大金融(证券)、家居用品、仓储物流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半导体、造纸、电气设备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5%,报3589.31点;深成指跌0.93%,报14752.96点;创业板指跌2.09%,报3405.93点。
后市展望
今天确实是不太愉快的一天:沪指早盘在大金融等板块带动下强势震荡上扬,但午后三大股指齐齐跳水,沪指失守3600点,创业板指险守3400点;两市合计超3500家个股下跌的同时,却也连续32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北向资金也连续4日净买入。
近期市场面临内外部的不确定性担忧确实较多;疫情变化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再加上特殊背景下美股中概股的暴跌等原因,都导致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急速降温。
但正如我们之前表态:1是受益于国内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政策,变异新冠毒株对我们的影响有限;2是我国经济体系更完善,产业链相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也更完整,抵御风险能力强;3是目前我国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相对海外市场有利,在近年来相对海外“巨量放水”,我们应对增长下滑和信用风险可采用的调控措施和政策空间更大,周末高层也透露了可能降准的预期;4是目前大A股整体的市场估值水平相对较为合理。综合以上四个因素,国内资本市场相比海外可能更有韧性,恐慌情绪虽然会带来市场的调整,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未尝不是重新进行仓位调整和配置的时机。
重点关注本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部稳增长的政策预期仍是主导市场表现的更关键因素,年底到明年初可能是政策加力的重要窗口期;在目前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阶段,政策导向将是影响各类资产表现节奏和幅度的关键;目前指数整体上涨的动能不足,但海外疫情扰动或加快A股波动率抬升,寻找确定性仍是主线。
操作策略
具体方向上: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分子端驱动力较强的新能源、军工、大科技这三大反复点评的高景气热门赛道仍是长线资金配置的主流,但短期高位必然出现分化;而伴随恐慌情绪释放之后,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大金融,以及部分经过前期调整市场预期边际好转的大消费等板块值得适当关注。
【广发 证券高级投资顾问 赵愚睿,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4060014】
周五沪深两市指数上涨均接近1%,两市成交量较前日略有萎缩,考虑到小长假的影响,周五成交量可以理解;连续3天成交量超过压量线,表明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2022.4.1上证指数日线图
2.领涨主题板块持续性增强
周五地产板块继续上涨,招保万金这些地产行业龙头午后放量上涨,存在一些大的机构资金流向地产板块的迹象,也意味着地产板块短期仍可能继续上涨。
最近三周以来,地产板块持续上涨,成为最确定的板块主题方向;本周,银行股大涨也对指数的上涨有较大贡献;两大权重板块的上涨,对于市场摆脱板块轮动过快,缺乏赚钱效应的混沌状态,启动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市场资金不足的局面将逐步缓解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资金明显不足。但是,央行强化各个领域的金融扶持,这些资金逐渐补充到位;2万亿保险资金即将释放出来;加之企业回购资金、银行理财自购资金、基金公司自购资金,股票市场的资金将会逐步得到补充。
随着各路资金不断汇集,场外资金将逐渐回流进场,有助于指数进一步走强,跨越3290~3320点一带阻力区间,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随着机构资金进场,大市值股票将重新成为板块的风向标,后续需要观察市场机会是否会发生转变?短期资金炒作是否会告一段落?市场赚钱效应是否重回中线的趋势投资逻辑上来呢?
指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市场对政策底部具有高度的共识,对回补缺口的认同度也较高,那么市场底在哪儿呢?突破3290~3320一带的阻力区间后,上证指数的走势将如何呢?还是继续上攻3350上方阻力,进而向3400~3500点的箱体位进发呢?
此前,有更多的观点认为指数还会二次探底,最终确认市场底。按照A股历次的探底过程,有很多人认为市场底甚至会低于政策底,也就是说,二次探底的低点可能低于政策底的低点3023点;对此,我本人并不认同。
1.本次筑底将不同于A股历次筑底
此前有人梳理A股历次筑底一共有四次,四次探底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临的困难局面不尽相同,在A股运行中体现出的政策底与市场底的间距各不相同。
2008年A股探底过程处于金融危机时期
2008年之前,在“三驾马车”的带领下,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有钱,我们就像一个暴发户,如同一块最肥的肉。
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去应对,如同有钱人过冬一样,我们有底气,当然我们也少不了被M帝狠狠地割了一次韭菜。
经济危机爆发后,我们连续出台了各项政策救市,A股上证指数政策底出现在1802点,随后市场底出现在1664点,“政策底—市场底”间隔1.5个月,期间上证指数涨跌幅-8.2%。
上证指数大幅杀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央行紧缩货币政策预期,年内仍将动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加息两次。市场流动性全面收紧。
第二: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CPI调控任务依然艰巨,判断通货膨胀率仍将处于高位,食品类物价指数仍将再创新高。物价上涨趋势延续。央行将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高涨的CPI导致再次全面紧缩预期。
第三:连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前期的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加息,以及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导致了政策累积效应对于社会需求的遏制。这将导致经济面临紧缩经济调控下的下滑风险。经济下滑风险导致市场对于企业盈利预期下降。市场个股估值将被重估。
第四:国际形势依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国际评级机构再次降低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德国反对援助希腊债务。
第五:货币上,美联储考虑退出QE2政策,准备加息应对通货膨胀。美元如果走强,或者美国加息,将会导致国际资本大幅回流美国,中国资本市场将面临国际热钱退出风险。市场的杀跌部分是来自国际热钱避险需求。
第六:国内上,国际版推出在即,市场资金面并不充裕。本周有八只新股上市,融资需求使本已紧缩的资金面继续收紧。
。
上证从19年初2440点经过3年慢牛才涨到21年底3731点,仅短暂调整就跌到4月底的2863点,把三年慢牛抹去近70%两市平均市盈率市净率股价都处于历史低位快速反弹上升十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