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90.3亿元。国债发行10535.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4063.1亿元,金融债券发行7629.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1386.9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97.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4645.0亿元。
截至7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41.9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3.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34.5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32.8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2.2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2.5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14.4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432.2亿元。
二、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7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3.5万亿元,日均成交11205.9亿元,同比增加21.8%,环比增加4.4%;单笔成交量在500-5000万元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的43.5%,单笔成交量在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的49.4%,单笔平均成交量4991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7万亿元,日均成交1760.2亿元,同比增加36.3%,环比减少21.9%。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债券成交17.7万笔,成交金额236.5亿元。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截至2022年7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6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5%。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6.2%,政策性金融债0.8万亿元、占比23.9%。
四、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7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46.5万亿元,同比增加37.8%,环比增加4.7%。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31.4万亿元,同比增加38.2%,环比增加4.7%;买断式回购成交4135.1亿元,同比增加10.9%,环比减少23.8%;同业拆借成交14.6万亿元,同比增加35.3%,环比增加5.6%。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32.9万亿元,同比增加6.0%,环比减少4.9%。
7月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3%,环比下降24个基点;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5%,环比下降21个基点。
五、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7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2.1万亿元,贴现发生额1.6万亿元。截至7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8.3万亿元,贴现余额12.4万亿元。
7月份,签发票据的中小℡☎联系:企业9.0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2.4%,中小℡☎联系:企业签票发生额1.4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4.0%。贴现的中小℡☎联系:企业9.3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6.7%,贴现发生额1.1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1.4%。
六、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7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253.2点,较上月末下跌145.4点,跌幅为4.3%;深证成指收于12266.9点,较上月末下跌629.3点,跌幅为4.9%。7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4188.2亿元,环比减少16.6%;深市日均交易量为5881.3亿元,环比减少2.4%。
七、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情况
截至7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人机构成员共3890家,全部为金融机构。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2共计2201家。从持债规模看,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1.1%,主要集中在基金公司、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代客);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1.9%。单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75、1、11、11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只数占比为91%。
7月份,从交易规模看,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50.8%,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自营)、城市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营),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83.3%。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
注:1.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等。
自营投资者与代客投资者分开统计,下同。
沪指涨的原因是指数的变化是由股市整体变化引起的,所以股市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股市整体行情在上涨,其影响因素一般是国家政策或经济形势。股票指数一般指股票价格指数(描述股票市场总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描述股票市场总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数。它是选取一组有代表性的股票,对它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选股和计算方法不一样。2015年1月19日因金融监管,板块,证券公司,除证券, 宏源,外停牌,板块所有股票在跌停个股方面,方正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19只集体跌停股。沪指股市暴跌7.7%,创下七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证券上海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其样本股票均为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上海,证券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化,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一般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③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3、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①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②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③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④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