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股票指数实时行情(茅台股票指数实时行情走势图)

2022-12-09 23:30:25 证券 yurongpawn

茅台股价重回2000元!不要低估茅台酒未来的涨价概率和幅度

特约 | 章圣冶

·编者按·

12月8日,茅台股价重新站上2000元大关,成交额合计超过122亿元。对许多投资者来说,茅台股价重拾升势只是早晚的问题,从市场价来看,茅台酒在2022年有望提价,而这会增厚茅台公司的利润。

茅台投资人、杭州寻常问道大消费组长章圣冶认为,一般消费品的涨价幅度与GDP增速相同(5%-6%),而茅台过去20年的涨价幅度与M2增速相近(13%),因为一般消费品反映的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而茅台反映的是居民财富总量的增长。如果说银行是百业之母,茅台就是百业之子。在丁雄军董事长表示“茅台会遵循市场规律”的目标下,茅台酒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涨价概率和涨价幅度,是我们不能低估的。

为什么拉长时间看

茅台酒的涨价幅度可与M2相同?

首先让我们看一组数据,从2000年至2021年,我国M2供应量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而同期贵州茅台酒的市场批价(非出厂价),年复合增长率也是13%。如果觉得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太长,那我们把时间轴拉近至最近4年,从2018年1月至今,M2从167万亿到234万亿,增长了40%,而茅台酒市场价从1700-1800元涨到今天的2500-2600元,增长幅度也刚好略高于40%。

这就意味着,茅台酒市场价格的运行,几乎是长期围绕M2增速波动的。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拉长时间看,大多数的消费品年均涨价速度和GDP增速(5%-6%)相近,而茅台酒的涨价更快,能与M2(13%左右)的增速基本相同呢?

原因在于,GDP更多反映的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它对应的消费需求是以米油盐酱醋为代表的日用品,所以日用品的价格,尤其那些我们常说的必选消费品的价格,会在长周期内跟着GDP走;而货币总量M2则不同,它反映的是居民财富总量的增长速度,特别是 社会 富裕阶层的财富积聚速度,它对应的需求当然不是日用品了,而是具有精神属性的奢侈品。从这个维度上看,茅台酒其实已不是一件普通消费品了,它应该被归入奢侈品的行列。

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要做成一件奢侈品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各个奢侈品细分赛道,比如服装、箱包、日化、跑车、手表等,都有海外知名公司牢牢占据着霸主地位。以箱包行业为例,像LV、爱马仕、巴宝莉,它们都会说,自己祖上给皇上当过马夫,给娘娘做过皮匠,给女王缝过衣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背后加持的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这些产品也带着强势文化的优越感横行全球,广受追捧。二十年前,当红酒和洋酒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快就摆上了中国的富人们的餐桌,当时他们觉得难喝,甚至要兑着雪碧或冰红茶才能下肚,但还是不妨碍他们每次饭局都小心翼翼地拿出红酒,因为国人认同了它们背后的强势文化。

可是今天不一样了,富人们开始发现,红酒其实也没那么好,第一它酒精度数低,这让整场饭局变得慢热,迟迟进入不了气氛点;第二它不是高粱小麦固态发酵酿制的,和中餐的饮食没那么搭配,还是喝白酒更舒适暖胃;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即富强之后的民族自信意识崛起,让中国文化反超西方成为了更强势文化,人们会津津乐道于老祖宗传下来的酿酒工艺,侃侃而谈 历史 上茅台与家国命运交织的经典瞬间。因此我们清晰的看到,今天高端白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找不到对标品牌了,这是令中国其他消费品行业都望尘莫及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国际上平行的对标物,茅台酒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奢侈品之列。

目前市场中的一个担忧是,一瓶市场价已经卖到近3000元的白酒,难道每年都能涨价10%以上吗?在笔者看来,涨价的可能性很高。我们还以红酒为例,澳大利亚最好的红酒品牌是奔富,它的旗舰产品奔富707,在国内广为人知。其单瓶售价在3000元以上,高于飞天茅台。而如果比较单位酒精度数的价格,那更是相差了好几倍,实际上,比较单位酒精度数价格是更合理的,因为想要饭局达到气氛点,只需要1-2瓶高度数白酒,但需要很多瓶红酒,但它们都是3000元的酒。

同样是各自国家的国宝级酒类品牌,同样是各自品牌的旗舰产品,茅台比奔富低了一大截,这是说不通的。

对于茅台酒的持续涨价,笔者还是坚定乐观,只要丁雄军董事长在股东大会上的发言“茅台酒终归是商品,价格形成遵循市场规律,受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脱离价值规律本身是不科学的,茅台会遵循市场规律,呼应市场信号,反映合理价值”不是一句空话,茅台酒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涨价概率和涨价幅度,都是我们不能低估的。

富人的消费、聚会的需求长期不变

茅台酒需求比M2有放大效应

不仅茅台酒的市场价格随M2增速水涨船高,茅台酒的销售量也在持续增长。根据贵州茅台年报,2015年茅台酒销售量为20065吨,2020年为34313吨,最近5年的卖酒量就增长了70%。这也就意味着,全 社会 对于茅台酒购买力的增速与M2的增速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进一步有放大的效应。

笔者认为,这背后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富人的消费心理。比如一个小伙子,在经过了多年奋斗,实现了 社会 阶层跃升,家庭资产翻了2倍。如果我们看他可用于消费的支出,是远不止原来2倍的——过去仅每年春节买一瓶茅台,现在需求量大了,可能每两个月就要购买一瓶茅台酒。

其次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全 社会 的用酒结构正在发生显著改变。例如婚宴是白酒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景,现在大多数新婚夫妻都是独生子女,两人的原生家庭只需筹备一场婚宴,负担更轻,用酒的档次肯定有所提高;再例如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城市面积扩大,老同学老朋友的见面次数明显减少,原先可能两三个月聚一次,现在时间难约,大家差不多一年才能成功聚上一次,这也会促使他们购买更高品质的白酒。

再次,在我国的人情世故中,似乎一直存在于一种加码的习惯,即这次喝的不能比上次差,今年送的不能比去年差,尤其涉及到面子二字时,更是如此。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消费升级的速度,也就是提价的节奏,明显要快于一般的行业。所以,高端白酒提价背后有很多因素在助推,而这些因素看似平常,实则改变发生后很难转弯。放眼未来,这些逻辑仍然成立,它们将会支撑起茅台酒市场价格的持续高增。

市场有人担忧,茅台酒的开瓶率较低,大量的酒被消费者“囤”起来,没有喝到肚子里去,这是在积聚风险,未来可能引起茅台酒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笔者对此并不赞同。因为不同的人购买茅台酒,都是出于三个需求:自饮、送礼、收藏。

自饮无需解释。说到送礼,什么东西能被称得上是一个好礼品呢?一定是硬通货,即这个东西存在一个二级市场,每天都有充足的流动性,交易折价又很低。这样的礼物送出去,一定会受到欢迎,哪怕对方不喜欢喝酒,也可以转手卖掉,兑现价值。而收藏的需求,则来自于这个产品的金融属性,有涨价的预期。不涨价的酒是不会有人买来收藏的,所以收藏浓香酒的人很少,酱香酒则很好的匹配了这一点,尤其是茅台在每一个酒瓶上用不小的字体标明年份,更是激起了人的收藏心理。

正是茅台酒独特的产品属性,催生出了这三种不同的需求,无论是自饮、送礼还是收藏,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需求,我们不应该割裂看待。更没必要苦苦思索今后如果其中的哪一项需求突然消失了会怎么样,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如同足球比赛,无论是运动战还是定位球,远射还是空门,倒挂金钩还是头球攻门,只要进球了,都可以得分,不存在“如果把你那几个头球进球去掉,会如何如何”之说。

简单看待茅台现象

茅台是百业之子

当然,过去的几年,贵州茅台的业绩增长明显在降速,归母净利润2019年同比增长了17%,2020年增长了13%,2021年前三季度的增长仅有10%。乍看起来,的确给人以“大慢笨”的既视感。

贵州茅台年报显示,2019年茅台酒的销售量34562吨,同比仅增长6.5%,2020年茅台酒的销售量34313吨,同比下降了0.7%。2021年前三季度茅台酒的销量没有直接披露,但我们看到在茅台酒直销收入增长74%的同时,茅台酒的总收入只增长了8%,可见茅台酒前三季度仍然没有放量,如果四季度依然保持这个节奏,那么2019-2021茅台酒销售量将罕见的连续3年在三万四千多吨水平原地踏步。

商品酒的失速,其实是在给2015年还债。2015年茅台基酒产量只有32179吨,远低于2014年的38745吨和2016年的39313吨。当时基酒产量的塌腰,造成了近几年的商品酒产量的下滑。

不过,“基酒荒”的影响已经宣告结束,2016年之后基酒产量恢复了大踏步增长,2017年42829吨,2018年49672吨,2020年首次突破5万吨,到了2021年,根据11月9日茅台官℡☎联系:的报道,“已全面释放5.6万吨产能”。以此推算5年后的商品酒销量,大致会达到4.8万吨,相比于近几年的三万四千多吨,有超过40%的增长空间。明年销售量的增长也会开始重启,根据华创食饮研报的推算,明年茅台酒出厂商品酒的增幅就会在10%以上。

提价预期和基酒扩产,能让茅台业绩重燃高弹性,但是茅台最大的投资价值,来源于远高于其他企业的确定性。有数据显示,茅台自1998年有审计报表以来,至今已连续22年实现了利润的正增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这都是一个商业奇迹。目前来看,茅台业绩的增长趋势还在延续。

究竟该如何看待“茅台现象”?笔者认为,不用过于复杂化,如果说银行是百业之母,茅台就是百业之子,它像是一个代表中国富裕程度的指数。美国能支撑起1万亿美金市值的特斯拉,那么拥有比美国总人口还多的4亿中产的中国,怎么可能支撑不起一个2.5万亿人民币市值的贵州茅台?

(本文已刊发于12月4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茅台# #茅台实时行情# #白酒#

茅台股票指数实时行情(茅台股票指数实时行情走势图) 第1张

白酒股重挫,茅台大跌1000亿!暴跌之下的白酒股何去何从?

我认为这个情况很难说,毕竟很多人并不看好白酒板块的后市行情,同时也不看好消费板块。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很多白酒股遭遇到了大幅下跌的行情之后,很多人并没有选择直接抄底,同时也没有选择购买相关股票,因为大家反而在等待这些股票进一步暴跌。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大家普遍会认为白酒板块的估值普遍过贵,有些白酒企业的市盈率甚至已经达到了100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普遍预测白酒板块可能会继续下跌,所以很多白酒板块的个股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跌幅。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白酒板块的股市新闻,当白酒板块出现波动的行情之后,贵州茅台竟然在一天之内暴跌了7%,同时也出现了1,000亿元的缩水情况。与此同时,有些白酒板块的个股的跌幅甚至已经达到了10%,很难想象白酒板块的个股会出现如此大的跌幅。

白酒板块可能会继续下跌。

如果让我个人来预测的话,我个人觉得白酒板块的估值本身比较贵,所以白酒板块的很多个股可能会继续下跌。特别是对于贵州茅台这样的股票来说,即便贵州茅台是A股总市值最高的企业,但如果让一家白酒企业成为A股最贵的企业的话,我觉得这个现象本身就非常可笑,以我个人来看,以后的贵州茅台可能会进一步下跌,甚至有可能会回落到300元钱以内。

除了贵州茅台之外,我认为其他白酒个股的市盈率也非常高,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实现稳定的业绩增长的话,这些企业至少会有20%以上的跌幅空间,甚至有些企业的跌幅空间可能会达到50%以上。

茅台似乎可以买,但不会完全买(上篇——宏观环境/价格指数篇)

我一直觉得宏观分析很难,其实并不是难在理解宏观数据背后的影响关系,而是你很难从数据中找到衡量它的标尺,得出真正正确的结论。而且,更难的是,市场上你可以找到很多标尺……简单举个例子,2020我国GDP同比增长了2.3%,那这个宏观数据好不好呢?如果拿去年6%的同比增长比一下,2.3%好像有点不够看?但毕竟遭遇全球性突发疫情灾害,放到国际上对比一下,这个2.3%又是GDP前十的国家中唯一正增长国家,这可很了不起,但最终我又要如何给这个数值下一个定论呢?答案就是没有一个定性的答案, 你可以随意解读它,好与坏都可以有无数种解释的可能,你总能找到支撑观点的标尺和数据,你只能找到最符合逻辑、最客观的说法去对它的两面性进行综合评价。 所以我也挺不喜欢看宏观分析报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确实容易把自己套进去。

但我仍然需要先去分析宏观市场,去知道这个市场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构建一个属于当下的宏观市场认知。 因为我们接下来讨论的价值,恰恰包含在大大小小的多个宏观维度的市场里。我需要尊重庞大社会意志运算系统得到的宏观数据结果,它永远正确地反映着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高质量、高速发展。将A股最悠久的上证指数年K线图打开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指数整体趋势笔直往右上增长,按年化增长率看,上证指数的年化增长率约为12%,确实很好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稳定上升趋势。

但从上证指数经历的牛熊市角度来看,这个“晴雨表”中途可能并不平静。有从1990年12月开始17个月近14倍的巨幅增长,也有过2008年次贷危机开始,从6124点一路狂泻造成的73%巨大跌幅。实际上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并没有如股市异常夸张的波动,一直以来决定A股上下波动幅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流动性与预期 ,流动性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它和央行货币政策有关,预期则是产生波动的强催化剂。 流动性相当于一根杆子,经济政策决定了他一定时间内斜往上指抑或斜向下,而预期就是套在这杆子上那条皮筋的大小与弹性 ,而股票市场上蹿下跳的表现,正是皮筋在这杆子上不断移动,被上或下拉伸留下的曲线。

当你理解了杆子与皮筋的概念,那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说过的:“长期来看股票市场是个称重机,而短期它是个投票机。”这句话也可以轻松理解了。它的意思其实就是“价格会长时间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市场整体价值中枢的变化,预期则对价格影响比较明显。

Ok,聊完杆子与皮筋的事,得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经济周期。他给出了杆子所指的方向,又解释了皮筋上下波动的节奏,这里我直接引用一篇论文的框架与案例作为参考。

论文先分别对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盈利相关关系与货币供给周期与上市公司估值之间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所选某些宏观经济指标与上市公司盈利与估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周期对A股市场影响作用机制,并得到了“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周期”三者之间形成动态循环时形成A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周期——上市公司盈利周期——A股市场周期”、“货币供给周期——上市公司估值波动周期——A股市场周期”时驱动A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作用机制。下图为在此机制下作者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得到2006-2011年两轮牛熊中,经济周期与A股市场周期的划分

这篇论文从实证分析中得到一些极其有效的经济周期判断指标,分别有: GDP当季同比指标、CPI当月同比指标、M1同比指标。 我也采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11年至今的A股市场作出经济周期的划分。(注:这里代表市场的指数收盘价选择了我最爱的中证全指)

我认为在11年以后的经济周期判断上,CPI数据因未纳入房价这一重要参考指标,在这段期间内并未发挥较好作用,故,附上易居研究院收集整理出自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数据(2013-2021), 并手动预估模拟与CPI指数结合后(蓝线)的效果(绝对不是因为我不想花时间处理这个CPI+70城房价指数(处理起来实在太费时间,下图将就看着呗))然后还加入一个特别有用的宏观指标:PPI(生产者物价指数)配合食用。

在经过衰退期一轮熊市调整,上市公司平均PE已回落至10~15水平,PPI持续走低,企业盈利能力堪忧,真实CPI(也就是我画的那条)同时走低,政府尝试提高货币供给(M1)水平刺激经济情况下,GDP增速下降势头有所减缓,但当前宏观经济中消费及投资呈现低迷态势,内需不足,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市场维持极低通胀水平,房地产指数进入负增长区间。从M1来看央行并没有采取较为宽松政策,但证监会与2014年5月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放宽了创业板首发条件以及建立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杠杆资金环境宽松,为后续牛市做好了政策铺垫。

从2014年7月起,融资融券余额增长超500%,最终高达22000亿。我始终认为从经济周期来看,这轮牛市行情只是整个增长周期的一部分,杠杆牛掩盖了由“货币供给周期——上市公司估值波动周期——A股市场周期”传导模式下,由货币政策引导,企业利润、估值双轮驱动的牛市起点。从宏观指标角度看,在去库存的政策下,楼市复苏,带动真实CPI(包括楼市)回升,并在2016年年低见顶。而PPI的继续走低迫使央行提供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并不是常说的救市而为,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GDP增长率于2015年年低见底回升,PPI同步回升,企业利润情况好转。2016年2月开始的上涨仍属于本轮增长周期。

过热期的筑顶阶段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加速,GDP增速见顶,通胀水平见顶,PPI水平处于高位M1增长率维持在高位。

滞涨期主要体现在M1增长率回落,经济政策收紧,PPI数据回落,企业利润见顶收缩,CPI维持在高位水平。

衰退期体现在CPI维持高位,PPI下降,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全市场杀估值,平均PE回到12~14左右,持续紧缩政策使得,GDP增速等经济指标有所下滑

货币政策转弯,经济实现软着陆,部分企业估值进入历史新低,部分行业利润水平开始好转恢复,通常走低,维持在合理区间,投资方面仍然低迷。

本轮牛市属于结构性牛市,也催生了“抱团”的概念,涨势主要体现在茅指数、宁指数等高成长、盈利稳定且好预估的企业/行业/板块上,新冠疫情对部分行业利润影响巨大,但并未影响投资者“抱团取暖”的趋势,2020年整年热门板块涨幅巨大,头部效应明显,但市场整体PE相对来说并不算太高,维持在18~25之间,指数因成分结构原因,难反应出结构性牛市的独特涨势(具体可以看第一篇文章)。在疫情的影响下,央行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材料价格也一直走高,工业制品出厂价格随即带动上游企业恢复利润水平,投资方面较为活跃。

得益于疫情优秀的防控措施,中国经济快速走出疫情影响,今年GDP增速有望恢复较高水平。但受到消费羸弱的影响,通胀水平维持低位,中下游企业利润受到较大影响。央行采取稍宽松货币政策,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并强调政策操作上不急转弯,强调了可能收紧的货币政策预期。从目前M1、M2、社融数值来看均有明显回落。PPI增速已经维持在高位,但未传导至CPI,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恢复较差,企业整体利润水平也可能见顶,市场有出现过热/滞涨的征兆。

在花了较大篇幅分析宏观经济,并梳理出了当下可能的经济周期处境及演变之后,我们该如何给现在的茅台定位?

我们都知道茅台依靠着高毛利、利润增速高、ROE高等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经历新冠疫情的2020年,茅台在消费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依然保持利润的增长,展示出其强大的利润“护城河”,在资金追捧茅台的高确定性业绩中,茅台走出了远超指数表现的抱团行情。2020年茅台的的企业利润与估值齐涨,股价走出远超指数的收益,企业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PE一路飙升至72,回到2007年牛市较高估值水平。

但走进2021年,在消费持续低迷,货币政策尚存在收紧可能性的时候,茅台当下的高估值的持续性会面临极大的考验,年初至今茅台已从最高位跌超过30%,而PE值仍在40附近,超过历史同期70%时间点。并不是说茅台会就此脱离其保持已久的上升趋势,但目前茅台需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 1、经济周期中继续给与茅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估值预期合理吗? 2、茅台的利润增速可以支撑现在的估值吗?

其实重点就在于市场上不是没有好企业,而是估值确实偏高了,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了。在这种情况下, 寄希望于长期利润高确定性的白酒行业确实是个稳妥的选择。

传统的PE百分位估值在牛市行情中只会告诉你,这玩意太贵了,但是贵归贵,他居然还能涨,这就很离谱。而在PE百分位估值低的时候,又可能会续创新低,非常折磨,亦或者蜻蜓点水一下,立马从低估飙回来高估,这些都是很常见的。PE百分位估值的方法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靠谱,但大部分时候只能看着干着急。这部分就把我前面提到的杆子和皮筋的理论拿过来,给茅台也找一根杆子,把茅台套上去看看估值大概几何。

我们先把茅台自身的趋势中轴做成杆子(对数处理),以月度数据与趋势均轴的标准差作为皮筋活动的范围分别来看看茅台的股价、市值与利润增长情况。

不难看出,茅台上市至今都保持在指数增长区间内,从目前这几个数据来看,我们确实没办法得到 “茅台不能涨了” 这个答案。图一图二代表的股价与市值维持在趋势中轴,图三代表的利润增速已经处于趋势中轴与下轴区间。近几年利润增速与2012~2014年状况相近,不同的是当时茅台的股价是处于横盘窄幅波动的时期,近几年茅台股价大幅上涨,从PE值的对比上也能看出, 目前茅台估值水平已经有较大提升。

如果按去年的利润增长情况预估,今年年末,茅台净利润大概在514亿上下,同比增长仅3.8%,按照中证全指当前PE为低,茅台市值仅为一万亿出头。这个市值水平距离当前还有近50%的跌幅。

那如果今年利润悲观预期至趋势下轨,则今年剩下两季度只需要完成156亿的利润水平即可,按以往的利润水平看,今年的盈利状况不至于差至此。

如果将3年后的下轨作为市值与PE估算预期,3年后的2024年第二季度TTM利润应达到772亿水平,年复合增长率需回升达到16.5%,此增长比例与2019年相当,个人认为有可能达成。那按当前20000亿市值估算,如三年后利润水平达标,PE可以给到26,属于合理稍高范围。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5年后保持趋势下轨水平,TTM利润需要达到1298亿,复合增长率需要提高到21.6%。个人认为以目前消费水平,及茅台的产能上限,5年时间内必须有经营、销售或产品利润上的突破,否则很难达成这个利润水平。那么如果按这个利润水平,20000亿市值PE大概在15左右,属于偏低水平。 这也简单验证了坤坤为什么会说用5·10年后的市值贴现回当年才可能有一个较好的回报率吧。

再次介绍一下这个我编制的市场价值指数

上一篇文章有分析到,中证全指很适合作为代表A股全市场的指数,因此我采用中证全指的预期回报率(皮筋)和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标尺or杆子)作为比较编制而成。

也因此采用中证全指给茅台做标尺再合适不过了,我考虑的逻辑是这样的:杆子与皮筋的原理就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对于市场整体,存在一根杆子供皮筋在经济周期内上下波动,而对于某个上市公司个体,也存在一根属于它的杆子,也就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企业内在价值,而代表企业当前价格的皮筋是会同步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的,与市场皮筋产生相同波动。那么在这个模型当中, 像茅台长时间保持良好成长性,业绩具有高确定性的上市公司,其内在价值也自然有稳定高于市场平均的增长水平。 如下示意图,红色橙色曲线代表了中证全指隐含的内在价值和跟随经济周期波动的价格,而斜率更高的直线代表了茅台拥有更高盈利增长水平,价格则围绕斜率更高的曲线展开波动。

故而,构建茅台中证全指基于PE比与价值比指数,编制原理:用茅台PE/中证全指PE衡量茅台价格与市场价格的高/低估程度,利用茅台收盘价/中证全指收盘价(对数处理、回归处理)作为茅台对中证全指价值的溢价水平,以05年上升期开端、07年过热期开端PE比作为基准制定高/低估线,利用溢价水平调整基准线。

可以看出目前茅台与全指PE比仍处于高估区间。从历史角度看,09年PE比回撤原因是金融危机影响,茅台股价下跌速度快于全指,PE指跌至接近全指水平;12-13年PE比下跌原因为茅台利润增速增加,PE下跌,该时期开始茅台核心投资价值凸现,但无奈市场萧条,没有给与茅台充足上涨动能,以至于13-16年间茅台均处于低估阶段。本轮PE比回撤主要原因为茅台价格下跌导致,按历史角度看,需要注意该指数是否会跌破上涨趋势颈线,而目前正在确认突破的时期。

至此,上篇——宏观环境/价格指数篇完结,下篇将从茅台实际的产能、销量出发,预估茅台的增长趋势与规模上限,并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茅台的合理估值( 这大概就是坤の方法 )。

END.

超跌反弹,贵州茅台竟然大涨了,对公司的运营会有哪些影响?

其实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我觉得白酒市场是会走出比较慢牛的行情的,主要还是由于当前经济大环境不太乐观,不太可能持续很久的周期,更多是属于后周期去寻找一种估值洼地。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看到白酒行业周期性低谷周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说下半年到上半年茅台就跌到了历史最低点附近,然后又出现了一个比较小量企稳,在整个白酒市场进入低迷期行情之后就开始反弹了。

白酒行业出现了三个拐点:第一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就出现在第三个拐点,刚好形成了这样一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就发生在春节之前。从春节之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左右。然后白酒市场又重新开始恢复状态,然后又开始重新回到一个新旧更替之间。所以这可能意味着后面可能一个周期都不会太长。

贵州茅台的第一大股东,也就是最大的股东,一直都是有非常大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因此,大家也都比较关心这个股票的走势。如果茅台股价持续走高而且涨幅超过5%的话,那么这样一个大的涨幅,对于公司来说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因为这样能够让你获得更多利润和更加优秀的业绩。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是个长期持有才能赚钱的投资者。

很多投资者看不懂这一点,也不会去买贵州茅台。因为这样才把价格炒高了。不过呢?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影响仍然是有限的:首先要看贵州茅台是个什么行业呢?其实也比较简单啊,比如说食品饮料行业、还有金融等等行业。而酒类就没有什么关系了:白酒在中国可以说是非常成熟了而已。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