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是一个股票指数,说到底是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但它不是数字经济
CPI与PPI关系分析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的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环节的价格波动情况,而CPI反映的是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
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其传导方式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工业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因素,而2010年以来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从价格链条上看,价格传导主要分为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大路径。成本推动是指由上到下的传导,生产领域产品的价格波动传递到流通领域,最后传导到消费领域的相关商品;需求拉动是指由下到上的传导,价格传导是反过来进行的,由下游商品向上游传导。
根据CPI和PPI的编制过程,我们可知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CPI与PPI不会出现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控制。
CPI与PPI月度差值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虽然CPI指数和PPI指数的统计范围有所不同,既包括顺向传导的产品类别,还包括其他的产品类别,但是依据CPI和PPI价格传导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在整体上两者都是顺向传导的。鉴于此,笔者假设CPI为整个经济体企业的销售价格P;PPI为整个经济体企业的生产成本C,用CZ代表利润,建立利润模型为:P-C=CZ。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大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作正差值,也即价格传导过程中不存在阻滞现象,经济体系中产品价格传导顺畅,代表整个经济体企业盈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小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为负差值,即违反价格理论常理出现的“倒挂”现象,代表着经济体系中,价格关系出现阻滞,价格传导机制出现问题,意味着整个经济体企业亏损。
股票的估价方法与上证指数
市盈率模型。市盈率为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它反映了投资者为获得1元盈利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它代表市场对公司前景的即时评价。其计算公式为:S=P/E
其中:P:股票的价格;E:股票的每股收益;S:市盈率,假定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公司股价越高。
上证指数。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用全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为样本,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进行编制的。其计算公式为:
上证指数=(∑NiPi/OV)*100
其中:OV: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市价总值;Ni:上市公司i发行的股票;Pi:上市公司i股票当日收盘价。从公式中可见,如果CZ增长,利润增长,则无论根据贴现现金流模型和市盈率,P上涨,则上证指数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增大,则上证指数上涨
1.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拓展资料:
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
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可能是白马股经过长期上涨之后,主力已经获取较多的收益,开始在上方进行获利了结操作,因此总有白马股在大盘涨的时候会跌。
随着市场的回升和活跃,圈内的朋友又忙碌起来,电话交流也多了很多。与前几次探讨底部所不同的是现在好象更关心大盘是否已经在千点构筑了历史性的大底。
牛市、熊市、见底和见顶,应该是业内永远的话题,但所有这些讨论必须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么可以说所有这些讨论都是不着边际的。这个前提就是指数的可比性。现在讨论市场状态的参考物是上证指数,尽管管理部门试图推出其它指数来
替代最早的上证指数,然而市场依然对上证指数情有独钟。不过未来的上证指数却面临一次巨大的失真,因此若仍一味地根据上证指数来讨论大盘趋势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由于市场的发展仅有15年,而上市公司的家数从开始的8家扩展到800多家,因此上证指数的可比性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交易所也始终在努力减小这种失真度,包括几次调整上市新股的记入指数方法等等。好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股市值的影响毕竟非常有限,因此上证指数依然被市场所推崇。但现在市场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重要的所谓解决股权分置时期,而对价的影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现在管理层决心已定,股权分置问题一定会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解决。而从管理层的导向以及已经实施的方案来看,非流通股股东送一部分股份给流通股股东作为对价是绝对的主流。从比例上来说,尽管非流通股股东拿出来很少,但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还是有10送3的期待。交易所已经宣布,在对价完成以后上证指数并不进行除权。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年申能股份部分国家股定向以1比2配售给流通股股东也没有除权就是一例,因为总股本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实际情况是市场还是进行了除权。假设现在是1000点,而所有的公司都用10送3的方法在同一天进行对价,当天都是自然除权价开盘,结果是什么?上证指数770点!
当然,所有的公司不会在同一天进行对价,但由于大量的公司将在相当近的时间段内进行对价,那么其对于指数的影响是巨大的。鉴于此,如果我们依然习惯性地用上证指数涨或者跌到什么位置来研判未来的行情是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预测大盘将涨到1300点,但由于大量的公司进行了对价,届时大盘根本就到不了1300点。如果我们将对价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这样的预测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届时到底有多少家公司会进行对价,对价的具体标准是多少,对价公司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又是多少等等。
所以尽管目前还是只能依靠上证指数,但我们在探讨时不得不加上一句绝对不是多余的话:按原来的上证指数计算。
支付宝把上证指数放到首页很容易。首先进入支付宝首页以后我们点击应用下的全部。然后进入全部应用,找到大盘并长按。再次我们在管理我的应用,点击大盘上方的加号。最后我们在管理我的应用将大盘拖到顶端的首页显示。这样就可以把上证指数放到支付宝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