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距离一年一度的“双11”还有不到20天,这也是六大快递公司上市后面临的第一个“双11”,受此消息影响,近期快递股集体走出上涨行情,最高涨近15%。
报道称,“双11”即将到来,直接受益的是相关快递物流公司,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10月10日以来,6家快递公司股价呈现集体上涨局面,其中,中通、韵达涨幅较大,中通上涨超10%,韵达上涨比例近10%,申通、顺丰涨幅也达7.24%和5.31%。
专家表示,事实上,每年“双11”快递量都会迅猛增加,往往前一年的峰值量会成为第二年的平均水平,“双11”已经变成全球瞩目、万众参与的中国名片,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的快递处理总量将达到新的量级,预计超过10亿件,快递公司也已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世界纪录。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快递业继续向好,具体来看,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3.9亿件,同比增长29.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425亿元,同比增长26.7%,去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订单量达6.57亿件,同比增长超过40%。
网友纷纷表示,希望双11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1、中通目前只是拟在美国上市,但没有真正上市,所以无法得出原始股价格。近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快递巨头之一中通计划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2016年底至2017年3月期间上市,募集资金或超13亿美元。
2、中通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00亿元,相较于顺丰的80亿元、圆通的23亿元、申通的48亿元募集资金,中通创造了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纪录。按照中通提交的资料,该公司拟在美国融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用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包括购买新的土地、建设新转运中心,添置卡车等设备,增强信息系统以及寻求潜在战略收购。中通此次15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有望成为美国今年最大规模的IPO,也是继2014年阿里巴巴之后,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IPO。
3、10月20日,圆通速递(600233.SH)正式登陆A股,借壳大杨创世成为中国快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此前,中通快递赴美上市的传闻也终于尘埃落定,中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将于2016年年底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ZTO。此举标志着国内五大民营快递企业顺丰及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简称“三通一达”)均启动了上市计划,正式踏足资本市场。
4、短期来看,中通快递递交招股说明书标志着民营五大快递公司均正式踏足资本市场,快递板块效应将得到催化。叠加四季度为电商网购旺季,快递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长期来看,快递行业迎来黄金发展10年,未来依然会保持快速发展持续繁荣的预期。万亿级别的海量市场将是大市值巨头孕育的最佳环境,大型快递企业经过一轮并购整合和外延多模式发展有望成长为综合物流服务商,未来中国快递行业大概率诞生2-3家数千亿市值的快递巨头。
可以,近段时间以来,物流板块频繁活跃在线,概念股反弹趋势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11月1日至今,物流概念指数累计上涨已超15%。个股中,三羊马、厦门国贸涨势喜人,均已大涨超3成。
管中窥豹,这波物流股的走强除了受双11促销活动带动外,还与近日来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下,物流行业利好催化有关。
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优化措施和交通运输部行业疫情防控十五条优化措施,陕西省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优化措施科学精准做好全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提出10条物流保通保畅优化措施。
通知明确提出“五个严禁一个不得”负面清单和层层加码问题整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很显然,随着防疫政策的逐步放松以及消费需求释放,物流行业反弹箭在弦上。不仅如此,当下双十二已经来临,或将为行业持续复苏提供充足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物流需求呈现恢复态势
众所周知,受疫情反复影响,今年快递行业屡次受到冲击,同时社零及电商表现疲软,行业件量一直未能明显突破疫前常态值。
但进入2022年三季度以来,受疫情因素影响而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被不断释放。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披露,三季度以来社会物流总额累计增速持续小幅回升,物流需求呈现逐步恢复态势,展现出良好韧性。
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75.4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6%,环比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近日来,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叠加物流流通体系逐步畅通下,给快递活动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27日以来,全国快递日均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特别是12月2日至4日,连续三天日均超3亿件,实现迅速反弹。
眼下,“双十二”购物节已经来临。对此,业内人士直言称,“双十二”购物节提前准备,预计快递服务质量整体上将优于“双十一”电商节期间。
展望后市,招商证券表示,短期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看好业务量持续恢复趋势;中长期来看,行业需求仍具韧性,新兴物流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华泰证券亦指出,快递业兼具供给弹性和需求韧性,快递业疫后供给恢复的速度强于大部分业态,看好行业件量增速向上修复,明年仍有望超过GDP增速的2倍。
行业景气向上,头部企业盈利空间大
近几年,受益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企业迅速崛起,如今已形成了多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率度接近85%。
表现在业绩上,顺丰控股依然是表现较好的快递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达1991.47亿元,同比增长46.58%;实现归母净利润44.72亿元,同比增长近1.5倍。
若从单季度表现看,期内顺丰控股实现盈利19.6亿元,同比增长超8成,增速相当迅猛。
除此外,“三通”三季度以来的业绩表现亦不赖,且普遍实现了更强的盈利增速。
其中,圆通速递(600233.SH)净利润增速最大,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达9.98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中通快递(02057.HK)归母净利润为19.35亿元,同比增长65.85%;申通快递(002468.SZ)实现扭亏,期内盈利0.22亿元。
但不同以上的是,唯独韵达股份(002120.SZ)业绩出现下滑,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3成,盈利进一步收窄至2.19亿元。对此,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表示,从公司的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指标看,“无奈”两个词相对准确,与此同时,公司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公司汇兑损失增加。
如今,行业景气迎来向上周期,各家快递也在积极调整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日前,申通全网最大的转运中心在河北廊坊正式投运,瞄准年底日均5000万票的产能继续前进。韵达也在快递进村、出海、供应链等方面布局。
可以预见,在行业高景气助推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物流头部企业业绩增长空间大,个别企业盈利修复亦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表示,防疫措施优化推动网点恢复运营,全年业绩增长仍确定。预计12月行业快递量增速有所修复,头部企业全年业绩增长确定。
安信证券亦指出,根据交通部数据测算全年行业增速约2%。各地疫情管控政策持续优化,物流有望通畅。展望12月及2023年,疫情管控良好叠加国内经济复苏,行业增速有望拐点回升,头部物流企业迎来盈利回升
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8日在上海成立,是一家集快递、物流及其他业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注册商标“中通®”、“zto®”。 目前中通快递已成为国内业务规模最大、第一方阵中发展最稳健的快递企业,2016年中通快递业务量44.98亿件,稳居行业第一,服务质量连续三年(2014-2016年)名列前茅、位居“通达系”之首。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通服务网点超2.8万个,转运中心77个,网络合作伙伴逾9300家,干线运输车辆超过4380辆,干线路由超过1780条,网络通达96.6%以上的区县,乡镇覆盖率超过77%。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股票代码:ZTO)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创当年美国证券市场最大IPO。中通快递在美上市,向全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快递发展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