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最强劲的老牌汽车工业大国德国和日本都卷入“造假门”,相继走下神坛。神话虽然破灭,但还不至于撼动德日车企的江湖地位,其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质量、管理以及品牌等方面仍然处于一流水平。近几年,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在全球车企销量冠军宝座轮流坐庄,实力可见一斑。
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新车产销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距离汽车强国尚有一段距离,至今尚未出现一家像丰田、大众这样年销量上千万辆的国际车企巨头。目前,自主车企正借助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拾阶而上,不断提升技术和质量,并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方面努力,寄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德日制造走下神坛
2015年9月,德国大众爆发震惊业界的汽车尾气造假丑闻。美国监管部门指认大众汽车销售的部分汽车存在尾气排放“造假”, 大众汽车在部分车型柴油车安装了“失效保护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大众当时承认涉嫌搭载“失效保护器”的柴油车达到1100万辆,大众集团时任CEO马丁·文德恩为此向消费者致歉并迅速引咎辞职。但是,这挽不回德国制造神话破灭的后果。大众汽车也为自己的造假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中在美国面临180亿美元的罚款总额。至今,德国大众造假门的余波未了。
不仅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也不太平。近日,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百年老店” 神户制钢集团(下称“神钢”)造假风波愈演愈烈。神钢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10月12日公开面向公众致歉,承认篡改铝制品强度、尺寸数据。目前,这一造假丑闻在发酵中。根据***网最新消息,神钢20日又承认,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一线工厂都存在篡改、瞒报、捏造质检数据的情况。神钢当天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表公报,承认子公司“神户制钢铜管公司”篡改了一种拥有JIS,也就是“日本工业标准”标识的无缝铜管的检测证明书数据。日本品质保证机构已就此展开调查并在20日指出,“神户制钢铜管公司”在去年9月前发货的产品中“可能存在不满足JIS”的产品。一旦确认,相关产品将可能被取消JIS认证。
随着调查的展开,目前已确认神钢存在篡改数据问题的产品达十多种,大约500家企业受牵连。汽车行业已有丰田、斯巴鲁、马自达、本田、日产等企业承认使用了神钢金属强度数据造假的材料。日本三菱汽车目前正在自查中。
受影响最大的是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从最入门的CT车型直到LS旗舰车型基本都被确定使用了神钢问题材料,此外,丰田品牌旗下的普锐斯、皇冠等车型也被卷入其中。
记者10月23日从丰田中国独家获悉的最新消息是,丰田汽车公司针对神制10月8日公布的涉嫌篡改数据的“铝板”对车辆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经确认,对象铝板(包括通过供应商购入的材料)使用于部分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背门等位置。
针对该铝板,丰田根据神钢提供的最近3年保存的数据,以偏离丰田规格最大的数值为基准,对铝板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了验证。最终确认在车辆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方面,均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丰田标准的要求。
不过,丰田方面也指出,由于此次问题涉及多种材料,所以目前还无法全部判明。现在,丰田正在加紧确认铜管、钢线等“铝板以外的材料”对于车辆的影响,举全公司之力,继续推进安全性影响的调查工作。
日产中国方面也表示,经评估证实,日产生产的车辆上所使用的,包含发动机罩、车门、钢丝、特种钢,以及零件,这些由神钢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车辆和行人安全防护产生问题;此外,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各个合资工厂未使用神钢产品。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日系多家车企所披露被神钢造假材料波及的车型皆在中国境外生产。丰田(中国)日前表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未受波及。马自达(中国)称,经初步调查显示,该事件对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在中国的国产车型没有影响。广汽三菱也表示,该企业并未使用神钢所制产品。
目前,虽然这起神钢造假丑闻带来的冲击波究竟有多大尚无法定夺,但其对日本制造在声誉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前的高田问题气囊以及三菱汽车油耗造假等事件,合力造成日本制造神话崩塌。至今,高田问题气囊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依然在发酵,诸多车企因高田气囊继续在召回相关汽车,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正陆续召回逾一亿个有缺陷的安全气囊,包括本田、丰田等多家汽车公司皆受其拖累。三菱汽车在油耗造假之后陷入财务危机,日产汽车出手相助,成为前者最大股东。不过,日产汽车近日自身也惹上麻烦,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在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一些制造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而铤而走险,出现舞弊行为,给该国精密制造业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主车企与国际巨头仍存差距
起步比德国、日本晚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借力国内广阔的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精准地抓住国内消费者需求,加速追赶传统汽车制造大国的水平。自2014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逐渐摆脱低迷,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中国汽车在2016年产销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其中乘用车产销2442.07万辆和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5.50%和14.93%。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去年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而德系、日系在中国车市销量位居中国品牌之后排名第二、第三,分别销售451.03万辆和379.15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0%和15.55%。
中国的车市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德国和日本。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国内市场新车销售量为497.026万辆,是自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后首次跌破500万辆。据德国交通部数据,德国2016年总共销售汽车335.16万辆,同比增长4.5%,是欧洲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虽然德国品牌和日本品牌分别在各自的本土市场上销量占绝对的优势,但中国品牌在中国车市上也同样占有地缘优势,而且中国车市的销量远远高于德国和日本的市场销量。
中国在汽车制造规模和销量规模上早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尤其在国内SUV领域,自主品牌越来越自信,长安、长城、吉利、传祺、荣威等自主品牌快速崛起。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9月,自主品牌SUV新车销量为57万辆,在国内SUV领域占市场份额达到58.6%,而日系品牌和德系品牌的SUV销量远落后于自主,分别为15.47万辆和9.86万辆。
借助销量形势一片大好,吉利、长城、传祺、东风等自主车企发起品牌向上的攻势。虽然自主品牌进步飞快,但整体实力上与国际车企尚有差距。例如,广汽集团近年来在自主研发上投入了逾百亿元,旗下广汽传祺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之一。然而,广汽传祺在今年的一纸公告,暴露了其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上仍然存在受制于他人的弱项。广汽传祺在公告中称,由于SUV车型GS8变速箱供应能力不足,广汽传祺不得不将今年5~9月传祺GS8的产量调低至约7000辆/月,由此部分消费者订单可能出现交付周期延迟的情况。广汽传祺会继续与变速箱供应商积极沟通,尽最大努力提升变速箱的供应量和GS8的产量,预计10月起将恢复正常配套供应。
传祺的变速箱供应商正是丰田参股的日本爱信公司。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国际供应商,传祺并非个案,表面上看,很多国产车越来越风光,但风光背后,其实不少车企在核心零部件上还是依赖国际供应链,三菱发动机、爱信变速箱,以及博世ESP等这些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的产品依然密集出现在自主品牌新车的身上。
寄望新能源车弯道超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不断涌现。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皆以技术变革为核心动力,建设和巩固制造强国。未来竞争中,全球制造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转变。
世界银行报告发布的2016年全球各个国家GDP数据显示,去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占比24.32%;排名第二为中国,总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分别是日本、德国,各占比5.91%、4.54%。
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正加快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步伐。
中国近年来密集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寄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前十由清一色的自主车企包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2015年~2016年还蝉联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冠军。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去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到,比亚迪先行一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储备,甚至有些技术在全球领先,未来不畏惧与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巨头在新能源领域展开较量。
当前,荷兰、挪威及英国等欧洲国家已纷纷公布了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时间表,中国也已经开始研究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此外,随着中国双积分等政策落地,也倒逼车企电动化提速,跨国车企和自主车企纷纷加快电动车的发展步伐。近日,长安汽车宣布将从2025年起全面停售传统燃油汽车,并投资超过1000亿元促进其新能源战略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明确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点的车企。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等汽车集团在自主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研究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近日公开谈到,至2035年,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必将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也不断进步,比亚迪、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规模和技术上加速赶超日韩巨头。目前,宁德时代已成为宝马、现代等多家跨国车企巨头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此外,国内企业以及资本加快收购国际零部件企业,为提升中国汽车制造竞争力而铺路。今年6月,高田申请破产之后,中国电子供应商宁波均胜旗下的子公司KSS欲以15.88亿美元收购高田,欲整合高田在汽车安全系统的技术和资源,提升宁波均胜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在今年8月,国内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旗下全部电池业务及相关资产,并迅速于10月15日镇江新区总投资125亿元建立尼桑电池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
除了在核心零部件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吉利、传祺、比亚迪等自主车企还不断整合国际人才资源来提升工业设计等方面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
10月18日,在广交会期间举行的2017中国制造之美颁奖盛典上,4309件参赛作品中最终有53件获得“中国制造之美”相关奖项,其中包括汽车产品。作为这次中国制造的评选活动评委,国际级工业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谈到,他看好中国制造的发展前景,例如中国在高铁等交通工具上快速发展,在数量规模上已超过德国,在品质等方面逐渐接近德国的水平,甚至在某方面已赶超。未来,中国制造通过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不断发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升到与德国制造同样的地位。
由技术变革主导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时代即将来临,面对逾百年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期,国内自主车企纷纷表现出格外积极以及对未来充满憧憬。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车企应该可以弯道超车,但只是在局部领域上弯道超车,例如℡☎联系:型电动车市场,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强大技术积累的产品上暂时很难弯道超车,尚需要不懈努力。
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
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我国独董制度已经历20年发展。20年来,绝大多数独立董事认真履职,为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
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1
近日,A股上市公司出现了独立董事“离辞潮”。自11月12日康美药业案一审宣判后,8日内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24名独董辞职。
据《金融时报》,独董辞职原因大多为“个人原因”。11月23日,万润股份发布公告称,刘纪鹏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职务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表示,辞职确属巧合,不会在关键时刻当逃兵。“早在今年5月,本人便已提出辞去独董,并推荐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郭颖去担任独立董事。万润股份在其产品技术研发、财务业绩表现以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都起着良好示范作用。”刘纪鹏表示,但遗憾的是,公司内部在离任时点上没能把握好、沟通好,导致没有错开这一敏感期。
这一波“辞职潮”的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当前A股独立董事制度“权责利”无法匹配,独董设置“流于形式”“花瓶功夫”的现实状况。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A股独立董事制度已运行20年时间,在公司治理结构亟需完善、诉讼层面法律连带责任加剧的当下,独立董事制度面临改革需要和契机。
25日,《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独董辞职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判决有关。根据法院判决,涉案5名独董应分别承担5%至10%的连带赔偿责任。比例看似不高,但康美药业被判总计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算下来,独董个人要承担亿元级赔偿责任。虽说未来如果康美药业重组成功,涉案独董可能不用赔付如此巨款,但该判决依然给正在履职的独董们带来强烈震撼。
我国独董制度已经历20年发展。2001年8月,随着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颁布,独董制度正式走入资本市场。
引入独董制度目的在于防止控股股东及管理层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让独董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制衡作用。20年来,绝大多数独立董事认真履职,为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独董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应起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现实中,还存在部分独立董事“不独”“不懂”等问题。独立董事由上市公司聘请,在中国人情社会中,往往拿人家手短。部分独董并没有站在中小股东立场上独立发声,反而当起“好好先生”,对一些该投反对票的事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由于独立董事因其不履职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过低,独立董事成为“不用负责,还能拿钱”的美差,队伍中混入了不少“南郭先生”,部分独董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甚至因私人友情关系而放弃原则,完全丢失了独立监督角色,背离了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的初衷。
随着新证券法的出台,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开始运行,此次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的巨额赔付判决就给独董们好好上了一课,独立董事履职不尽责给他人带来损失是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独立董事应做既“独”又“懂”的监督者,莫做“好好先生”和“南郭先生”。独立董事要“独”,就是要保持独立的客观判断,对上市公司全体股东负有诚信和勤勉义务,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影响或干扰,切实做到维护公司股东利益。独立董事要“懂”,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履行好应尽的职责。独立董事除有上市公司董事的一般职权外,还拥有特别职权,包括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事先认可权、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提议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议权等。
如果独立董事做不到又“独”又“懂”,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看不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坑害小股东不敢发声,那么在新证券法实施的当下,辞职让贤应该是一种必然选择。
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2
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的独董人数达1.2万名左右,薪酬总额高达9.44亿元,人均8.1万元。
上市公司中,有一类群体往往不像普通员工般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但却享受着薪酬分配,这类人群就是上市公司的“独董”。《红周刊》记者依据Wind数据查询,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的独董人数达1.2万名左右,薪酬总额高达9.44亿元,人均8.1万元。
在大类行业中,金融类上市公司独董薪酬普遍较高,以某民营银行为例,其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的独董目前有李汉成、刘宁宇、田溯宁等6位,其中李汉成、刘宁宇的薪酬均超过100万元,较2018年薪酬有大幅增长。该银行独董的高薪与其治理结构是有关的,参考历史数据,该银行向来就盛产高薪独董,2018年时,当时A股身价最高的独董就是刘宁宇,其当年薪酬就高达95.5万元。
此外,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也有一些独董身价也在50万元以上,如中国银行的7位独董中身价最高的是汪昌云,2019年的薪酬为62万元,相比2018年增加了13万元。然而在近期,中国银行引以为豪的“原油宝”业务被负油价所狙击,该产品是投向芝加哥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品种。4月底,中国银行在官网公告称已委托律师向芝加哥交易所发函、督促其调查此事原委。公开信显示,汪昌云现任人民大学汉青高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其发表的论文曾获得2001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佳研究论文奖。《红周刊》记者随即查询到,汪昌云的确曾在2001年发表过一篇研究农产品期货收益率的英文论文。
分众传媒有4位独董,其中杜民、葛俊等人的年薪与2018年持平,达85万元,居A股独董薪酬榜第一梯队。然而观察分众传媒业绩表现,可发现其近两年来一直处于下行中,尤其是2019年全年18.5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成,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只有3400万元,约为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的1/10。
《红周刊》记者梳理Wind发布的独董薪酬数据后发现,A股公司中将近8成独董的全年薪酬在10万元以下,甚至将近有200名独董的薪酬在1000~10000元之间。譬如*ST索菱的两位独董陈实强、周虎城去年薪酬仅1100元。不过在同一家上市公司内部,独董之间的薪酬也可能存在较大差距。譬如海德股份,其独董黄昌兵、王子健2019年收入为19万元,而另一位独董李格非的薪酬却只有5100元。李格非的薪酬过低或与其任职时间较短有关,其于2019年12月下旬才任职。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黄、王二人均有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从业履历,而李格非此前主要任职于湖北医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的党政管理岗位,并无实际的投资经验。
最值得一说的要算獐子岛的独董,其独董之一的龙湘鞍2019年获得的薪酬仅有200元。龙湘鞍于2019年12月底才开始担任獐子岛独董,但尚未取得深交所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只能“书面承诺参加最近一次独立董事培训”并取得独董证书。然而,其任职提案在今年1月初遭到了公司董事罗伟新的反对,罗直言“对于该同志是否胜任会议提请的职位的要求表示质疑”。
其实,无论是薪酬高低,在上市公司重大决策上,《红周刊》记者发现,罕有独董投反对或弃权票。“独董不独,是国内独董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向《红周刊》记者指出,“独董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提名,大部分独董目的就在于增加收入,无法胜任工作要求”。
独董近日掀起“离职潮”3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以2020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制造业独董薪酬居首位,合计达6.4亿元,而薪酬最低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独董年薪只有12万元,两行业薪酬差超5000倍;金融业独董薪酬虽整体稍逊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该行业凭借人少的优势实现独董人均薪酬遥遥领先,其中,银行又属于对独董最大方的子行业。
从独董单一任职公司来看,去年,李汉成以99万元位居A股独董薪酬第一,另有刘宁宇、解植春、彭雪峰、刘纪鹏四名独董的年薪均在88万元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小市值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年薪。
独董行业薪酬差距超5000倍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358家,包括同时在多家公司任职的2946名独立董事,这些上市公司共有独立董事10205名,2020年发放的独董津贴合计约薪酬10.95亿元,人均约为10.6万元。
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A股上市公司对应的19个行业中,制造业独董的薪酬总量最高,该行业上市公司去年为独董发放的津贴,总金额达到6.4亿元,占A股独董全部薪酬的60%左右。
紧随其后的,则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0年,该行业共有1042名独董(不考虑重复任职因素,下同),2020年的独董薪酬总额为8508.15万元,人均约为8.17万元;而金融业则以7775.01万元的总额,排在第三位。
由于行业差异,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独董的薪酬水平,差异非常明显。A股上市公司的其他行业,独董的薪酬水平,明显低于上述三个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包括地产业在内,批发零售、电力、热力、交通运输、采矿业合计7个大类行业,独董津贴总额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其中,批发零售、房地产业分别为4725.6万元、4071.5万元,均低于制造、金融等行业。
而较于前述7各行业,农林牧渔,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住宿和餐饮等5个行业,独董薪酬更低,去年的津贴总额均不足1000万元,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独董年薪更是只有12万元。
按照上述数据测算,2020年,A股上市公司涉及的行业中,薪酬总额最多的制造业,与最低的居民服务、修理等行业,如果不考虑人数差异,则独董的薪酬差距高达惊人的5300倍以上。
银行对独董最大方
虽然独董薪酬总额“屈居”第三,但作为最能赚钱的'行业之一,由于人数较少,金融业独董的薪酬,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
公开数据显示,金融业目前共有413名独董,按照7775万元的总额计算,去年金融业上市公司独董的人均津贴,在18万元以上。制造业虽然总额最多,但由于独董人数多达8437人,人均津贴水平仅为7.59万元,不足金融业的一半。而在同期,信息技术行业的独董薪酬,也在8.17万元左右。
同样是在金融业,银行、券商、保险等子行业,独董薪酬也有一定差距,最大方的是银行业。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A股共有37家上市银行,共有153名独董,津贴总额共计约为4100万元,人均在26.9万元左右,券商行业共有45家上市公司,共有162名独董,薪酬共计2527.12万元,人均约为15.6万元。
在上市银行中,独董薪酬最高的是民生银行。2020年,该行共有五名独董,薪酬总额达到464.5万元。除了民生银行,其他的银行中,还有六家独董薪酬总额超过200万元。
剩余的30家A股银行中,独董薪酬水平达到百万元级别的,一共还有10家,总额在100万元至192万元之间。剩余的20家,则全部在100万元以内,最低的苏农银行、常熟银行,则只有23.3万元、32.1万元。
在券商行业,去年独董薪酬总额超过100万元的,一共只有4家,最多的是中金公司,为294.9万元,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则在114万元至125万元之间,最少的两家都只有10余万元。
独董个人薪酬相差数千倍
与行业差异相近,同样是担任独董,但在不同的行业,独董个人的薪酬,也存在明显差异。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去年,A股独董中,金融业“盛产”高薪独董。从单一公司取酬超过80万元的前十名独董,五名与金融业有关,均来自民生银行。
根据披露数据,去年,李汉成、刘宁宇、解植春、彭雪峰、刘纪鹏等五名独董,去年分别获得99万元、95万元、91.5万元、90.5万元、88.5万元的津贴。如果不算其他公司兼职,李汉成的薪酬,位居A股第一。
如果算上公司兼职,则民生银行上述独董,所获相应收入更高。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底,刘纪鹏共担任5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另4家分别为长安汽车(000625.SZ)、万润股份(002643.SZ)、中金黄金(600489.SH)和节能国祯(300388.SZ),独董薪酬分别为12万元、12万元、7.61万元,0万元,加上民生银行合计120.11万元。
不过,独董的行业薪酬水平偏低,并不代表独董个人所获津贴也低,制造业的一些独董薪酬即处于前列。公开数据显示,卓郎智能的三名独董,去年仅在该公司,就分别获得了85.5万元的高额独董津贴,同样处在独董前列。
知名财经学者刘姝威,去年领取的独董津贴也较为可观。目前,她兼任万科A(000002.SZ)、格力电器(000651.SZ)、中光学(002189.SZ)独立董事、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0年,刘姝威任万科A独立董事年薪60万元、任格力电器独立董事年薪15万元、任中光学独立董事年薪13万元,合计88万元。
与上述“高薪”独董相比,部分上市公司的独董,就显得有些“寒酸”,一些独董薪酬只有几百元,与最高者相差数千倍。以广宇发展独董李书锋、翟业虎为例,两人去年从该公司所领津贴只有300元。不过,李书锋从天山铝业领取薪酬15万元。而*ST贵人独董王商利,从该公司所得薪酬也只有500元。
作者:王新宇
图片:付洪远
11.39-13.39万元,长安UNI-T终于来了。
从3月份全球首次亮相到今天正式上市,历经3个多月、近10场线上线下活动,这台“千呼万唤”的长安UNI-T终于“驶出来”。
长安UNI-T可以看作是长安汽车的一次大胆尝试,它将目标人群精准的锁定在90后消费群体。“我们希望通过打造UNI-T强大的产品实力,去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长安汽车副总裁叶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当前,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多要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让他们既要有驾驶乐趣,还要有不驾驶的选择,而这正是未来科技量产者UNI-T能带给他们的。”
有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90后汽车消费群体占比将超过45% ,90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将正式成为未来汽车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如何讨好90后消费者成为占据汽车市场先机的重中之重。
显然,长安UNI-T便是长安汽车用来讨好90后消费者的“攻城利器”。
首先在命名方式上便开始迎合年轻消费全群体。UNI-T作为长安汽车旗下全新“引力”产品序列的首款量产车型,其UNI代表的是Unique,也就是“独特、特殊”,其在定位上与CS序列有较大的差异,更多的以设计、科技、年轻化作为主调性,更加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
其次是概念车般的设计语言。长安将UNI-T的设计语言命名为“无边界”,高度还原了概念车的设计。前格栅由150颗菱形元素组成,相较现款长安车型拥有更加夸张和抽象的视觉效果。另外,UNI-T的车侧造型则表现出明显的跨界SUV风格,大倾角C柱营造出明显的运动气息。同时,主流的悬浮式车顶以及贯穿头尾的粗壮腰线令车身更具立体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15/1870/1565mm,轴距为2710mm。
接着是更全面的智能化配置。长安UNI-T的智能化要从两个维度来说,一个是长安UNI-T将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通过配备ADAS地图和高精地图道路信息,搭载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共23个传感器,可涵盖三重360度感知。能够识别车辆驾驶环境、行人、骑行者等多种目标和障碍物,同时可感知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适当干预。
另一个则是UNI-T搭载了梧桐车联TINNOVE智能系统,深度整合了“腾讯车联 TAI”的核心能力。“目前长安UNI-T的智力水准就相当于三岁儿童,未来还将以每年一次的频率实现长期升级。”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曾表示到,“UNI-T在产品研发时,便基于情感、效率和安全三个维度,来打造出车辆的交互智能化。”
最后是动力层面。长安UNI-T搭载了一台蓝鲸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2kW,峰值扭矩为300N·m。同时,峰值扭矩的释放时间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从1250rpm可以一直维持到3500rpm。与发动机相配的是全新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试驾体验后,这套蓝鲸动力系统论是换挡逻辑还是档位的切换速度又或是平顺性都表现出很成熟的水准。
显然,长安UNI-T作为一款全能型选手,已经将目标精确的瞄准到90后消费群体身上。至于UNI-T是否能在90后消费者群体中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呢?相信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外表设计比较时尚。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么多的口碑,那么对于外表设计的比较时尚,也算得上是一个优点。现在的年轻人买车一定要看起来外观大气时尚,这样的话才会有人愿意去选择,包括现在很多的女性,他们选车的时候,第1个就是选择外观,如果外观都不能够吸引他,外观他都不喜欢,那么就不会有下一步聊车况发动机等等这些后续问题。
长安有很多款车子,现在的设计比以前更加大气时尚动感,有一款还模仿了雷克萨斯,前脸看起来更有冲击感,大灯也相当的犀利,这也是很好的获得了良好口碑的一个原因之一。
长安的发动机系统比较稳定,动力输出比较强劲。以1.5T的发动机来说,长安的发动机由于吉利的发动机,毕竟它可以达到180匹马力,峰值的一个扭矩可以达到360米,对于通用的1.5T发动机都比不上这个长安发动机。长安1.5T的发动机的动力可以跟领克1.5T,奔驰1.5T相媲美,所以这也是让长安获得良好口碑的一个原因。
内饰很有科技感,氛围做得非常不错,很容易得人心。一看外表,二看内饰,三看动力,类似是很多年轻人特别注重的,对于中控台啊,挂档这个位置啊,以及这个方向盘呢都很注重对于天窗这一块也做得比较好,所以长安它能够很好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审美,自然能够拥有很好的口碑。
最后说的就是乘车体验。长安车子的乘车体验过一些颠簸路段的时候都能够有一些智能辅助系统,不会让人觉得特别的颠簸,底盘也比较扎实,不会开着有一种松旷感,再者空间较宽,所以很多人都喜欢。
你好 这是我在QQ腾讯里转载的 希望你有用
由于此前开展的“家电下乡”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始料未及的问题,导致操作难度更为复杂的“汽车下乡”实施细则出现“难产”,上周五,《第一财经日报》从参与细则制定的消息人士处获悉,细则内容已基本敲定,经过发改委、工信部等各政府部门汇签之后,最快今日(9日)由财政部签发通过。
补贴不低于10%
国务院在1月14日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联系:型客车等,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而实施细则对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车型范围等方面作出更为详细的规范。
在补贴标准方面规定,具有农村户口的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产品时,将获得车价10%的政府补贴;而于上周突然被纳入“汽车下乡”范畴的摩托车产品,农民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获车价13%的补贴。汽车、摩托车均在购买两年内不可过户。
跟“家电下乡”的分担比例相同,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80%和20%。补贴领取办法与“家电下乡”类似,即农民到指定地点购车后,持“补贴专用存折”并凭相关发票到指定地点领取。如换购车型,则需要出具车辆报废证明。
买车或换购车辆15个工作日之后,补贴款会从中央财政拨款到地方财政,再经过30个工作日,农民可到乡镇领取。
补贴车型范围上,包括℡☎联系:型客车、轻卡,不包括℡☎联系:轿车型。即农民仅在两种情况下才可享受购车补贴:一是新购℡☎联系:型客车可直接补贴,二是报废轻卡(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
在车企的选择上,并没有采用“家电下乡”的招投标方式,而是只要获得汽车生产目录的企业,都可以提供下乡产品。虽然没设置准入门槛,但需要企业作出三项承诺:即价格保证、品质保证、公示相应的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作出退出承诺。
据消息人士透露,服务网点是最薄弱的环节,因为涉及的汽车品牌较多,只要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作为下乡的品种,因此要求企业作出承诺,包括不能涨价,不能降低配置、不能有坑害农民的情况,同时要求有这种服务网点,并且必须公示,只能做销售不能做维修,必须公示去哪里修。
“还建立退出机制,如果没做到前两点,经过几次还没有改正,就取消产品下乡的资格,甚至会把厂家的资格取消。”上述人士表示。
带动100万辆增量
据透露,该政策并未惠及1.3L排量以下的轿车,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促进农村生产资料发展,扩大农村的造血机能。“预计将带动100万辆增量,就是创造出100万个赚钱工具,农民生活、生产有了质的变化,生活半径和服务半径增加了,农产品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通过很多方面来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农村是不是具备购买汽车的消费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贵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农民已经具备购车能力,比如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郊农村,将是消费主体。
事实上,“汽车下乡”实施难度很大,财政部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台细则,就是希望通过实施细则尽可能规避“家电下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农民把这件事弄清楚,因为太多人想骗农民的钱,包括买车、卖车、服务一系列环节,细则力求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直接拿到补贴。”
为了防止汽车企业有可能出现的擅自加价行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将定期对生产企业的批发价格进行测评,要求企业不涨价。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联系:车和轻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农村消费者也会货比三家,经销商如果擅自加价,很可能迅速丢掉市场。
事实上,为了抢夺农村细分市场,不少企业反而加大了促销力度,甚至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同时,自行出钱补贴消费者,而吉林等地方政府,也已经单独出台相关惠农政策。消息人士透露,这种行为与国家政策并不冲突,国家也不会反对让农民获更大实惠。
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汽车下乡或将改变轻型载货车和℡☎联系:型客车竞争格局,以℡☎联系:客为例,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0%,主流厂家获利最多的分化现象也将更为突出。
俗话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来来去去皆为利忙,作为德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宝马能够走到今天那也是把利益至上玩到了极致的,我总结了一下,宝马之所以要把纯电动汽车MINI的生产转移到中国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有利于打开中国销售市场。第二,节约成本和运输时间。第三、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以上我做了一个大致简约的概要,下面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是宝马集团在英国牛津的工厂每年生产约4万辆纯电动MINI新车,但是有一点,就英国那么大点岛国的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新车,你想想,英国2022年人口统计,总人口6658万人,就这点人,还的算上老人和小孩,怎么可能一年消费四万辆新车,生产出来卖不完的车怎么办呢?只能往别的地方运,宝马集团高层又不是傻子,在英国都没啥市场了,生产了车还得装船往别的地方运,这一笔运费下来就不得了,过海关得交进口关税,如此一来就提高了成本,成本太高了,产品竞争力就下降了,宝马想要来中国分一杯纯电汽车的蛋糕,怎么和中国本土的这些企业竞争?五菱宏光、奇瑞、那纯电款汽车销量都是很高的,谁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不得来一台呀。
所以宝马想要在中国打开市场,就必须得降低成本,怎么能降低成本,把生产线弄到中国来,将进口车变成本土的合资车,如此一来节约了关税不说,还节约了运费以及转运时间,再则说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比英国也要廉价不少啊,就这么一个操作,节约了运费,节约了关税,节约了人力生产成本,产品的成本下来了,可以降低车辆销售价格,同时就能打开市场。
所以宝马集团决定准备将目前位于英国牛津工厂生产的MINI电动车生产线转到中国生产,另外下一代纯电车型MINI Aceman也将交由宝马与长城汽车的合资企业生产。
问题出处和原由:
一、相关媒体报道
问题的出处是,环球时报、英国《泰晤士报》在10月15日报道中提到,宝马集团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将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报道中提到,宝马转移电动车生产线的这一决定,是对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雄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据第一财经报道,宝马中国于10月16日对记者表示,牛津工厂将暂停电动车生产,但不会停止生产MINI车型,并明确与长城汽车合作的光束汽车将生产纯电动MINI。
二、原因
宝马之所以会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上面我也说了,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运输成本以及节约关税成本,把一款进口车转变成合资车,这样能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虽然很大,但是竞争也同样十分激烈,现在,奥迪、大众、奇瑞、五菱、以及长安汽车,每家都有自己的纯电动汽车推出市场,覆盖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消费人群,宝马纯电想要分一杯羹,不在降低成本上做文章,注定无法在销售上获得成功。
而另外一个导致宝马将纯电动车生产线撤出英国的主要原因是,英国人口太少,销量太低,所以赚不到钱了,那还在那里呆着干嘛呢?
事实上宝马汽车在2019年11月就和长城汽车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位置在江苏省张家港,总投资为51亿元,年标准产能16万辆,拥有约3000名员工,预计将于2023年起投产MINI纯电动汽车。
三、对中国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宝马汽车在中国的最新销售数据是,年销售量59.29万辆BMW和MINI汽车。从这一个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巨大是促使宝马集团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的主要动力,如今宝马集团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以后,必定会打价格战,后边对于中国本土的这些个汽车企业,将是一场极大的挑战,当然了竞争越激烈,受益的肯定还是咱们消费者,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来了个抢饭碗的,同行是冤家嘛,而对于购车的老宝贝们,却是一个喜讯。
宝马将电动 MINI 的生产从英国转移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是,更好的拓宽中国销售市场,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和关税成本,以及降低人力成本,节约一大笔运输成本,降低产品成本之后,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之所以要把生产线撤出英国,原因是在英国销量太低,这也主要源于英国人口太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