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2019年十大新能源客车品牌舆情传播整体点评:
在2019年12个月的52周(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29日,个别月份为五周)里,国内10家新能源客车品牌的“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年度总得分为12077分。就各品牌传播表现而言,2019年,宇通客车的传播影响力最强,以2533分的总成绩摘得年度冠军;福田欧辉以1899分的成绩位列年度亚军;中通客车以1201分的成绩位列年度季军。
总体而言,在2019年度“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总得分中,宇通客车毫无悬念的以21%的总得分占比排名第一;福田欧辉凭借每月稳定的发挥,以15.7%的占比夺得第二;中通客车凭借下半年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努力冲刺,以9.9%的占比排名第三;而比亚迪则与中通客车恰恰相反,其凭借上半年“雄厚的家底”,以9.3%的占比排名第四;银隆新能源以℡☎联系:弱的差距排名第五。
行业格局形成 宇通/福田欧辉突围而出
经过一年的酣战,2019年国内新能源客车的传播影响力格局经过多番变化,最终尘埃落定,形成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宇通客车和福田欧辉;第二梯队包括中通客车、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海格客车、中车电动;第三梯队包括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南京金龙。
其中,宇通客车获得2019年度冠军可谓众望所归。除了2019年1月,宇通客车排名第二;2019年2-12月,宇通客车皆是月度冠军。而宇通客车之所以能长期拿到“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月度第一的好成绩,一方面其在淡季、旺季宣传活动都较频繁,每月都新闻点爆棚,称得上是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劳模”,包括2000辆宇通客车服务国之庆典、第12万辆新能源客车交付、三款新品亮相比利时客车展等新闻事件均成为行业传播热点;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项传播指标的均衡发展,每项指标都排名行业前列。
作为2019年度“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亚军的福田欧辉,在实际新闻和新榜得分方面,表现十分亮眼。2019年,福田欧辉以《挑战极寒备战冬奥 福田汽车让新能源客车不再有禁区》和《往过去 赢未来!福田欧辉2020商务年会精彩纷呈》等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为传播点,被多家网站广泛转载,积极推动了产品的宣传推广,并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在制作上半年“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榜单时,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行业格局过于稳定。除了2019年1月,福田欧辉排名第一,勇夺开门红之外;2-6月,皆是宇通客车排名第一,福田欧辉排名第二,比亚迪与银隆新能源轮流坐镇第三的位置。而步入2019年7月,行业影响力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原本位于第三梯队的中通客车和中车电动,开始轮番发力,抢占榜单二、三名。经过半年的厮杀,最终中通客车成功进入第二梯队,并多次夺得月度榜单第二的好成绩。
夺得2019年度“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季军的中通客车,称得上本年度新能源客车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2019年,中通客车的“实际新闻发布量”、“行业新闻发布量”和新榜得分都排名前列。一年一度的商务年会召开;参加各大展会;率先在济南投运了氢燃料电池公交;销量逆势增长等全年有影响力的事件,都助力中通客车品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不是受上半年的得分影响,中通客车将会拿到更好的年度排名,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中通2020年的表现。
结语
2019年的新能源客车市场十分热闹。面临后补贴时代,各大新能源客车企业深知不进则退,部分新能源客车企业甚至取得了比之前更好的市场表现。例如宇通、中通等企业。而企业品牌活动的增加和订单的增长,自然带动了宣传力度的加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影响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2020年,新能源客车市场同样机遇与挑战并存。2020年的新能源客车市场,传播力度数据能否再创新高,又将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第一商用车网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近年来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在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 汽车 可以有效缓解因燃油车油耗及碳排放较高带来的能源及环保压力,同时长续航里程、快速加注、高功率密度、低温自启动等特点使其在长途、重载、商用领域和寒冷地区等场景中拥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可与纯电动 汽车 互补,共同推动我国交通电动化进程。
我国长期以来对电动 汽车 技术研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1世纪初即开始规划氢能与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与“十三五”计划期间政策支持层层递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的目标。
近期,北京亿华通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证券代码:688339)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一直以来,亿华通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登陆资本市场之后,亿华通也将持续释放行业新动能,开启发展新征途。
专注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 率先实现批量国产化
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同时应客户需求销售燃料电池系统软件及零部件等。此外,亿华通为进入燃料电池领域的部分整车企业等提供技术开发及服务。
纵观行业,国内燃料电池 汽车 市场商业化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中国市场销售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数量分别为1272辆、1527辆和2737辆,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量分别为192台、303台和498台,是中国燃料电池从技术研发、示范运营到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自成立以来,亿华通持续致力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经历了技术 探索 阶段(2012年~2015年)、技术推广阶段(2016年~2018年),并即将进入技术大规模产业化阶段(2019年-)。
2019年度,亿华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941.29万元,在国内率先开启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商业化的进程。亿华通位于张家口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一期项目已具备2000台/年的生产能力,未来随着二期项目建设完成亿华通将具备年产10000台的生产能力。
在生产方面,国内燃料电池行业没有成熟的产业经验,亿华通依靠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摸索出一整套关键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其自主开发的年产2000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半自动化生产线于2017年正式投产,实现了从小批量示范产品到批量生产线产品的跨越。未来,随着张家口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落地,生产线自动化水平还将继续提升,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一致性,同时规模效应也将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产业化成本。
在示范运营和商业化推广方面,亿华通先后参与了北京市科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重大项目示范运营,亿华通与国内知名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苏州金龙以及申龙客车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亿华通发动机系统的燃料电池客车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郑州、苏州等地上线运营。
其中,张家口公交公司于2018年陆续引进了174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均配套亿华通发动机系统,历经了该地区冬季低温环境的严苛考验,累计运营里程已经超过850万公里,是亿华通商业化推广的标杆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亿华通及下属公司神力 科技 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科技 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历经了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从技术研发为主向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推进的重要转变。
掌握142项发明专利 驱动创新引领迭代
能够获得多家国内知名商用车企深度认可,并且承担国家重要项目,源于亿华通在技术自主化方面的淬炼和 探索 。
亿华通及下属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遵循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路径,通过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领域深耕,目前已形成142项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软件著作权,主导和参与制订了30项现行和即将实施的燃料电池国家标准,报告期内累计完成了8项燃料电池领域国家课题,是我国燃料电池领域极少数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批量化生产的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亿华通多年以来致力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国产化,目前已形成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技术、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设计及集成技术、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匹配与控制技术、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技术、高安全车载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在技术层面深耕细作,其模式创新也堪称业界的标杆和典范。亿华通坚持正向开发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模式,即层层深入将技术链逐环解耦,报告期内从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逐步深入到电堆研发,未来还将布局燃料电池膜电极等。上述开发策略使其深入了解终端客户需求,通过集成和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逐步消化吸收和掌握关键部件核心技术,不断实现产品关键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在市场推广层面,亿华通从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重大示范运营项目到开展商业化销售,与国内主要客车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自北京开始逐步完成张家口、郑州、上海等七大重点城市布局,不断持续深化“点-线-面”的市场拓展策略,依托核心城市拓展直线距离不超过500公里的燃料电池推广城市,实现点线辐射的推广布局。
在采购层面,亿华通致力于提升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国产化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并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亿华通已实现国产电堆的批量化生产,除少数高规格、国产替代难度较高、验证周期较长的部件采用进口产品外,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然大幅上升。未来,随着我国燃料电池行业产业化推进继续加快,国内供应商技术水平、产品可靠性和产业化能力都将快速提升,亿华通将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并建立可靠的质量保障。
引领氢能产业 向世界领先供应商迈进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 汽车 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 汽车 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作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亿华通在登陆科创板之后,也将从各个层面提升实力,引领产业 健康 、持续发展,开启发展新征途。
在技术创新层面,亿华通将坚持正向开发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纵向开发模式,坚持自主创新并加强国际合作,与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发合作,依托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发中心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开发。同时,亿华通将积极与丰田 汽车 等燃料电池领域内的国际领先企业开展业务与技术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从而保证自身产品技术的先进性。
在市场推广层面,亿华通结合现阶段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我国氢能资源分布,制定了“点-线-面”的燃料电池市场推广发展战略。“点”:在北京、张家口、上海、郑州、成都、苏州等燃料电池产业资源或氢能资源丰富的城市,积极布局氢能产业落地和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运营。“线”:以核心城市为中心,拓展直线距离500公里内的燃料电池 汽车 推广城市,形成“点-线”辐射的推广布局。“面”:以大规模制氢技术突破为契机,利用前期已推广城市、城间管网为纽带,建设我国氢能产业大区域,从而实现“点-线-面”战略。
高 科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人才发展层面,亿华通将在强化内部人才培养、加快引进外部人才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开展公司人才战略,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燃料电池产业竞争和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直面未来,亿华通将秉承“引领氢能产业,共建美好未来”的发展使命,坚持开拓、创新、高效、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供应商为战略目标,在国家关于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科学发展,在充分防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主业不动摇,自主创新,深耕产业,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 文/迟帅
每日经济新闻
后期的走势也会相当不错。因为受限贷很多政策利好的影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大,所以这些汽车行业的股票将会继续走高。
上了,中通客车连拉13个涨停板后,被2次停牌 中通客车(000957.SZ)因为有“核酸检测车”在售,踩中新一轮防疫概念的风口,加上中通客车为国家和交通部定点生产客车的企业之一,属于国企改革概念板块。中通客车近一个月以来股价开启暴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