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比黄金还珍贵的金丝楠木,在古代也只有帝王家才有权利使用,一般百姓若擅自使用金丝楠木,会因触犯礼法而被判罪。金丝楠木之所以如此名贵,有诸多因素。
01.金丝楠木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成功培育一棵上好的金丝楠木就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资源稀有,且采伐成本较高。
作为一种从深山里走出的神木,金丝楠木在我国境内并不是广泛分布,目前已发现的金丝楠木主要存在于四川省和云南省。而且它的生存环境较为险峻,一般只会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河谷和峡谷附近发现金丝楠木的身影,因此光是采伐,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由于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数量随着人们的砍伐越来越少。在市场中流传的金丝楠木,多由先辈们所遗留。一棵上好的金丝楠木培育时间甚至长达百年,所以它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
02.金丝楠木具有千年不腐的特点,性质稳定,不易变形十分耐用。
金丝楠木的质地很稳定,不会轻易裂开或断开,非常的耐腐蚀,被古人称赞为“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可以达到千年不腐的效果。
正因为这个特点,帝王家的龙椅也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还有皇家宫殿或者规格较高的寺庙中也会用到这种材料。
其次在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墓中,发现许多王宫贵族都会选择金丝楠木作为棺木。甚至一些皇家陵墓,极其奢侈的将其作为黄肠题凑的木材,以期发挥金丝楠木千年不腐的作用。
相传慈禧太后的棺椁就是用金丝楠木制作而成,在被盗墓大神孙殿英打开后,发现其遗体仍保存较好,很是令人惊叹。
03.金丝楠木的纹络精美梦幻,观赏与收藏价值较高。
金丝楠木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名贵木材,还与它较高的颜值有关。它的颜色呈琥珀色,较为通透好看,打磨后的金丝楠木会给人一种3D的立体感,很是梦幻耀眼。由于金丝楠木流光溢彩的外形特点,它也成为了古代皇家御用之木。
判断一根金丝楠木的价值高低,主要看木材被劈开后显现的金丝纹络,若金丝色泽饱满且花纹密度较高,呈龙胆、凤尾或大波纹形状,则品质较佳。木材中的金丝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通常才能被评判为较为正宗的金丝楠木,而能达到这一标准的金丝楠木是十分稀有的。
04.金丝楠木冬暖夏凉,且香气独特,能够驱虫护体。
由于金丝楠木具备特殊的香气和油分,在古代还有“百步之内,蚊虫不近”的赞誉,来说明它强有力的驱虫功能。此外,金丝楠木香味怡人和适应季节冬暖夏凉的这些特点,也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在古代金丝楠木的价格已实属昂贵。而在现代,短短的一根也已高达数千元起,重量再重一些、质地再好一些的金丝楠木价格甚至可达几十万元。希望人类能够学会热爱自然,不要随意砍伐,保护好这些极其稀贵的植物资源。
楠木简介
楠木,是一种极高档的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九山)等地,而其中以四川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
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
对于喜欢收藏礼品的朋友,“金丝楠木”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词,金丝楠木树梢至树根基本是一样粗细的且树结少,木材部分一般为黄色、金黄色,具清淡的香味,质地细腻、坚硬、耐磨,刨面有隐约的亮丝、亮点,刨面即使不加任何油漆也光亮照人。
千年不腐不蛀、千年不变形,是金丝楠木最大的优点。
鉴别1
金丝楠木最大的特点就是耐腐蚀性强,埋在土里可以几千年不腐烂,所以皇帝的棺木大多采用金丝楠木。
鉴别2
金丝楠木有股楠木的幽香,这种香气可以驱蚊避虫。现代试验也证明,金丝楠木可以抗腐木菌、白蚁的侵蚀。此外,金丝楠木抗海生钻木动物蛀蚀性也强,所以历代皇家书籍书柜必定是金丝楠木制造。
鉴别3
金丝楠木纹理细密瑰丽,精美异常,质地温润柔和,新切面黄褐色带绿色,光泽强,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光照下散发出丝丝金光,但又清幽无邪、娴静低调。
鉴别4
金丝楠木木性温和,冬天触之不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家具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所以皇宫常用金丝楠木制作桌案、罗汉床、柜子和书架,也可用来装饰柜门或制作文房用具。
鉴别5
由于金丝楠木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很少出现翘裂现象,木材胀缩性小且硬度适中,钉力颇佳。
鉴别6
金丝楠木制作的器物造型优美,不会有硬邦邦的感觉。金丝楠木家具讲究木色,即不上漆、不打蜡,因为上漆和打蜡后金丝楠木的颜色会发黑,失去原有的色泽。
鉴别7
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明清家具纹理平素,柔软中带坚韧,气质古朴优雅。
楠者,木之尊也。”自秦汉以降,金丝楠木就成为封建王公贵族的专利。在明清两代,金丝楠木被钦定为皇帝御用之木,民间禁止拥有和使用,否则会因僭越礼制而犯大罪。至清乾隆朝,金丝楠大料已基本枯竭。据有关记载,当时一克金丝楠相当于十克黄金。
金丝楠木千年不腐,万年不朽。质地温润柔和,细腻似脂,光滑似绸,有如婴儿之肌肤。冬暖夏凉,益身护体。具有璀璨如金和辉煌多变之美,金丝楠在不同颜色、不同强弱的光线照耀下有不同的视觉美感,光影摇曳,金波如幻,令人心醉神迷。
金丝楠具有摄人心魄的气场,气场来自于它的王者之香,其香味介于若有若无之间,特点是静、雅、清、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楠香寿人”的记载。
楠木以其生于深山穷谷而遗世独立之风姿,不仅成为木中精品,亦成为文人眼中之美,心中之爱,笔下有之。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楠》,“有楠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栋梁、器物皆佳。盖良材也。”
清代小横香室主人所撰《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二》,“楚、粤间有楠木,生深山穷谷,不知其岁也。”
寥寥数语,便以其岁月之悠远,生命之久长而使人心生敬畏。
在清代袁枚(随园主人)眼中,金丝楠所形成的阴沉木更是越发充满了迷人的神秘之处——“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温如织锦。”
唐代大诗人杜甫《高楠》之句“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以及《树为风雨所拔叹》中,“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对楠木优美身姿的勾勒,对楠木被风雨所拔感叹惋惜,尤见杜甫对楠树的酷爱之情。
唐肃宗时,剑南节度使史俊所吟《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其中“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二句法度严谨,气象森然,堪为题咏楠木之佳作。
金丝楠原木以其朴实无华的外表,包裹着其表皮下流光溢彩的质地,蕴含着天地之精华和灵气,沉凝而厚重,大气而内敛。这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
故此,这也便促成了金丝楠便成为寄托士大夫精神之最佳载体之一。自明清以来,广为文人雅赏,名士珍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载体,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