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中国的经济很早就在不断的与世界接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村,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单单影响中国本身了,而是对全球经济都有很大影响,如果人民币贬值对韩币肯定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是世界经济体的明显特征。
现在变数太多,
如果欧美金融继续恶化下去,
韩国的金融业很可能会撑不住,
所以这真的很难说,
因为情况演变没人能完全看的准,
看的准的去炒期货早发财了 ...
现在跟你讲答案,
说实话, 就是用猜的,
对的机率一半一半吧 ...
但个人还是建议,
等过一阵再换吧,
反正他货币如果反弹,
也不可能转瞬间就弹回最高点,
等他回涨了再换也不迟,
用一点上涨可能的损失去赌他整个塴下去,
你说划不划算 ...
建议继续持有韩币。
韩币近几年连续贬值达到30%左右,主要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来说美元之贬值15%左右幅度明显大这是对美国更坏的一种预期,虽然美元有继续贬值的可能,但现在韩国的经济已经适应了美国经济危机给他带来的冲击,对美国可能走进更坏的情况有了心理预期,这一点韩国汇率充分体现。
同时韩币的贬值给韩国出口经济更多的竞争力,经济的复苏有利于韩币的升值。
韩国和朝鲜近期紧张局面目前已经开始缓和,大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使得忧虑韩币贬值的因素在排除,随着局势明朗韩币将回到一个合理的区间。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的升值态度是采取稳健渐进的升值策略,这就觉得人命币甚至将是缓慢的,同时中韩贸易已经是韩国的主要贸易,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带动韩币的升值。
韩元呢,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经济不景气,外债很多,面临偿付危机,所以,韩元贬值很厉害 主要是韩国经济的经济结构造成的。 韩国主要依赖出口,韩元贬值可以加大出口,保持经济的增长。 等金融危机,慢慢过去后,韩元还会升值的,就是个时间的问题。 韩币贬值很厉害 在韩国打工一点都不合适 说合适的人你会看汇价牌么 以前人民币和韩币是1:145 现在 1:200左右 去韩国整容旅游很合适 人民币的增值对公众有利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对国家经济不利 贬值则反之 韩币从1999后就一直走下坡路 你手中的人民币尽量不要换成韩币储蓄起来 不然你会不知不觉亏损的 ~~
韩元目前对美元都走势是疲软,人民币对美元也持续走弱。但个人认为美国不会让人民币过度贬值,所以未来韩元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保持或者升值,换成人民币应该是不错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估计韩币会一直贬值,不过也有可能回弹,看现在希望不是很大
下面是 一篇文章《韩国会成为下一个越南吗》
韩国今年内有180家开发商破产,同比增长了45%,平均一天有一家开发商破产。开发商想降低房屋售价,但又遭到已购房业主的抵制,未销售住房套住了约60万亿韩元(约4133亿人民币)资金
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以后,伴随着牛肉危机一起到来的,是“韩国号”经济航船的偏离轨道。韩国经济,并没有按照这个青瓦台新主人指引的“747”(每年增长7%,十年后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成为世界排名第7的经济强国)航向行驶。
当下,韩国经济全面亮起红灯,各项经济指标陆续跌至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和学者多称“外汇危机”)以后、甚至是韩国经济有统计以来最糟糕的水平。韩国传媒开始使用“又一个马其诺心理防线被冲破”来形容韩国经济所处的险境。
韩国,会成为继越南之后,下一个亚洲经济的危险地带吗?
各项经济指标均接近“马其诺防线”
与中国一样,目前CPI在韩国也是焦点之一。韩国政府曾宣布2008年CPI上涨率将控制在3.3%,事实上,此限被不断突破。6月份是5.5%,7月份是5.9%。韩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底,CPI是6%,眼看这道“马其诺心理防线”已经攻克在即了。
同时,由于物价上涨,家庭实际购买力下降,2008年上半年韩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同比由4.5%下滑到3%左右。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和韩元贬值造成的进口价格上涨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仅3.1%,只有2007年的一半水平。
韩国还首次出现了外贸逆差。出口是韩国经济的发动机,近些年,出口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90%以上。即使是近几个月,韩国出口形势仍然捷报频传。但由于国际原油及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过快,出口收入的增加赶不上进口原油及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2008年头7个月,韩国外贸收支竟有6个月是逆差。加上韩国服务贸易向来是逆差,今年韩国经常项目收支将大大恶化。上半年,韩国经常收入项目逆差为57亿美元,全年估计得超过130亿美元。这将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
股市也在下跌。李明博上台前,韩国股市(KOSPI)大约在2000点,李曾夸下海口,他上台后股市要上涨到5000点。不到半年,股市却直线下滑。目前在1550~1600点徘徊。1500点是韩国经济的又一道“马其诺心理防线”。
而且,在几乎全球各国货币对美元都升值的情况下,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却走低。李明博上台前,韩元对美元大约在950:1。最近几个月一直贬值,一度跌至 1050:1,以致韩国政府抛售美元挽救韩元。韩元贬值与韩国今年以来经常收支出现逆差、外资撤离韩国和对外债务骤增关系很大。
自从 2001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在韩国股市持股比例一直在30%以上。2003年10月突破40%,2004年4月曾达到44.12%的高峰。2008年6月 9日至7月23日,外国投资者创纪录地连续33天抛售韩国股票近9万亿韩元(约合625亿人民币),这是时隔8年后,首次跌破了韩国股市上外资持股率 30%的“马其诺心理防线”。
外国对韩直接投资(FDI)也开始呈现纯资本外流。据韩国央行报告,从外商参与经营而在韩国购买10%以上企业股份的情况来看,资本流入减去资本外流的纯投资额,2008年上半年达负8.86亿美元。也就是说,外商从韩国回收的资金比在韩国的直接投资更多。这是 27年来的第一次。
在2008年3月底,韩国对外债务已达4125亿美元,纯对外债权(对外债权减对外债务)仅149亿美元。对外债务中一年期的短期债务占42%以上,堪比金融危机的前一年1996年底这个数字(48%)。同时,韩国对外债务中短期债务占韩国外汇储备额(6月底2581亿美元)的80%。这种情况下,韩国极容易沦为纯债务国 ,而沦为纯债务国的危险已经导致韩国经济的国际信誉评级下降。
汇市下跌、外资撤离和对外债务骤增使韩国“沦为没有魅力的市场”。美国华尔街金融专家提出韩国长期停滞的可能性,将韩国列入分类为投资损失风险较大国家。
平均一天有一家开发商破产
曾几何时,韩国房市也是一路飚升,房价高得烫手。现在经济不景气也波及了房屋市场。目前韩国全国有未销售公寓13万多套。这已经比1997年金融危机时未销售房屋还多30%。加之开发商不愿如实申报公寓积压情况,因此专家称,韩国未销售房屋当在25万套左右。
在中国能看到的房地产市场的窘境,在韩国同样如是。一部分开发商将房屋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卖给了房地产公司;有些开发商一个月连一套公寓都没卖出。 2008年内有180家开发商破产,同比增长了45%,平均一天有一家开发商破产。除了几家大型开发商集团,绝大多数开发商处于生死关头。开发商想降低房屋售价,但又遭到已购房业主的抵制,未销售住房套住了约60万亿韩元(约4133亿人民币)资金。韩国媒体形容这些未出售房屋等于随时毁掉韩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与此同时,普通韩国家庭的债务也变得更加沉重。金融危机后的10年里,家庭负债沉重取代了1997年企业资产负债比率高,成了韩国经济的最大隐患。目前韩国全国家庭负债已达到历史纪录的640万亿韩元,户均负债达3901万韩元(约合27万人民币)。沉重的家庭债务只会导致居民消费进一步萎缩。
雪上加霜的是,就业市场也萎靡不振。李明博竞选总统时曾喊出每年增加60万个就业岗位,五年共创造300万人就业的口号。但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新增加岗位同比不超过20万个。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就业市场停滞,工作岗位减少,求职不易,许多就业适龄人员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干脆不进行经济活动,这种放弃求职的人越来越多。
光看2008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韩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低增长(约5%)高物价(接近6%)的滞胀局面。上述现象可以用“油价攀升—物价上涨—引发内需(消费和投资)萎缩—股市、汇市下跌—外资撤离—工作岗位减少”这样环环相扣的逻辑来说明。
最具影响力的《朝鲜日报》发表了《韩国重现外汇危机迹象,噩梦是否重演?》文章,引用许多韩国权威人士和经济专家的话说,“目前的韩国经济状况似乎与外汇危机时期很相似”。韩国财政部长说“虽然不能说目前处于危机状态,但整体的经济趋势正在滑向危机局面”。也有经济学家认为,1997年的外汇危机不可能出现,但由三高(高油价、高物价、高家庭债务)三低(低增长、低就业、低股市)引发的金融危机有可能出现。
“李明博经济”实际上已经被放弃
韩国经济困境的形成既有内忧亦有外患。
内忧是众所周知的由进口美国牛肉导致的长达数月之久的烛光集会和随后的罢工。韩国经济研究院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长达百余日的烛光集会,导致国家经济直接损失共近两万亿韩元(137亿人民币),相当于韩国GDP的0.2%以上。
韩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举行的罢工也造成了韩国经济直接损失,达6685亿韩元(46亿人民币)。
外患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宏观紧缩等等。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大幅度涨价推高了国内物价。韩国是个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是世界上第七大石油进口国,第四大石油消费国。尽管 2008年上半年韩国能源消耗与2007年同比还减少了1.1%,但由于原油、煤炭、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其进口能源的费用高达702亿美元,超出 2005年全年的能源进口金额(667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韩国总进口额达2198亿美元,其中用于进口能源(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费用占 32%。
能源涨价推动了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有韩国经济专家做了一个模型预测石油价格为每桶150美元时的惨境:GDP年增长将只有2.5%,CPI升至8.9%,经常项目收支将为负180亿美元。
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重了韩国的困境。美国是韩国第二大商品出口市场,当美国人由于次贷危机都在过紧日子时,对韩国商品的需求自然减少。近几年,韩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直在下降,今年上半年只有28亿美元,同比减少38.4%。
中国也是另一个影响因素。从2003年起,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一直也是韩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国。但据韩国方面报道,近年韩国对华贸易的顺差也在减少。去年降至200亿美元以下。韩国的经济命运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中国无论是“通胀”或“通缩”,人民币无论是升是贬,都会严重影响韩国股市。
流年不利,促使李明博政府逐渐放低身段,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7月3日,韩国财政部长正式宣布,将政策方向从“增长”转为“稳定”。表示根据油价动向,增长率有可能进一步调低,将把稳定物价和民生作为首要经济目标。专家指出,这意味着以“747”为象征的“李明博经济”实际上已经被放弃。
李明博政府还放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让韩国变得更绿、大大降低物流费用的连接首尔与釜山的“京釜大运河”计划,以提高效率为宗旨的让大批公共机构民营化的规划,都被搁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