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石油储量第一,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就是知道是委内瑞拉,的确,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7339亿桶 ,委内瑞拉就占了3038亿桶,没有任何质疑。可是,因为某种因素,委内瑞拉被美国经济制裁,现在已经沦落到自己都得进口石油了。那么,你可知道现在哪个国家产油量世界第一吗?很多人会认为是沙特阿拉伯,因为它的探明储量2976亿桶,世界第二,中东土豪富得流油,不是白说的,或者是俄罗斯,甚至伊拉克? 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世界第一的产油国是美国。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报告, 2020年美国的石油日均产量约1130万桶,名列世界第一,第二的是俄罗斯,日均产量1027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920万桶, 俄罗斯和沙特是受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协议要求降低产量,而美国这是受疫情影响情况下有所下降。2019年,美国石油日均产量1220万桶世界第一,第二的俄罗斯则是日均产量1125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则是981万桶,就在2019年,美国一改从原油及其制品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国日均出口310万桶,名列世界第四,第一是沙特,日均出口660万桶,俄罗斯第二,日均出口470万桶,伊拉克第三,日均出口340万桶。实际上在2018年,美国日均产量1090万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均出口量达到了200万桶,可是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与进口量比较,其还是石油净进口国,直到了2019年日均出口298万桶,才是净出口国。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车 普及加快步伐,特斯拉等一干新能源 汽车 销量猛增,光是2019年就销售上牌了158925万辆,最主要的就是其页岩油的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 汽车 出现到推广普及,轮船动力方式改变,飞机出现,各种机械设备都开始使用热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石油产品,美国在20世纪20-40年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那时候崛起的,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是一座因石油开发而繁荣起来的城市。由于当时 汽车 和化工业整体需求量少,美国是重要石油出口国。 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就停止出口石油到日本,迫使其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攻取东南亚,大洋洲,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夺取战略物资石油和橡胶。
随着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石油产量逐渐下降,工业逐渐发展, 汽车 拥有量不断增加,石油及其制品消费跨越式增加,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最多的时候日均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 其进口绝大部分依赖油层浅,产油成本低的中东,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美国在中东建立大量军事基地,一直以来时刻保持在中东的战略存在。
据美国能源部门统计,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689亿桶,名列世界第九,其中页岩油储量463亿桶。其有四大页岩区,分别是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和鹰滩页岩(EagleFord),北达科他州的巴肯页岩(BakkenShale),以及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马塞勒斯页岩(MarcellusShale)。但是页岩油储存很深,开采难度大,之前的技术开采成本很高,比起中东只有几美元,十几美元,甚至二三十美元每桶的开采成本不划算,除了开采部分本土和墨西哥湾的原油外,大量进口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2014年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每桶,页岩油开采技术也取得了进步,总体盈亏成本还是在50美元/桶左右,但是对于高油价,页岩油开采技术成本高的劣势已经被抵消,大量页岩开采技术在美国应用。比如水力压裂法,美国95%的页岩油井都是通过水力压裂法进行开采的。这时候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盟就不干了,害怕失去石油领导控制地位,在加上2014年乌克兰战争打响,美欧制裁俄罗斯油气,而俄罗斯主要财政收入就是油气,不同意沙特减产计划,而且增加产量,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大量增产,三个月油价暴跌一半,之后甚至降到了40美元以下,甚至低于30美元。要知道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是每桶50美元左右。大量的美国页岩油企业破产,关闭采油设施,解雇工人。
俗话说得好,杀敌一万,自己也得损伤三千吧?沙特这些主要产油国,石油是主要财政收入,石油价格暴跌,其他方面还要开支吧?其经济也受到重创,沙特的外汇储备大量减少,2013年末时候是7252亿美元,石油价格战开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只有4450亿美元, 要知道沙特货币里亚尔汇率对标美元是需要至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被制裁的国家经济则更加困难。
随着石油价格战深入,人们惊奇发现美国更先进的页岩油开采技术出现了,比如稠油开采技术,盈亏成本只有每桶16美元,就是说即使油价在30美元每桶, 美国页岩油油企还能盈利,大量的油井又出现在了页岩油产区,美国的石油产量逐渐增加到日产1000万桶以上,直到2019年最高峰时候甚至达到了日产1200万桶以上。可以说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可以完全不依赖进口,不要看欧佩克眼色了。
这时候老牌的石油出口国坐不住了,价格战已经没有意义,除了给俄罗斯增加压力,不能再打垮美国页岩油企业。到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联盟大会召开,各方都决定减产,保护油价,油价又开始涨了。 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铺设更多管道通向海岸,海岸也增加了很多可以接纳巨型油轮的受油港口,它们可以清掉债务,坐着收钱了。虽然2020新冠对油价又产生新的影响,随着疫苗接种普及,世界经济恢复,丝毫不能动摇美国世界石油生产头把交椅的地位,相反还大量出口。 去年美国就是我国十大石油进口国之一,比2019年增加了211%,达到1976万吨。
从美国页岩油开发,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含义。 但是我们是人口大国,虽然石油产量2020世界前六,但是进口却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各企业,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在能源 科技 方面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首先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合理流通成本和适当利润,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其中,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主要以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个国际油价的加权平均价格计算。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油价涨跌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根据当前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确定。
其次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长期油价走势、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公司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由于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再者按照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原则。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每次如何调整价格,主要取决于价格调整前10个工作日的国际油价平均价格与前10个工作日的平均值的比较。采取适当的财税政策,保障成品油生产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我国不仅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还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过高的油价会增加石油行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低油价可以在短期内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但由于我国石油资金来源禀赋差,生产成本高,长期来看,国内原油产能将萎缩,我国石油自给能力将减弱。对外依存度快速急剧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根据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IPO前夕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在2019年约为17美元/桶,是世界范围开采成本最低的(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的成本,俄罗斯为4-5美元/桶,而沙特阿拉伯为1.5-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的开采成本超过40美元/桶,哈萨克斯坦、美国(每桶油生产成本高于46美元)、安哥拉和泰国(约50美元),以及阿塞拜疆、印度和中国(55至60美元)的开采成本则更高。石油的成本组成比较复杂,因为原油开采成本中陆上和海上、老油田和新油田、常规油田和非常规油田等开采的成本都会有所不同,此外还需要加上运输的成本,而且原油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价格,因此石油的成本价格无法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开采情况、运输流程和质量好坏等因素综合评估。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08-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我们现在按照国际原油价格为140美元一桶,汇率设置为7,而每吨成品油大概是7.33桶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石化(爱股,行情,资讯)炼成汽油的成本大概为每吨7184元;而提价前的国内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吨5980元。不算炼油成本,中国石化每吨汽油就亏损了1204元。如果像其官方宣称的2000元每吨或者更多(有的数据显示是3000元每吨),那就意味着企业用于生产不可缺少的成本(靠生产技术可以提高)以及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所造成的成本,还有一些隐性成本就大概占了每吨896元。而炼油成本行业平均是5%(排除原油成本),也就是说是299元。中国石化07年排名行业第一,其规模效应应该有效遏制成本才对,怎么可能让成本超过5%那么多?
提价后:企业是否盈利?
而中国石化原油来源是自产油占了20%,购入中国石油(爱股,行情,资讯)和中海油服(爱股,行情,资讯)占了10%,而原油进口占了70%。我们假设中国石化一共炼油100吨。那么自产油占了20吨,进口油占了70吨。汽油在调价后,每吨上提1000元。那么靠国外原油进口的部分就亏损7万元/吨,而自产油部分只需要每吨盈利3500元以上就可以完全平抑国外高油价带来的亏损。事实上现在汽油每吨大概是6980元,扣除上面所不能理解如此高企的896元/吨,其利润率之高真的是惊人!这还没算从中海油服和中国石油买的原油,不难想象,其价格绝对不会让同“朝”兄弟赔钱的。
不难看来,中国石化不论提价与否,其实质都是不赔钱的,因为其自产油部分就足以保证盈利了。因此官方上的极力哭穷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有意思的是,其一季报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很好的配合了官方的说法:负债高达127%,现金流过少等。所以广大投资者应该对其账面价值分析而进行贴现以规避风险。
一、欧佩克的原油成本只有11美元,而且不存在管道之类需要维护的设备,需要买家带着油轮上门自提, 就算按照15美元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都能有钱赚。 综合来看,与萨勒曼暗地里达成的价格交易很可能允许沙特维持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 当原油价格下跌,沙特可以减产,反之,沙特需要增产。 但是这个价格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米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50带8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70 美元,页岩油很可能在盈亏平衡点。如果盈亏平衡,或者赔本,这个时候页岩油产量应该不会增 长,而是会下降。
能源是一桩生意,欧佩克也想赚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加息 狂潮以来,全球
消费收缩,能源需求下降,价格也降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所以要缩量保价 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我们已经身处经济危机当中了,能源出口大国最大的武器就是能源,
不然这些国家会被米国收割的,目前全球货币美元一家独强,其次是能源国经济寒冬最新指标。
二、欧佩克减产原油,所以米国要如
此下作到不择手段牺牲欧洲,全球经济已进入到关键十字路口,美欧病毒大放水就注定了有此一劫,尤其是米国无节制放水,给全球经济埋下祸根,全球通胀源头是放水。
换句话说,本次全球危机源头类似08年,罪魁祸首皆因米国贪婪无度。
无节制放水属于及时行乐,痛苦并没有消失,仅仅是delay了。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
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中东之行米国媒体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会见萨勒曼,没提卡舒吉 记者被害事件,被米国批评不够关注人权,随后称在会谈中提及了此事,到底提没提,不知道。不过沙特同意增
产是真的,但是这个更是被米国媒体揪住不放,因为增产数量为10万桶,塞牙缝都不够。
理论上来讲,沙特应该是给了一部分面子的,然后换取对萨勒曼权利交接的默许。
三、而这个交易很可能不是沙特对外宣称的10万桶,而是双方同意沙特要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双方认为合适的价
格附近。
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俄罗斯原油的成本大概在44美元左右,算上管道维护等成本,大约到了50
美元。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长协价,也就是期货价格打7折左右,这样计算,当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65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原油出口就没有利润了。
四、页岩油的产量一直在增产,而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后台的,肯定要维持页岩油行业有足够
的利润,那么与沙特的建交易很可能不是70,而是80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到63美元会立刻击穿页岩油的利润空间,这是页岩油行业所不能接受的,就要
求页岩油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必须要维护页岩油行业的利润,否则击穿了页岩油的成
本,页岩油产量下降,等于原油减产。
所以油价在中东之行后快速下降,现在维持在80美元的时候,沙特跳出来减产原油产量,大概
率是双方早就做好的交易,这与米国药丸或者俄罗斯药丸真的没太大关系。
减产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如果减产真的带来油价高升,那么造成的经济萎缩,应
该也只是全球经济寒冬的一片小雪花。经济已经因为别的原因经常出现在某大国的主流媒体上,这个大国的总统似乎有老年痴呆而出了大问题,这点,够干啥,在某个真正是经济杀手的问题上,全球都没有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那么报应是肯定的。
五、从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原油导致了别的国家也很难,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
真的变得暂时不可逆转,那么希望我国能与资源大国搞好关系。以及尽可能的帮助一些小国。
至于发达国家,是不用帮的。一来人家不需要,血厚。就是咱高价转卖一些资源给他们,他们也付
得起。二来如果真的帮,咱也帮不起,人家好日子过惯了,都是大爷。
就目前的情况,要说OPEC这么干是故意恶心米国,我觉得不太可能。
要知道现在化石能源在投资界已经不吃香了,融不到资的新闻天天有,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升级,可
没人再求着他们扩产,所以现在是能赚一些是一些,能不减产就最好不减产。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现在不减产,2023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油价有
可能出现暴跌。
甚至有可能像20年那样爆仓,出现负油价。
油价急速下跌对谁都是不利的,而对于各产油国来说,这就标志着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从OPEC的角度来看,宁愿油价高一些也不要出现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开始减产是有必要的。
而真的要斟酌的就是200万桶这个量是不是太大,我觉得很难说。
考虑到刚刚北溪管道被炸,欧盟与俄罗斯闹翻,欧元区2023年的消费量肯定会出现明显的下
降。
原油价格上涨并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事实上全球经济的至暗时刻远远没有到来。 本周末原油价格连续两日暴涨,是因为美国也同样扛不住石油的大跌,主动参与进来,希望能与沙特、俄罗斯一起就减产保价达成新的协议,并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和沙特两方进行了沟通,而且特朗普还迫不及待了发了推特,向全世界“报告”了利好消息, 市场对后面的会谈持有乐观的态度,所以油价连续上涨了2日。
显然油价长期在成本价以下低位运行,不符合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三个主要产油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三方谈判的物质基础。那么能不能谈成呢?我认为一定能谈成,不过想要一次谈成的概率几乎没有。
我们先来看一看,三国分别需要的是什么?
沙特: 过去两年来,欧佩克+俄罗斯按照减产协议在减产,保护了石油价格,但是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增加却完全填补了减产份额,等于是沙特、俄罗斯等国减产牺牲所带来的利益,都被美国给攫取了。沙特肯定是不乐意的,沙特新王储上位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的价值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次沙特发动价格战,其实也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谈判对沙特来说,只要大家都愿意减产,让油价回升,就是成功的。
美国: 美国的利益也很直接,本周已经有一家大型石油企业宣布破产了,可见石油价格大跌,生产成本高的页岩油企业日子的确难熬,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利益很明确,让自己的页岩油企业能生产,怎么办?减产,保护油价。但是之前页岩油是并没有纳入欧佩克的,所以美国人想像之前那样一直占便宜是没有可能了。能否谈成,也取决于美国让出多少利益。
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反而是最握有主动权的。所以俄罗斯在这次谈判中要什么很关键,在我看来,俄罗斯可能要的有两点,一是把页岩油纳入欧佩克,要减大家一起减,否则减产就没有意义,不能大家都补贴你美国。二是取消制裁,俄罗斯被制裁多年,日子过得很苦,这些年全靠中国给撑着呢。这么一来,大家就可以看出,这个会谈并不好谈。
所以,明白了三方的主要诉求点,就又有利于我们对石油后期走势的判断,个人看法是,一次能谈成的概率极低,肯定要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这样的话,不排除原油价格后续还有波动,所以抄底原油的,动手的早的没问题,追高进去的,很有可能被埋掉,石油价格最后肯定也会回升,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市场平衡,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需求,油价先回到30-40美元是一个合理的区间,至于能否回到50-60,先要看产油国直接按的博弈,然后看经济的复苏程度。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 财经 验。
受油价暴跌的影响,全球股市连环暴跌,惨不忍睹。美股更是触发了熔断机制。道指狂泻了2000点。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本身就承受着下行压力,石油价格战等于又补了一刀。
一、.油价暴跌,反映了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对于石油的需求自然会下降,所以油价下跌体现了需求下跌的悲观预期。
二、油价的暴跌给各大油企以及一些产油国的财政以及经济带来暴击。美股最近的暴跌与石油暴跌不无关系。
三、石油巨头们发行的大量高收益债券被抛售,也会引发美国债券市场的巨震。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页岩油公司以高利率发行了大量的债券,石油价格战打起来的话,资金链可能就崩了,还不起债了。
中国正在启用新基建稳经济,油价的暴跌对中国油服企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所以很有可能中国经济能够率先的从疫情所带来的这场危机中走出来,提振中国市场信心。
原油下跌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复苏了。
首先我们了解2020年原油为什么下跌。
世界生产原油区由美国,俄罗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三大组成。
美国是页岩油也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其盈亏平衡价格需要每桶50~55美元之间,生产成本在35~45美元之间,如果低于30美元每桶美国页岩油公司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长期下来面临倒闭。
俄罗斯和欧佩克及非欧佩克成员国生产原油是从地下抽起来就可以了,所以他们的生产成本是10美元左右每桶,远远低于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
美国在世界一直霸权主义,长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原油收入占俄罗斯主要地位,在世界占有最多的市场份额,在疫情影响下,世界需要石油量下降,由美国,俄罗斯,沙特三大产油国都为自己打着“小算盘”,在3月6号欧佩克减产建议遭到非欧佩克国俄罗斯的拒绝,会议未达成一致。3月8号,沙特宣布将石油价格下调到6~8美元一桶,同时宣布从4月起,原油日产量由970万桶调高到1000万桶,必要时增加到日产量1200万桶。
沙特掀起价格战,目标似乎直指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希望以打促谈,逼回俄罗斯重回谈判桌上同意减产,将油价重新推回高位,同时沙特也有意借此机会打压高成本油气,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原油价格的下跌完全是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自身利益上演的“三国杀"。
原油价格上涨是三国的内心都是不希望长期这么低价的卖卖卖,随疫情的影响,石油需要量是大减,三国经过拼杀后对谁都没太大好处,有信息俄罗斯和欧佩克于4月6号愿意再次协商减产。
各国受疫情影响严峻,但我们中国疫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已接近尾声,重新回到复工复产的繁忙工作中,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所需石油量非常大,这些因素倒至原油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属于回归正常价格。
不是的,OPEC紧急会议下周—召开,讨论原油减产1000万桶/日,即使达成协议,疫情期间还是供大于求,减产1000万桶太少了,再说,能不能达成协议不—定呢,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所以此次原油价上涨只是受OPEC会议短期刺激,原油价会反反复复的[玫瑰]
油价暴跌可能会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压力,但要说谁最惨,非伊拉克莫属。数据显示,伊拉克3月出口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都要高于2月,但收入却减少了近一半。
据法新社报道,3月份伊拉克的原油销售量为105亿桶,获利29.9亿美元;2月份的原油销售量为9830万桶,收入却几乎较3月翻一番,达到55亿美元。
出现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原因——油价暴跌。《伊拉克石油报告》援引伊拉克石油部的公告称,伊拉克联邦政府目前以平均每桶32.73美元的价格出口了333.9万桶石油。据法新社报道,伊拉克石油部长嘉班告诉当地媒体,伊拉克的石油价格通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低约4美元。而在过去几周,伊拉克的原油价格已低至每桶21美元。
展望后市,由于沙特早早降低了4月份的石油官方售价,通常依赖沙特阿美提供的价格信号作为定价依据的伊拉克,也难逃继续降价的命运。
根据市场消息,伊拉克将4月销往美国、亚洲的巴士拉轻质原油官方价格分别设定为贴水1.05美元/桶和3.2美元/桶,并将4月销往亚洲的巴士拉重质原油官方价格设定为贴水5.3美元/桶,降幅相当惊人。
虽然从理论上讲,伊拉克仍然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出口量来部分抵消价格战造成的损失——即走薄利多销路线,但由于油价下跌幅度实在太大了,伊拉克国内经济体系显然无法承受这次冲击。
石油收入对于伊拉克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组数据得到直观解:
据悉,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经济来源最单一的经济体之一,其石油收入约占政府财政收入预算的95%。
换句话说,假设伊拉克2020年的预算草案约为1350亿美元,按照当前的油价计算,伊拉克最多只能依靠卖油赚取约40亿美元的收入——即财政预算的30%左右。而2019年的年度平均油价,可是高达每桶56美元。更严重的是,若油价没有好转,到2020年底,伊拉克可能会消耗掉总计约620亿美元的所有外汇储备,最后只能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苦苦支撑。
众所周知,伊拉克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2020年本是其重塑国内经济体系的关键一年。据悉,伊拉克政府此前曾出台史上规模最大的预算案,致力于改善国内残旧的基础设施。有分析认为,这份庞大的预算案很大程度上是对2019年大规模抗议的回应。常年积弱,伊拉克国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缺失及高失业率已经十分不满。
有鉴于此,为了油价暴跌带来的沉重打击,伊拉克已经想尽了各种方法。
上周,伊拉克提议所有在其境内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在不影响原油产量的前提下将预算削减30%。
除此之外,伊拉克还积极呼吁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支持油价的方法。
也有分析师指出,也许伊拉克只能期待美国介入价格战,或者多方协调减产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伊拉克似乎再合适不过了。除了石油收入锐减之外,伊拉克的疫情同样不容乐观。截至4月1日,伊拉克确诊病例超过720例,康复病例约180例,死亡52例。 联邦政府还要负担700万名政府雇员的收入,而国内生活几近瘫痪,私人企业濒临破产。
3月9日,伊拉克南部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疫情在石油产地巴士拉附近蔓延,极有可能危及当地石油生产。更糟糕的是,伊拉克政府每月的赤字高达20亿美元,国内重要的产业很少由私人掌握,联邦当局只能筹集不到5000万美元的资金抗击疫情。
原油价格最近两天出现大幅反弹,最多一天最高上涨了46.6%,这种行情 历史 上肯定是没有出现过。那么原油这次暴涨是否说明经济复苏了呢?
我认为事实上刚好说明经济很艰难,因为这次原油之所以出现暴涨,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和沙特达成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协议。这次是因为减产导致的大幅反弹,而不是因为经济复苏引起的。之所以会减产,就是因为预期到经济变差,需求量变少,所以只能通过控制产量来阻断原油暴跌的局面。
资本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大机构借助这次利好消息炒作一番,然后就会恢复平静,到时原油还是得按原来的老路子往下跌。只有全球经济真的复苏之后,带动原油需求量增加,到时原油上涨才有动力。
其实这个问题提问者也知道答案,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大家都应该认可这个答案。原因也不难。
第一,疫情没有结束,有疫情在,要么面对死亡,要么就需要隔离,很自然大家都选择了隔离,既然要隔离,经济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疫情结束前,不要期望经济会复苏。
第二,疫情并发症,疫情刺破了世界经济的泡沫,这就好比我们感冒不可怕,但感冒引起了其他的病症就麻烦了。经济也一样,疫情可怕吗,疫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战胜疫情是迟早的事,但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比如美国吧,疫情刺破了股市的泡沫,股市下跌又引发了流动性危机,用超发货币解决了流动性危机,又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并发症,现在疫情冲击下已经显现出经济危机的苗头。
小结,很明显,在疫情没有结束前,经济是不可能会出现复苏的,还会一天比一天衰退下去,如果疫情还在持续,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发生。
原油为什么上涨?
第一,跌的太多,需要技术修正
如上图所示,从2020年的1月份高点算的话,原油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跌了65%了,中间没有明显的反弹,如此大的跌幅,不说基本面了,技术面也需要修正的。
第二,各大产油国亏损严重,人心思涨
从原油的开采成本看,现在的价格除了少数几个中东国家还可以盈利外,大部分产油国都在亏损状态,特别是美国亏损的更严重,这就倒闭减产,因为原油价格太低,已经低到了不合理的位置,低到产油国亏损经营的地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说,这个位置是人心思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油价是不合理的,上涨是早晚的事。因此,美国一条不靠谱的推特引爆了油价。
总结:油价上涨是因为现在的油价太不合理,不合理到让产油国亏本经营的地步,所以,现在原油的上涨不是经济恢复,而是原油的价值回归,这种上涨是没有持续性的,因为没有需求端的支撑。
一般来说原油价格的上涨说明供需关系已经逆转,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价格的上涨,是经济复苏的一个明显的征兆,但是这样的关系在这一轮原油价格下跌当中并不成立,所以现在原油价格即便上涨也不能说明经济已经复苏了。
原油是标准的,工业品价格由供需决定,原油价格下跌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1种原因是需求下降,第2种原因也有可能是供应上升,现在的情况就是第2种情况为了报复与俄罗斯减产协议的破产,沙特决定增产减价进行价格战,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上扩大的使用供应和降低的石油出口价格,让全球的原油价格下跌,同时这也叠加了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放缓的背景,使原油同时在供需两端受到压力。
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最低点反弹了很多,这里的原因并不是需求已经回升,从美国情况来看,经济遭受冲击最严重的时刻才刚刚来临。因此原油需求的疲软,至少还将维持几个月的时间,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市场消息称美国总统愿意在沙特和俄罗斯之间进行斡旋,让双方达成相对能够让各方满意的减产计划这个消息,如果成立那么原油供应方肯定会得到一定的削减,从而利多油价。
然而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双方对于这样的消息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澄清,至少从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都还没有结束价格战的意思,因此低油价很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在需求,真正由于经济复苏而恢复之前,油价很难回到50美元以上的正常价格。
当前油价上涨的因素:
1、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国际石油生产出口国,它们的疫情日趋恶化。它们会停工、停产、隔离防疫,其中就有产油企业。这就使得,国际原油供给量会减少,尤其是美俄的稳油价通话。
2、疫情下,虽然各个国家为防疫情采取了,停工、停商、戒严、隔离等措施,这减少了经济生活的石油需求总量。但是居民生活、基础商业经济活动,这些对能源的需求还有,其中就有石油能源,且数量不小。这就使得,一边石油产出国为疫情的不得不停工停产,国际市场石油需求各方不得不为未来做打算,多进口些石油。
3、前一段时间,沙特和俄罗斯发起石油价格战,它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价格战下的暴跌价格,它在市场上会有修正。
当前石油涨价,它是市场对暴跌油价的一次修正回归真实;也是国际石油需求方对疫情下石油减产,和石油出口国家间为稳油价减产沟通的当前市场回馈。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它证明的不是经济复苏,反而是疫情影响石油产出国下的抗疫停工停产和闭市。
目前原油的“阶段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经济已经复苏。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疫情的笼罩肆虐下,迎来至暗时刻,至暗时刻后的黎明,也就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生产秩序、贸易秩序得到有效恢复的转折点,才意味着经济将步入复苏轨道。很遗憾,目前并没有到来。
目前原油阶段性的上涨,完全是供给侧的利好消息刺激所致,是市场认为,沙特、俄罗斯、美国已经承受不住当前低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停止目前的无序增产并进入实质性的减产协议谈判,所有油价应声而涨,也是对之前超跌预期的修正。此次油价的上涨与需求端几乎毫无关系,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石油消费需求和能力也在进一步降低,很显然需求端的情况是利空油价。
我们认为,只有石油消费需求增大,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有复苏的迹象,而目前因为减产预期而造成的油价报复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着经济复苏。
那么,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油价会继续上涨吗?如果4月9日的OPEC+会议顺利达成,笔者预测,油价会继续上升到35美元,但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将在35美元左右横盘整理。如果在6-8月,全球疫情迎来拐点,经济活动、复产复工形势良好,那么油价将进一步建立上行轨道,到年底左右可以恢复50到60美元的正常价格区间。
经济会复苏吗?什麽时候能复苏呢?跟油价需求侧改善的步调一致,在疫情迎来拐点时,经济形势会逐步筑底企稳,如果各国能配合有效、精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么全球经济将扭转衰退局面,进入复苏轨道。但是,复苏的起步阶段和过程会比较漫长,到2021甚至2022年才能消化2020年因疫情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我们要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抱有信心,更要对全球战胜疫情抱有信心,虽然当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不会进入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