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大放水"以及全球疫情的爆发,战略资源地位持续得到加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行,有色金属行业也逐渐成为市场目光聚集之处。借此机会,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一个有色金属行业的优质企业--中铝国际。
在开始分析中铝国际前,我整理好的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有色金属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铝国际的所从事的业务,就是工程设计及咨询、工程及施工承包、装备制造及贸易。公司具有采矿、选矿、房屋建筑、环保设备等主要产品。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里面依旧有中铝国际的位置,属于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技术领先的工程服务与设备提供商,能为有色金属产业链各个阶段及其他行业提供完整业务链综合工程解决方案。
大致对中铝国际的公司情况进行介绍后,下面接着介绍公司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有色金属轧机的领先制造商
中铝国际凭借技术及经验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建立了领先地位,特别是在铝行业工程承包领域为引领者。
自主科技创新的特色,就是中铝所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目标,专注在于研发,就是针对于有色金属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公司的产品应用于有色金属产业链多个范畴,比如说采矿、选矿、冶炼及金属材料加工。中铝国际在中国有色金属轧机制造商里面居于佼佼者的地位。
优势二、强悍的研发设计平台,覆盖全产业链的业务
中铝国际集团拥有在有色行业历史悠久的沈阳院、贵阳院、长沙院、中色科技(承接洛阳院资产和业务)四家设计研究院,以及长勘院和昆勘院两家勘察设计院,业务能力涵盖了整个产业链,可以为业主设置全方位的有色金属建设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
2020 年上半年有"高湿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与深度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等两项成果完成行业技术成果评价,达到国际领头羊水平。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中铝国际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中铝国际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有色金属: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大环境下,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逐步活跃,以及基础设施升级优化,也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金属制品的需求回升,铝价一路高歌猛进,行业盈利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观察有色金属行业可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将保持长期恢复性向好的趋势是可以的。
工程建筑: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高峰期已成过去式,会开始震动发展,需要发生变化,行业会逐步分化。在基础设施领域、城镇化领域依然有较不错的市场空间,其中融合基础设施和城镇化的城市群建设将是建筑业骨干企业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总而言之,我觉得中铝国际公司身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头羊,借助行业稳定增加的利润,有希望实现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铝国际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中铝国际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铝国际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色集团是中色股份的母公司。
中色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国际”)是一家以在境内外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为核心主业,具有投资、运营、地质勘察、贸易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国际化矿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6日,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内大型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地质勘探公司及设计研究院等16家大型企业共同投资成立,股东包括: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青海西部资源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云南有色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格林美好一些
这两家都是做三元正极前驱体的行业龙头公司,其中中伟股份2021年度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15万吨,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超过2万吨,市场占有率24%,均保持行业第一,2021年末已形成20万吨/年三元前驱体产能、3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格林美2021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为9.1万吨,四氧化三钴出货量约1.6万吨,截止目前三元前驱体产能也达20万吨左右,另外格林美还有废弃资源回收的业务。
从数据上来看,做三元前驱体不是一个好业务,感觉就是一个粗加工企业,表现在盈利能力上就是毛利率、净利润、ROIC、ROE都偏低,盈利能力指标上格林美总体上略好于中伟股份;负债结构上都有大量的有息负债,尤其是格林美财务费用很高;资产结构也不好,应收账款、存货占比都很高;资产周转率低,现金回收周期长,现金创造能力也很差。具体在经营上就是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弱,应付账款少,预付款较多,对下游电池厂议价能力也弱,表现就是应收账款占比很高,获现能力差,产品卖出去不好拿钱回来,需要自己借款垫资,另外还需要不断贷款扩大规模,最终很大一部分利润都交给银行;比较难理解的是为何存货占比也很大,占用了大量现金,尤其是格林美,感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较低,管理费用又高,不太理解。但也有一个潜在的利好,如果镍涨价,低价库存带来更高收益。按理说一季度妖镍也涨价了不少,但是这两个企业一季度净利润也只提升了20%左右,有点意外。另外目前来看格林美这种电池回收也不是个好生意,不能享受到锂涨价的好处,锂矿涨价回收价格跟着涨上去,而且回收旧电池通常还要先给钱,然后再加工成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再赊销给下游企业,回收企业都是垫资在生产,只是赚点辛苦费,自己前期投资还很大,利润给整机厂商或电池厂给拿走了,看看今后业务起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模式。
从财报上看,这两家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都差不多,产业结构上格林美多了一块电池回收业务,中伟股份基本都是三元前驱体,两家在镍矿资源上都有一些布局,应该说业务布局上差不多,格林美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电池回收业务对于前驱体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盈利能力上,格林美的毛利率略高一些,但不足的是格林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偏高,格林美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如果能把存货降下来,把借款偿还掉大部分,管理成本降下来,企业效益有很大提升空间;另外电池回收业务投资大,利润又低最好是找电池厂或整机厂入股来一起做,除非还有其他更合适的经营模式;中伟股份的问题感觉更多是战略和发展问题,只是坐粗加工的话,格林美还有华友钴业追得很近,自己优势不明显,应收账款和资金回笼是个问题,长期以往也会拖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