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股市价与每股现金流量之比。
从财报分析,现金流量能够更真实反应企业经营状况,每股价格与每股现金流量比值越小,股票价值越高。如投资者可用企业价值与自由现金流比值(EV/FCF)来评估,苹果公司EV/FCF约为8,几乎是市盈率一半。亦即是说,投资苹果公司股票实际上只需要8元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不需要等到15.49年。苹果公司企业价值与自由现金流量高于标准普尔平均值6,这说明该公司股票值得投资。
2、每股市值与美股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收入是评估企业营收的一个指标,但是没有销售就没有收益。营业外收入增加公司利润是有限的,主营业务收入决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股票市值计算有两种方式,第一,流通股本乘以交易价格,第二,交易中个股股票现价乘以股数,以总股本为基数,乘以现阶段市场交易价总和。
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市值约为6770亿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6380亿美元增加约390亿美元。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全球资产机构贝莱德持有股票数增加到3.22亿股,目前持有约6.1%苹果在外流通股票,以这个估算,苹果流通股票数约为54亿股,每股市值=总市值/流通股票数,6380/54=118
苹果公司最新财季营收784亿美元,服务营收71.7亿美元。每股市值/主营业务收入=118/784。大多数价值导向投资者会选择,每股价格/每股收入小于1的股票,如果该比例小于1,具有投资价值,若该比值大于10,将可能有风险,而这个比例在1.7左右需具体考虑不同行业。一般地,软件公司利润率较高,而零售企业该比例较低。
3、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在投资股票时关注四个财务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提价能力、公司营业成本、净资产收益率。咱们来看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与净资产之比。
苹果公司最新财季净利润为178.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83.61亿美元略减少3%。据苹果公司2016年第四财季财报,苹果公司净资产3216.86亿美元,高于前年同期2903.45亿美元。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78.91/3216.86,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股东投入资本后,创造净利润更多,盈利能力更高。
苹果股票一夜之间蒸发1363亿美元,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美国股市大崩盘所导致的。在这一次的股灾当中,道琼斯指数直接下降了3.57%。纳斯达克下降了4.73%,标普500下降幅度达到了4.04%。从这三个指数就可以看出,在这一次的大盘下跌幅度当中,美国的创业板已经科技版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而这又是美国股市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来源,所以这一次的股灾对于科技类型的公司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一次的美股市场崩盘会导致苹果股价下跌。首先是因为苹果公司作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同时也拥有最强的现金流。但是在第一季度他们的财务报表却显示苹果手机的销售业务以及其公司经营的其他核心都有所萎靡。也就意味着在这之后,苹果公司可能没有办法继续保持龙头老子的地位。
从微观上来看的话,这一次股票价格下降还来源于全球市场,对于美股失去了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在进入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证监会以及金融财政中心都不断表示将会采取加息的方式。来遏制目前美国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导致有大量的资金从股市当中流出,因为投资股市所带来的资本风险越来越高,他们不得已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国家股市的高地就在于里边是否有具备可流动性的资金。如果资金全部向外流出的话,股市价格自然会崩盘,但与此同时,股市的正常运转对于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风向标,同时也是在逐渐的影响现实社会的参照物。所以美国股票价格如果持续下跌的话,通货膨胀的确有可能会得到缓解。
美东时间周一,苹果公司开盘股价迎大涨,盘中一度涨至182.880美元,公司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苹果也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该成就的公司。自从已故苹果前CEO乔布斯2007年1月推出第一款iPhone以来,苹
,因为苹果在其所有的产品线上都有几个破纪录的季度的大增长。华尔街见闻稍早前提及苹果第四财季的表现虽然低于预期,但在2021财年的收官季度录得营收833.6亿美元,同比增29%,至9月季度的公司史上最高。
苹果股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iPhone智能手机业务。其彻底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迄今为止仍是苹果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与此同时,苹果其他业务也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其服务和Mac业务营收在2021年第四季度均创下历史新高。
3万亿美元市值的背后既有美国科技股存在的泡沫,同时也显示出投资者对苹果公司可以开发出下一款大热产品的期待。不过,苹果目前依然面临着过于依赖iPhone销量的问题。
苹果公布的第四财季业绩显示,该公司的所有品类均实现年度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9%。虽然iPhone依然是苹果最大的销售引擎,但服务业务也实现25.6%的同比增长,当季营收超过180亿美元。
TFI资产管理公司的分析师Ming-Chi Kuo在周一的报告中表示,苹果在假期中售出了2700万副最新款的AirPods,推动了苹果可穿戴设备业务在本季度同比增长20%。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近期市场的不确定性,苹果因为其强大的财务报表和现金流也成为投资者的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因为苹果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新产品、股票回购以及通过分红向股东返还资本。
当然,昔日的FAAMG公司也不甘落后。微软的市值约为2.5万亿美元,谷歌的市场估值略低于2万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约为1.75亿美元。
小会计:“这段时间通过向你请教,我意识到了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想补补短板,但苦于平时学的太零碎,你能不能系统地给我讲讲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方面的知识。”
大会计:“没问题,交流交流。我先问你个问题,看看你对财务报告的理解程度如何。请问,企业为什么要编财务报告,编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小会计:“这......你一出手就把我问住了,为什么编嘛,因为法律让你编嘛,别的我就说不上来了。”
大会计:“哈哈哈编财务报告可不是为了完成法律布置的任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里,即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所以要记住,编制财务报告不是为了完成法律的任务,而是为了帮助报表使用者评估管理层业绩、进行经济决策。”
小会计:“我了解了,这里面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大会计:“有啊。我感觉你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我再考考你,你们公司的经理和董事长是不是报表使用者。”
小会计:“是......不是吧。我总感觉你在套我,那我说不是,但为什么他俩不是报表使用者,我们经理每个季度都要看财务报告的啊,开会也都是用的财务报告的各种数据。”
大会计:“那我再给你读另一句话,‘ 通用财务报表,指意在满足那些无权要求主体按其特定信息需求编制报告的使用者而编制的那类财务报表’ ,你看着‘无权要求主体按其特定信息需求编制报告的使用者’几个字,再回答一遍,你们的经理和董事长是不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小会计:“我明白了,我们经理和董事长可以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需求报数据,所以他俩不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但你这句话哪里来的,我怎么没有印象?”
大会计:“你没见过也正常,这句话出自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并不是我国准则里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从准则的内容来看,这句话对我国的财务报告同样适用。”
小会计:“那可以给我什么启示呢?”
大会计:“启示就是,回头可以提醒你们经理和董事长,如果仅以财务报告进行决策,很可能要出问题,因为财务报告并不是为他俩准备的,里面缺失了很多信息,他俩应该善用权力,让你按照他们的特定需求报送财务信息。”
小会计:“你这话太抽象,听不懂。”
大会计:“我往后说你就慢慢明白了。”
小会计:“我还有个问题,如果连经理和董事长都不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那财务报告是编给谁看的呢?”
大会计:“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懂了。就拿苹果公司来说,它的股权相当分散,不存在母公司,董事会成员来自于好几个股东方,它还在公开市场发了不少债。这个时候,现有的股东需要了解要不要继续投资,要不要换掉库克,股民要考虑要不要买入卖出苹果的股票,银行要考虑要不要给它放贷或者买它的债券。但这些股东、股民、银行都无法无权深入到苹果公司的经营中去进行调研取证,他们只能通过苹果提供的公开信息来做决策,苹果的财务报告就是为他们准备的。但库克不同,库克能知道关于苹果的一切信息,他不需要财务报告。也就是说, 之所以要提供财务报告,是因为报表使用者无权深入企业的日常经营 ,我这么说你是不是就懂了。”
小会计:“真是一语道破!那库克不该看财务报告吗,我感觉他也可以看啊。”
大会计:“库克是可以看财务报告,但财务报告对他来讲只是参考资料之一。这个事情就要从财务报告的编制说起,请问,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是什么?”
小会计:“是企业会计准则啊,这个我还是懂的。”
大会计:“那企业会计准则是怎么来的?”
小会计:“呃......是财政部发布的。算了算了我不知道,你来说。”
大会计:“哈哈哈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财政部发布准则的程序,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何发布我还是了解一些的,捡重点的说就是,准则的发布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准则制定者需要考虑很多事情,但考虑最多的有两个, 一个是按照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能不能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一个是发布或者修订准则产生的收益是否大于运用准则的成本 。但有一点是准则制定者不会考虑的,那就是‘对’或‘错’。基于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不关乎对错,只关乎能否提供有用的信息,对与错是通过信息有用与否间接来体现的。”
小会计:“很抽象,你还是举例子吧。”
大会计:“请问,你曾多少次因为账面上存在1分钱的不平而奋战到深夜?”
小会计:“别说了,记不清了......”
大会计:“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努力是否是必要的?少1分钱或多1分钱,会对报表使用人造成实际影响吗?”
小会计:“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只是大家都这么干嘛,会计较真,大伙都知道,体现了我们的严谨细致,对会计准则一丝不苟的遵循。”
大会计:“你真有在一丝不苟的遵循会计准则吗?你们公司的账我是看过的,我问你,2000块钱以下的饮水机、热水器什么的,你为什么没有按固定资产处理而是直接进了费用?”
小会计:“这......我也没有想过啊,你这么一说,难道我一直都错了?”
大会计:“看把你吓得。你要是有错的话我当时不就指给你了么,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重要性’。编制财务报告,是要考虑‘重要性’的。”
小会计:“什么意思?”
大会计:“ 就是财务报告只应当包含对报表使用者来讲属于是重要的信息,而且只有当财务报告的错误大到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程度,才能认为财务报告存在‘差错’需要改正 。你们的报表使用者不关系缺1分钱还是多1分钱,也不关心饮水机热水器,对他们来讲,这些偏离准则的会计处理并不重要,你没有错。”
小会计:“你说我没错那我就安心了,但我还是要问为啥这样没错,因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都是要作出遵守准则要求的承诺的。”
大会计:“没错,但这个承诺有个隐含要求,仅指代重要的事项,对不重要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不在准则约束的范围内。给你读两句话,来自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实践声明第2号——进行重要性判断》,第一句是,‘只有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整套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时,才需要适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第二句是,‘不重要的错误,如果不是为了形成报表的特定列报,则主体无需为了出于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目的进行更正’。也就是说,进行具体会计处理的前提是进行重要性判断,你做过重要性判断没有?”
小会计:“这个真没有。”
大会计:“这个可以有。”
小会计:“我也不知道啥是重要的啊。”
大会计:“再记一句, 如果一项信息的遗漏、错报或模糊不清预期会影响主要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这个信息就是重要的 。说人话就是,你首先要界定谁是你们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然后确定这些使用者关心哪些指标哪些信息,把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好,你的财务报告就合格了。举例子就是,银行关心你的资产负债率超没超70%,如果你错误的把资产负债率从70.1%报成了69.9%,即使金额很小,你也存在重大错误,要回去改。”
小会计:“理解了,不过怎么越说越偏,不是在讨论库克为什么不看财务报告的事情吗。”
大会计:“那咱们重回正题。库克为什么不看财务报告,是因为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而库克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位突破该局限,所以他不需要财务报告,他能获得更优质的信息用于决策。”
小会计:“财务报告有何局限性?”
大会计:“这个需要细细说道说道。首先你考虑一个问题,你怎么核算你们公司买的股票,又怎么核算你们公司的厂房。”
小会计:“股票是看盘啊,厂房是转固之后提折旧。”
大会计:“就是股票以公允价值计量,厂房以历史成本计量。那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股票和厂房在报表上都体现为1亿元,实际上哪个更值钱?”
小会计:“这个.......厂房应该比股票更值钱。”
大会计:“那为什么在报表上一样值钱?”
小会计:“这......”
大会计:“你想想,股票可以看盘知道价格,厂房你能通过看盘知道价格吗?如果厂房也按照市价进行会计处理,编报告的成本就太大了,企业负担不了这样的成本,所以妥协的结果就是即使厂房存在市价,也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但库克不一样,库克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报价知道厂房值多少钱的,那他何必用历史成本看待厂房呢。”
小会计:“你说的有道理,再多说一点。”
大会计:“可以,还有就是,我看你们公司的‘太平洋’汽水卖的特别好,这个商标很值钱,那我问你,在你们公司报表上,‘太平洋’这个商标多少钱?”
小会计:“‘太平洋’商标是我们的自创品牌,没入账的。”
大会计:“那好,你们公司最值钱的玩意儿竟然没出现在你们报表上,难道这很合理吗。”
小会计:“不合理。”
大会计:“所以说,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你可以获得更有效更优质的信息,就不要依赖财务报告进行决策。”
小会计:“听你说完,感觉会计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还是有难度的。你之前提到的那些文件我也看过,但是看不懂啊,感觉好难。”
大会计:“会计是面向专业人士的,它本身就对普通人不友好。再给你念一段《概念框架》里的话,‘ 财务报告是为具有合理的商业和经济活动知识且勤奋地研究和分析信息的使用者编制的。即使知识渊博和勤勉有加的使用者,有时也需要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方能理解那些复杂经济现象的信息 ’,做一个优秀的财务会计门槛并不低,反而非常高,需要持续的钻研和学习。”
小会计:“你这一说,感觉我的修为还远远不够,会计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我这就回去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