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的基础建设不停地完善,然后再加上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增加了对于电子行业的需求。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蓝思科技。
在开始分析蓝思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蓝思科技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高端视窗触控防护玻璃面板、触控模组及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蓝思科技开发出消费电子产品防护玻璃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苹果、华为、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一众国内外知名优秀品牌都与它达成长期深度合作。
下面来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技术向导发展,具有领先优势
蓝思科技用创新的科技为先导,用制造业先进的生产为基础,坚持把外向型和技术先进型集团化发展道路坚持下来,在零部件的制造领域,全球高端电子产品方面,依靠产品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行为。
根据投入研发的持续领先性,具备了模具开发设计、机器设备研制、产品快速研发和规模生产的能力,技术和规模工艺都明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优势二、产业链垂直整合布局
蓝思科技通过推动产业整合,优化效率、良率及成本,可以为终端客户供给设计、研发、创新、贴合及组装等一应俱全的产品和服务解决计划。
且蓝思在现在所拥有的平台基础上,始终坚持开辟新市场,主动地进行原辅材料、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产业的布局,为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优势三、领先的智能制造
蓝思科技是业内最早研发、制造、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工业体系的企业之一,目前的智能制造开发团队超1200人,把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利用与融合,有效强化了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水平,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使生产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蓝思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蓝思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随着5G产业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大消费电子品牌厂商近年来发布的主流中高端智能手机最多的是5G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前后盖保护玻璃、摄像头以及金属中框等部件上进行了升级,使用的都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市占率一天比一天高,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已经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电子模块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带来了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新市场,消费电子行业已经迈入了发展快车道。
总的来说,我觉得蓝思科技公司作为消费电子行业里面的翘楚企业,值此行业上升的时期有机会更进一步。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蓝思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蓝思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蓝思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有了5G的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和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这一背景,加大了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今天把电子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蓝思科技和大家聊一下。
在开始分析蓝思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蓝思科技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高端视窗触控防护玻璃面板、触控模组及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蓝思科技钻研出消费电子产品防护玻璃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已与苹果、华为、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一众国内外知名优秀品牌达成长期深度合作。
在下面的文章中就来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技术向导发展,具有领先优势
蓝思科技用创新的科技为先导,用制造业先进的生产为基础,坚持推进技术先进型外向型集团化发展之路,在对全球中高端电子消费产品零部件制作方面,以产品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为前提。
通过领先的研发投入水平得到了快速研发产品和生产规模的能力、模具开发设计能力以及设备研制能力,明显在工艺、技术、规模上一直属于国际领先地位上。
优势二、产业链垂直整合布局
蓝思科技利用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效率、良率及成本,可以为终端客户供应设计、研发、创新、贴合及组装等一应俱全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法。
而且,蓝思在目前所具备的业务平台基础上,不停地开辟新市场,积极进军原辅材料、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市场,为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势三、领先的智能制造
蓝思科技是业内最早研发、制造、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工业体系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一支超1200人的智能制造开发团队,把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利用与融合,使得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水平更上一层楼,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蓝思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蓝思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在5G产业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日趋完善的趋势下,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各大消费电子品牌厂商近年来发布的主流中高端智能手机最多的是5G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前后盖保护玻璃、摄像头以及金属中框等部件上持续不断的提升,投入了特别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市占率不断攀升,市场需求非常大。
在汽车领域,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的发展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电子模块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带来了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新市场,消费电子行业目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综合来看,我认为蓝思科技公司作为消费电子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值此行业上升之际很有希望借此大肆扩充实力。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蓝思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蓝思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蓝思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150亿元!蓝思 科技 10月11日公告,其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核准。
不久前,蓝思 科技 99亿元拿下苹果公司iPhone 机壳的主要工厂,外界猜测蓝思 科技 有可能像立讯精密一样,成为苹果的下一家代工厂。
蓝思 科技 实控人、被称为“手机玻璃女王”的周群飞已经不满足于手机玻璃这一块业务,其近期的诸多布局显示,蓝思 科技 正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零部件+模组+整机组装”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形态已初具规模,在不少券商关于蓝思 科技 的研报中,“平台型”成为关键词。
150亿元定增,三个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收入130亿元
150亿元的定增计划清晰显示蓝思 科技 选择加码的领域:智能穿戴、 汽车 玻璃,最重要的还是手机3D玻璃。
据披露信息,蓝思 科技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建和技术改造,涵盖智能穿戴、触控功能面板、车载玻璃面板、3D触控面板建设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900万个,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万件,年产值42.73亿元;消费电子3D触控功能面板12015万件,年销售收入约70.27亿元。若全部达产,三者合计年销售收入131亿元。
3D触控功能面板是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蓝思 科技 手机玻璃板块的亮点。蓝思 科技 2019年年报称,公司是首次将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首次将3D玻璃应用到手机的企业。
这一次在3D面板上投入63.29亿元表明蓝思 科技 对该市场的预期。5G手机时代能否快速到来,对该项目的成败与否至关重要。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预测,2023年5G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近8亿部,相当于所有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51.4%。Techweb 研究预测,从 2019 年开始的五年内,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由 0.13 亿部上升至 7.74 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80%。
民生证券研报分析,5G 时代,手机迎来去金属化,蓝思 科技 迎来重大机遇。考虑到信号干扰和无线充电,玻璃和陶瓷将逐步取代以铝合金为代表的金属外壳材料。iPhone 的前后盖板均采用玻璃,安卓旗舰机型的主流后盖板已从 2.5D 升级为 3D,且未来3D有望向前盖板渗透。部分高端机型如华为 P30 Pro 等已采用更复杂的瀑布屏。
2019年,蓝思 科技 中小尺寸防护玻璃营收213亿元,占比超70%。公司解释,中小尺寸防护玻璃的尺寸在7英寸以下,主要用于手机等产品的视窗防护和外观防护。
在多个场合,周群飞及公司高管均曾表示,在双玻璃外壳时代,一部手机从以前使用一块玻璃到用两块玻璃,无疑意味着蓝思 科技 手机玻璃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蓝思 科技 业绩却逆势上扬。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当期实现营收155.68亿元,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大增超13倍。
150亿元定增募投项目中,预计总投资45亿元的车载玻璃项目,是蓝思 科技 近几年发力的重点。
据蓝思 科技 2019年年报,大尺寸防护玻璃全年营收37.94亿元,占比12.54%,比2018年增长39.32%。从增速来看,这是蓝思 科技 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西南证券研报称,蓝思 科技 大尺寸防护玻璃主要用于平台电脑及车控电子显示设备,公司当前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是中控屏及B柱的主要配套商,将持续受益特斯拉放量增长。
在智能穿戴领域,蓝思 科技 在蓝宝石与陶瓷材料上的布局也很早。数年前,《中国经济周刊》曾在蓝思 科技 看到其“生长”的蓝宝石长晶体,公司自称最早将蓝宝石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
不光是此次定增资金投向智能穿戴设备,9月29日,蓝思 科技 还出资2.45亿元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一起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业务,蓝思 科技 在合资公司中股权占比49%。
民生证券研报称,蓝思 科技 蓝宝石产品已广泛用于摄像头保护镜片、指纹识别保护镜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防护屏等对耐划伤、硬度具备高要求的场景。
蓝思 科技 一高管表示,晶盛机电具备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这与蓝思 科技 的技术存在互补。
一边是“买买买”,一边是“建建建”,蓝思 科技 欲打造平台型公司
如果150亿元定增项目全面实施,蓝思 科技 产能无疑大扩张,在产业链上布局更长。不仅如此,蓝思 科技 今年8月还公告说99亿元拿下苹果产业链上的两家工厂,一是可胜 科技 (泰州)有限公司,二是可利 科技 (泰州)有限公司,两者均是苹果金属机壳的重要供应商,2019年,两家公司营收合计82亿元。
太平洋证券研报称,据其了解,一旦资产交割完成,大客户很快就会为蓝思 科技 导入相关的组装业务。
蓝思 科技 为何一再重金下注?
三年前,周群飞曾说,“蓝思 科技 正在做行业整合,这一两年所做的收购都是上下游的整合,从去年开始,蓝思 科技 逐渐成为超市一样的一站式平台,客户来了想买什么就都能买得到。”
从2015年登陆创业板之后,蓝思 科技 一边是“买买买”,一边是“建建建”,其产能持续地快速扩大。
即便如此,蓝思 科技 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目前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在手订单的生产需求。”2020 年 1~6 月,公司各类产品产销两旺,各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在 92% 以上,截至 2020年 6 月底,公司各类产品的在手订单金额为 192.47 亿元。
一路扩张,蓝思 科技 产品线也从单一的手机防护玻璃不断拉长,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属,到触控、贴合、模组等产品,逐步实现周群飞的“一站式平台”战略。
与此同时,其营收规模从2015年172.27亿元增长至2019年303.15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155.68亿元。
不少机构对蓝思 科技 这一成长战略表示看好,将其称为“平台型”公司。中泰证券认为,蓝思 科技 平台化价值持续凸显,长期成长路线愈加清晰。国盛证券认为,蓝思 科技 凭借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及规模优势,全力打造零部件+模组+整机组装的新平台发展模式。
在收购可胜 科技 与可利 科技 时,蓝思 科技 称,这为公司进一步向下游供应链进行业务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0月中下旬,苹果新机iPhone12与华为旗舰机Mate40都要来了。两大巨头都是蓝思 科技 的大客户。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021年,苹果产业链5大优质股,分享给大家:
1、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消费电子制造龙头企业,被誉为国内的“富士康”,有潜力超越富士康成为,全球第一消费电子制造龙头。
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连接器、连接线、马达、无线电子,以及FPC、无线、声学、电子模块等产品,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通讯、企业级、汽车和医疗等领域。
公司看点:进入苹果产业链,为苹果公司提供手机组装、无线蓝牙耳机模组代工,以及智能手表代工等服务。
2、蓝思科技
蓝思科技:全球消费电子防护玻璃第一龙头企业。
公司经营3C(手机、平板、笔记本)防护外屏、数码相机镜片,以及智能穿戴防护玻璃、车载电子防护玻璃等产品。
公司看点:进入苹果产业链,向苹果手机提供外屏、边框、背面玻璃盖板等零部件。特别是近期发布的iphone 12系列手机,公司全方位进入此系列手机,外壳(外屏、边框、背板)的供应体系,此事表明了苹果公司对蓝思科技产品的认可。
然而,行业老大的这份认可,不但能使得公司进一步,深入苹果产品链(如:智能手表、VR、AVR等),还能引发更广泛的蝴蝶效应(安卓手机效仿苹果手机,使用公司的产品)。
3、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作为,ODM+功率半导体龙头,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组装,以及第三大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
公司看点:5G换机潮的催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半导体器件使用增量。近期收购欧菲光摄像头模组业务,进一步切入了苹果供应体系,之前是苹果的移动及可穿戴设备代工商。
随着科技行业的发展、创新。未来,闻泰科技或许能,跟苹果公司有更深入的合作。
4、歌尔股份
歌尔股份:全球无线蓝牙耳机,模组代工龙头企业。
公司专注于声学、传感器、光电,以及3D封装模组等精密零组件。随着5G科技的普及,公司有望在VR、AVR、智能穿戴等,细分分领域逐步发力。
公司看点:进入苹果产业链,为苹果的Air pods、Air pods pro等产品代工。
5、欧菲光
欧菲光:全球摄像头模组第一龙头企业,为苹果公司提供摄像头模组,以及触控产品等服务。
但是,很可惜!3月16号的一则公告,证实了公司被踢出苹果产业链。从去年9月份,该传闻开始后到今天为止,欧菲光股价合计跌超50%,市值蒸发250亿人民币。
此次事件,也侧面反映出了苹果产业链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真香定律”。
在科技行业中,只有深度绑定头部企业,才能在该行业刮分到红利。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三星都是如此,一旦进入其产业链,就能赚钱赚到手软。
转发、分享、点赞本文,后续更多精彩投资讯息等着你!
我是股市干货君,一位致力于挖掘好公司的职业投资人。
*本文已签约维权公司,请勿私自抄袭!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者需自行决断,并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