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欧元汇率-人民币兑欧元为0,1342点。2021年09月,欧元汇率-人民币兑欧元同比增长率为6,6%,增速高于下文报表中的平均值0,011%, 增速乐观。
一、加入欧元区的好处
欧元启动工程浩大,据经济学家计算,仅从欧元发行到投入使用的费用就高达1600亿~1800亿欧元之巨。但是,欧元启动给欧盟带来的利益将是难以估量的。实行统一货币后,不光节省了巨额交易成本,还使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得到最佳配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有助于欧盟抵御经济危机,为欧盟赢得巨大的战略利益。欧元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美元阴影之中。但是从长远来看,欧盟的经济实力强大、财政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盈余、货币政策以稳定为导向,欧元实体化后其价值正逐步回归,欧元已经具备了成为强势货币的条件。再次,欧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融合,而且还促进欧洲社会文化的融合。无国界、无身份、货币通用的人口大流动,允许当地人民更好地交流、讨论、表达和生活。
二、欧元是哪个国家的货币?
欧元是欧盟多个多家的货币,是欧元区唯一合法的货币。时至今日,使用欧元的国家共有25个国家,除了欧盟中的19个会员国家和地区以外,还有6个非欧盟的国家和地区。欧元是由1992年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而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所确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例如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0%,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接近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欧元在香港一般称为欧罗。
按照当下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来看,在国内3万欧元相当于23万左右的人民币,因此,对于多数群体而言,相当于三年到四年的收入水平。
1元人民币≈ 0.1308欧元,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今年首次突破1比8,为欧元五年来的最佳表现,欧元是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的最重要成果。欧元不仅使欧洲单一市场更加完善,欧元区国家间的自由贸易更加便利,而且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不是欧盟国家,但他们使用法国法郎或意大利里拉作为货币。使用欧元,并授权铸造少量自己的欧元硬币。黑山、科索沃、安道尔等一些非欧盟国家和地区也将欧元作为支付工具。有外汇贸易界人士认为,未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仍有上升空间。
欧元区盟国GDP环比增长0.6%,高于一季度0.5%的增速,同比增速从1.9%扩大到2.1%。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是五年前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最好的。未来一个月,欧元对人民币的承兑汇率将继续保持增长。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最高可达1:8.31。该机构预测,未来两年,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将基本保持在1:8以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有望超过1:8.75,甚至1:9,欧元承载着全球最大的区域经贸集团之一。
欧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1.5%,美国占27%。欧元正式启动后,将使整个欧盟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催化作用。作为第二世界货币,欧元在国际储备和金融市场中也将占据应有的比例。美元将占40-50%,欧元将占30-40%,其余将是日元和其他货币。因此,无论从欧盟经济规模还是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来看,欧元都将是一种强势货币。它的推出将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欧元人民币汇率走势
欧元人民币汇率1:7.6061。
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是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独立自主、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和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浮动情况统一制订、调整,逐日向国内外公布,作为一切外汇收支结算的交换比率,它是官方汇率,没有市场汇率。
其标价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直接标价法,即以固定单位(如100、10000、100000等)的外币数折合若千数额的人民币,用以表示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固定单位的外币数大小须视各该外币的价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币对比利时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汇率采用一万(10000)单位、对日元汇率采用十万(100000)单位作为折算标准外,对其他各种外币汇率均以一百(100)单位作为折算标准。
欧元汇率走势30天预测会转入反弹上涨或强势震荡的行情。
一,欧元区经济一直复苏乏力,这是近两年来造成欧元兑美元不断下行贬值的基础。虽然近期2019年春季依赖,欧元区经济有所企稳,在主要大国德国和法国的经济数据来看,略有企稳改善的意思,但是也难敌意大利和其他欧猪国家的经济沉珂的羁绊和负累,因此,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欧元区经济总体上而言很难在短期内会有很大起色,一定程度上会有改善的空间,但指望全面转好很难,也不太现实。
二,在大的经济形势明确之后,再来看欧洲央行的政策情况,当前利率为0的情况下,后续如搞负利率将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完全不符合欧元要给自己最初定位的形象,因此后续的利率空间基本上已经被封杀,能够考量的不过是量化持续宽松政策还能在力度上有多大作为。但实际上,多年以来,欧元区的量化宽松一直在路上,因此,如果再加大量化宽松,欧元后续的贬值之路仍漫无尽头。无论欧洲经济的基本面或者货币利率等政策面皆乏善可陈,总体上,欧元区经济形势仍然困难重重。
三,目前欧元换成人民币还没有手续费,不管你卡里收到的欧元是现钞还是现汇。如果你公司转给你的欧元是欧元现汇,你直接去银行直接换成人民币再取出来,那应该是采用银行的相对来说较高的“买入汇率”来换算, 因为对银行来说它们需要用人民币来“买入”你账户里面的欧元现汇。
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动,都有可能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例如伊拉克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因素,会对国际货币走势起到消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22日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对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作出部署。央行论坛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最新的要求是什么?哪些领域有望利好?我们来听听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的解读。
进一步突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周:央行的信贷座谈会至少释放了以下三个信号:
会议判断,当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巩固期,经济企稳时国内支持政策不能放松。释放国内信贷“总量稳定、结构优”的明确政策信号,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提高信贷支持效率,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同时,本次会议还强调,国有大型银行需要发挥金融机构的“领头雁”和“主力军”作用。
国内信贷“总量稳定、结构优”,即国内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更加注重信贷结构优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国内流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本次座谈会的内容来看,除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科创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会议还强调“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将明显受益。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
2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低开6.8202,收于6.8384,创近23个月新低。当前内外环境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如何?后续的压力能缓解吗?下面我们连线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刘亚新。
三大因素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
刘亚新:今年以来,三个因素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贬值压力。一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一度突破108关口。以前是“强势美元弱势人民币”的稳定关系。近期美元指数因欧洲能源危机被动推高,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第二,季节性规律表明,2月以后人民币汇率趋于走弱,但这种力量可能在第四季度逆转;第三,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甚至倒挂,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热情降低,股票债券市场资本流出压力加剧,后续实体部门的行为也可能反映类似变化。
人民币汇率有短有长。
目前的情况也凸显了这一因素的变化。尽管预计美国经济将下滑,美国通胀已见顶,但美国劳动力市场仍非常强劲,反映出美国经济的韧性。在中国,表面上看,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因为MLF利率下调,但背后仍反映出中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维持中美短期的分裂,甚至扩大幅度。展望未来,短期节奏变化不会改变我们对长期方向的判断,即美国经济下行将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转向宽松,中国经济企稳反弹可能性较大,维持人民币汇率多空互现的判断。
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20年低点。
欧元方面,2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时隔一个多月后再次跌破平价,并创下2002年12月以来的新低。欧元会进一步走弱吗?我们来听听中国银行研究所研究员李颖婷的分析。
市场对欧元区的增长预期相对悲观。
《全球金融连线》欧元/美元再次跌破平价水平。主要因素是什么?
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美元指数保持强势。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未来可能加息,美元指数23日再度飙升,升至近109,创近20年来新高。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很多发达经济体对美元的汇率都在贬值。因此,尽管欧元对美元汇率已跌破平价水平,但欧元对英镑、欧元对日元汇率自8月以来基本保持稳定,并呈升值趋势。
二是能源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国际市场对欧元区未来增长相对悲观。整个欧元区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俄乌冲突继续叠加欧盟能源“去俄罗斯化”意识增强,导致欧元区多国能源短缺,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紧张、运输和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增加欧元区经济下行压力。目前欧元区工业生产增长乏力,7月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9.8%。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制造业PMI指数也低于50%的门槛水平。IMF、欧盟委员会等机构相继下调欧元区2022年GDP增长预期,预计全年增长2.6%。如果国际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信心减弱,国际资本将加速流出欧元区,导致欧元贬值。
第三,欧元区的高通胀也加快了欧元贬值的步伐。这是因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价格水平。7月份,美国和加拿大的通胀率都比6月份有所下降,但欧元区的CPI指数继续上升,同比上升8.9%。其中,欧元区的能源通胀高达39.6%,尤其是德国、希腊等对化石能源依赖度较高的国家,正面临严重的通胀问题。7月份,通胀率分别高达8.5%和11.3%。与此同时,7月份欧元区食品通胀率高达11.8%。
欧元汇率短期内进一步走弱的概率较大。
全球财经连线:华尔街认为欧元将进一步走软。如何看待欧元后续走势?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吗?
从前面对三个因素的分析来看,要想促进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就必须重塑国际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发展的信心。这意味着欧元区需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抑制进一步通胀,重新注入经济增长动力。目前德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佳,可能在今年内陷入衰退。法国执政党在选举中未能赢得绝对多数,总统马克龙对施政的阻力增加。此外,作为欧元区高负债国,意大利国内政局不稳,经济复苏和结构性改革计划难以推进,增加了国际市场对欧元区发展的忧虑。因此,短期内欧元汇率进一步走弱的概率较大。
欧洲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将利率提高了 75 个基点,并暗示将进一步上涨,担心快速通胀可能生根发芽,使其更难打破。
10月31日,欧元区GDP和通胀数据公布。 通胀数据远高于预期,达到 10.7%YoY,而预期为 10.2%YoY。 欧元区核心通胀同比增长 5.0%(预期同比增长 4.8%)。 GDP 读数为 0.2% q/q,而预期为 0.1% q/q。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月16日,欧洲央行宣布可能将12月的上涨步伐降低至50个基点。 之前在 9 月和 10 月两次加息共计 75 个基点。
美元在今天的交易中表现最强
自从 5.00 波兰兹罗提的整数水平反弹以来,美元一直在下跌。 美元曾两次试图突破心理关口,但都无济于事。 然而,今天美元/波兰兹罗提汇率上涨 0.72%,并巩固其在 200 日均线上方的位置。 该货币对也接近阻力位 4.5890 波兰兹罗提。
分析早先的走势,美元/波兰兹罗提汇率形成双顶形态。 PLN 4.8020 水平的突破与关键支撑(绿色)的突破相结合,在K线走势图上形成了一个收敛点。 这是下跌的另一个信号,在此期间,50 天均线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