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深交所2020年4月13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华讯方舟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华讯方舟当日报收3.98元,涨跌幅为-8.08%,偏离值达-7.28%,换手率4.58%,振幅4.39%,成交额1.39亿元。
4月13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2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卖一、卖二。合计净卖出505.50万元,占龙虎榜净卖额的158.14%。除此之外还有闻泰科技、特锐德、正邦科技等20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8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三鑫医疗,净买额为4508.12万元;12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最高的为闻泰科技,净卖额为3.60亿元。
今日榜单上出现了一家实力营业部。买一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290.12万元,卖出143.74万元,净买额为146.37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326次,实力排名第13。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南纺股份(净买额-1286.30万元),云内动力(净买额-1179.61万元),二六三(净买额1016.31万元)等8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经济日报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近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正式实施,标志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将迈上新台阶,对资本市场价格发现、中小投资者保护以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降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投资者的忠诚度、满意度,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回报。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较为集中,公司缺乏主动与控股股东之外的投资者沟通的动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问题备受诟病;与此同时,由于持股比例少且分散,中小投资者往往“股少言轻”,主动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较为匮乏,与上市公司沟通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及即将迈入全面注册制的新时代,确保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获取信息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关键目标。对此,需从多方面多角度改革并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
应注重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强制性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增强其内容的可读性,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同时确保信息披露全面、真实和准确,防止虚假记载或者重大遗漏,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预期;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也应加强重视,主动披露业绩预告、内部控制信息、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更多地披露会计数字之外、涉及企业经营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软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形成有效判断。
应不断丰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渠道。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上交所e互动、深交所互动易、投资者教育基地等传统沟通平台;还应主动创新沟通方式,利用电话会议、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手段,拓宽与投资者互动交流的渠道。此外,上市公司也应重视业绩说明会、现金分红说明会等重点事项说明会,以及投资者的现场调研活动。目前,在交易所的倡导下,召开业绩说明会的上市公司比例已从2018年的43%上升到2022年的90%以上。但如何提升业绩说明会的质量并增强与投资者的互动,让公司关键少数直接聆听投资者的意见和诉求,避免信息披露成为上市公司的“独角戏”,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积极唤醒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股东意识和行权意识。目前,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股东权利的整体热情不高,参与比例只有总股东的5%左右,因此要消除中小股东投票的各类障碍,为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创造便利机制,引导更多中小股东主动行权和维权。应充分发挥公益性投资者保护机构的引导作用,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应利用自身监管型小股东的背景,通过事前持股行权、事中证券纠纷调解和事后证券支持等机制,帮助唤醒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同时,也要防止上市公司进行选择性披露、误导性陈述及各类泄露内幕信息的非公平性披露,或者假借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名而行操纵股价之实。新证券法新增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章节,同时明确了集体诉讼机制,为投资者关系管理监管提供了法律保障。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对投资者关系管理进行专项检查,以随机监管的震慑和示范作用,对个别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规范;而作为信息披露监管的第一道防线,证券交易所应该充分利用一线监管问询手段,对不合规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为及时监管问询,保护投资者权益。
(本文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运森)
深交所2020年6月29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ST华讯因属于S、ST、*ST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而登上龙虎榜。*ST华讯今日报收2.25元,异常区间(6月23日至6月29日)涨跌幅为-13.46%,累计偏离值-14.36%,区间成交额2.53亿元。
异常区间(6月23日到6月29日)买卖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卖二为机构席位,该席位净卖出377.66万元,占龙虎榜区间净卖额的145.84%。除此之外还有福莱特、中科创达、奥翔药业等33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3家呈现机构净买入,净买入最多的是中科创达,净买额为9023.87万元;20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净卖出最高的为福莱特,净卖额为1.37亿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监管严厉打击信披违法违规进行时。5月9日晚间,*ST华讯(000687)、国投中鲁双双披露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值得注意的是,*ST华讯已触及退市指标,目前处于停牌状态,股价已不足1元/股。此外,两只个股目前均面临业绩承压的尴尬情况,国投中鲁归属净利润已连亏两年,*ST华讯更是已连亏四年。
单日两股被立案调查
5月9日晚间,*ST华讯、国投中鲁双双披露了被立案调查的消息。据了解,两股被立案的原因相同,均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ST华讯、国投中鲁立案。
上述两股均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近年来,信息披露违规愈发成为监管重点,是监管理念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的一种表现。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被立案调查属于利空消息,会一定程度给投资者心情造成影响。
资料显示,*ST华讯是专业从事军事通信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国投中鲁则是国内最早从事浓缩苹果汁加工的企业,同时也是业内第一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是浓缩果蔬汁(浆)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为浓缩苹果汁,约占公司产品总量的75%。
两只个股均是老牌上市企业,“股龄”均不低。*ST华讯上市于1997年,“股龄”已有25岁;国投中鲁上市于2004年,至今也已在A股走过了近19个年头。
不过,两股近年来的业绩情况却均出现承压,国投中鲁归属净利润已连亏两年,*ST华讯更是连亏四年。
具体来看,2020-2021年,国投中鲁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48亿元、14.5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8亿元、-1947万元。虽然2021年国投中鲁归属净利润同比减亏,但公司仍面临着扭亏的任务。
相比之下,*ST华讯业绩压力更为严峻,2018-2021年,*ST华讯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5.18亿元、2.7亿元、5381万元、3503万元,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63亿元、-15.3亿元、-10.78亿元、-7.2亿元,已连续四年亏损。
*ST华讯可能被终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ST华讯已收到深交所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即将走向退市的道路。
据了解,*ST华讯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然而2021年公司的经营情况并未有所好转,根据*ST华讯2021年年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1年度审计报告》,公司2021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经审计的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已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目前,*ST华讯已经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ST华讯股票交易已于4月28日起停牌,截至停牌前,*ST华讯股价仅剩0.66元/股,总市值仅剩5.06亿元。
退市风险叠加被立案调查,对*ST华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针对公司相关情况,北京商报
然而,*ST华讯的烦心事还不止于此。据了解,因流动性不足的原因,*ST华讯未能在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清偿义务,4月26日,*ST华讯新增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外,*ST华讯正处于债务高企、资金短缺艰难困境,同时*ST华讯破产重整未被法院受理、债务逾期诉讼导致的主要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等。
*ST华讯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强对面临的诉讼及相关强制执行风险,银行账户、资产被冻结、查封及划转、拍卖或变卖等风险进行应对与防控,避免相关风险进一步恶化。公司将加强与债权人沟通,与债权人就债务解决方案进行协商,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以推动公司业务加快恢复;将全力清收历史应收款项,盘活资产以改善现金流等。
北京商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讯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讯股票股吧、深交所互动e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