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A股公司密集出手!新一波“回购增持潮”来了 A股公司确实出现了新一波“回购增持潮”。具体表现如下:多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 ST万林:计划使用自...
A股公司确实出现了新一波“回购增持潮”。具体表现如下:多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 ST万林: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6元/股,回购金额在5亿元至3亿元之间,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国家队”增持:中央汇金认可A股配置价值,再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继续增持;中国国新、中国诚通官宣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ETF。部分ETF基金出现明显放量,买入方向向中小盘股、科技股扩散。
中航光电:2025年4月8日公告,董事长提议回购1亿 - 2亿元。国泰君安:2025年4月8日公告,拟回购10亿 - 20亿元。东方证券:2025年4月8日公告,拟回购5亿 - 5亿元。招商轮船: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购62亿元。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增持ETF和中央企业股票,拟用1000亿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后续将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和科技创新类股票。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首批金额800亿,涉及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
年4月7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和中国电科四大央企增持股份。
中国石油集团:控股股东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不少于28亿元,不超过56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20亿元、不超过30亿元。此外,国投智能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部分股份,多名高管拟集体增持;还有中国国航、海油工程、中国广核、中海油服、三峡能源等众多央企也加入了增持潮。
首批增持回购公司有不同批次案例。2024年10月20日,23家沪深上市公司为首批贷款回购增持案例,2025年4月7 - 10日,9家在鄂企业宣布增持回购。2024年的23家上市公司涉及资金超百亿,公司包括中国石化、招商蛇口、招商轮船等。
年4月7 - 8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国家队”相继宣布增持股票资产,释放积极信号,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各主体增持情况:中央汇金: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会继续增持,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年三季度,国家队中的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增持了4只沪深300ETF,分别为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基金旗下产品。具体增持情况如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增持2593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份额达3837亿份。华夏沪深300ETF:增持1174亿份。
年末情况大市值个股:国家队持有中国银行市值超09万亿元,持股比例92%;持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市值均超8000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84%、534%;持有中金公司、中国平安等市值超500亿元;持有中国人保、交通银行等市值超300亿元;持有贵州茅台、中国中车等市值超200亿元。
国家队增持是指证金公司、社保基金、汇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增加对某些个股的持有量。以下是对国家队增持的详细解释:国家队增持的含义 国家队增持是股市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指的是上述机构投资者在看好某些个股的发展前景或认为其当前价值被低估时,选择增加对这些个股的持有量。
A股大股东增持的股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东方电力青岛啤酒苏宁云商长江证券TCL集团大名城中信证券海康威视泰禾集团*ST新亿巨化股份*ST生物宜华生活双塔食品电科院恒顺众升北陆药业中国联通浙富控股阳光城智慧农业注意:以上仅为部分大股东增持的股票示例,并非完整名单。
历史数据显示,大股东增持往往被视为对公司价值的一种积极信号,对公司股价产生中性偏正面的影响。在当前A股市场缺乏显著热点的情况下,大股东增持概念股异常活跃,成为市场中的一抹亮色。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在看待股东增持时应理性分析。仅仅因为股东增持了少量股份,不能视为对公司股价的真正支持。
股东增持几千股、几万股的案例可能只是一种作秀行为,而那些持续大量增持的案例则更可能表明股东对公司股价低估的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其次,由于股东从二级市场增持的股份在6个月内不能卖出,这使得股东对公司经营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光大集团:光大银行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且增持比例合计不超过2%。中国石油集团:控股股东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不少于28亿元,不超过56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20亿元、不超过30亿元。
部分ETF基金出现明显放量,买入方向向中小盘股、科技股扩散。产业资本增持回购:回购方面:宁德时代拟40 - 80亿元回购;美的集团拟15 - 30亿元回购;紫金矿业拟6 - 10亿元回购;蓝思科技拟5 - 10亿元回购。此外,中国核电、酒钢宏兴、万华化学、深天马A等公司高管提议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