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近日,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发展”)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增加一致行动人及在一致行动人内部协议转让股份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荣盛发展控股股东荣盛控股称其因资产规划需要,与上海牛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伞资产”)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荣盛控股拟转让荣盛发展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约2.17亿股,占荣盛发展总股本的5.00%,由牛伞资产对协议受让股份进行资产管理,同时荣盛控股与牛伞资产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资料公司公告)
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为2.718元/股,合计约为5.91亿元。荣盛控股本次变动前约持14.51亿股,占荣盛发展总股本比例33.37%;本次变动后约持12.33亿股,占荣盛发展总股本比例28.37%。
接盘方为私募证券基金 或为市值管理套利而来
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房企股价持续承压已成行业内在普通不过的事,在此情况下,作为房企的大股东不回购、不注入流动性本身已经让房企的处境更加艰难,而再减持或将更加打击投资者本已所剩无几的信心。
面对荣盛发展股价跌跌不休,荣盛控股还是出此下策,且一出手就是荣盛发展总股份的5%,自己持股的比例也降低至30%敏感线以下。尽管其在公告中称,在和接盘方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并不涉及向市场减持的行为,但从此笔交易的各个细节来看,荣盛控股减持的目的昭然若揭。
首先从接盘方的主体来看,尽管荣盛控股在公告中称将把资产转让给牛伞资产,但我们发现牛伞资产实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其注册资本仅有1000万元,而实缴资本更是只有510万元,凭借这样的公司如何能接盘5.91亿元的资产?
实际上,从权益变更公告来看,实际接盘的并不是牛伞资产,而是其旗下管理的一只私募证券基金---上海牛伞如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资料公司公告)
其次看私募基金的资金募集情况,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该基金,其备案日期为2022年06月16日,也就是公告前的10天左右。因此,该基金基本就是为了专门接盘荣盛控股减持而设立的基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协会信息披露,截止备案日该基金的规模低于500万。因此可以更加有把握认为,这只基金在成立之初并不是通过向合格投资人募集的投资基金,而是要等到和荣盛控股的股权协议转让得到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批复后,才会有一笔“神秘资金”进入该进的募集账户,从而完成交割。
(资料公司公告)
最后再从交易价格来看,公告显示本次的交易价格为2.718元/股,截止发稿,荣盛发展二级市场股价为3.02元,有一定的溢价。
从目前荣盛发展交易情况看,平均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量仅有几十万手,成交额仅有8千万元的水平。如若荣盛控股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减持5%的股份,大概率引起投资者一起抛售打压股价,甚至卖不到2.718元/股的价格,且荣盛控股所持股份多数已质押,股价不振也容易引起补充质押物的被动局面。
因此交给一个懂得交易技术活儿的私募基金是个更好的选择,如果该私募基金能够保持股价不出现大波动而全部将其所持股份在市场上清仓,预计将套利几千万,这对于实缴仅有510万、管理规模不足5亿的小基金公司而言,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耿建明之女欲套现4.92亿 这是一套组合拳?
去年底,荣盛发展召开美元债投资人电话会议时,就对7.8亿美元临期债务(2022年1月及4月)进行交换要约,同时还设置了一个特定资产包来支持对相关美元债的兑付。这个资产包当中就包含了下属港股上市物企荣万家的部分资产,不再“嘴硬”的耿建明承认了荣盛发展目前确实遇到了流动性问题。
不过正如此次变相减持至30%以下类似,耿建明似乎并没有和荣盛发展共进退的意思。就在公司销售回款艰难、流动性如此紧张的情况下,6月24日,荣盛发展竟然公告要花了4.92亿元收购了子公司荣盛兴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5%的股权。
天眼查显示,荣盛发展持有荣盛兴城85%的股权,本次交易后则持有荣盛兴城***的股权。而此次交易对手为河北中鸿凯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鸿凯盛”),值得注意的是,中鸿凯盛由65名自然人共同持股,其中第一大股东为耿凡超,持股比例为48.33%。而耿凡超正是耿建明之女,中鸿凯盛的董事长刘山同时担任荣盛发展的董事、总裁。
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5月25日,荣盛兴城的资产总额为119.85亿元,负债总额86.97亿元,净资产32.87亿元,但应收账款总额却有44.63亿元。由于无法判断其账面应收账款质量,因此荣盛兴城支付的股权对价是存在疑问的。
而荣盛发展表示,此次的交易目的是为了整合公司资源,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提高运营决策效率。是否真如公告中所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鸿凯盛及耿凡超等想要套现4.92亿元。
实际上,从这笔交易的时间和额度来看,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此次荣盛控股减持。而且上海牛伞的接盘基金还等着5.9亿元的募集资金来完成对荣盛控股减持的接盘。
这不得不让人猜测,这两次的操作或是一套组合拳,上市公司全体股东通过接盘的形式,来为控股股东减持来买单,连套现两笔,减持减出了新高度!
2月11日丨京粮控股(000505.SZ)公布,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九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及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相关议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213494号)的要求,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11日分别出具了《关于特定期间不存在减持情况或减持计划的承诺函》,具体内容
“1、自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2021年10月8日)前六个月至本承诺函出具之日,本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方,未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减持发行人的股票;
2、自本承诺函出具之日至发行人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六个月内,本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方,不存在以任何方式减持发行人股票的计划,包括在本次发行前已持有的股份及通过本次发行取得的股份;
3、本公司不存在违反《证券法》第四十四条以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七)项规定的情形;
4、本承诺为不可撤销承诺,本承诺函自签署之日起对本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方具有约束力;若本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方违反上述承诺发生减持情况,则减持所得全部收益归发行人所有,同时本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方将依法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5月18日,荣盛发展股票突然涨停收盘,当日估价上涨9.95%。了解荣盛发展这家企业的人都知道,荣盛的股价一直有一个特点:大盘涨,它自巍然不动,大盘跌,它也巍然不动。这次为何突然涨停?
笔者研究发现,涨停固然有限购放开风声的影响,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荣盛这家企业一直被低估,市值远低于同规模、体量的同行。这次股价上涨,是市场对荣盛认知的一次修正。
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荣盛,会发现这家企业并不向它的股价表现的那般糟糕,相反这家企业有点东西。
荣盛2020年报显示,当年荣盛发展实现营业收入715.11亿元,同比涨幅0.8%,在已公布年报业绩的TOP50房企中位列19名;归母净利润75.01亿元,在已公布年报业绩的TOP50房企中位列19名。
值得注意的是,荣盛发展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5.01亿元,这一数据低于其2019年的91亿元。一方面,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线下销售迟至5月才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北方房企,荣盛发展重仓京津冀,也多少受到环京楼市低迷的影响。
不过,2020年虽然遭遇了疫情等困难,但荣盛发展仍实现销售站稳千亿。该公司2020年签约面积117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6%;累计签约金额1270.97亿元,同比增长10.18%,完成年度签约计划的105.04%;连续3年销售额超过千亿。
能在疫情和环京持续低迷的双重冲击下,实在营收增长殊为不易。更何况,笔者发现荣盛发展的营收款复合增长率大约在20%左右,近的四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7亿元、563.7亿元、709.1亿元、715亿元。增速比较健康。
从分红情况来看,荣盛发展上市14年来坚持每一年分红,至2020年底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18.37亿元(含2020年度)。2015-2019年,荣盛发展连续五年派息率达到当年归母净利润的22%以上,股息率达到5%以上。这一水平不但远胜银行理财,更是跑赢了A股绝大多数企业。市盈率持续处于低位,近期则不到4倍,属于全市场*的区间。
这次深入研究解荣盛发展,还发现了一个“意外”:荣盛发展的经营性现金流居然连续四年为正。
从事房产的人都知道,头部房企大多数能保持销售的持续增长,但上市房企连续四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能做到的房企不多。
粗略统计,自2017年至今,仅有万科、龙湖、世茂、荣盛、华润、融创、绿地、阳光城、龙光等九家房企,做到了这一点。
这其中,荣盛发展2017年至2020年,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2.73亿元、175.11亿元,21.2亿元,13.67亿元,连续多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在上市房企中属于健康水平。
再看现在关注度比较高的三条红线问题,荣盛发展两条已达标,一条趋近达标。
从年报看,目前荣盛发展尚有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73.8%高于指标要求,其余两条红线均达标,分别为现金短贷比1.23,净负债率80.2%。
而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3.8%,与监管要求的70%也很接近。
综合来看,荣盛发展整体不错,但或许是总部位于廊坊,又或许是过于低调,市场一直对其存在北方房企的刻板印象,导致价值也一直被低估。
荣盛发展似乎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据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荣盛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自我革新举措:高管联合办公、六五战略布局、三大军团成型、核心人事变动。
荣盛发展希望以此打破固有印象,寻求新增长、新突破。从目前市场的反应看,荣盛释放的信息得到了一定的反馈,但要真正改变市场的认知,或许还需要时间。
有的房企躺下了就躺平,认真做板上鱼肉,有的房企已经背地里拒付了25.2亿的承兑,还不允许别人说他赖账。表面君子,背地里小人。
1.51亿股股票拍卖撤回
原定于3月17日进行的荣盛发展1.51亿股股票、拍卖价为5.66亿元的拍卖被撤回。据了解这笔拍卖资产此前已经被冻结,拍卖被撤回系因为当事人与荣盛发展达成了和解协议。
截至目前,荣盛大股东荣盛发展股份数量为27.56亿股,持股比例为63.38%,目前质押数占其持股数的56.57%,最近一笔股权质押发生在3月7日,质押数量4487.73万股。
荣盛股票一个月跌幅近30%
散户投资者,相比买入荣盛发展股票的股民呢,这次是每天体会一下什么叫关灯吃面。
荣盛发展股价下跌的背后,是大规模股权质押存在的风险,还有就是荣盛的担保总额达净资产112%,实际担保总额为519.65亿元。
其中荣盛发展及其控股下属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的实际担保余额47.08亿元。
这都是荣盛暴雷的隐线。
荣盛理财拒付
目前已有两只基金出现无法兑付情况,而且是马上要到期的,类似于此前恒大财富的产品,恒大后续还推出了所谓的分期兑付方案。但目前荣盛的这两款产品已经直接拒付,暂时并没有后续方案。
净利润暴跌98%、商票、理财双拒付
还有一点,本次发行10亿债务,其中9亿还债的债务券为公开债务并不包括非公开债务的商票以及理财。荣盛发展应付票据及账款达326.99亿元
在小程序【票眼】中可以看到荣盛发展已经在预警重点关注中,拒付商票7612笔,拒付金额25.2亿,未结清20256笔,涉及金额59.4亿
看来真是太缺钱了
这样荣盛发展的暴雷线就非常清晰了。
最早开始商票拒付,之后是荣盛发展多地项目的停工、以及去年净利润下滑98%,项目交付不及预期,现在又发生理财的逾期。基本上和恒大暴雷的顺序是一模一样的。
值得注意的是,荣盛和恒大不一样的地方是,恒大债务美债发生违约,引发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持续恶化。荣盛则是股权质押,“左手倒右手”。引发股债危机,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3月2日,荣盛发展转让廊坊开发区荣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股权,接盘方为香河万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这是一笔“左手倒右手”的股权转让,香河万荣由荣盛发展间接持股***。可以说是“总公司融资困难,但是子公司能融到资,因而可能用股权转让的方法汇集子公司融来的钱。”
那个扬言永不违约的荣盛发展,终究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荣盛发展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荣盛发展股票股吧、000505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