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则突然发布的业绩预喜带动了市场情绪:凯莱英(06821)公告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2.99%-305.97%,达到16.44亿元至17.43亿元的区间。
然而,这将近300%的净利润增速并没能给凯莱英的股价带来太多波澜:该股仅在7月13日、14日小幅回弹,随后两个工作日又继续扭头向下。一般而言,公司业绩预期的上调都会给公司股价带来短期上涨,甚至走出多个涨停。为何凯莱英的股价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今年以来,不少公司有着与凯莱英相似的遭遇:发布了数倍幅度的业绩预增后,股价却不涨反跌,甚至有公司一度触及跌停。有部分业内人士分析,比起半年报的财报数据,第二季度的单季业绩增速或许才是影响股价的关键。若第二季度盈利增速放缓,就预示着这些“高增长”股票的全年业绩或许并不能跑赢大市。
但如果照此逻辑对凯莱英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公司一季度营收20.62亿元,同比增长165.28%,二季度营收27.30亿元-29.96亿元,同比增长 177.64%-204.83%;一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275.76%,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约11.33亿元-12.28亿元,同比增长约407.68%-450.45%。
可以看出,公司在第二季度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其增速相比第一季度都有着大幅提升,因此也能够排除上述可能性。
那么,凯莱英的股价究竟为何“迟迟未涨”呢?这还要从其具体业务结构和客户集中度方面来分析。
一年营收近50亿元 负债持续走高
凯莱英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一家头部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要为医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外包服务。医药CDMO服务主要包括临床阶段和商业化阶段两个方面,在临床阶段,公司能够为客户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而在商业化阶段,公司通过工艺的不断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质量与供应稳定性。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CDMO行业不仅能够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外包服务,同时还能够分享新药成功上市后的红利。随着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高增,国内CDMO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据财报披露,2021年凯莱英营业收入为46.39亿元,同比增长47.28%;归母净利润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48.08%。基本每股收益为4.40元。自2016年上市以来,2021年是公司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然而,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4.36%,同比下降2.21个百分点,达到2018-2021年期间的新低。其中,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毛利率下降8.46个百分点,为拖累整体毛利率的主要因素。在主要产品中,仅有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毛利率有所提高,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截至2021年年报日期,公司在手订单总额为18.9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0%,将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司后市业绩。
然而,在业绩高增的同时,公司负债也大幅增加。2021年,凯莱英负债总额达25.46亿元,同比增加118.92%,其中流动负债22.05亿元,同比增加138.38%。对此,公司解释称,负债的与年内产能建设相关,未来小分子业务和新兴板块业务都会加快产能投产,以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
2018-2021年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1.3%下降至16.8%,尽管相比2020年有小幅增长,仍然保持较低水平。
“双轮驱动”战略增长不及预期?
2021年,公司提出的做大做强小分子CDMO业务、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初显成效。
小分子CDMO业务是凯莱英主要的营收支柱,占营收比例超过90%。2021年,该业务实现营收42.32亿元,同比增长46.02%,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超过60%,剔除汇率影响,增长比例分别超过50%、70%。其中,临床业务、商业化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7.95%、52.11%。
尽管小分子CDMO业务增速可喜,但公司战略的“另一个轮子”,即新兴服务业务,却似乎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021年全年,新兴服务业务收入增长67.88%,剔除汇率影响,全年增长超过70%。该业务增速虽快,但目前营收占比仅为8.57%,跟2020年7.5%的营收占比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
目前,新兴服务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力尚显单薄,更别提能成为公司新的营收支柱。
而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也依然将投入侧重于小分子业务方面。据披露,公司预计全年在敦化、天津、长三角地区实现新增小分子批次产能超过2,000m³,并对部分车间和生产线进行升级完善,加大连续性反应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提高产能效率;
对于包括制剂、化学大分子、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大分子、临床CRO在内的新兴服务业务,公司计划启动上海奉贤生物大分子中试和商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首期工程建设,包含抗体原液商业化产能16,000L,制剂罐装生产线和ADC偶联原液产能1,500L,ADC制剂罐装生产线。2021年,公司投入1729.78万元用于生物大分子创新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平台建设,2022年还将加快项目投建进度。
大订单依赖境外巨头 “黑天鹅”风险仍存
尽管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对大客户的依赖却成为了影响凯莱英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因素。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近年来,凯莱英的订单结构仍以境外为主,核心客户包括辉瑞、默沙东、礼来等跨国制药巨头,中国内地收入占比仅为13.82%。
据年报披露,凯莱英分别在2021年11月16日、11月28日、2022年2月20日公告了三大日常经营重大合同,金额分别为4.81亿美元、27.20亿元、35.42亿元。两家当事人为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一家为国内某新药研发公司,三笔订单已履行金额在公司总营收中占到半数。
据外界猜测,其中2021年11月、2022年2月的两笔订单均涉及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若三笔订单均能够顺利交付,订单收入将约为凯莱英2021年全年营收的两倍。
对于较大依赖于境外客户的问题,公司的策略是拓展国内市场:2021年,公司来自大型制药公司、海外中小制药公司、国内制药公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46%、50.99%、72.95%。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公司在国内小分子CDMO市场进入收获期,收入增长提速,未来会坚持国内外市场并重的市场策略。
然而,凯莱英的国内业务仍然有着同样的问题:高达七成的增速,难掩营收占比不足20%的窘境。
除了客户集中度过高之外,国际政治因素则是另一项可能使得业绩“变脸”的重大风险。
2021年年底,有消息称,中国部分生物技术类公司将*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一消息导致A股及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股价接连下挫,其中CXO首当其冲。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大部分具有军方或政府背景,而CXO公司通常并不具备这些背景;且CXO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非被国外重点关注的高端制造行业,被纳入清单的可能性较低。
而凯莱英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截至目前,行业的贸易风险或被制裁风险均为传言,公司经营并未感受到来自地缘政治方面的实质影响。但为了防范潜在风险,公司已经通过收购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方式,在海外进行业务布局。
近年来,欧美大型医药企业的创新药研发成本持续攀升。据德勤估计,直到2019年,生物制药的创新研发回报率才从将近十年的下行趋势中开始逐渐恢复,在2021年收获了可喜的7%回报率。
而在研发成本方面,德勤报告所涉及的15家生物医药企业2021年的研发费用为1269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8%。尽管新药研发平均成本略有降低,但2021年开发*新药仍然*需要8.42亿美元,*则可能高达50.34亿美元。
此时,中国CXO企业拥有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红利及国内完善成熟的产业链,兼具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加持,在国际上具有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
小结
整体来看,在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的背景下,目前CXO赛道依然具备高景气的特征。不过,近期两个利空消息使得CXO概念股股价整体承压:一是国家7月6日发布的两份新政征求意见稿,针对医药行业创新药靶点扎堆、“伪创新”等问题,强调药物研发要“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二是高瓴于2021年下半年连续减持凯莱英,使得投资者信心下滑。
数据显示,凯莱英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6.23%,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5.66%,相对于其业绩增速来说,公司估值长期处于高位,市盈率(TTM)一度达到131倍PE。目前,公司市盈率(TTM)已经回落过半,处于50.26左右的低区间。处于医药这个朝阳产业,公司后市依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深交所2022年2月10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证通电子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证通电子当日报收15.03元,涨跌幅为10.03%,偏离值达10.64%,换手率38.49%,振幅15.96%,成交额24.15亿元。
2月10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卖一为机构席位,该席位净卖出4066.78万元,占龙虎榜净卖额的3440.82%。除此之外还有药明康德、东方电缆、浙江鼎力等23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5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金新农,净买额为1.09亿元;18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药明康德,净卖额为16.25亿元。
榜单上出现了4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二、买四、买五、卖三、卖四,合计买入1.13亿元,卖出9075.72万元,净额为2247.92万元。
买二为华鑫证券湖州劳动路浙北金融中心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4272.85万元,卖出97.79万元,净买额为4175.07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87次,实力排名第17。华鑫证券湖州劳动路浙北金融中心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深南股份(净买额223.56万元)。
买四、卖三均为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该营业部买入3664.97万元,卖出3144.64万元,净买额为520.33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433次,实力排名第3。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深南股份(净买额3114.14万元),正邦科技(净买额2635.17万元),金新农(净买额2584.39万元)等14只个股。
买五为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3385.82万元,卖出2874.74万元,净买额为511.08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341次,实力排名第5。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亿利洁能(净买额-2840.07万元),金财互联(净买额2104.94万元),湖北广电(净买额1579.61万元)等19只个股。
卖四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该席位卖出2958.55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213次,实力排名第4。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药明康德(净买额1.14亿元),东方电缆(净买额8554.09万元),亿利洁能(净买额7930.24万元)等16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从再融资新规来看,新的规定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机制,将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另外,新规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机制,将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限制。
从元力股份、隆盛科技修订定增方案具体内容来看,两家公司均对上述变化内容进行了修订。诸如,隆盛科技调整发行价格和定价原则,将原方案内容中的定价原则为“发行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发行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百分之九十,或者发行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修订为“本次非公开发行发行价格的定价原则为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八十。”另外,按照新规,隆盛科技修订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限售期限及适用的减持规定。将涉及的锁定期为12个月修订为6个月。
除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外,两家公司还对定增对象数量等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两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所有发行对象均不超过35名。修订前,两家公司定增对象数目分别为不超过5名。
与上述两家公司有所不同的是,凯莱英在2月16日晚间宣布终止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撤回相关申请材料,同时,凯莱英推出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这也有别于再融资新规后元力股份、隆盛科技修订融资预案的情况。
根据凯莱英2月16日晚间推出的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1057.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来看,凯莱英按照新规进行了确定。数据显示,凯莱英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为123.56元/股。凯莱英称,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需要指出的是,凯莱英撤回的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2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创新药CDMO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四个项目的建设。
另外,在新版融资方案中,凯莱英确定此次非公开发行对象为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d.Ltd.)共1名特定对象。此前撤回的方案中,凯莱英并未确定定增对象。
针对此次定增方案相关问题,
创新整合资源助力研究型医院建设与新药研发——创新中心受邀参加“医工转化及健康产业融合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
2019-11-01
2019年10月18-20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工转化与健康产业融合专业委员会主办、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工转化与健康产业融合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泰心医院顺利召开。
学会名誉会长秦银河中将、会长何振喜少将及专委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李洪副主席莅临本次会议。天津市有关领导一同出席,与受邀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及临床专家共襄盛举,围绕医工转化、大健康产业融合等新理念、新实践、新成果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阎昭博士受邀出席并围绕“创新整合资源助力研究型医院建设与新药研发”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创新转化融合卓越
此次会议由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院长致开幕词,旨在进一步探索政产学研医一体化的新型合作模式,研究国际医学科技创新前沿,共同分享现代医院管理与改革的新进展、新经验,搭建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促进医工结合与转化医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诊疗和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院长致开幕词
讲题:心的启航——国产人工心脏研发历程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院长不仅专注于医院管理及建设,还持续致力于研发中国人的人工心脏。
这款名为“火箭心”的人工心脏,不论从外形、质量、还是功能及效果上来看,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人工心脏的国际研发水平。“火箭心”心室辅助装置是第三代磁液悬浮离心血泵,仅重185克,*流量10L/min,凝血指标NIH低于0.06g/100L,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院长不仅专注于医院管理及建设,还持续致力于研发中国人的人工心脏。
这款名为“火箭心”的人工心脏,不论从外形、质量、还是功能及效果上来看,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人工心脏的国际研发水平。“火箭心”心室辅助装置是第三代磁液悬浮离心血泵,仅重185克,*流量10L/min,凝血指标NIH低于0.06g/100L,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晓程院长介绍第一台国产人工心脏“火箭心”火箭心——第一台国产人工心脏
“火箭心”于2017年10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开展动物实验,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4只左心辅助羊均存活超过95天,最长一只存活长达280天,超过国内以及美国FDA标准。
2019年3月,“火箭心”进行了两例临床试验,两名病人均已健康存活8个月,在左心辅助装置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火箭心”等待更多的临床验证之后,就能全面推出市场,为心衰病人带去福音。
***台播报“火箭心”试验羊
第一例“火箭心”术后病人每天坚持走2万步讲题:创新整合资源建设研究型医院
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阎昭博士全面阐述了“创新整合资源助力研究型医院建设与新药研发”。
阎昭博士从“研究型医院的主要特征及使命”、“*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现状”、“TICCR助力研究型临床医院建设与新药开发“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研究型医院的主要特征,临床研究在中国的重要社会意义,科学运用临床研究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以及TICCR如何助力新药开发的临床研究创新技术”。
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阎昭博士发表“研究型医院建设与新药研发”主题演讲
TICCR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
TICCR是由天津市科技局审批成立,由领先的国际创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凯莱英医药集团”市场化运营,按照国际GCP规范建设,具备医药临床研究前沿综合优势,符合国际审批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创新药临床研究创新中心。
TICCR立足于搭建国家一类创新药医学研究与实验平台,形成满足美国、欧盟和中国新药审批要求的一系列临床试验服务业态,借助天津作为港口城市和自贸区优势,把优质创新药项目“引进来,送出去”。
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阎昭博士介绍“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
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模式讲题:医疗器械MAH制度解析
新上任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李强,具有丰富的医疗器械行业经验,客观并细致地解析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作为医疗器械MAH的领军者,李强秘书长详细解释了MAH新制度的变化及实施细则,着重强调了医疗器械注册人所承担的责任,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带向更好、更高、更强的水平。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李强分析《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会议上,其他领域的专家还介绍了不同的医工转化健康产业,如互联网+医疗模式,医工联合构建健康人才培养,机器人技术临床转化研究,慢性病及认知障碍的医工联合策略,等等。
会议最后,刘晓程院长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为医工转化健康产业的献计献策,期待更多先进的转化医学可以造福患者,不断提升我国的临床医疗科技水平。
清华药学院王钊教授发表“增龄性认知障碍及其医共联合对策”主题演讲
佳医在线林青董事长发表“彻底颠覆传统模式的互联网+医疗实践”主题演讲
洛阳正骨医院李无阴院长介绍骨科内固定器械主题演讲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落地“健康中国战略”主题演讲
“火箭心”于2017年10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开展动物实验,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4只左心辅助羊均存活超过95天,最长一只存活长达280天,超过国内以及美国FDA标准。
2019年3月,“火箭心”进行了两例临床试验,两名病人均已健康存活8个月,在左心辅助装置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火箭心”等待更多的临床验证之后,就能全面推出市场,为心衰病人带去福音。
凯莱英官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凯莱英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凯莱英股票股吧、证通电子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