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来源 | 独角金融
持股集中度高是一把双刃剑,风起时,一片大好,风落时,一地鸡毛。
2021年末逾110家基金公司抱团热捧的阳光电源(300274.SZ),没想到一季度94家基金公司转身离去,让市值一度高达2600亿元的光伏逆变器龙头吃到了苦头。
今年以来,阳光电源股价已跌逾50%,市值累计蒸发1200亿元,对于行业头部企业来说,下跌幅度与速度实属罕见。屋漏偏逢连阴雨,近日又因公司外部董事失联爆出的一声“惊雷”,市场对其质疑声此起彼伏。
“别人恐惧我贪婪”。在一季报纷纷出炉之际,去年二季度开始,被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刘格菘管理的4只基金加仓的阳光电源,在持续下跌的股价面前,刘格菘的资产配置能力会被基民看好吗?
1
刘格菘4只基金“踩雷”阳光电源,
一季度浮亏28亿
4月22日晚间,阳光电源公告称,外部董事刘振因个人原因,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阳光电源表示,因刘振不参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担任除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其失联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4月22日收盘,阳光电源报65.15元/股,当日股价表现较为平稳。将时间线拉至2021年12月31日,阳光电源收报145.8元/股,截至目前跌幅达55.32%。
作为曾经抱团炒作阳光电源的典型基金经理刘格菘,其管理的4只基金仍然在一季度坚定持有,面对股价的腰斩,给基民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小觑。
一季度,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分别为: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A/C)、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C)、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分别持有阳光电源1067.57万股、921.82万股、1239.31万股、778万股,合计持股数量4006.7万股,持仓市值42.98亿元。
2021年末刘格菘的4只基金持有阳光电源的股数又如何?2021年二、三季度,刘格菘通过4只基金在阳光电源股价高位区间不断增持,截至2021年12月31日,4只基金分别持有阳光电源999.52万股、943万股、1215.87万股、753.44万股,合计持股数量3911.83万股,持仓市值57.05亿元。
截图天天基金网
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又是什么时间买入与增持了阳光电源?
2021年8月26日,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天天基金网显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刘格菘管理的该只基金买入999.52万股阳光电源,平均持仓成本价格在145-157元/股区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持有阳光电源的持股数增加68万股,持仓占比9.2%。从业绩表现来看,截至2022年4月22日,该只基金净值为0.6566元,成立来收益率累计下跌34.34%。
广发双擎升级基金*买入阳光电源的时间是在2021年二季度,持股数量865.37万股,持仓占比5.75%,持仓市值9.96亿元,增仓成本在130元/股以上。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广发双擎升级基金持有阳光电源921.82万股,持仓占比8.83%,持仓市值9.89亿元,近6个月以来该只基金收益率累计下跌31.37%。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于2021年二季度买入阳光电源789.98万股,又在三季度、四季度持股数从947.82万股增至1215.87万股,总计增持426万股,以此期间阳光电源平均价格120-130元/股粗略计算,广发科技先锋混合持有该股浮亏超40%。
假设4月份刘格菘对阳光电源持股数量保持不变,以刘格菘2022年一季度末的持仓市值43亿元为准,在4月20日和4月21日的两个交易日,阳光电源股价跌幅达30.54%,这部分仓位损失超过13亿元。以2021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145.8元/股、一季度末股价107.26元/股、持仓市值57.05亿元计算,一季度刘格菘持有的阳光电源浮亏28亿元。
截图腾讯自选股APP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接下来是继续持有还是“割肉”离场?对此,广发基金表示,光伏行业目前被压制还是受短期的影响,随着保供措施的发力,疫情影响的消散等,光伏将恢复到上升通道。
2
曾高位接盘多只个股,
投资高手还是du徒?
作为公募基金顶流基金经理之一,刘格菘与易方达的张坤、景顺长城的刘彦春,均是清华大学毕业,刘格菘为经济学博士,有12年的投研经历,近8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广发基金*董事总经理,成长投资部总经理。
罐头图库
2014年,刘格菘加入融通基金,这是他投资征途的第一站,并于当年12月末开始管理融通领先成长。2015年,正值“互联网+”产业浪潮,通过重仓互联网,使融通领先成长A在半年之内净值猛增200%,成为当时市场中仅有的4只半年净值翻两倍的基金之一。经历这一战,刘格菘已是市场中颇有名气的基金经理之一。
不过,时隔仅半年,在2015年A股熊市的残酷洗礼中,刘格菘管理的基金遭遇滑铁卢,其管理的融通领先成长A在此后一年净值折损过半,刘格菘也从宝座上跌了下来。
他在多次复盘和反思中认为,组合净值出现回撤,一是路径依赖严重,二是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够广。
上次大跌后,在基民快忘记他的时候,2017年,刘格菘加入广发基金,起初管理广发小盘成长和广发创新升级。2019年,刘格菘凭借包揽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排行前三名。
在进阶成长一哥的道路上,刘格菘面临着“*魔咒”、管理大规模基金的质疑,但是他又在2020年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创新升级等多只基金年度回报超过60%,由此也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辉煌。
很多基民说他运气好,赶上了风口。也有人说刘格菘投资风格就是持股集中,但集中度高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投资风格,再看看隆基股份(601012.SH)就知道了。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刘格菘管理的6只基金均在隆基股份前15大机构名单中,合计持有隆基股份7935万股,成为隆基股份*的抱团基金。
从隆基股份的股价上看,截至2021年末,该股收报86.2元/股,截至一季度末已跌至72.19元/股,区间跌幅达16.25%。这意味着,仅一季度,按57亿元持仓市值计算,隆基股份已让基民损失14.8亿元。
刘格菘管理的基金业绩又如何?目前,刘格菘在管基金总计9只。今年以来,6只基金收益率亏损幅度均超过20%以上,3只基金收益率亏损幅度过30%。除了“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和“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外,其余7只基金今年在同类排名中已在2000名以外。
天天基金网
3
顶峰慕名而来,低谷会转身离开吗?
一季度,A股市场回调颇深,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净值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让不少基民焦虑,更是考验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深度认知。
关于光伏概念股,刘格菘在一季报中这样表述,以光伏行业为代表的中国比较优势制造业将会在三季度进入为期三年的确定性比较强的高速成长阶段,部分一体化龙头公司的新技术光伏电池陆续投产,产业链短板问题逐步化解,全球能源安全的诉求提升,这些都是未来行业高速成长的基础。
已经重仓或者此前高位加仓的投资者,广发基金官方
刘格菘重仓股“同质化”特征比较明显,一旦重仓的某行业概念股险象环生,无法保证能否抵御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暴跌。一位业内人士称,再看好一家公司高增长,也不可用过高估值买入。
回头再看刘格菘管理的4只基金重仓的阳光能源,无疑是在顶峰时期高位买入,接下来是否会在低谷转身离开,你觉得刘格菘将作何选择?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战略角度:就是我认为至少有“中级行情”并且可以“考虑重仓参与”
从首批科创板股票2019年7月22日上市以来,很多的股票近3年都是持续的单边下跌走势,个股跌幅60%,回撤60%以上的比比皆是,这是我准备战略角度考虑的主因
石磊水平有限,哪些股票率先筑底我不知道,所以我选择跟踪一揽子股票的科创板ETF,而科创板50ETF里我选择“规模*的”588000
“难产的”科创板ETF:
首批科创板ETF是2021年11月16日才上市交易的,比预产期整整晚了二年,如果科创板ETF正常出生,我真的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到1元以下的科创板ETF了,如果科创板ETF在2019年末正常出生,公募基金市场的江湖肯定不是现在这样,这个多灾多难的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始终在我的自选股里————
科创板50ETF跟踪的科创板50指数是2020年1月成立的,时间更早,用它来分析更贴近一切,从成立之初的1000点到*的1726点到本周的853点,指数*跌幅达50%
科创板50ETF成立仅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从1.696元到0.89元的跌幅也达到47%,何况今年前4个月32%的跌幅,跌幅大是我关注它的理由之一
资金角度:
科创板50ETF近一年持续下跌,但是资金在价格下跌的同时不断买入,资金流入虽然不是股价马上见底的理由,但是说明它没有被市场抛弃,同样因为科创板50ETF是“宽基ETF”,它的由是科创板里流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即便市场无限的下跌,除非50只股票都变为0,它的价格才能跌到0,比起单一个股来,这才是ETF*的优势,这也是为啥在ETF股价下跌的同时,我敢叫您加仓,即便很多的股票从高点回撤的跌幅达到60%,甚至达到80%,您问我的时候,我都不敢叫您加仓,跌幅大是关注的理由,但不是买入的理由,在注册制的浪潮下,机构喜欢的股票才可能成为未来的市场明星,就像选美比赛一样,您觉得漂亮的人不一定是*,评委眼中的美女才能带上*的王冠,未来很多个股的最终方向可能都是右下方,ETF或许是很多人投资的*标的————
估值角度:
从基本面上看,科创50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近几年的低位,跟主板等宽基ETF比起来,目前37.75的市盈率水平虽然还是比较高,但是跟同样成长性的创业板指数比起来,目前科创板50指数有相对的估值优势
曾经推荐过:
2020年年末的时候曾经推荐过科创50ETF,但是呢,后来的很长时间问我的人不多,因为涨了一波之后2月份随着股市一起下跌,但是当科创板50ETF突破历史新高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推荐的科创板ETF很好,问我能不能继续买,那个时候上证指数还在3500点徘徊,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没有必要再去买,但是真的不知道它后面能跌的这么深,石磊跟您唠叨这段的目的是想跟您说,股票下跌的时候您可以不买,但是当股票涨起来之后再买一定要谨慎,要控制好仓位————
免责声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文中所载内容不构成所述市场及证券的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4月20日晚间,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率先披露2022年一季报。
广发小盘成长在一季度再度大幅增加股票仓位至94.88%,这是该基金历史上第二高仓位,*纪录为2013年年报时的94.89%。不过,广发小盘成长的前十大重仓股并未有太多变化。
具体来看,广发小盘成长在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为:圣邦股份(300661)、晶澳科技(002459)、隆基股份(601012)、龙佰集团(002601)、小康股份(601127)、康泰生物(300601)、亿纬锂能(300014)、锦浪科技(300763)、健帆生物(300529)、普利特(002324)。
其中,并网逆变器供应商——锦浪科技和普利特新入十大重仓股,2021年报时上述两只个股在广发小盘成长的持股排名为第十三和第二十位。不过,从持股数量单季度变化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锦浪科技获得刘格菘增持,单季度增幅达347.87%。
此外,圣邦股份、隆基股份、龙佰集团、小康股份均遭到刘格菘小幅减持。京东方A(000725)、高德红外(002414)则退出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名单。
从业绩表现来看,报告期内,广发小盘成长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39%,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47%。
广发小盘成长规模也在一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从2021年末的134.23亿元,下滑至一季度末的98.71亿元,规模缩水26.46%。
对于一季度的投资情况,刘格菘在一季报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主要城市疫情出现反复,海外俄乌冲突对国际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受上述多重利空的影响,A股市场剧烈波动。
“随着一季度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们对未来的资本市场并不悲观。”刘格菘指出,一季度的市场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下的反应,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预期。从产业发展以及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思考,当前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资人能够保持耐心。
报告期内,广发小盘成长的配置方向以光伏、动力电池、化工新材料、芯片等制造业行业为主。
从企业盈利周期的角度看,刘格菘认为以光伏行业为代表的中国比较优势制造业将会在三季度进入为期三年的确定性比较强的高速成长阶段,部分一体化龙头公司的新技术光伏电池陆续投产,产业链短板问题逐步化解,全球能源安全的诉求提升,这些都是未来行业高速成长的基础。
从性价比角度看,经过一季度的调整,很多行业的估值水平回到了2018年底的位置,刘格菘判断市场从二季度开始或将迎来结构性行情。
“我们坚定看好高端制造业的观点不变。”刘格菘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不断提升,产业链聚集效应也在持续显现。除劳动力成本较低外,工程师数量众多、产业体系的完备性均是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意味着制造业在创新能力、综合成本、组织能力、响应能力具有综合性的比较优势,这种体系性的优势一旦建立就很难被颠覆,因此,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中国制造业会不断拓宽自身的护城河。
提到刘格菘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投资者已不陌生。截至12月20日,其掌管的“广发双擎升级混合(005911)”、“广发创新升级混合(002939)”和“广发多元新兴股票(003745)”(中输入基金代码即可申购)包揽了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的业绩前三甲,且年内收益率全部翻番。12月20日,其管理的科创主题基金——“广发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008638)”正式发行,遭到罕见疯抢,刷爆朋友圈!据渠道人士透露,该基金首募规模上限为10亿元,但当天该基金认购超百亿元!
缘何刘格菘的基金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通过“广发双擎升级混合(005911)”的重仓股便能瞧见端倪。
“广发双擎升级混合(005911)”2019年3季末重仓股
资料Choice资讯
几乎清一色的科技股,正好赶上今年科技股大年。该说是风口踩得也恰如其分,大多数重仓股都走成了趋势长牛。对于2020年的行情,刘格菘表示,2020年依然有结构性投资机会,科技将会是贯穿全年的主线,当前正是布局春季行情的时点。今年四季报、2019年年报超预期的行业和公司会受益。
可以看出,科技股可能依旧是刘格菘2020年重点布局对象。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是否可以跟着大佬拥抱科技股行情?先来看两张图!
电子设备行业动态市盈率变化(截至2019年12月27日)
资料Choice资讯
我们以行业分类的科技代表行业(电子设备行业)为例,该板块年初动态市盈率为75.48倍,几乎为年内*。随后不断抬升,虽然期间两度出现明显回落,但*(12月27日)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132.05倍,仅距年内*点(137.84倍)稍有回落。可以清楚地看到,行业估值过高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广发双擎升级混合”重仓科技股*动态市盈率(截至2019年12月27日)
资料Choice资讯
观察“广发双擎升级混合”2019年3季度末重仓科技股*动态市盈率也会发现类似现象,普遍业绩表现和股价涨幅呈现严重背离。
这些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科技股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结构性行情下确定性机会比较有限,公私募、外资、游资选择政策重点扶持行业抱团取暖。另一方面,随着抱团资金规模日益庞大,个股重心不断抬升在所难免。如果后期业绩增速无法跟上,估值持续上升后持仓者信心终会动摇。这也是很多高位股在发布业绩报告当天出现惨烈杀跌的本质原因。
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模式不同于游资参与题材股炒作。题材股炒作主要是情绪和筹码层面的博弈,相对而言,基本面则成了次要因素。而公募基金对上市公司业绩有很高的诉求。在投资大科技或者新兴产业成长型公司时,刚开始投资对象业绩不如预期甚至亏损都可以被接受。只要行业前景具备足够想象空间,就不愁找不到资金。然而,持仓信心是需要不断由正面消息来提供正反馈的。这种正面消息可以是行业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也可以是企业经营释放积极信号。可一旦投资逻辑被证伪,投资者便会用脚投票,高位陨落几成定局。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当前市场环境下继续追高位科技股并不是明智之举。一方面,持仓资金浮盈较大,遇上风吹草动容易形成分歧。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超预期利好因素,高位股进一步走高的空间相对有限。
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二级行业*市盈率和今年来表现(截至2019年12月27日)
资料Choice资讯
同时,通过Choice资讯数据梳理,反向推理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果明年科技主线延续,今年来累计涨幅不大且估值合理的板块更具晋级黑马的潜质。我们将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二级行业汇总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以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为代表的板块兼具估值和累计涨幅优势,投资者可重点针对这些板块成分股进行进一步筛选。此外,今年领涨板块的相对滞涨品种如果基本面存在足够亮点,也有望在2020年取得突出表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刘格菘管理的基金有哪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刘格菘管理的基金有哪些、58800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