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需求强劲以及谷物、原油和马来西亚棕榈油上涨的推动下,大豆价格飙升至逾三周高位。7月大豆期货上涨28美分,至16.9325美元,为3月23日以来*收盘价。7月豆粕上涨4.60美元,至每吨460.30美元,7月豆油上涨120点,至每磅78.09美分。
美国中西部三家工厂的大豆基差买入价上涨4 - 6美分。
大豆出口检查呈小幅上升趋势,达到3570万蒲式耳。这是预估区间的高端,介于1840万蒲式耳至4,230万蒲式耳之间。中国以1290万蒲式耳位居第一。2021/22营销年度的累计总量为16.89亿蒲式耳,仍远低于去年的速度。
大豆种植刚刚开始,美国农业部报告到4月17日,2022年的大豆只种植了1%,市场预估为2%,去年同期为3%,五年均值为2%。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通常是*开始种植的州。美国玉米播种率为4%,市场预估为5%,此前一周为2%,去年同期为7%,五年均值为6%。
上周晚些时候,美国油籽加工协会(NOPA)报告称,3月份大豆压榨量达到创纪录的1.8175.9亿蒲式耳。NOPA还报告称,豆油库存下降了7.3%,至19.08亿磅,但仍比上年同期的17.71亿磅高出7.7%。来自出口市场和美国国内养殖的强劲需求可能会使美国压榨厂在未来几个月保持高产能运行。
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7.455亿蒲式耳。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较去年下降了4.2%。
和讯网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1月28日,捷成股份(300182,股吧)公布了关于收到深交所对郑羌、薛俊峰、邓浩的监管函。原因是三人虚假增持,承诺增持公司股票在披露期间内未实现承诺。
2018年7月9日,捷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徐子泉、部分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及核心团队,计划自2018年7月9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亿元,累计增持股数将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公司高调宣布的增持计划未能如约实施,6月21日,深交所对捷成股份下发关注函,要求捷成股份及其控股股东、相关增持计划人员就增持计划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捷成股份在后续的回复函中表示,增持计划系经董事长徐子泉先生在征询董事、高管、核心团队人员个人意愿后确定并公告,拟增持人员的具体增持意愿及计划
在做出回复后没几天,7月1日捷成股份宣布终止增持计划。此举引发市场对捷成股份资金状况的诸多讨论。
“高喊”增持实则“暗度陈仓”大减持?
上市公司增持是利好,但直到今年6月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捷成股份的增持计划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按期实施增持。相反,与未增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捷成股份的减持动作却接连发生,而且均处于增持承诺期中。在承诺期内,控股股东和高管接二连三大手笔减持。
公司控股股东徐子泉在2019年3月21日,徐子泉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5149.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徐子泉仅该笔减持就套现2.86亿元。
另外,捷成股份5月13日晚间公告,为归还股票质押融资贷款、降低股票质押风险,同时为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徐子泉拟将公司股份1.64亿股(占总股本的6.37%),协议转让给珠海节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转让价4.6元/股,总价款7.54亿元。此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生变化。
上述两笔合计总计10.4亿元。
还有根据捷成股份6月14日公告披露,收到公司副总经理荆错的《股份减持计划操作完毕的告知函》,截至2019年6月13日,荆错已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数量213.58万股,此次股份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按当日股价计算,荆错减持获利966.2万元。
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短期借款15亿
10月25日,捷成股份发布2019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下降24.47%;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下降61.29%。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6.43亿元,即短期内要偿还的债务,比年初增加了3.62亿元,短期借款15.08亿,但账上的货币资金只有4.12亿元。
控股股东持股98%处于质押状态
根据三级报披露数据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徐子泉目前持股数量648,852,200股,质押数量635,865,855股,质押比例高达98%。
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47亿元商誉压顶
从2012年开始,捷成股份进行大规模并购,雄心勃勃向影视和教育领域进军。据媒体报道,2012年至2018年,捷成股份收购的公司多达20多家,合计耗资81.74亿元。由于公司收购企业较多,且集中于2015-2016年,绝大多数并购都签署了三年对du协议。到2018年,即三年业绩承诺期过后的第一年,子公司经营业绩未能达标,公司也因此不得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2018年捷成股份商誉减值共计8.46亿元,截止2019年三季报披露数据显示,其商誉仍然高达47亿元。
近期,国产大豆期现价格呈现背离走势。大豆现货价格呈现坚挺态势运行,豆一期货主力合约则在一周内回吐了今年一半的涨势。分析人士表示,豆一期价下跌,主要是受到美联储加息利空以及国内油脂油料板块接连陷落的影响。
“近日,大豆现货价格呈现坚挺态势运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现货毛粮主流价格在3—3.05元/斤,东部地区毛粮主流价格在2.9—2.95元/斤。豆一期价则从6200元/吨回落至5830元/吨。”大豆天下分析师王艳茹告诉期货日报
据徽商期货大豆分析师刘冰欣介绍,6月24日,中储粮国产大豆2022年第40拍全部流拍。而此前从5月下旬的第33拍到第39拍以来,国产大豆的成交量和成交价其实都还不错,毕竟目前产区余粮只有不到一成。同时,受疫情和政策影响,俄豆进口到国内也很有限。
“从国际方面来看,由于投资者担心经济衰退,消费需求放缓,以及美豆产区降雨,单产形势改善,CBOT大豆价格大幅下跌。进口成本跟随走低,或对国产大豆价格形成一定压制。”光大期货大豆分析师吕品表示,在宏观经济担忧以及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豆一期价很难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目前处于新豆种植季,天气题材仍在。虽然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但是该因素已经在期价上得以体现,一旦天气出现问题,不排除豆一期价振荡上行的可能。
“目前,豆一主力2209合约期价贴水现货150—200元/吨。就现货企业而言,在期货盘面接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刘冰欣分析说,不过,由于市场整体恐慌情绪未消,预计短期豆一期价将维持弱势振荡,但是下行空间有限,运行区间大概率在5800—6000元/吨。
王艳茹则表示,在市场情绪得以释放后,国产大豆期现价格将会逐渐回归。“一是豆一期价超跌后已经处于相对低点,期货贴水于现货。二是随着市场消耗,基层余粮继续减少,并且好粮稀缺,这将限制豆一期价的下跌幅度。而在余粮减少、好粮不多的背景下,大豆现货价格将延续平稳态势。三是虽然国产大豆下游需求不佳,但是也存在部分刚性需求,包括蛋白厂和食品厂的补库等。四是近期豆一期货仓单量不断减少。随着7月交割来临,还有一部分仓单要进行交割,故9月合约的仓单量预计不会太高。”她告诉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
行情表现
7月7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豆一 | 5869.00元/吨 | 1.43% | -1.79% |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7月7日大连国产大豆现货价格报价6120.00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5869.00元/吨)升水251.00元/吨。
7月7日大豆港口库存录得697.65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69万吨。
机构观点
光大期货:CBOT大豆收高 触及数月低点后出现逢低买盘
周三,CBOT大豆收高,触及数月低点后出现逢低买盘。之前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了价格大幅回落。市场关注美豆产区天气预估,从内布拉斯加到俄亥俄州的降雨极大利于玉米和大豆农田。国内方面,美豆疲软拖累,豆粕收低,但相对于其他品种豆粕相对抗跌。豆粕成交低迷,买方采购意愿低。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显示,大豆单周压榨降至170万吨,不及预期的180+万吨,因豆粕胀库、停产检修等原因,市场维持不缺货预期。91正套参与,单边日内交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cbot大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cbot大豆、捷成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