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些基金牛年以来已亏损近30%中国基金报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我的钱虽然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很像是大风刮走的。”
“基金查询是不是需要手续费,每次查询账户都少了几千块钱。”
“一个人晚上查基金,是绿光;一群人晚上查基金,是极光。”
…………
牛年伊始,基金一路跌宕,让刚刚跑步进场的90后、00后新基民猝不及防。
3月9日,“基金人已亏到毫无波澜”“基金暴跌年轻人为什么躲不过被割”等一直霸占微博热搜榜,戏谑和嘲讽随之遍布各大讨论平台,“全民嘲基”“跌妈不认”等热词不知让人该哭还是该笑。
90后、00后新基民“亏到毫无波澜”
3月8日晚上,脱去一天疲惫正准备入睡的余文晓,拿出手机查看当天的基金跌幅,万万没想到,近一个月的*开支竟出现在这里。
“这是今年‘三八节’收到的最让人难眠的‘礼物’。”余文晓是被2020年基金火爆态势吸引入场的90后基民,眼看着身边不少人买基金赚了钱,自己开始眼热,经过一番简单咨询后,毅然拿出4万元进军基金市场。
春节前基金大涨,余文晓赚了近一万元,这让她窃喜不已。然而,好景不长,春节一过,基金每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她没想到,“三八节”又是基金大跌的一天。
“我现在特别纠结,是卖掉还是继续持有。”余文晓向
事实上,余文晓只是众多90后新基民的缩影。根据南方基金数据统计,在1亿基金客户中,90后用户占比最多,达到34%,其次是80后,80后和90后占据了基金用户的半壁江山。Mob研究院数据也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18岁~34岁群体占比达60%,90后、00后成为新基民主力军。
Wind数据显示,3月8日,A股主流指数下挫,上证指数跌2.3%,深证成指下跌3.81%,创业板指下跌4.98%。板块方面,申万28个板块中有27个板块悉数翻绿,白酒、医药、新能源等板块龙头股再度出现集体下跌。
基金发行热度出现降温,3月份尚无出现“日光基”
进入牛年,基金表现却不再“牛”,火爆的基金市场呈现出发行降温的趋势。
根据Wind数据,2020年新成立基金有1431只,合计募资规模达到3.16万亿元,公募管理总规模也达到20万亿,达到历史*值。而在2014年,公募管理规模才突破4万亿。
然而,从2021年2月份开始,基金选购开始出现降温,表现之一便是新基金发行出现“双降”,一方面是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下降,2月共成立新基金39只,创下40个月的新低;另一方面是单月募集资金规模下降,2月募集资金共计为1499亿份,而今年1月的份额规模高达5542亿份,环比降幅超过七成。基金发行热度下降的局面一直延续到3月份。
“这种现象在资本市场比较常见,A股市场在节后走势疲弱,偏股型基金也会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建议新手理财应分散化投资,合理评估抗风险能力
面对基金市场的降温,90后、00后新基民开始出现恐慌。“我现在是卖掉还是继续持有?”“这种下跌态势还要持续多久?”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此轮基金出现下跌行情是基民们自我检验、自我教育的好时机。
“基金适合长线持有,以半年或者一年为周期,建议进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中原证券客户经理蔡朋涛告诉
杨德龙建议:“理财将会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90后、00后要学习理财知识,进军基金理财可以先从货币基金入手,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中原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周建华也表示,建议90后、00后新基民将资金交给专业人士打理之前,自己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偏好合理配置资产,房产、股票、固定收益都是选项,对股票类风险较高的资产,配置比例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新华社快讯: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8日报收于7345.25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98点,跌幅为0.04%。
湖北日报见习
阅读提要
2020年年末,基金市场形势还一片大好,部分白酒、医药行业明星基金甚至10天内上涨12%。基金火爆,直接带动许多原本在观望的年轻人入场。
但是牛年伊始,基金市场突然急转直下。原本涨势喜人的热门基金纷纷大跌,有些基金在短短两周内下跌30%,很多“90后”“95后”猛然发现,“养基”并不像网络调侃的那么轻松。
“本想抄基金的底,它却抄我的家。”
“每天亏几千,基金不饶人。”
……
3月以来,多个社交网站一片“哀嚎”,原因是基金跌了,还“跌跌不休”。
一入场就被“割韭菜”,年轻人上了一堂深刻的投资课。
匆忙进入 风险随之而来
“原来想的是基金收益会是额外收入,但现在看是每天*的支出。”26岁的王鹏(化名)说,近些日子平均每天亏损约200元,偶尔会反弹一点,但跌的比涨的多,预期没达到,本金还亏不少。
“同事买得早,跌的是收益,我跟在后面,亏的是本金。”研究生毕业、在武汉某企业工作近一年的王鹏回忆,买之前各个社交平台都在讨论基金,就连身边同事也说收益高,但自己跟着一买就跌,也不敢吐槽,每天晚上就去社交平台上调侃,找跟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抱团取暖。
“现在想想,网络热度可能是忽悠我们这种小白接盘的把戏。”王鹏说。
某高校24岁的研二学生安安(化名)就在去年年末入场。她说,为分散风险,当时买了多只不同种类的基金,刚买入的时候,形势还不错,但开年以后每只基金都跌,不到两周收益就跌没了,“原本是想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没想到载篮子的车塌了。”
这种焦虑甚至已经影响到她的正常学习。
“现在一天至少看3次基金走势,就怕买在*点卖在*点,连上课都在和同学讨论是止损还是继续持有。”安安说。
被网络上火热的声音裹挟,急急忙忙冲进基金市场的年轻人发现,没有体会到所谓的高收益,反而切实地感受了一把高风险。
在第一次尝试投资遇挫后,部分年轻人又通过网络倾诉,以调侃的方式讨论自己为数不多的投资经历。截至3月28日,某社交平台上“基金人已亏到毫无波澜”话题已经有4.2亿阅读量,超过5万人参与讨论。
“在社交平台交流理财心得,从网络推荐中选择热门基金,年轻人投资带有鲜明的特点。”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温兴琦认为,涨也热搜、跌也热搜的背后还是互联网提供了便捷的空间,他们善于在网络发声,表达自己,但部分年轻人的理财知识并不完善,风险随之而来。
理财意识超前 理财知识不足
26岁的方皓(化名)已投资基金3年,自工作起所有的积蓄都投到各类基金,目前已累计投入数十万元。虽然近期基金大跌,但仍有一定收益。
“在财富网站上了解投资知识,再从网上寻找*基金经理购买旗下基金。”方皓认为,通过基金投资来进行财富增值比放在银行保本更有意义,但前提是掌握好相关知识,并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在他看来,跟风投资基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理财知识与超前的理财意识不匹配、风险认知不足都会导致年轻人盲目投入。
“定期收益太低、股票风险太高、期货不懂行、投实体资金不足。”22岁的大学生钟悌(化名)即将毕业。她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压力大,工作之余想要赚钱,渠道有限。
“闲钱理财是*,买基金在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但其实很多人不懂背后的运作逻辑。”钟悌说,支付软件推荐的基金收益高很吸引人,微博、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上还有购买攻略,方便购买,但很多人没有体系化的知识,大多道听途说。
“与老一辈不同,年轻群体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希望通过投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投资基金是一条现实的渠道。”温兴琦说,移动互联和数字支付时代,买基金像玩游戏一样便捷,投资门槛也低,很容易形成一股新生力量。
“但一些网络平台动辄‘近一年收益超130%’的宣传很容易误导年轻人。”温兴琦认为,互联网代销机构放大收益会导致大家降低对风险的防备。
武汉市一位从业人员介绍,互联网平台更像菜市场,里面可以轻易选购各种基金。但是,买什么、何时买,“菜市场”并不能给出建议,部分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支撑,跟风进入,最后只能以亏损结束。
“碰运气挣来的钱,大概率会失去运气丢掉”
随着对基金市场信心丧失,一些年轻人陆续离场。
据方皓透露,从2月20日到3月26日,他持有的34万元基金,已下跌近8万元,仅3月8日一天就跌了1.2万元,其中一只投资7万元的基金,开年以来损失了3.8万元。方皓说,他目前对预期收益的期待大幅下降,已将基金赎回一半,等市场行情转好再配置其他资产。
安安最终还是将所有的基金赎回,亏损了部分本金,“脑子更清醒了些,自己承受不了这些亏损,也没有耐心长期持有。”
王鹏也准备将持有的基金赎回,转而购买定期理财。
“碰运气挣来的钱,大概率会失去运气丢掉,甚至会损失更多。”王鹏说,不熟悉的投资市场,以后不会轻易进入,还是选择踏实工作。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尚重生,近来也关注到了年轻人基金热现象。他认为,除了专业投资者,很多人投资基金,其实是抱着一种投机心态去的,看到哪只基金涨就买哪只,希望立马获得高收益。
“好在大多数年轻人亏损数额不大,这次基金大跌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堂投资课。”尚重生说,投资是很严肃的事情,涨跌都是动态的,一头热闯进去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最简单的就是,在投资前想一想,如果这笔钱全部损失会不会对生活有明显影响。”尚重生建议,切莫陷入“机会式成功”的漩涡,盲目追高。
经济学博士、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教师付波航建议年轻人,在了解基本知识后,根据自身抗风险能力、偏好来选择产品。对不熟悉的基金产品,盲目崇拜不可取,更不要盲从网红基金经理。
“不能抱有投资基金就能一夜暴富的心态。”付波航说,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这是投资理财时必须谨记的道理。
湖北日报
最近在基金投资方面,这段时间大家最关心的不是什么时候买,买什么的问题,而是已经跌了,大幅亏钱该怎么办?有的小伙伴说,自己满仓买的基金亏损都达到20%以上了,坚持不下去了,可怎么办呢?
其实问题也很简单,只有三种解决方法,第一、继续持有,第二、逢低加仓,第三、割肉止损。
那么对于基金亏损,如何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呢?今天就来教大家基金亏损的处理办法。
第一、检查购买基金,符合条件,进行金字塔加仓。
检查购买的基金,至少是近几年同类排行50%以上的基金,每年业绩在中等偏上,就是比较值得信任的基金。
接着在基金平台上查询一下基金的*回撤率,可以作为你投资的一个标准。
如果你买的基金*回撤率你承受不了,可以缩小一下范围,选一个你能够承受的回撤范围作为投资基金的底线。
对于符合条件的基金,在保持继续持有的基础上,如果有闲钱资金,可以进行逢低加仓。
这里可以采用金字塔买入,加仓是为了摊薄成本,等到上涨的时候能把损失补回来。所以在有闲钱的情况下,可以在股市的底部区域,考虑跌的越多买的越多。
从你现在的位置到你设置成本*点,这一段的距离分成几个阶段,再把你手上的钱分成5份或者10份,跌一段买1份,再跌一段买2份,以此类推,一直到你设置的*位的位置。
全部加仓完成,股市还没有回调,那就只能继续持有,耐心等待未来的上涨,盈利卖出。
因为虽然加仓没有买到*部的位置,也已经离底部不远了。
这里切记,只能花自己的闲钱,而不能用家里的紧急备用金,甚至借钱加仓,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亏损。
第二、简单方法就是自动定投。
这里的大前提是你买的基金是信得过的。比如说沪深300指数基金,*也低不到哪去,如果看到现在已经亏损幅度比较大,说明股市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可以设置成自动定投,然后隔一段时间就不去看它,眼不见心不烦,等时间长了,总是有赚到钱的。
之前看到一个案例,某只基金近三年的*回撤是37%,有人投资能亏50%,这就是频繁交易导致的。而采取自动定投,即使亏损,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第三、就是继续持有基金。
如果是已经满仓的基金,对于值得信赖的基金,*回撤在你的心理承受范围内的基金,而且使用的资金是你3-5年不用的闲钱,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暂时远离市场,耐心等待未来大盘上涨。这里要做好五年才能实现盈利的准备,因为股市进入熊市,在底部会震荡很长的时间,不会马上反转成为牛市,
芒果曾说,“太多人频繁查看账户损失导致巨大的伤痛,这种伤痛会让人失去理智,若是一天看上十几次,心里就会慌不择路放大,错误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对于不值得信赖的基金,回撤幅度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可以选择止损卖出全部,或者部分卖出,直到仓位控制在你目前可以承受的心理范围内。
毕竟投资是为了赚钱,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基金投资亏损的程度已经让你寝食难安,就得不偿失了。可以卖掉基金,选择中低风险投资,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平静而美好更加重要。
对于投资,有人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策略这么简单,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超越你!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总之,基金投资是需要极大的耐心,股市历来是牛短熊长,我们需要学会慢慢变得富有!
(我是秋思说,高校教师一枚,在大学里主要教授《互联*资理财》等课程,用理财思维,打造幸福人生!欢迎点击关注秋思说 ,查看更多好文和视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人亏到毫无波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人亏到毫无波澜、股票行情查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