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A股里的那些“风云人物”,要是乐视网称第二,估计没几只股票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第一。这可不是吹牛,当年的乐视,那可是创业板的“一哥”,风头无两,是多少股民心中的“白月光”。它的股票代码300104,一度是财富和梦想的代名词。那会儿,你要是跟人说你全仓了乐视,收到的绝对是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外加一句“老铁,带我飞!”
想当年,乐视网的股价就像坐上了窜天猴,一路“biu biu biu”地往上冲。巅峰时期,股价摸到过179元的高点(前复权),总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人民币大关。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北京二环里的一套四合院,在它面前可能就是个弟弟。那时候的掌门人贾跃亭,人称“贾布斯”,天天站在聚光灯下,嘴里蹦出的都是“生态化反”、“颠覆”、“闭环”这些听着就高大上的词汇。一场发布会接着一场发布会,PPT做得那叫一个精美绝伦,每一次都能让台下的粉丝和投资者们热血沸腾,高喊着“为梦想窒息”!
乐视的“生态”故事讲得有多大呢?从乐视视频,到乐视电视,再到乐视手机、乐视体育,甚至还要去美国造车,号称要打造一个覆盖你生活方方面面的“乐视帝国”。这个饼画得又大又圆,香气扑鼻,让无数投资者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为这个伟大的梦想添砖加瓦。股价也随着这个“生态梦”越吹越高,仿佛天空才是它的极限。那时候的股评家们,分析起乐视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说得头头是道,好像明天就能看到贾老板拳打苹果,脚踢特斯拉的盛况。
然而,梦总有醒的时候,牛皮也总有被戳破的一天。当“生态化反”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当供应商堵在乐视大厦楼下讨债,当贾老板的“下周回国”成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网络梗,乐视这艘巨轮就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股价的走势图,也从一个陡峭的登山坡,变成了一个万丈悬崖。曾经的1700亿市值,哗啦啦地往下掉,那场面,比你看过最刺激的过山车还要惊心动魄。无数在高位站岗的股民,眼睁睁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从红色变成深绿色,从别墅梦变成了天台排队。
从万众追捧到墙倒众人推,乐视股票的下跌之路走得是那么的决绝。各种利空消息接踵而至,债务危机、资产冻结、高管离职……每一个消息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已经摇摇欲坠的股价上。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停牌和挣扎后,2020年7月21日,乐视网迎来了它在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天,股价定格在了0.18元,市值仅剩7亿多,相比巅峰时期,蒸发了99%以上。超过15万的股东,手里拿着一文不值的股票,欲哭无泪。一个时代的神话,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落幕,股票代码也从300104变成了“乐视退”。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不不,对于乐视这只“妖股”来说,退市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且是更加魔幻的开始。退市后的乐视网,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平移到了“老三板”进行交易,代码变成了400084,名字也改成了“乐视网3”。老三板是个什么地方?简单说,就是退市公司的“收容所”,交易规则也和主板完全不同,一周只能交易几次,涨跌幅限制也更大。
按理说,到了这个地步的股票,基本就是“僵尸股”了,没人会再多看一眼。但乐视偏偏不走寻常路。在老三板,它居然又“活”了过来,而且活得相当“精彩”。时不时地,你就能看到乐视网3的股价上演一出“旱地拔葱”的好戏,一天暴涨个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都是家常便饭。这让无数围观群众都惊呆了,直呼看不懂。这些还在交易乐视股票的,到底是“赌徒”还是“勇士”?他们图啥呢?有人说,这是在赌贾老板的“下周回国”真的能实现,带着他的法拉第未来(FF)王者归来。也有人说,纯粹就是资金的博弈,击鼓传花,看谁跑得快。
更有趣的是,股票都混成这样了,乐视这家公司本身,却活出了一种“神仙公司”的姿态。在网上,乐视“没有996”、“没有内卷”、“靠《甄嬛传》和房租就能活得挺好”的消息一度刷屏。大家突然发现,这家欠了一屁股债、老板远在美国的公司,剩下的员工居然过着令人羡慕的“神仙日子”。每年靠着《甄嬛传》等影视剧的版权收益,就能带来几千万的稳定收入。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乐视的故事又增添了几分黑色幽默。一边是资本市场里上蹿下跳、让投机者疯狂的“妖股”,一边是现实中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养老公司”。
所以,乐视股票的运行变化,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A股十年疯狂、梦想、泡沫与荒诞的史诗级大片。它有过让无数人疯狂追捧的高光时刻,也有过让无数人血本无归的至暗时刻,如今,它又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在资本的角落里,上演着最后的魔幻现实主义剧情。它就像一个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打开它,会是暴涨还是归零。那么问题来了,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乐视电视,现在开机还有广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