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油价又涨了?又跌了?别慌,小伙伴儿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身经百战的“黑金”,也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那些年头。大伙都知道,油价就像情绪多变的闺蜜,忽高忽低,翻脸比翻书还快。从上世纪到现在,油价像坐过山车一样,真是让人心跳加速又欲哭无泪。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波浪起伏、一幅跌宕的原油价格长卷,看看那些年它到底经历了啥。可以说,这故事直到现在还没完,下一秒它又会咋样,要不要我猜一猜?
首先,你得知道,国际原油价格起伏的“原因”就像是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一样多样:地缘政治的风云变色、OPEC的产量调控、全球经济的冷热不均,甚至自然灾害都能掀起一阵“油价飙升”的惊涛骇浪。而且,别以为油价只是一场平淡的“价格增减游戏”,不,这背后可是有一大堆“黑科技”和“人性剧”的炒作花絮!
咱们先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那时发生了“石油危机”大爆发。你知道吗?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抗以色列,结果油价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蹭蹭涨,油价几乎翻了两番!当时,油价从每桶3美元,瞬间飙到12美元,史称“第一次油价危机”。秒懂:就是A股那时候还没有诞生,但油价已经玩大了!喔不,要是比喻得贴切点,简直像是“原油版的春节红包”,一个比一个大。接着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油荒重新把油价拉升,达到每桶惊人的39美元。可以说,70年代后期,原油价格像是在打上“啪啪牌”——没人能预测下一秒会涨到哪去。
进入80年代,行情一转,油价开始“集体下坡”。为什么?因为市场供需开始失衡,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的“侯赛因策略”让油价像坐火箭一样飞升后,开始慢慢“打折”。这期间,80年代中期,油价曾短暂跌破每桶10美元,甚至一度到8美元出头,简直像是“油价版的过山车”突然变成了“稳定带”。那会儿,世界经济逐渐从油价疯狂中回归理性,但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经济变数还会把油价推向“新高潮”。
90年代,伴随着海湾战争的爆发,油价又“炸了个翻天覆地”。在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1991年)期间,油价一度冲破每桶40美元,猛烈的市场情绪像打了鸡血一样,炒作不断。战争一结束,油价又迅速滑落,到50美元之下,似乎事情又回归了“正常”。不过,谁都知道,油价再也不会像80年代那样平静了。90年代末,好些人开始觉得,油价这玩意儿,像是扔到火里的“麻辣烫”,香辣又令人上瘾,但危险也随时来袭。
进入新世纪,油价的“疯狂”依旧不减。2000年后,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虽说一度让油价崩盘,但很快又反弹。到2008年7月,油价一度冲破每桶147美元,创出了历史新高。那天,油价像“金丝猴”似的蹭蹭上涨,让人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世界经济的泡沫”?钱多得连油都买不到?
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吗?油价像“晴天霹雳”,咣当一下跌到每桶30美元。那个年头,股市跌得像“过山车”,油价也跟着“跪地求饶”。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油价的秋天”。不过,到了2010年代,这池水慢慢又活跃了起来。尤其是在2014年,油价又疯狂上涨,那会儿每桶都能飙到60甚至70美元。原因?不仅是全球需求猛增,还因为OPEC试图通过减产“遏制”油价下跌,结果弄得市场都看晕头转向。
然后,又迎来了那场持续到2020年的“病毒大乱”。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一片萧条,油价惨淡到令人心碎。2020年4月,就在一场“石油价格大崩盘”中,原油更是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负值——“每桶负价”。这脑洞级别的奇景,让人都以为是“油价魔幻秀”。油田们:你们这些油都不要了么?市场:买不起,亏死了!
如今,油价在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之后,又在世界各地的供需关系中起伏不定。地缘政治、美国页岩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俄乌冲突、油市“黑天鹅”事件……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像极了“油价的趣味“星座”,谁都猜不到下一秒会怎么变。只是,这场原油价格的“年度盛宴”,还在继续,笑话也不断演进,每次刷新纪录都像是一出“油价版的喜剧大片”。
说到底,原油价格的历史是一部充满“震撼弹”的链式反应——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盘棋会落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游戏还远没有结束。你是不是也在琢磨——下一次的“油价飙升”会不会扯掉你的钱包?或者,油价又会变成你意想不到的“黑天鹅”?无论如何,这场油价的“过山车秀”还在继续,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