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一周走势(原油行情一周走势)

2023-01-18 14:29:20 基金 yurongpawn

美国原油行情走势

原油消息分析;12月3日,美国原油价格持续波动上涨,上涨1.2美元,涨幅1.77%。受到市场密切关注的隔夜欧佩克+会议结束了。最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产油盟友周四决定将1月份日产量增加40万桶,与此前的增幅持平,打消了市场少数人此前认为的减产预期。由于新的奥米克隆变种的出现可能会削弱需求,石油输出国组织联盟之间的会议备受期待。此外,欧佩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将“立即调整”生产政策。

拓展资料

1、油价触底,因为市场认为全球原油供应仍在收紧。经过今年原油价格的飙升,上涨趋势现在已经暂时中止。截至美东时间11月12日,布伦特原油下跌0.70美元,收于每桶82.17美元,跌幅0.8%。美国原油下跌0.80美元,收于每桶80.79美元,下跌1%。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元走强,拜登政府可能利用战略石油储备为油价降温,两大指数合约均连续第三周下跌。本周布伦特原油下跌0.7%,美国原油下跌0.6%。对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嘉盛集团高级分析师Tony Sycamore告诉记者,11月8日,美国正式发布旅行限制,导致油价居高不下,超过84美元。然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下调了需求预测,市场担心美国抛售储备,导致油价回落至81美元左右。

2、美国经济数据。4月20日星期一20:30,美国芝加哥美联储国家活动指数周二20:55,截止5月22日的一周美国商业零售年化率(%) 21:00,美国3月FHFA房价指数月化率(%)22:00,5月美国会议委员会消费者信心指数,4月季节性调整后美国新房年化销售总额(万户)。周三22:30,截至5月21日的一周EIA原油库存变化(万桶)周四20:30,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初始月率(%),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价格指数修正季年率(%),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修正季年率(%),美国截止5月22日一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22:00,美国4月现房签约销售指数调整月率(%)周五:20:30美国4月个人支出月率(%)美国4月PCE物价指数年率(%)美国4月批发库存月率初值(%)21:45美国5月芝加哥PMI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第二,美联储及其官员周一:21:00圣路易斯联储行长布拉德在加密货币会议上发表讲话,23:00克利夫兰联储行长梅斯特在一场关于央行工作的线上活动上致开幕词。2021年周二00:00,FOMC投票委员会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博斯蒂克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发表讲话。05:30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乔治发表讲话。周三:22:00美联储州长夸尔斯发表讲话。周四:03:00美联储州长夸尔斯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

原油交易提醒:美伊风险牵动油市走向

周四(8月2日)亚市早盘,油价小幅回升。美油周三继续承压下跌,主要因美国EIA原油库存意外录得增加,令供给过剩忧虑再起。

美联储决议上调了对美国经济的评估,但决定暂时维持利率不变。委员会指出,经济活动一直在以强劲的速度增长,这比6月份的“稳健”增长更为乐观。

但美元并未扩大涨势,主要是受到白宫政治因素以及英国央行即将实施加息的预期。一旦英国央行实施鸽派加息,美元涨势将会受到强劲推动。

EIA库存意外增加,美油回踩两周低点

EIA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7月2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380.30万桶,预期为减少226.19万桶。汽油库存减少253.60万桶,预期为减少194.78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298.30万桶,预期为增加12.55万桶。

这与稍早API报告显示的库存增长状况基本吻合,显示近期以来美国本土库存已有见底回升之势,也印证了美国原油产能破纪录的状况。

不过与此同时,美国成品油库存仍在继续下降,而尽管时间已到了惯常的夏季设备维修季,炼厂设备的开工率却仍高达96.1%,这凸显了美国国内的石油提炼加工能力已经跟不上其原油产能的困境。此状况叠加上贸易摩擦增加美国原油出口难度的前景,或使原油价格走势在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EIA表示,随着进口量增加135.2万桶/日和出口量减少137.3万桶/日,原油供应意外增加。此外,炼油厂活动从上周的93.8%上升至上周产能的96.1%,其产量平均每天增加约1750万桶,比前一周增加19.5万桶。

美国石油产量从前一周报告的每日1100万桶创纪录的高位下降至每天1090万桶。一些分析师将产量下降归因于控制生产的生产商,因为他们在管道短缺的情况下努力将石油从二叠纪盆地运输到市场。

据报道,7月阿联酋产量增加约8.5万桶,油价也因此受到阻碍。同时,沙特的产量上个月达到了创纪录的1065万桶的历史新高。

美国页岩油田创最高下降率

尽管美国上周石油日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00万桶,但页岩油产量排名前五的油田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月度降幅。这对美国页岩油行业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必须每月生产越来越多的石油,以防止石油产量下降。

根据最新的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钻探生产率报告,美国页岩油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五大油田8月份的日产量将超过50万桶。

因此,为了防止石油产量下降,页岩油公司下个月必须至少生产50.3万桶新石油。随着页岩油产量的增加,这种下降速度将继续上升。

仅在2018年的前7个月,这些顶级页岩田的月度产量下降了26%。这些大幅下降的利率正是页岩油和天然气公司难以赚钱的原因。

科威特原油产量创一年半新高

科威特石油部长拉希迪周三对媒体表示,该国的原油日产能在7月份达到了280万桶,为2016年12月,也就是OPEC限产令生效以来的新高。此举是为了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增产应对伊朗禁令的呼求。

科威特原油日产量因而在7月相比6月增加了9万桶,而此后,该国将与邻居沙特共同开采两国边境中立地带的原油储量,预计此举还可以带来50万/桶日的额外产量。

虽然各海湾产油国已经口头响应了美国的号召开始增产,但OPEC在7月的日均产量仅比6月增加7万桶,逊于预期,这也令油价继续居高不下。

海协会正在努力增产,但这却充其量只能抵消利比亚、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产量不稳定状况,这也迫使美国方面强化了口头调控稳定油价的立场,特朗普甚至表示会在必要时直接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以稳定市场。

美伊风险牵动油市走向

由于美元的不断走强以及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使得许多新兴无法从伊朗进口原油,同时本国货币的贬值也加剧了对于原油的需求,这是近期油价走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原油产量继续下滑,7月OPEC减产执行率仅下降至110%,距离计划的***还有一定距离,这为OPEC进一步增产创造了条件。

伊朗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与该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这令市场猜测美国是否会在伊朗制裁问题上软化立场,从而令伊朗原油供应再度增加。

原油价格一周走势(原油行情一周走势) 第1张

原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周期及特点?

与短期原油市场扑朔迷离的价格波动相比,市场可能更为关心原油价格的中期走势。原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价格在中期内的持续波动可能将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从经济体中的供给方面看,油价的上涨将会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与产出的减少,进而导致经济衰退;从经济体中的需求方面看,油价的持续上涨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减少,在工资刚性的约束下,劳动力需求也会减少,经济将受到较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对原油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油价的过度波动会扰乱家庭与企业的支出项目,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考虑到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作为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其一方面反映了经济总体性、全局性的发展趋势,是经济中各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对经济中各个具体的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和约束。国际原油市场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跃程度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和约束。在经济进入上升周期时,原油需求逐步增加,消费不断扩大,原油价格将会逐步攀升;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需求萎靡消费减缓,原油价格也会出现回落。因此,尽管一方面油价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循环却也会对原油市场形成约束,影响油价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周期循环与原油价格调整的规律解析

我们可以将全球经济自1983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经济周期,其中包括四个较为完整的周期:1983—1988年左右、1989—1996年左右、1997—1999年左右、2000—2007年左右。在每一个周期中,全球经济由前一个周期中的高峰开始滑落,在触底之后又逐步恢复,由衰退走向繁荣。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个周期中。

由图5可以看出,在前四个完整的周期中,原油价格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每一轮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都带动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每一轮经济的衰退又导致油价的下跌。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这一关系更为明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深陷衰退,进入下行周期,原油价格也急剧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由2007年末的93.9美元,桶跌至2008年底的41.8美元/桶,跌幅达55.5%。

此外,全球原油消费大国个体的经济周期对原油价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美国为例,2003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价格也持续震荡走高。在增长周期中的几次经济快速上升阶段,原油价格也随之急速上涨。2007—2008年美国经济结束增长周期,进入下行周期。虽然受市场预期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一度冲高至145美元/桶,但在经历了短期的震荡之后,原油价格最终受到经济周期的约束,开始急速下跌。2008年底WTI原油期货价格跌至58.7美元/桶,跌幅达59.5%。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企稳,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原油价格也随之回暖。2009年第3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年率为2.8%,接近危机前经济增长水平,原油价格也回复至70—80美元/桶区间,与2007年第2、3季度基本持平。

(三)复苏周期的来临与原油市场的中期走向

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下行周期之后,2009年全球经济恶化趋势减缓,并逐渐走出衰退泥潭。2010年初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震荡,但整体来看全球经济的复苏趋势仍未扭转。根据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将在经历了2009年1.06%的收缩之后进入复苏周期,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10%、4.19%、4.56%和4.54%。在经济复苏周期,全球经济将逐步回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市场需求逐步上扬,投资增加,生产扩大,原油的开采和提炼也将大幅增长。从中期看,伴随着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国际原油价格也将再攀新高,国际原油价格140美元/桶的关口也许会再次突破。

四、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启示

自1997年我国原油定价与国际接轨以来,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之间仅为一种单向价格影响机制:国内油价被动接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长,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逐步提升。一方面,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增加我国外汇支出,影响贸易盈余,同时还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推动物价指数升高。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对我国石油行业形成较大冲击,前期大量购买原油的企业可能会因为价格下降而遭受巨额的账面损失,而石油开采企业也会因为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而盈利受损,并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其他部门,给国民经济运行造成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应根据国际原油市场的长、中、短期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采取措施预防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形成的各种冲击,维护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长期看,可耗竭资源模型对国际原油市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国石油开发企业应不断壮大实力,坚持“走出去”,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努力避免在未来原油紧缺睛况出现后受制于人。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寻找适宜的石油替代品,减轻未来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在未来全球能源竞争中取得主动优势。

从中期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周期。在经历了持续的衰退之后,全球经济渐进复苏,但危机的持续影响尚未结束,主权债务、银行资产等各种风险仍未消除。受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原油价格处于一种中期调整阶段,难以实现有力的价格突破。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消化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抓住机会、预先布局,为未来经济周期转变、原油价格出现明显趋势做好准备。

从短期看,考虑到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内外油价联动机制,逐步改变被动接受国外油价变动的影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维护我国的利益诉求。此外,我国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建设,借鉴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有益经验,推出各种原油期货品种,形成合理的原油价格形成机制,避免油价的剧烈波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