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0 年 5 月 19 日,深交所对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济医药”,300404.SZ)下发关于公司年报的问询函。在问询函中, 深交所要求博济医药就2019年四季度收入大增,而净利下滑、政府补助费用多达占净利七成,以及临床前自主研发收入为0等情况进行说明。
据公开资料显示,博济医药的主营业务包括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其他咨询服务及临床前自主研发等。 针对公司2019年财务情况及是否高度依赖政府补助等问题,《投资者网》已以邮件形式致函公司董事长王廷春、董秘韦芳群,但尚未得到任何回应。
盈利能力下滑被深交所质询
根据公司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 博济医药2019年总营收为2.24亿元,较2018年的1.72亿元同比增长约30.24%;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59万元,同比下滑10.91%。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约8.6万元,相较于2018年同期的270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9.68%。对此,公司在报告中仅简单解释为,主要系本期支付的成本费用增加所致。
事实上,从每个季度来看,博济医药2019年前三个季度都保持稳定增长,但第四季度却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公司财报,其Q1、Q2、Q3及Q4的营收分别为3630.36万元、5701.26万元、4878.63万元和8196.2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38.43万元、156.07万元、265.82万元和98.94万元。
但令人不解的是,公司第四季度的营收远远高于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值,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的环比下滑。针对深交所对这一现象的问询,公司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报告期内,新药研发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增长,公司收入整体保持增长、毛利率变化不大、销售模式未发生变化、收入确认政策未发生变化,第四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环比下滑的原因主要,系股权激励摊销增加、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及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引起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所致。
同时,博济医药也进一步披露,其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结构。首先,临床研究服务占总营收61.74%,为公司带来5060万元收入,成为贡献*的业务板块。其次,则是公司的其他咨询服务,占营收比重19.65%。若从2019年全年公司的营收结构来看,博济医药的营收结构在2019年发生了一些变化。2019年内,公司的临床研究服务占总营收70.19%,该比重在2018年同期为61.40%,该业务板块为公司带来的营收同比增加48.88%。相应的,临床前自主研发一板块从2018年的800万元骤降到2019年的零元,该业务在2018年占总营收的4.65%。
这一现象也引起深交所对博济医药的问询。对此,博济医药解释,主要是由于临床前自主研发的成果技术难度和创新程度有所区别,为非标准化的技术产品;公司目前每年成功完成的临床前自主研发项目的技术难度和数量不同,所以收入各年有所波动。截至 2019 年末,公司没有存量合同未执行。
然而,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081.9万,同比下降42.7%;归母净利润为-586.3万,去年同期为138.4万元,归母净利润转盈为亏;毛利率为36.4%,同比降低5.0%,净利率为-27.4%,同比降低29.3%。这意味着该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定性有待提高,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探索。
去年净利润七成是政府补助
此外,在2019年财报中,博济医药的另一项财务指标同样引起深交所问询,以及投资者的关注。
也就是说,2019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62.19万元,占净利润659.26万元的70.11%。对此,深交所要求补充披露政府补助的详细情况,近三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重等情况。
在政府补助问题上,博济医药表示,其所在细分行业没有定向可持续性的政府补助,近年来所获得的政府补助主要为公司研发平台及研发项目专项经费。
由上图可见,自2017年至2019年,博济医药从政府得到的补助金额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且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也同步增长。
除此之外,应收账款也是衡量一家企业的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据博济医药2019年报显示,2017至2019 年末,其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9909.87 万元、1.11亿元和 1.1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7.24%、18.28%和 18.79%。截至 2019 年末,账龄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 55.23%,坏账准备余额占应收账款余额(简称“坏账率”)为34.36%。2019 年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961.66 万元,占到营业利润1233万元的 78%。
从数据来看,近两年,博济医药应收账款呈持续走高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现金流情况及运营压力。针对应收账款近两年维持高位的原因,博济医药称,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阶段研发外包服务。新药研发的项目执行周期较长,执行过程中间国家政策屡有更新;由于“722”政策的影响,客户对项目会重新评估,导致“722”政策前未履行完毕的项目合同执行期与结算周期延长。
“722”政策引发应收账款不断走高
对此,博济医药称,“722”政策之前签订合同,应收账款占比 40.66%,其中三年以上应收账款 76.53%;该政策之后签订业务合同,应收账款占比 59.29%,大部分应收账款账龄在一年以内,其中账龄三年以上仅为 0.59%。由此可见,存量业务合同的执行期与结算周期较长,为近两年应收账款持续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具有合理性。
“722”政策指的是,2015年7月22日,原国家食药总局发布2015年第117号公告,要求已提交注册申请的1622个项目进行自查,发现存在问题可以申请撤回。未撤回的将开展飞行检查,一旦查出问题,“3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吊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列入黑名单”。
尽管上述政策对药企研发项目的执行期,以及结算周期都带来一定的延迟影响,但出于对经营风险的考虑,医药公司都应该更注重项目的回款时间、催款程序以及对其他费用支出的合理调整,以维持公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及稳健的财务增长。
深交所2022年7月20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传艺科技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传艺科技当日报收30.92元,涨跌幅为3.24%,换手率44.87%,振幅14.12%,成交额24.20亿元。
7月20日席位详情
榜单上出现了3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二、买四、卖二、卖四,合计买入7177.91万元,卖出1.39亿元,净额为-6706.33万元。
买二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3597.05万元,卖出1572.01万元,净买额为2025.04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29次,实力排名第19。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浙江世宝(净买额2615.48万元),贵绳股份(净买额-2604.36万元),天桥起重(净买额1193.99万元)三只个股。
买四、卖四均为财信证券杭州西湖国贸中心证券营业部,该营业部买入2856.08万元,卖出5432.30万元,净买额为-2576.2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49次,实力排名第53。财信证券杭州西湖国贸中心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ST奇信(净买额117.60万元)。
卖二为国盛证券宁波桑田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724.78万元,卖出6879.93万元,净买额为-6155.15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90次,实力排名第22。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1年7月24日,博济医药*的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平平无奇的65分。从指数评分来看,大致在55至70分的区间起伏,波动较大,整体上在震荡中走高,这与博济医药逐渐升温的业绩对应。
但是随着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推动的医疗新规出炉,博济医药的前途也将扑朔迷离,这究竟是福是祸?股价将大涨还是大落?
图:博济医药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
业绩分化显著:规模高处走,盈利低处流?
从发展概况来看,博济医药成立于2002年9月29日,在2015年4月24日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板块,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研发与生产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业绩上来看,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8.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6.39%。由此可见,博济医药收入规模扩大,利润水平大幅度提升,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博济医药业绩上涨的驱动性因素是什么呢?一方面,博济是本土化的CRO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国内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随着国内相关支持创新药研发政策的出台,国内新药研发的热情提高,研发投入也增加,因此国内的市场有很大的空间。
另外一方面,公司在临床研究服务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肝病、肿瘤、消化等药物是我们的优势领域,此外,中药是公司的特色领域,承接的项目很多,因此与跟国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审评机构的沟通更为顺畅,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一点,当前大湾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吸引了一大批生物医药公司以及科学家落户大湾区,并带来很多项目,公司作为华南地区*的CRO公司,区位优势显著,资源较为富集。
图:博济医药和讯SGI指数 数据公司各季度报、年报
从核心财务指标方面来看,博济医药毛利率长期以来走势稳定,围绕40%的均线波动,然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却近乎匍匐在地,差强人意,近五年来博济医药的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66%、-1.13%、-6.32%、0.95%、0.44%。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科达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等维度上有待进一步提升改善,财务结构、水平的稳健和效率有待提高。
基于财务业绩的分化形势,规模和质量相向而行,财报发布后,深交所发函问询,针对公司行业发展状况、竞争格局、上游采购成本及下游终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以及主要产品销量、售价及毛利率变化、产品结构变化、折旧及期间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深交所明确提出让博济医药说明2020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幅度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由此可知,博济医药财务上的瑕疵令规模的扩张逊色不少。
CRO板块洗牌:股价将大涨还是大落?
7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下称《原则》)意见的通知,指出抗肿瘤药物研发,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开展临床试验,都应贯彻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开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原则》一出,资本市场哗变,在CRO板块领跌的趋势下,医药股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地震行情,此前备受资本追捧的CRO惨遭股市车轮碾压。
过去,CRO受益于新药研发的热度,景气度和确定性较高,估值高企,股价涨势强劲。如今,随着新药研发难度加大,研发成本变高,获批可能性变小,部分创新能力较差药企的研发投入与意愿变小。这意味着CRO企业能接到的订单规模将收缩,营收及利润都将面临压力。
新规对行业格局影响多大呢?东吴证券(601555,股吧)认为,一方面,新药研发与申报难度的提升凸显了CXO专业化分工的价值,特别是具有一体化平台布局的CXO龙头企业,将更受生物药企的青睐。另一方面,也会带动CXO集中度的提升:头部CXO企业的客户也往往也是头部创新药企,其研发意愿与研发投入更为充足,受政策扰动小。
反观博济医药的创新研发能力,从资金投入上看,一直维持在适度合理的水平,即使去年一季度疫情肆虐,研发投入还猛然升高。
从业界同行的研发实力来看,医药健康领域的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米内网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博济医药榜上有名,入选2020年度中国CRO(含CDMO)企业TOP20排行榜。
因此,博济医药研发意愿与研发投入较为充足,受政策扰动和冲击较小,这也意味着随着行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优化调整,作为CRO头部区域的创新药企,长期来看,博济医药或将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动态演进,估值也将步入对应区间。
博济医药(300404.SZ)公告,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及注册地址。根据公司名称、注册地址的变更内容,公司拟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作相应修改。
变更后,公司中文名称为: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为:Boji Medical & Technological Co. Ltd.,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南翔一路62号(二、三、四、五)栋。
公司证券简称、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济医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济医药、传艺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